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包括巴黎巨炮、"陸地巡洋艦"P1000/P1500超重型坦克等各種奇葩裝備不斷湧現,讓後世軍迷們打開眼界。其實,和熱衷於研發奇葩裝備的蘇聯、德國相比,英國在航空領域在推出了一款奇葩戰機——P.12"炮塔戰鬥機"。當時,剛剛經歷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英國遍體鱗傷,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不列顛戰役",英國皇家海軍要求韋斯特蘭飛機公司(Westland Aircraft)研發一款戰場生存能力強、火力強大的戰鬥機。腦洞大開的韋斯特蘭研發團隊直接將4聯裝7.7毫米機槍電動炮塔搬上了機體,再加上獨特的"串聯主翼"設計,定型後的P.12"炮塔戰鬥機"造型相當奇葩,甚至被很多人稱為"會飛的蟑螂"。
提及P.12"炮塔戰鬥機",不得不介紹一下研發這款戰機的韋斯特蘭飛機公司。作為英國皇家空軍的合作夥伴,該公司早在一戰結束初期,就研發出了一款多用途軍機"韋斯特蘭·萊桑德"飛機誕生,同年9月。由於這款飛機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英國皇家空軍將其用作偵察、運輸及對地打擊,到二戰爆發之前,已經有大量"韋斯特蘭·萊桑德"飛機量產服役。
然而,在英、法對德宣戰之後,奉命參加"法國戰役"的"韋斯特蘭·萊桑德"飛機在實戰中卻表現堪憂。在與德國空軍的對戰中,英國皇家空軍部署在歐洲前線的175架"韋斯特蘭·萊桑德"飛機被擊毀擊落175架,幾乎全軍覆沒。更為雪上加霜的是,隨著英法聯軍完成"敦刻爾克大撤退",德國集結了大規模兵力,準備渡過英吉利海峽,對英國本土發動攻擊。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記載,當時德國空軍光戰鬥機就準備了1100多架,大名鼎鼎的BF-109戰鬥機也在其中,這讓英國皇家空軍壓力巨大,他們急需一款新型戰鬥機與其對抗。
接到研發任務的韋斯特蘭飛機公司為了節省研發時間,直接以"韋斯特蘭·萊桑德"飛機為模板,在保留飛機前半部分結構設施的前提下,對機體後半部分進行了重點改造。考慮到此前實戰中這款飛機屢屢被德軍戰機採用"咬尾戰術"擊落,負責研發項目的設計師亞瑟·達文波特腦洞大開,直接將4聯裝7.7毫米機槍電動炮塔安裝在了後半部分。要知道,當時只有戰艦和坦克以及重型轟炸機上才有炮塔,被韋斯特蘭公司命名為P.12"炮塔戰鬥機"的這款奇葩戰機問世以後,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儘管說由於P.12"炮塔戰鬥機"造型過於清奇,甚至像"蟲子一般醜陋",但英國皇家空軍對於這款應急戰機還是非常看重的。一方面,英國皇家空軍對於戰鬥機安裝炮塔的奇葩設計並不陌生,因為早在一戰期間,英制"布里斯托F-2"雙翼戰鬥機就已經出現了炮塔雛形。另一方面,"韋斯特蘭·萊桑德"飛機此前的命門就是在機體後部。撤掉了老機型上的7.7毫米維克斯K型機槍,4聯裝7.7毫米機槍電動炮塔讓P.12的火力性能翻倍提升,戰場生存能力也有了進一步保障。這樣的戰機,對於英國皇家空軍來說至關重要。
在樣機建造成功之後,P.12"炮塔戰鬥機"的飛行測試工作也迅速跟進。裝備1臺" Perseus XII"型活塞發動機的P.12最大平飛速度可以達到360公裡/小時,實用升限為6400米。然而,就在這款戰機即將完成定型之際,英國皇家空軍在 "不列顛戰役"中以少勝多,重新取得了制空權戰役。在防空壓力大減的前提下,量產P.12"炮塔戰鬥機"也失去了意義,英國皇家空軍最終在1944年徹底取消了項目,P.12"炮塔戰鬥機"也成為又一款沒能趕上實戰的二戰奇葩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