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動畫」:披著卡通外衣的「精神垃圾」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嚴防「毒動畫」 家長怎麼辦  

  「毒動畫」悄然流入國內,多個視頻平臺著手專項清理。對這些披著卡通外衣的「精神垃圾」,專家建議,視頻平臺方面,強化人工智慧「算法」的同時應加強人工審核,以開設讓家長完全放心的全人工過濾兒童視頻精選頻道;而家長也應該對孩子經由電子產品接觸的媒體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別把孩子扔給「電子保姆」。

  疲於「打地鼠」

  篩查有難度

  在西方,「毒動畫」或稱「艾莎門」,主要指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上的兒童不宜視頻。它們大多由成年人製作,以經典卡通形象誘使兒童點擊觀看,內容卻包含血腥、暴力、色情或詭異情節。2013年,廣受孩子們喜愛的迪士尼動畫片《冰雪奇緣》女主角艾莎公主成為這類視頻的主角,因而有人把艾莎與用以描述醜聞事件的後綴詞「門」(gate)組成新詞,即「艾莎門」(Elsa Gate)。試想一下,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看到艾莎公主做開顱手術,血腥畫面會給他留下什麼樣的心理陰影?

  這些「精神垃圾」近一段時間來開始流入國內,一度進入視頻網站兒童頻道。更有甚者,包括動畫及真人的「本土」視頻已然出現,部分視頻甚至有兒童出鏡。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目前已部署深入監測和清查;同時,多個網站開始自查和清理相關內容。

  「毒動畫」通常在未獲法律許可的情形下使用經典卡通形象,由匿名用戶上傳,內容粗製濫造。為進入搜索結果並引起用戶注意,「毒動畫」大多配以歡快音樂和兒童笑聲,標題和描述也常包含卡通形象名稱及「教育」「學習色彩」「童謠」等關鍵詞,由上傳者歸入「卡通」或「教育」類別,與正常動畫混雜在「兒童頻道」中,除非家長「一陪到底」,粗看無法發現異樣。更讓家長擔心的是,在社交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所含「算法」推波助瀾下,只要點開類似視頻一次,後續視頻會源源不斷推送至用戶。

  「『艾莎門』欺騙性地讓兒童、家長和管理工具相信它們是『兒童友好型』內容,讓人相當不安,」美國技術倫理學者戴維·瑞安·波爾格22日說,「兒童在觀看他們喜愛的卡通形象作出猥褻或暴力行為後,可能遭受心理創傷。」

  長期以來,技術企業嘗試藉助審核人員和人工智慧算法篩查並刪除兒童不宜視頻。但是,這就像玩「打地鼠」遊戲,要逐一打掉那些冒出頭的不良視頻,作業量相當大。「YouTube每分鐘上傳的內容達到300小時,一秒一秒地審查每部視頻不可能,」波爾格說,「為簡化流程,YouTube等主要平臺結合使用人工智慧工具、用戶報告和版主。然而,不少家長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YouTube兒童頻道等完全由人工挑選並審查,壞人正是利用這個漏洞,故意把不良內容標記為看似適合兒童的內容。」

  潛藏利益鏈

  網站需警惕

  國外對於「艾莎門」的批評聲最早出現在2016年年中,一年後它成為美國社交媒體「推特」上熱門的主題標籤。美國社交網站「紅迪」(Reddit)創建「艾莎門」社區討論平臺,吸引數以萬計用戶參與。

  不得不說,「毒動畫」的惡意背後潛藏一條外人難見的利益鏈條。

  視頻網站業內人士說,YouTube等國內外視頻網站通行規則是,只要視頻點擊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在視頻上附加「貼片廣告」,上傳者獲得一定分成,網站自身同樣可以獲利。

  爭議中,一些廣告商發現自身廣告出現在「毒動畫」上,與品牌定位相悖,開始暫停向YouTube投放廣告。壓力之下,YouTube總裁蘇珊·武伊齊茨基去年12月宣布,將投入更多人力篩查視頻內容。2018年,YouTube所屬谷歌公司的內容審核人員將增至至少1萬人,同時開發新的人工智慧算法,與兒童安全機構合作。

  YouTube一名發言人22日在電子郵件中聲稱:「過去幾個月,我們有意識地採取措施,解決YouTube家庭內容視頻面臨的諸多新挑戰,包括更嚴格執行我們的社區指南、對不當定位至家庭的內容『去貨幣化』並採取年齡限制,同時把這些內容從YouTube兒童頻道中刪除。」

  標準待調整

  各方應協力

  波爾格說,沒有任何自動識別工具能做到百分百準確。由於以圖像和音樂作偽裝,「艾莎門」更難識別;所以,為淨化視頻內容,「我們需要負責任、積極響應的技術平臺與家長和孩子齊心協力……一旦有內容被標記為具有攻擊性,視頻網站必須快速反應」。

  他說,家長自然希望所有兒童頻道的視頻完全經由人工篩查,「YouTube依照人人都是內容創作者並能上傳視頻的想法構建,但可能會隨時間推移發生變化」。「如果我是YouTube運營者,」波爾格說,「我會創建一些類似YouTube兒童精選的內容,完全人工策劃和過濾,讓家長完全放心。」

  騰訊視頻23日回應,打擊「毒動畫」,騰訊應用了音視頻指紋、ES搜索等技術,以快速處置有害視頻。「針對少兒內容,我們將重新制定審核標準和尺度,」騰訊視頻表示,「我們將運用人工智慧(AI)學習有害的視頻樣本,打擊後續有害內容的上傳和傳播。」

  明確做規矩

  家長要知情

  「艾莎門」之所以讓家長格外恐慌,是因為「毒動畫」混雜在正常兒童動畫片中,且色情和暴力行為的主角涉及知名動畫形象,隱蔽性更高。

  心理諮詢師高璇認為,「毒動畫」雖然有蔓延趨勢,但家長不必過於恐慌:首先,如果家中平時溝通氛圍較好,孩子看到沒有見過的畫面時,通常會問家長「這是什麼」,這可以引起家長警惕。第二,媒體中的暴力色情畫面讓孩子恐懼焦慮後,只要家長及時與孩子溝通,不會產生久遠心理影響。第三,研究發現,媒體視頻中的暴力行為,極少導致兒童出現模仿行為,不會直接增加受暴力和性犯罪者侵害的風險。

  那麼,如果發現孩子接觸「毒動畫」之類視頻,家長應如何處置?

  ■ 注意孩子是否有恐懼情緒,多陪伴孩子,孩子晚上睡覺時可以留一盞燈;

  ■ 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害怕的事情應該怎麼做」,如調整呼吸、向父母傾訴,轉移孩子對恐怖畫面的注意力,同時教孩子應對恐懼的方法;

  ■ 帶孩子欣賞美好畫面,如畫面優美的繪本和視頻,多帶孩子到戶外遊玩,以驅逐、替代醜惡畫面給孩子留下的印象。

  ■ 醜惡視頻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又害怕又想看」,所以家長需要態度嚴正地「立規矩」,明確告知孩子這類視頻不能看,如同告訴孩子「不能撒謊」一樣。

  這一事件還給家長提了一個醒:對孩子平時使用電子產品和上網時做些什麼,父母必須「心中有數」。在中國,很多家長把手機、平板電腦當成「電子保姆」,為「省事」而任由孩子自己玩這些電子裝置,不檢查和過濾視頻和遊戲內容。一些手機和網絡平臺,「就連最簡單的低幼兒童遊戲,玩的過程中也會彈出一些包含色情、暴力畫面信息的廣告」。

  高璇認為,家長讓孩子接觸新媒體、包括看視頻和玩遊戲的前提是明確規則:除限制使用時間外,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孩子單獨在自己的房間裡玩,必須(讓他們)在家長可以看到的場所,以便家長隨時監控孩子接觸的視頻和遊戲內容」。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

相關焦點

  • 警惕「毒」動畫!動畫故事沾血腥氣息 小豬佩奇變暴力兒童
    警惕「毒」動畫!事實上,的確就有這樣一些披著兒童卡通外衣但卻少兒不宜的動畫視頻在網絡上傳播,防不勝防。憤怒的家長們把這些視頻稱作:毒動畫。它們從何而來?又是怎樣悄悄潛入了孩子們的世界?小豬佩奇,當前最受歡迎的幼兒動畫片,畫風溫馨可愛。
  • 面對猛於虎的外來「毒動畫」,我們應該怎麼防?
    「毒動畫」悄然流入國內,多個視頻平臺著手專項清理。對這些披著卡通外衣的「精神垃圾」,國內外監管有哪些難點和短板?如何在視頻網站和家長之間形成合力,讓它們無處遁形?【疲於「打地鼠」 篩查有難度】在西方,「毒動畫」獲稱「艾莎門」,主要指視頻分享網站「優兔」(YouTube)上的兒童不宜視頻。它們大多由成年人製作,以經典卡通形象誘使兒童點擊觀看,內容卻包含血腥、暴力、色情或詭異情節。
  • 泉州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啟動 卡通形象童桐亮相
    昨日下午,泉州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中心市區西湖公園西大門舉行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啟動儀式,並為泉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卡通形象——童桐揭幕。「踐行垃圾分類,是垃圾變廢為寶、減少汙染最有效的措施,是講公德、講文明的直接體現,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啟動儀式上,泉州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市民朋友們發出了倡議。
  • 泉州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 卡通代言人「童桐」亮相
    閩南網11月2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2日下午,泉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啟動儀式在西湖公園舉行,來自全市的志願者組建了一支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將以更多樣的方式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來。同時,備受關注的泉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卡通形象「童桐」也正式亮相。
  • 《星露谷物語》披著卡通外衣的精神恐怖遊戲?
    近日,外媒一位戲有點多的玩家用不同的視角解讀了這款卡通可愛的遊戲,或許你在讀過這篇文章後,就不會再覺得它「可愛」了。丟掉工作的我竟然來到了這個鬼地方那是一個溫暖且陽光明媚的春日,我乘坐公交車從祖祖城出發來到了星露谷,一路上既顛簸又漫長,而等待著我的是興奮又緊張的新開始。
  • 設計卡通形象 參與垃圾分類
    歡迎參加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卡通形象有獎徵集活動,最高獎勵10000元。 為進一步提升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影響力和辨識度,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推廣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惠州報業傳媒集團,開展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卡通形象有獎徵集活動。
  • 每日神段子丨誰能想到今天是披著周五外衣的星期三!
    每日神段子丨誰能想到今天是披著周五外衣的星期三! 原標題:每日神段子丨誰能想到今天是披著周五外衣的星期三! 1.誰能想到今天是披著周五外衣的星期三!!!
  • 披著昏君外衣的明君——朱厚熜
    對於這個觀點小編不是很認同,小編認為朱厚熜是個披著昏君外衣的明君,這個外衣可能是他自己披上的,也可能是他人披上的。朱厚熜是個勇敢的人朱厚熜這個皇位算是撿來的,他的堂兄朱厚照暴斃而死,而朱厚照並無子嗣,也並未指定皇位繼承人。
  • 京華時報:《哪一天我們會飛》披著日韓外衣的香港青春片
    原標題:披著日韓外衣的香港青春片 《哪一天我們會飛》在香港上映的時候,贏得了很多好評,不但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主演蘇麗珊在香港金像獎和臺北金馬獎上也雙雙獲得最佳新演員的提名。但是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時候,卻排片慘澹,口碑平平。
  • 《姜子牙》披著中國傳統外衣下的西方英雄主義
    這部電影就是披著傳統外衣的西方故事,本質上並無創新之處,所以在故事情節上並不吸引人。但是畫面真是漂亮,動畫技術不錯。這也是一個優點。希望繼續保持優點,多找一些優秀的編劇發掘一下故事潛力。
  • 披著科幻外衣的《機動警察》,蘊含著超細膩的機體設計
    此後,《機動警察》還發行過兩部OVA動畫、一部電視動畫、三部劇場版動畫和一部真人版。《機動警察》面世的時候,當時已有了如《高達》、《超時空要塞》等多部超級機器人動畫。但是《機動警察》與這些作品截然不同,《機動警察》中沒有動不動就能將都市夷為平地的火力,也沒有能穿梭太空的超級機甲,有的只是剮蹭自行車的機器人和一群沙雕駕駛員日常的接地氣。
  • 披著國學外衣死灰復燃「女德班」為何屢禁難止?
    新聞1+1丨披著「國學」外衣死灰復燃 「女德班」為何屢禁難止?2014年,「女德班」教現代女性打不還手、罵不還口。2017年,「女德班」宣揚女子點外賣、不刷碗就是不守「婦道」。2018年,「女德班」鼓吹女性換男友會爛手腳。如今,這些教學內容低俗、違反科學、歪曲事實的「女德班」,又披著「國學」的外衣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
  • 分清真善和假善,披著善良外衣的2種人,對你的愛心是「假善良」
    社會上經常有披著善良外衣的人,用善良之名到處騙取別人的信任,最後不善反惡。我們要甄別善惡之心,對別人的善舉要慎重對待,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對下面這2種假善良的人,要心存警惕之心,因為他們對你的愛心,是假善良。(一)用善良縱容惡行有的人是非不清,對什麼人都心懷憐憫之心。
  • 其實他們是「披著成人外衣」的孩子
    長大後,發現原來爸爸還沒長大,他根本就是個披著成人外衣的孩子。他有一顆孩子的心,他喜歡玩,喜歡開玩笑,甚至喜歡撒嬌。現在,爸爸給我打電話都是:「女兒,爸爸想你了。」爸爸喜歡吃零食,只要回家就停不下嘴,每次沒了吃的,他都會打電話訴苦:「你們也不回家,爸爸都沒好吃的了。」你發現父母的這個秘密了嗎?有沒有哪一刻發現原來他們還沒長大?
  • 披著保安公司外衣充當「地下執法隊」
    該涉黑組織披著保安公司的外衣充當「地下執法隊」,承攬當地酒吧夜場保安業務,憑藉暴力、威脅手段維持酒吧、夜場秩序,非法獲取保安費約1500萬元;以暴力、威脅手段插手民間經濟糾紛,獲取非法利益約200萬元;通過開設賭場獲取非法利益約44萬元。其後,將攫取的非法利益用於籠絡、豢養組織成員,發放固定工資,購買犯罪工具,對組織成員發放慰問獎勵、節日紅包等。
  • 《翻譯官》:披著職場的外衣談戀愛?
    國產影視劇不是披著職場外衣談戀愛,就是借職場指點江山,怎麼就出現不了能與《實習醫生格蕾》《傲骨賢妻》《廣告狂人》比肩的真正職業劇佳作?中國電視劇還是缺少真正精細的編劇分工。前一段有觀眾吐槽《歡樂頌》,身為CFO的安迪卻幹著CEO的事,不去談融資,卻天天揪著產品創新問題不放。編劇袁子彈承認自己對商業部分不太了解,「很多相關內容直到開拍前都空在那兒」。
  • 這種病「披著肺癌外衣」雖不是癌但很罕見
    66歲的尤依伯高度疑似患上肺癌,經過福州醫生的反覆診斷,最終雖然排除了肺癌的可能,但確診的病情也十分棘手:他患的是「披著肺癌外衣」的罕見病——韋格氏肉芽腫,發病率僅為五十萬分之一。尤依伯是閩南人,農曆去年十二月開始,出現咳嗽、咳痰,伴有疲乏無力、吃不下飯的情況。剛開始,老人沒太重視,只到當地診所看了幾次病,但沒效果。
  • 披著二本的外衣,卻收著一萬學費的民辦三本,考上值得上嗎?
    自從二本和三本合併之後,就有一些學校披著二本的外衣,但是卻收著三本的學費,實際上也是三本類的院校。看到這裡不少的學生和家長也覺得比較疑惑,這些學校披著二本的外衣,但是卻收著一萬多的學費,實際上就是三本民辦院校。那麼這樣的學校是不是值得報考呢?這樣的學校考上值得上嗎?這裡我們就來分析下具體的問題。
  • 「毒動畫」出沒,你以為孩子在看動畫片?內容讓成年人都不寒而慄
    「毒動畫」出沒,謹防孩子接觸這些偽裝成動畫片的變態視頻很多不法分子竟然將各種扭曲變態、暴力色情的劇情,套在孩子們所熟悉的愛莎、蜘蛛俠、米老鼠等卡通形象身上,將視頻偽裝成動畫片,投放到各大視頻網站上。這樣軟色情沾邊的還有很多很多,脫衣服,撫摸身體,甚至是非常隱晦地性交……這些畫風幼稚,一看就是瞄準了低齡兒童的動畫。可是孩子哪裡有分辨能力呀,看到鮮豔的顏色,可愛的畫風,還有自己熟悉喜歡的卡通人物,當然是很喜歡看了。
  • 謹防披著「糖果」外衣的...
    謹防穿著糖果外衣的奧利司他因為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五花八門的減肥產品一直熱度不減,層出不窮。不同於以往簡單粗暴地添加「西布曲明」,如今的一些減肥藥往往披著號稱純果蔬、純植物萃取的「糖果」外衣。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長期食用這類減肥產品,同樣存在著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