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而據環球網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9日晚,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的第19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於多個中間宿主。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
回顧近幾十年的致命傳染病,我們會發現許多病毒的源頭都是蝙蝠(bats),例如:尼帕(Nipah)、亨德拉(Hendra)、伊波拉(Ebola)、馬爾堡(Marburg)、SARS病毒等。
那麼,相比其他動物,為什麼蝙蝠會格外危險呢?
原因之一是,不同種類蝙蝠常常大量聚集在同一閉塞空間,使得病毒容易在蝙蝠的個體及種群間傳播。
(Different kinds of bats often roost together in huge numbers and close quarters, which helps viruses spread. Not just between individuals but also between species.)
蝙蝠強大的免疫力(immunity)和修復能力,能保證自己即使攜帶了病毒,也能活的好好的,四處飛行讓病毒得以蔓延……
(What’s more, most infected bats don’t die. They live pretty normal bat lives, flapping around and giving the viruses time to spread.)
更重要的是,適應了蝙蝠體內「極端環境」的病毒,在人體中更難被消滅。
還有哪些原因?油管科普頻道MinuteEarth製作了一期英文動畫《Why do Bats Transmit so many Diseases like Ebola?(為何蝙蝠傳播了伊波拉等多種疾病?》),3分鐘帶你了解為何蝙蝠「這麼毒」。戳視頻漲知識
恐怕如今大家也都見識到了蝙蝠的「厲害」。所以,還是敬而遠之(leave them alone)為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