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一.學院介紹
學院設有農學、植物保護、園藝、茶學、應用生物科學等5個系,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覆蓋9個博士點。學院現有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教授49人、副教授74人。現有學科在國內均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其中蔬菜學、茶學、農業昆蟲宇害蟲防治等3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隨著生物工程、電子計算機盒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農業、工業、醫藥、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廣泛深入的應用,生命科學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生長點。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於2002年在全國首先設置了本科「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是研究對象從植物拓展至應用昆蟲和應用微生物,研究內容側重於生物技術、生物信息等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物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應用學科領域,培養具有多學科背景的生物科學技術及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二.專業介紹
1.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種子科學宇工程、植物保護學、園藝科學與工程、茶學、應用分子生物學方向)
是一個多學科、寬口徑的應用性專業。招生按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學、園藝科學與工程、茶學專業方向)、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應用分子生物學專業方向)兩類進行,前者授予農學學士學位,後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生在一、二年級學習相同的專業基礎和學院平臺課,三年級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志向,選擇其中一個專業方向進行學習。本專業以現代生物科學、現代農業科學為主幹學科,要求學生掌握多學科知識,接受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思維的訓練,以生物技術、生物信息等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物、昆蟲、微生物上的應用為目的,培養能從事食品、生物資料利用、醫藥、環境保護等相關領域的技術與設計、應用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畢業生具有廣闊的就業與發展前途,可繼續攻讀研究生,也可到行政單位從事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到教育、科研、動植物檢疫、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科研、技術及其它相關工作,或在醫藥、農藥、食品與生物企業從事管理與技術工作,到農產品公司從事種子、果蔬、花卉等農產品的技術與貿易工作。
主要課程:植物生理學、遺傳學、實驗設計與分析、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植物組織培養、計算機技術應用、植物保護學、作物學通論、植物育種學等。
2.園林專業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具備園林知識和技能的專門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本專業培養從事城鎮各類園林綠地、風景區、森林公園的規劃、設計、施工和園林植物的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繪畫、生態學、園林植物、園林設計、園林工程等方面的理論和規劃設計及管理能力。畢業生適合到城建、園林管理部門及相關的規劃設計、綠化工程、園林、花木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和教學科研單位工作。
主要課程:美術、畫法幾何與建築製圖、計算機輔助設計、環境藝術學、城市生態學、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花卉學、園林樹木學、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名勝區規劃等。
動物科學學院
一.學院介紹
動物科學學院所設置的專業方向涉及當代生物科學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領域,主要包括現代動物生物科技、特種經濟動物科學、動物分子醫學、細胞生物學、水生生物科學、納米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等。設有4系2所,現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點,7個碩士點。學院現有院士1人,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14人),副教授39人,聘有18位國內著名學者作為兼職或客座教授。學院與國際上多所著名大學、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科學基金會等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其中已與美國IOWA州立大學和PURDUE大學開展合作交流,培養本科人才計劃,每年選派部分優秀本科生赴美進行短期學習,為優秀畢業生出國深造提供許多可選擇的機會。
二.專業介紹
1.動物科學專業
該專業致力於培養從事畜禽遺傳育種﹑畜禽養殖﹑畜牧業經營管理、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以及特種經濟動物養殖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級農業科學技術人才。按動物科學類招生,模塊化教學,學生在完成一年半的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後,可根據自身特長、愛好和社會需求情況自由選擇動物科學、特種經濟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和水產養殖科學五個專業方向。學院注重現代生命科學理論與動物生產的有機結合,在加強基礎學科教學的同時,拓寬專業,重視學科交叉和相互滲透,著重培養從事經濟動物(含水產)良種培養、種苗工程和生物改造、動物集約化生產體系建設、動物疾病控制、動物檢疫、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生物製藥和公共衛生管理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管理人才。畢業生就業供不應求,畢業生攻讀研究生的達50%,其餘在國家行政事業單位、海關、動植物檢驗、大中型科技企業等相關部門工作。
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除了學校訂閱的大量中外文期刊外,該專業還擁有各種動物科技、動物醫學等方面的中外文期刊140餘種,各類藏書6000冊。為了強化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擁有面積近300平方米的動物營養、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產品加工、動物環境衛生等4個專業實驗室。
主幹課程:(1)基礎動物科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特種經濟動物學、水生生物學等。(2)動物現代生物技術:動物分子遺傳學、動物分子營養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動物生物工程學、納米生物學、動物環境工程、分子免疫學等。
醫學院
一.學院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的前身是1912年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和浙江大學醫學院,幾經變遷,發展至今,已成為國內醫學教育、科研和醫療都頗具規模和實力的著名醫學院校之一。
醫學院現有7個系:臨床醫學一系、臨床醫學二系、臨床醫學三系、基礎醫學系、公共衛生系、口腔系和護理系。
浙江大學醫學院是教育部首批批准開設臨床醫學七年制,實施臨床醫學學士碩士一貫制培養的醫學院校之一;具有醫學教授任職評審權;並且是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命題單位之一。醫學院現有醫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28個,包括心血管病學、血液病學、傳染病學.外科學(普外).兒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腫瘤學.勞動衛年與環境衛生學、生理學(含病理生理學);還有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等碩士學位點42個。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覆蓋全院所有的臨床醫學學科;擁有衛生部病毒性傳染病重點實驗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中心呼吸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此外還擁有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電磁學、器官移植研究等3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設有傳染病學、腫瘤學、病理生理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等4個浙江省重點學科和7個浙江省重點扶植學科。醫學院同時作為中國醫學科學院浙江分院,設有傳染病學、腫瘤學等20餘個研究所。
學院設有6所附屬醫院,22所教學醫院,11個教學基地。附屬一院、附屬二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口腔醫院為省級專科醫院。
學院現有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主任醫生360人,副高級職稱技術人員689人。
為適應教育和醫療發展的需要,醫學院及各附屬醫院全面開展了醫學教育改革和醫療改革,為培養新世紀所需的複合型高科技人才而努力。近年來,醫學院連續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以及浙江省有關部門設立的科學技術進步獎。
醫學院積極開展與國內著名醫學院校的交流與合作,許多國內知名專家、教授應聘來院,擔當學科帶頭人、創建新型實驗室,為醫學院的發展增強了實力。同時醫學院已與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十幾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向國外派遣的進修、留學人員以及赴外國講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專家、教授每年超過200名。醫學院還主編、出版有《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實用腫瘤雜誌》、《急診醫學》、《人口與優生》等刊物。
二。專業介紹
1。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
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是根據我國衛生和醫學教育事業發展需要而設定的一種培養高層次臨床醫學專門人才的新模式。實行七年臨床醫學本碩連讀長學制培養,其中根據學生志願遴選20—30名學生進行眼科與視光學專門化培養。第一年由學校按特殊人才的培養要求,強化文理、外語、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第二年起進入醫學院,進行二年醫學基礎、四年臨床醫學的系統學習。通過七年的系統培養,使學生具有較廣泛的社會和人文科學知識,較寬闊的自然科學基礎,較深厚的醫學基礎理論,較熟練的臨床實踐技能和較好的科學研究能力。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衛生部規定,學生通過內、外、婦、兒等二級學科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考核,合格者授予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部分優秀學生免試推薦繼續博士研究生培養。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
2。基礎醫學專業(五年制)
基礎醫學專業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從事醫藥學及生命科學研究工作和基礎醫學教學的高級專門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較深厚的醫藥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能較好地把握醫學科學發展方向,畢業後能從事醫藥學及生命科學各學科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本專業學制五年,學生畢業時授醫學學士學位,約50%可免試直接進入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階段繼續深造。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分子生物學、醫學遺傳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生物醫學科研導論、臨床醫學等。
3。預防醫學專業(五年制)
預防醫學專業培養具備預防醫學、衛生管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和衛生檢測技術,能在衛生防疫、環境衛生、政府衛生行政機關等從事預防醫學和衛生管理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經衛生檢測技術、疾病控制的基本訓練,具有衛生防疫、控制傳染病與職業病、改進人群環境衛生條件,實施食品衛生監督和指導人群合理營養等預防醫學和衛生管理的基本能力。本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採取「前期趨同,後期分化」的措施,根據學生志願遴選5—10名學生進行「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方向的培養。本專業學制五年,學生畢業時授醫學學士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衛生統計、流行病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兒童少年衛生學等。
4。口腔醫學專業(七年制)
口腔醫學專業培養具備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操作技能,能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預防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頒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本專業學制五年,學生畢業時授醫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診斷學、醫學影像學、內科學、外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內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領面外科學、口腔正畸學等。
5。護理學專業(四年制)
護理學專業是我院與美國民間健康基金會(HOPE)的合作項目之一。培養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為了儘快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護理系與美國民間健康基金會、密西根州立大學、西維吉尼亞大學、羅馬琳達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護理學院有廣泛的協作關係,外籍護理專家定期前來授課與教學指導。本專業教學以危急重症監護為特色。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時授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重症監護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