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術要聞:
教育部召開視頻會議部署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
3月12日,教育部召開視頻會議部署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採取有效舉措,切實做好今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全國藝術類專業報名人數預計為115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關高校均推遲了藝術類專業校考工作。為防止校考引發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原則上2020年高考前不組織現場校考。會議明確,對於確須組織校考的專業,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勵高校採取考生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對於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鼓勵先通過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對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在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所有藝術類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由高校根據考生藝術專業課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會議強調,各地各高校要嚴守招生考試的公平底線。有關高校要完善制度措施,確保考試方式調整不影響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和科學性。高校要嚴格規範對評委的選聘、培訓和監督,逐一籤訂利益關係者迴避責任書,嚴格規範測試程序,考試過程要全程錄音錄像。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精心做好宣傳解讀工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要積極宣傳相關考試和錄取政策,高校要及時發布招生簡章和相關考試時間安排,讓考生和家長充分知曉。教育部將從3月16日起,專門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舉辦為期一個月的「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網上諮詢活動」,組織所有開展藝術類專業招生的高校參加。考生可通過訪問「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頁及微信公眾號進行諮詢,屆時高校將安排專人解答考生關心的問題。上海博物館13日起開館:實名預約每日2千人 唐招提寺大展延至月底
記者從上海博物館官網獲悉,上海博物館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並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目前僅接受散客預約,每日限額2000人,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入館前接受體溫測量。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閉館,上博在國內大型博物館中率先開館,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信號。上海博物館在2020年春節前便準備了豐富的「春節檔」: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三大特展,卻不得不因為疫情而閉館。據悉,原定於2月16日結束的「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大展將延期至3月下旬, 「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江南文化藝術展」等展期也會相應有所調整。上海博物館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夠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條件下恢復開放,為上海市民提供一個安全的文化場館參觀環境。破局 唐人北京——全球知名藝術家群展「我是誰」即將開幕
唐人與柏林國王畫廊聯合呈現的群展「我是誰」 展覽涵蓋12組藝術家,諸多都在全球藝術界享譽盛名,在展廳正中央佇立的艾爾葛林 & 德拉葛賽特的《反向耶穌受難像》,象徵了生命、虛空和死亡。有關生命永恆和死後餘生的普世問題,似乎在傑普·海因的《我是誰,為什麼是我,我要去哪裡》中得到了更明確的闡釋,歐文·沃姆的《無題》展出了一個配有手臂和腿的舞蹈香腸,這使人類特徵被更進一步抽象化,並將人類日常行為消解為滑稽活動。阿麗佳·柯維德的雕塑裝置《移位槽(樹)》探索了自然、生長、以及自然系統的主題,呈現了銅鑄樹枝和在銅製樹幹上生出的根。黎薇作品《在很久很久以前》,呈現了6個著名人物的童年時期。作者試圖還原到他們還處在童年空白期的時候,在他們最初通過玩具認識世界的時候,歷史事實和未知在這件作品裡交替出現。除此之外,還有諾爾伯特·比斯基、彼得·德雷、赫約翰·希爾等的作品。展覽不僅為觀者提供了可以引發人們對生活、經歷、環境思考的作品,也為疫情後的798以及北京的展覽活動注入強心劑。三月不見武大的櫻花 咱們古畫裡見
漫步在櫻花大道上,看著成片的花瓣緩緩隨風飄落,的確是春天最正確的打開方式之一!國內賞櫻,最好的去處是武漢大學,而國外則是被稱為「櫻花之國」的日本。今年的「櫻花節」註定不能如往年一樣熱鬧了,所以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紛紛通過藝術品,讓大家在畫作裡賞玩櫻花。如日本山種美術館,於3月14日至5月10日舉辦「賞櫻」畫展,選取館藏50幅櫻花題材作品呈現日本的這一象徵。除卻櫻花外,值得賞玩的花還有很多,如梅花、桃花 、牡丹、海棠等,而它們也是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藝術大家筆下的描繪對象。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一卷清代宮廷畫家鄒一桂所繪《百花圖》,誠邀大家一起「雲」賞花。畫中繪四季草木雜花一百餘種。繪畫技法工寫結合, 使花卉富有立體感。南京博物院推出徐渭《雜花圖卷》,畫有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等共計13種花卉蔬果,各種花木或疏或密,墨色濃淡相宜。故宮博物院藏 明 周之冕的《百花圖》長達7米。畫家以寫意的手法勾寫或塗抹出花葉、枝幹,隨意之中透露著明快和清雅,反映出文人畫家淡泊不羈的胸臆。驚蟄時節,也是人們開始播種,進入新一年繁忙春耕的時節。《春耕草堂圖》中, 一派春意盎然、農事正忙的景象,把春天的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作為較早感受到春天的花卉,畫家常常將桃花與柳樹結合,表現春天。李鱓的《桃花春柳》就是典型的春天物象。華嵒的《桃潭沐鴨圖》,上半幅為沒骨桃花和倒垂柳枝,下半幅為墨筆勾勒的鴨子,雖然俗豔,卻透出一股融融暖意。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成為點綴文人心靈歸宿的必備,他們所繪的「桃源圖」中能經常看到桃花的形象。桃花之後的海棠,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似乎有點市井氣息,之所以遜色於梅花高雅,是因為梅花是先花後葉,十分純粹,而海棠則是開花綠葉紅花相間,太過殷勤,豔俗。雖然俗豔富貴,但在孤傲的蘇軾、朱耷眼中,海棠卻別具韻味。在蘇軾看來,自己和幽獨高潔的海棠一樣,當桃李漫山生榮時,這樣美的海棠卻被造物主安排在「空谷」,以此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心境。這在他的名作《寒食貼》中表達得更為突出。加繆說:「每個冬天的句號都是春暖花開」。所以莫要辜負大好春光。生活賦予他靈感 看土魯斯·洛特雷克筆下的馬戲團
土魯斯·洛特雷克創作了許多以馬戲團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卡門蒂森美術館梳理了藝術家這段藝術生涯,馬術表演者、動物訓練員、小丑和雜技演員等社會邊緣的人物都成了他畫中的主角。他用彩色鉛筆構成了馬戲團的動畫序列,展現了他對流行娛樂方式的獨特見解,同時也向我們展現了馬戲團生活的一幕幕。誇張甚至帶點醜陋的人物表情是洛特雷克畫作的最大特點,但他不是憑空扭曲人物的樣貌,而是根據主角本身的特徵加以誇大。這些富有想像力的作品完全是憑洛特雷克的記憶畫出,完全是經歷過後的追溯。他穿梭於每個風格不一的角色,像位喜劇演員,人前於鏡頭面前擠眉弄眼,令人啼笑皆非。人後卻想遺忘最自卑卻又最真實的自己。這些那馬戲團主題的繪畫,不僅構成這次展覽,同時也展現了土魯斯·洛特雷克最個性化的一面。土魯斯-洛特雷克也嘗試為前衛藝術家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範例子。柏林版畫素描博物館推出精品館藏 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柏林版畫素描博物館推出精品館藏 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展覽呈現拉斐爾的約100件素描作品,涵蓋了他短暫藝術生涯的各個階段,能夠直觀地展現這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透過這些素描,參觀者得以窺探拉斐爾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創作思路的發展變化,從細節中領略拉斐爾作品的獨特魅力。本次素描展也為拉斐爾的作品提供獨特語境,基於版畫素描博物館的館藏,許多都是首次亮相。在參觀時,人們仿若站在拉斐爾的肩膀上看著他創作。看著他的靈感如何迸發和一點點實現。透過畫紙,我們可以看到他如何觀察生活,如何將他的情感和思想付諸於紙上。拉斐爾以一種更為感性和自由的素描方式進行創作。他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相信這場展覽會讓大家感受拉斐爾而作品中純真的甜美和質樸的美好。中國唯一的美術電視臺
書畫頻道是您一生的朋友
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本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