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寫的一首詩有李清照的遺風,讚嘆虞姬和項羽的悲壯人生

2020-12-14 文者心畫

林黛玉寫的一首詩有李清照的遺風,讚嘆虞姬和項羽的悲壯人生

陳能雄/文

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詞人,文辭婉轉清麗,含蓄纏綿。她情感細膩,對大自然一草一木都飽含深情,感嘆它們的盛開與凋落,詩詞中有「綠肥紅瘦」之類的傷春悲秋之句。李清照經歷家國離亂,感悲身世悽苦,詞間字裡流露出寂寞冷清之意。她在《聲聲慢》中寫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詩中的疊詞如層層湧動的心波,道不盡纏綿哀傷的愁情。

總覺得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與李清照有不少相似之處,兩人的性格都多愁善感,詩詞風格都屬於婉約派一路的。林黛玉從小父母雙亡,遠離家鄉,常有寄人籬下之感。她所寫的《桃花行》中反覆出現「桃花」、「淚」等字詞,層層渲染出花淚繽紛的氛圍,一字一句凝結著她的血淚。賈寶玉讀其詩稿就知道是出自林妹妹之手,不禁眼淚盈眶,只有經歷人生離喪的人,才會作此傷悼的哀音。

可是,唯美哀傷的詩詞並不是李清照和林黛玉的唯一標籤,她們也有滿懷豪情的時候。李清照寫過一首慷慨激昂的豪放詩《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大異於李清照平常的寫作風格,記得我最初是在語文課本裡讀到這首詩的,感覺詞句簡單樸實,不事雕琢,但直抒胸臆,擲地有聲。李清照生逢亂世,金兵並大舉入侵,宋朝軍隊節節敗退,南渡建立小朝廷,偏安一隅。

李清照對南宋政權消極抵抗的方式極為憤慨,她聯想到英雄蓋世的項羽。當年,項羽在垓下一戰中全軍覆沒,他殺開一條血路,本可以渡過烏江,返回江東。但他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苟全性命,他長嘯一聲,殺回敵陣,最後拔劍自刎,血染烏江,結束了悲壯的一生。李清照覺得當時的宋朝軍民缺乏的就是項羽這樣的血性,如果人人都能像項羽一樣奮勇殺敵,又怎會任由金人鐵騎的踐踏呢?李清照的《夏日絕句》聯繫到當時的社會大變局,借古諷今,激起多少有志之人的共鳴,多少年來被人們反覆傳唱!

也許是項羽的英雄氣概給予詩歌蓬勃的力量,這首詩一掃李清照往日婉約哀傷的詩風,令讀者熱血沸騰。而一向寫感傷詩句的林黛玉,也寫過一首豪邁詩,而且題材也是選自項羽英雄落幕之時,不過她所感嘆的人物是項羽身邊的虞姬。林黛玉在《虞姬》詩中寫道:「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在這首詩中有英雄、美人、寶馬,「重瞳」就是項羽,傳說他的眼睛裡有兩個瞳孔,「虞兮」就是虞姬,項羽在垓下軍營中,與虞姬一邊飲酒一邊唱歌:「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時項羽軍隊被漢軍重重包圍,四面楚歌,營帳外烏騅馬迎風嘶鳴……

項羽深情地問虞姬該怎麼辦,虞姬隨即起舞唱和,她為了不讓項羽因牽掛自己而分心,拔劍自刎。多年來,虞姬跟隨項羽南徵北戰,不離不棄,她對愛情無比忠貞,至死也沒有背叛項羽。在這一點上,虞姬比另外兩個名將要好上許多,他們就是詩中所寫的「黥彭」——黥布和彭越。黥布原名英布,原是項羽麾下的一員猛將,被封為九江王,後來轉而投靠劉邦,為漢朝建立赫赫戰功,最終卻因謀反罪被殺;彭越也是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劉邦過河拆橋,殺害功臣,彭越落了個被剁成肉醬的下場。林黛玉的詩句:「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講的就是黥布和彭越背叛項羽,卻逃不過慘遭誅殺的結果,還不如像虞姬一樣為項羽而死,死得其所。

《虞姬》是林黛玉《五美吟》中的一首,她對虞姬的堅貞品行無比欽佩,她在寫詩之時,在書房裡擺上菱藕瓜果等水果,點上爐香,以示對虞姬等古代奇女子的敬重之情。《紅樓夢》是一部講述眾多優秀女子的小說,通過賈寶玉的話來讚美純潔美麗的女子。在《紅樓夢》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閒徵姽嫿詞」中,賈寶玉寫了一篇長篇古風,讚頌林四娘英勇殺賊的英勇事跡,詩中有一句:「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講的就是滿朝文武竟然不如林四娘一個女流之輩。賈寶玉的這句詩與林黛玉的詩句「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都有「巾幗不讓鬚眉」之意,這應該也是小說要表達的主旨之一吧。

李清照和林黛玉同是婉約詩人,兩人都是悽婉幽怨的女子,筆下的詩詞字字血淚,但她們也有俠骨柔腸的一面。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和林黛玉的《虞姬》就是一個例子,一個讚揚豪氣幹雲的項羽,一個讚嘆忠於愛情的虞姬,熱情謳歌他們悲壯的人生。林黛玉寫的這首詩,有李清照《夏日絕句》詩的遺風,兩個才女的才情氣質是如此的神似,不僅寫婉約詩詞那樣細膩感人,就連豪放詩的題材和意境也是那樣的相近。

相關焦點

  • 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悽然唱出一首詩,然後拔劍自刎
    千百年過去,我們無法看到烏江之畔那生死離別的悲壯場面,但從項羽虞姬留下的隻言片語中,我們依舊能夠領略他們對彼此的深愛與牽掛,這種牽掛,從來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死亡而消散。自知大勢已去,項羽飲酒帳中,感慨萬千,良久,他不甘地喊道:力量之大,足以拔山海;氣勢之盛,足以蓋世界,然而時不利我,寶馬烏騅亦難以疾馳。可是,烏騅難以疾馳有什麼辦法,失敗就失敗,但是,虞姬啊虞姬,你該怎麼辦呢?
  • 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全詩僅20字,卻令很多男兒自愧不如
    作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擅長書畫,通宵金石;作為詞壇婉約宗主,她文詞絕妙,當行本色;雖然不幸的人生經歷使得李清照的詞風以婉約為長。但她那骨子裡依然透露出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後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裡,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 最不像李清照寫的一首詩,卻一開頭就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那麼,氣勢磅礴不輸男兒的李清照,你有見過嗎?《夏日絕句》是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的風格與李清照的其他詩詞看起來截然不同。它所表現出的正氣凜然、非凡氣勢,可以說是不輸古今男兒。以至於很多人初讀此詩,都會覺得不像是李清照所寫。但《夏日絕句》確實是李清照的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
  • 李清照很大膽的一首詩,短短幾字霸氣沖天,令多少男人無地自容
    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李清照最霸氣的一首詩,讀著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然而,在眾多詩詞中,李清照最霸氣的一個作品,筆俠卻認為是一首詩。什麼詩呢?《夏日絕句》。李清照是在怎樣的背景下作出這首詩的呢?這首詩到底霸氣在哪裡呢?接著往下看。李清照的人生主要分為3個階段,包括她的詩詞風格。1、少女時期少女時期是李清照最快樂的時期,其間她的詩詞風格是以歡快、任性為主。
  • 項羽敗走垓下,並沒有安葬虞姬,她屍體最後如何安放?
    史書中對虞姬的記載的較少,在西漢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裡僅記載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後來就出現了兩種說法:一是有人推測「虞」是美人的名;二則「虞」是美人的姓,《辭源》備有此說。而「虞姬」則是後人對其的稱呼,關於「姬」這個字,也有一定的說法,體上有兩個含義: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則是「姬」是古代婦女的美稱。虞姬的姬可以歸為第二義,即美稱。
  • 項羽自刎江邊,虞姬追隨而去,留下悽美的愛情故事,是真是假
    再有過著男耕女織生活的牛郎織女,被王母生生分開骨肉分離,每年只得見一次面。這些都是我國漫長歷史中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其實還有一對璧人的愛情故事也十分悽慘,令人難以忘懷,那就是楚霸王項羽和他的寵妾虞姬的故事。項羽在困境中殺出重圍卻還是沒能逃出漢軍的追擊,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便於烏江邊自刎而亡,項羽尚且如此,身邊的虞姬豈能有活路?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除去霸氣側漏之外,讀出來也很上口,短短幾句,寫得很刻骨銘心。她在寫這首詩的時期,恰好是金軍打過來的時期,還把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給帶走了,自此北宋就不復存在了,餘下的人都逃來到南方地區,這個時候她的丈夫在知府就職,城中很亂,可是他並並沒有帶人去平亂,反而是選擇了逃亡,這也使李清照很不滿意,故此寫出了這首詩,除去罵自家的丈夫,也在罵當初那個時期的男人。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含淚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超過蘇東坡
    但是,要說誰說婉約派最著名詞人,李清照稱第二,肯定沒人敢稱第一,她是婉約派的大姐大,多情才子柳永也遜色三分。古代寫愁的文人有很多,就連一向浪漫豁達的李白,也曾寫下詩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平心而論,眾多詩人和詞人中,李清照筆下的愁緒,最讓人難忘,直擊靈魂深處,且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滿腹愁苦,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整個人比黃花還要瘦,是何等的憂愁。筆者最欣賞她的《聲聲慢》,自從上學時背誦這首詩,時隔多年,依舊能一字不落背出來,尤其是最後兩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李清照寫了一首「懶詩」,「花」字重複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說起《紅樓夢》中小姐們的悲慘命運,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林黛玉的《葬花吟》吧,李清照也有一首這樣的詩《殘花》,李清照可比黛玉"懶"多了,她的《殘花》全詩共54個字,但是,一個"花"字竟然被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
  • 李清照目睹丈夫貪生怕死,後寫下一首最霸氣的詩,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出眾的女性。有的以美貌取勝,如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號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的則因才學而揚名,如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兒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名叫李清照。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詞人,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據史料記載,李清照因曾經在詞作中三次用過「瘦「字,因此江湖人稱「李三瘦」。
  • 勵志詩詞十首,總有一首點燃你的鬥志
    全詩流露出的是一種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讚美之情,以及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險阻,勇於攀登的雄心壯志。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經典作品,全詩是李白因遭受了讒毀而被排擠出了長安時所創作的。該首詩中寫的是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艱難,於是產生了一種憂憤情緒,但是詩人仍然希望有一天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全詩表現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無限樂觀豪邁之情,充滿了浪漫主義情調。
  • 西楚霸王深愛虞姬,把虞姬寫到詩作裡,為何在突圍時扔下虞姬?
    這裡的「虞」便是虞姬啊,是項羽眾多妻妾中,唯一一個被記錄在史書中的,之所以會被記錄在史書中,大概就是因為項羽把她寫到了詩裡吧,之所以會被項羽寫到了詩裡,大概就是因為項羽深愛著她吧,而項羽深愛她的表現,便是她能夠「常幸從」。
  • 周總理說項羽是造時勢之英雄,一段喑嗚叱吒之雄的傳奇人生
    比如,明代學者郝敬說:「項羽與高帝並起,滅秦之功略相當,而羽以霸王主盟,尤一時之雄也。」比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本紀》記敘了項羽一生的事跡,從年少學書、劍和兵法的經歷,到將兵滅秦,到楚漢相爭,直到最後烏江自刎。司馬遷通過詳略得當的事例刻畫了這位具有複雜性格的悲劇英雄,展現了他性格的矛盾性與完整性。
  • 李清照寫的一首詩,「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李清照的很多詩詞都被大家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清照寫過一首重複度極高、堪稱史上最懶的詩!說重複度高,不是指李清照抄襲前人詩作,而是她的這首詩裡,僅一個「花」字就出現了17次,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 李清照最不出名的一首詩,收錄於《永樂大典》,通篇白話少有人知
    當然了相對這兩人而言擁有兩個稱號的白居易將「詩魔」和「詩王」的稱號傳誦的人盡皆知,王維也佔據了一隅之地。宋代不得不提及的是蘇軾和李清照兩人。蘇軾堪稱宋代第一,李清照則是古往今來女性中的第一文人。本期著重講一下李清照的一首詩!
  • 詩詞丨李清照寫下一首五言絕句,氣吞山河,激勵無數人,堪稱經典
    項羽為自己未竟的霸業,畫上了一個句號……那時的他肯定沒想到,1300多年後的一天,一位名叫李清照的女子路過烏江時,會為他寫下一首千古絕唱: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短短20個字,卻似有千鈞之力,震撼人心,連鬼神聽了恐怕都要為之顫抖。更令人詫異的是,這樣豪壯的詩句,竟出自一瘦弱不堪的女子之手,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 霸王別姬—虞姬真的是自殺的嗎?
    關於虞姬這個人物,《史記》裡記載並不多,但是卻引起了歷代學者的興趣,《史記》裡只講到她經常跟在項羽身邊,並且最後在項羽唱歌的時候她和了一首詩,但對她的結局卻沒有片言隻語的描述。關於司馬遷在《史記》裡為什麼沒有交代虞姬的結局這個問題,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這是一種歷史的沉默。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張耒晚年時,寫了一首名為《讀中興頌碑》的詩作,大家請看: 這是一首七言古詩,是看完唐代中興碑所感而寫,議論的是安吏之亂的事,是一首頗有見地的詠史詩。詩寫得很有水平,論字句上遣詞精準,洋洋灑灑;從議理上來看,也是有理有據,洋洋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