臺灣人忙著預防新冠肺炎疫情 猛然驚覺:咦,蔡英文人呢?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宣布,臺灣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臺灣第32例確診患者。受疫情影響,臺灣民眾近期紛紛積極搶購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做好防疫措施。

不過近日,有島內民眾在網上發文,真正最應該站在最前線的領導人,蔡英文,到哪裡去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網友發文表示,疫情當頭,卻不見蔡英文頻繁出現在一線,展現其指揮能力。到底為什麼這次蔡英文露面的次數這麼低呢?

文章引起討論,島內網友粉粉回應,「神隱小英」、「2016選完神隱到2018才出現,(2020年)選完繼續神隱」、「給底下人表現不好嗎」、「選舉過了,哪還需要出來拋頭露面」。

面對大陸發生的疫情,臺灣當局不僅下令禁止口罩外銷一個月,而且蔡英文豢養的網絡水軍一味攻擊大陸,引來社會各界的不滿。(中國臺灣網 高旭)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事件一波接一波 網友驚覺:蔡英文人呢?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全球延燒,臺灣地區全力防疫,臺灣當局、地方官員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但有網友驚覺,真正最應該站在最前線的領導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到哪裡去了?網友發文表示,看到海外的領導人都在第一線出面喊話,安撫民心,而在臺灣地區主要負責這件事情的反而是「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及「衛福部長」陳時中,卻不見蔡英文頻繁出現在螢光幕前喊話,展現一下最高指揮權,到底為什麼這次蔡英文露面的次數這麼低呢?
  • 臺灣疫情進入關鍵轉折點,蔡英文為了「防疫佳績」仍在粉飾太平?
    17年後,當臺灣地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目前已達28例)之際,臺當局還是執著於「小區零星感染」的面子,拒不公開確診案例的活動軌跡。其實,早在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通報了第2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20日就在官網將日本、新加坡、韓國、臺灣、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列入「顯然有社區傳播目的地」一項中。
  • 蔡英文發表有關新冠肺炎疫情談話,仍稱「武漢肺炎」
    民進黨當局在自我吹噓防疫有成、大開口頭支票的同時,還不斷借新冠肺炎疫情進行政治操作,破壞兩岸關係。4月1日的談話中蔡英文延續之前稱呼,將新冠肺炎稱為所謂的「武漢肺炎」。如此無下限的手法,連綠營內部都看不下去。
  •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面對新冠肺炎 臺灣應哀矜勿喜
    農曆年前,武漢傳出新冠肺炎疫情,由於適逢大陸人口大規模流動的高峰,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確診案例,旅遊觀光、精品業亦大受打擊,看來,這一場世紀的災情無人可以倖免。臺灣一開始疫情尚不嚴重時,政治人物掩飾不住幸災樂禍,有人消遣大陸衛生不佳,有人甚至打起蔡英文「走好運」的口水戰。
  • 臺灣疫情蔓延,蔡英文做法令人失望,臺灣自己人看不慣,一語點破
    眼下,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一方面,武漢緊急封城,阻止疫情的傳播擴散,另一方面,全國其他省市傾力支援湖北,大批醫務人員奔赴「抗疫」一線。而在海峽的另一側,臺灣也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侵襲,據新華社的報導,截止到目前為止,臺灣已經出現了20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光環在疫情中崩塌
    大陸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海峽對岸的臺灣,雖有部分善良民眾向大陸同胞表達了關懷與愛心,但就整個臺灣社會觀察,不論是蔡英文當局的態度與做法,還是島內社會氛圍與表現,不僅沒有表現出基本的人道關懷,沒有憐憫之心,反而呈現出一種冷漠無情、落井下石甚至幸災樂禍的心態,出現令人非常震驚的「臺獨民粹主義」惡浪,更以「辱中黑中」為榮,讓曾被稱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光環瞬間崩塌
  • 蔡英文否認政治操弄疫情,公開批評世衛組織防疫措施失職
    新冠肺炎疫情在臺灣地區持續蔓延,引爆民眾恐慌性搶購潮,儘管蔡英文3月19日特別出面喊話「各項民生物資都有足夠的存量,民眾不必囤貨」,但臺灣各地還是持續湧現「屯物資」的搶購浪潮,許多超商被搶購一空。臺灣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數破百後,各地都出現搶購物資的人潮。蔡英文3月19日下午特地發表談話,強調「各項民生物資都有足夠的存量」,希望藉此喊話穩定人心,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則是逆向操作,他在臉書發圖,要民眾買多一點。
  • 臺媒:臺「敦睦」艦隊已確診28例新冠肺炎病例 蔡英文致歉
    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截至22日,臺海軍「敦睦」艦隊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28例。報導稱,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2日表示,已初步確定該事件相關接觸者692人,其中64人已接受病毒檢測,已知40人的檢測結果呈陰性。據報導,「敦睦」艦隊中的28例確診病例皆來自「磐石」艦。至於感染源究竟為何?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感染源還有待搜集更多資料,進行綜合判斷才能了解。
  • 蔡英文:目前臺確診新冠肺炎都是零星個案,別恐慌
    已經確診24例新冠肺炎的臺灣,究竟是否出現了社區傳染,當局一直緊咬不鬆口。不過,美國疾管中心出來「打臉」了。翻看今天台媒的頭版頭條,《聯合報》的標題是《美認定臺灣有社區傳染 蔡英文:社區零星案例》,《中國時報》的則是《美疾管中心:臺發生社區傳播!病毒專家憂若失控 恐成僅次1918年流感疫情》。臺灣到底有沒有社區傳染?梳理一下時間表,發現民進黨當局真是一貫的「雙標」。
  • 臺灣基層忙著防疫,高官卻忙著爭權奪位!
    當全臺基層人員忙著防疫大作戰時,民進黨當局高層卻忙著人事大亂鬥。民進黨當局所謂的「內政部長」徐國勇史無前例地將「警政署長」陳家欽以「偽造文書」罪名移送臺北地檢署,北檢卻以「程序不完備」為由退件,直接打臉徐國勇。蘇貞昌也參上一腳,怒責徐國勇未據實以告,又召見陳家欽勉他堅守崗位。
  • 蔡英文口出狂言!與蓬佩奧吹噓臺灣疫情做得好,解放軍密集亮劍
    從年初新冠肺炎已經爆發開始,民進黨當局就沒有停止過「以疫謀獨」的小動作。此前民進黨當局單方面宣布禁止向大陸出口口罩,此舉迅速引起了民眾的憤怒。此後島內「臺獨」分子又幻想著能借疫情的機會,通過美國的幫助加入世衛組織,不過最終還是美夢破碎。
  • 誰決定臺軍艦隊疫情期間出航?吳斯懷籲蔡英文別甩鍋
    臺軍敦睦艦隊官兵確診新冠肺炎,外界質疑是誰決定疫情期間出航?臺當局涉外部門昨宣稱,是軍方依據專業考量決定。國民黨軍系「立委」吳斯懷則指艦艇是以作戰為考量,只要上鋪打噴嚏,下鋪就感染,環境不符合防疫中心隔離標準,痛批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是這次出航決策最後拍板者,強調「不要一出事就割袍斷義,而是要一起解決問題」。吳斯懷在接受電臺專訪時表示,蔡英文不要動不動就震怒,他不同意政府把責任推到臺軍、基層官兵身上,「基層官兵也是受害者」。
  • 臺灣疫情形勢嚴峻,蔡英文卻宣稱要捐贈1000萬個口罩給歐美國家
    臺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攀升,疫情形勢愈發嚴峻,這個時候,蔡英文在昨天宣布將捐贈一千萬個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這話在臺灣民眾聽來是什麼感受呢。臺灣媒體刊登的一張漫畫,畫面裡臺灣民眾帶著口罩在藥局門口大排長龍,只為了能買到當局配給的一周三個的口罩,除了健保卡單雙號的限制外,還要規定排隊發號碼的時間段,即便如此,排了一兩個小時的隊也不一定能買到,因為每家藥局每天的配額也只有400個。
  • 臺海軍3名軍艦實習生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蔡英文曾會見該艦隊成員
    另外,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當天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是臺海軍軍艦實習生,屬於境外移入。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臺灣18日新增3名境外移入個案,皆為軍艦上的實習學生。據介紹,臺灣地區18日新增的3名新冠肺炎患者均為二十多歲男性,在臺海軍某艦隊實習與訓練。
  • 專家預言:新冠肺炎疫情過後,臺灣經濟好不起來,只會更慘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楊坤鋒接受訪問表示,疫情當下的經濟損失還不是最嚴重的,倘若兩岸關係持續緊繃,疫情過後,失去大陸經貿市場,臺灣面臨的經濟風暴才正要開始,臺灣經濟好不起來,只會更慘!
  • 臺海軍感染新冠肺炎,蔡英文解釋無法服眾
    但是臺灣仍然有著」臺獨」分子,仍然要大喊著要脫離中國,要實現所謂的「臺灣獨立」,如今臺艦艇26天裡的不明去處!而後臺海軍感染新冠肺炎,蔡英文解釋無法服眾。並且自從臺灣傍上了美國的這條大腿之後,」臺獨」分子就愈發猖狂。一方面不斷挑釁臺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又不斷向美國獻媚。眾所周知,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擔心蔡英文感染新冠肺炎,臺當局特勤部門勸阻隨扈出境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延燒,如何確保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副手陳建仁健康備受關注。蔡辦發言人丁允恭昨表示,現已儘量避免大型群眾活動,特勤中心對維安人員也發出勸阻出境令,座車每日出勤前後都要消毒,確保防疫工作滴水不漏。
  • 蔡英文喊話臺灣疫情已經超前部署,遭島內網友打臉
    由於境外輸入病例激增,臺灣連日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創下新高;島內民眾的精神也日益緊繃。這幾天,不少人除了到藥局排隊買口罩外,還急著趕到超市搶購各種生活用品與食品。而受到疫情最直接衝擊的,還有島內的服務業、旅遊業及航空業,業者叫苦連天,島內不斷有聲音呼籲當局的紓困方案應當加碼。
  • 新冠肺炎蔓延,臺灣迄今為止連一支本土篩查試劑都沒生產
    陳鳳馨:這裡面有很多荒謬的點,如果純粹就這個艦本身的疫情來講。蔡英文應該要負全責,嚴德發應該要負全責。所以蔡英文只是道歉是沒有用的,她說我這件事情不護短,當她在講不護短的時候,就是在推卸責任,表示這都是別人的責任,跟我其實是沒有關係的。
  • 蔡英文討好美國,臺灣人只能自求多福
    導讀:2020年即將到達尾聲,這一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經濟衰落,地區封閉,無數生命逝去。而對對岸的臺灣同胞來說,2020年很難,但更艱難的2021年即將到來。說起臺灣的美食,許多人想到的就是滷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