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練一年歐體,很認真,但是卻「畫地為牢」把字寫死了

2020-12-14 書法心法

很多人練到一定程度是瓶頸,但是也有很多人練到一定程度,是懷疑自己。

練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個小小的轉變往往需要一兩個月,有些時候,堅持比方法更重要。

對於你的字,我沒法給太多評價,因為基礎感覺不錯,但是水平比較正常,就是練一年左右的水平,這個階段完全不需要什麼方法,多臨就行。

這裡邊最好的三個字就是「兼」「渤海」是結構把握的最好的,尤其渤海二字,水平應該是超常發揮的。

歐體字比較「險」「挺拔」,尤其左右結構的字,通常是一收一放的處理。但是在你的臨習過程中,我看到了一些問題。

一般是吧所有的字都處理的很「方正」,布白均勻。這也算是一個天賦,並不是每個人練一年都能保持布白均勻,這個對於楷書很重要。

因為把握了布白均勻,楷書已經學會一半了,剩下的就是花時間去學筆法風格,結構風格。

所有的楷書,筆法和結構的套路都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布白均勻」。

雖然練一年寫成這個樣子很普通,但是對「空間」把握不錯。可以說,以後寫楷書,會有一個不錯的成就,只要沉下心來把用筆,結構多做訓練。

這是原貼,回到剛才的話題。你上邊臨的字,把所有的字都寫的很「方正」,沒有一點挺拔的意思。

如果這一年來一種練歐體的話,寫成這個程度是可以放棄的,換一種別的書體,因為你的審美觀跟歐體不太相符。

要說學一年,筆法問題多,可以理解。

但是起碼在結字風格上,應該比較符合原貼才對。相反,一個挺拔,一個方正。

我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書體。但是我敢肯定,如果你寫出來就偏「方方正正」的感覺,一定不適合歐體。

可以放棄歐體,去嘗試一下顏真卿,褚遂良,徐浩的楷書,結構還是比較方正的。

學書法應該選擇一個是個自己,符合自己審美觀的書體,來的才快。如果你喜歡看歐,但是寫出來卻一直是個矬胖子,如果繼續堅持的話,就會是無限的痛苦。

所有的筆法,只有「橫」是比較不錯的,剩下比較不錯的就是短筆畫,比如「短撇」「反捺」等等。

長筆畫除了「橫」以外問題都不小。

典型的一點就是橫折之後的豎,都會往左偏。

包括這個紅線畫的部分,整體往左偏。

我猜可能是兩點原因,第一是枕腕,第二就是紙是歪著的,可能有一部分人寫字,習慣紙歪著一點。

這兩點需要注意一下,尤其枕腕,這是田體的特徵,其實寫歐楷,完全可以直接以腕抵紙,或者懸腕。

因為歐體長筆畫很多,枕腕並不適合拉開筆。

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你選的紙,可以用宣紙,但是打格子最好打大一點。

總感覺你不是寫不好,而是把格子打成這麼大,自己寫的很侷促。

因為從你的運筆中可以看到,還是比較細緻的,起收筆,轉折,都是比較細心。

所以個人覺得,不是你學的慢,而是「畫地為牢」,把自己固定死了。

格子打大一些,字寫小一些,這樣就不會侷促的,不要怕浪費紙。你打的格子跟歐陽詢用寫碑時畫的格子差不多大,說實話,成手沒問題,可以隨意控制筆畫粗細,結字鬆緊,初學是不行的。

一點建議:先用大格子練一段時間,如果寫出來的字還是方方正正的,可以換帖了。

可以看出每一個字的每一筆都很認真,對布白感覺也很好,如果選對方向練習,有四五年,就會有一個不錯的成果。

寫字一定要看自身條件,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跟找媳婦一樣,看著漂亮的未必是最適合你的。

麻煩點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硬筆書法怎麼練歐體字?一份資料從筆畫到字帖,建議收藏學習
    歐陽詢的字,它第一眼給人的一個印象就是:消瘦、呆板。但是,你持續的練習下去,你會發現歐體字它不只是消瘦,而是相當的粗重。其實歐體字是有粗有細,粗細交替,互相輝映,形成了無限的妙趣。歐體字在「險絕」和「平正」,這兩者的辯證統一,是非常成功的。因此,我們在學習歐體字的時候,並不是靠時間的延長,埋頭去練就能學好的,而是要多動腦筋,在沒有把握下筆的時候寧可不寫,多花時間在讀帖上面,一定要做到「意在筆先」。
  • 歐體楷書寫得呆板、死氣、媚俗咋辦?網友:其實你中了田楷的毒!
    有網友提問說,自己臨寫歐陽詢楷書寫得呆板、死氣、媚俗怎麼辦?其實歐陽詢是唐朝著名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體楷書最大的特點是「平正之中見險絕」,代表作楷書《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無不如此。
  • 歐體字的鉤畫有哪幾種寫法,你不一定都知道!
    歐體字其實最難寫的還是他的鉤畫。那麼,歐體字一共有多少種勾畫的寫法呢?你不一定都知道。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歐體字當中鉤畫的幾種最常用寫法。練好了這些基本筆畫,對今後書寫高難度的字體大有幫助。第一種,橫折背鉤。
  • 初學歐體字的幾種筆畫書寫方法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歐體字的幾種主要筆畫書寫方法。第一,點的寫法。歐體字的「點」大概有如下幾種寫法(如下圖),其中最有特點的是三點水,歐體三點水中間一點帶有行楷風格。歐體字的「橫」主要有尖橫(又叫點橫)、短橫(又叫粗橫)、中橫、細腰橫(又叫長橫)(如下圖)。短橫和中橫的寫法相似,只是粗細不同。而細腰橫的寫法左輕右重,藏鋒收筆。尖橫起筆由細而粗,不出鋒。
  • 什麼人練什麼字
    膽汁質的人練起書法來精力旺盛,熱情很高,執著認真; 多血質的人研習書法則總想找點竅門,少用力,並希望高效率; 粘液質的人則踏實苦幹,操作精細,把書法寫得盡善盡美;
  • 「書法問集」80、想練好楷書,能推薦一些字帖嗎?
    問題問的太大,有一種就算告訴你很詳細的答案或者方案,也只是問問而已不會真的練。書法的最大訣竅就是:持之以恆。要想字變好起來,就要有心裡準備。肯定要認真和吃苦,花費大量時間的。雖然我嘴上說,提問者不夠誠懇,但是還是要儘可能的說一些有用的。希望對你有幫助,你也能夠堅持練下去。
  • 認真練字卻仍寫不好字,語文老師在作業中發現原因,練字帖是假的
    很多五六年級的學生,會突然著急,老師,我的字寫得很差,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速把字練好?這樣的問題,我真的很難回答,寫字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必須把書寫規範寫清楚。到了高年級,仍然寫不好字的同學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把字練好的。想要在考試中,不會因為寫字的問題失分,我們就需要在低年級階段,好好練字。不過也有同學是認真練字的,但仍然也沒寫好。
  • 學一年顏體書法,能寫歐楷的硬筆嗎?
    沒有什麼是不合理的事情,練顏體毛筆和寫歐體硬筆並不衝突。但是,量力而為。不管顏體學了多久,歐體學了多久,終究都是習慣性問題。歐體顏體習慣也互相影響。首先說個現實,很多硬筆字寫的好的人,學起毛筆來,可能外行人覺得很好,但是未必讓內行覺得好,因為沒有什麼法度。他以為硬筆好,寫毛筆的時候無非就是換了個工具而已,所以根本沒看到書法中的「法」,寫毛筆字用的還是硬筆字的書寫習慣,多數都淪為江湖野體。還有一些就是硬筆字不好的,想學毛筆字改善,反而學的好。
  • 怎樣練得一手好字?(上)
    怎樣練得一手好字?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多練,但是這只是一個籠統的答案。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些關於練字的乾貨,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練得一手好字。很多人在最初練字時,第一步都是臨帖 ,而且主要靠臨摹為主,也不知道自己寫的字是什麼風格,所以提升很慢。
  • 書法雅賞——歐楷常用「乎」字怎樣寫好看
    「乎」字在文言文中經常見到,且在書法中使用比較多,下面就讓我一起來學習下!這個「乎」字最難完成的是兩個筆畫。一個筆畫就是長橫,再一個就是最後的筆畫弧彎鉤。兩點的位置與角度關係我們需要目測而寫之。3.然後寫長橫,這一筆需要功夫。我們要注意歐體中橫起筆的角度,歐體中橫的切筆角度較大,如上圖紅線所標註。4.最後寫弧彎鉤。在豎筆的彎鉤處,我們可以稍稍那麼停頓一下,向左方稍靠上出鉤。當然這個停頓在實際上,可能是有停頓,但在寫的整個過程當中,並沒有停。
  • 小學生寫的字真漂亮,堪比印刷體,老師誇家長愛,一輩子受用
    所以每次接孩子都會直接放到我們的辦公室寫作業剛上小學作業不是很多,有時候我們也會幫忙,讓小孩子練練字作為我們老師的我們其實對學生的字要求也是比較多的如果說什麼時候練字最好,那麼就是在剛剛提筆學習寫字的時候
  • 練不好字,怪不得人,你先自查是否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
    一個朋友練《九成宮》兩年多了,經常發朋友圈,前幾天還在社交APP裡面炫,說這是第五次通臨九成宮云云(現在練歐體的人比顏體、柳體的多)。但老實說,儘管練了兩年多,但他的字進步確實不大。從他推送的頻率可以得知,他一直在堅持練習書法。我要說的是,為啥進步這麼慢?
  • 鋼筆字練一年多看不出來進步,什麼原因?兩種情況區別對待
    近年來,隨著語文重要性的加強,學習鋼筆字逐漸熱了起來,不僅學校語文老師更加注重書寫教學,就連社會培訓機構也趁熱開班。很多人投入了練字,有人取得進步,但也有人表示沒有進步。最近就看到網上有個人說,自己練字一年多,越練越沒進步,不知怎麼辦。
  • 大衣哥寫5個字錯了兩,遭網友嘲諷:這個字也賣錢?
    畫面中,「大衣哥」朱之文身穿一襲黑色上衣露面,雖然穿著樸素,但是衣服上滿是汙漬和灰塵。不得不說,「大衣哥」朱之文私下裡非常接地氣。雖然如此,但是「大衣哥」朱之文在視頻中練書法卻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嘲諷。視頻中,「大衣哥」朱之文寫了五個字,除了一個是「自創字」認不出以外,還將「春暖花開」中的「暖」字少寫了筆畫。
  • 《書法問集》651、如何評判一個人歐體楷書的水平?
    【歐體楷書現在學的人最多,什麼是好的標準?】我們當代寫歐體楷書最好的人是誰?我們當代寫歐體楷書最紅的人是誰?是田英章嗎,還是田蘊章,還是盧中南?為什麼先問我們當代誰寫歐體楷書是最好的?因為如果沒有標準,怎麼能夠評價水平的高低。
  • 楷書四大家為什麼顏體排在第1位,有人說歐體第一
    楷書四大家的排名順序「顏柳歐趙」自古就有,但是按照四個人的時間順序應該是「歐顏柳趙」,因為歐陽詢在初唐,顏真卿生活在中唐,柳公權在晚唐,而趙孟生活在元代。古代學子要考取功名,就要參加科舉考試,尤其是隋朝以後,考科舉就要寫試卷,試卷就要求你寫的工整和規範,而這四家恰好能滿足這個條件。
  • 現代人是如何把字寫死、寫成平板「印刷體」的?
    ,書友們的回答有很多理由,大體歸結幾點如下:1、歐陽詢早年寫的!不成熟時期的作品。2、歐體字怎麼與我們平常所見不同,很突兀。|一|「寫字,要活的」,沒錯;但你還是寫死字這幾天有一篇文章(《寫字,要活的》)流傳甚廣,用現在的網絡語言說就是「霸屏」。
  • 這十位書法家寫歐體的功力,比田英章、盧中南如何
    小編發現廣大網友普遍喜歡正統書法,尤其對田英章、盧中南二位先生的楷書作品推崇備至,於是田、盧無疑成為評判比較歐楷的標杆,介紹他們以及其學生的作品比較多。但小編發現寫歐體的書家不少,而且都有自己的特色。前兩日發布的歐陽英先生的作品,獲得了很多的關注和好評。
  • 向褚遂良學習,如何把字寫活
    很多書友從歐入門,寫了多年,字卻越寫越死。非歐不好,而是未能博採他體,兼收並蓄。其實,同為唐楷,不可一句「別了」那麼輕率的全盤予以否認。比如褚遂良的書法,就有助於我們把字寫活。我們特編輯此文,著重講解褚字的「使轉」筆意,並點明與歐字的不同之處,以供大家學習參考。——「書法入門」獨家刊發,轉載敬請註明出處。
  • 楷書四大家之中,歐體的豎劃與其他三大家有什麼不同?
    歐體書法筆法流暢,過渡自然,起收之處如金刀裁玉、勁潔有力。就點畫形態來看,歐體方中有圓,既不似顏體的圓厚,又不像柳體的方稜,也沒有趙體的遒媚。那麼具體來說,歐體和其他三家書法在「豎畫」上的書寫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