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期間英國的空戰王牌,索普維斯「駱駝」戰鬥機

2020-12-22 老特有話說

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是世界第一個組建坦克部隊並用於戰爭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成立空軍和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今天兵哥要給軍迷朋友說的就是一戰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問世前的空戰王牌「駱駝」戰鬥機。一款一戰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戰鬥機之一,在一戰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1916年2月首飛,1917年7月就參加了戰鬥。

一戰中德國的王牌飛機福克戰鬥機稱霸戰空,所向披靡,但一戰後期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戰鬥機,給了福克戰鬥機毀滅性的打擊,這就是英國索普維斯公司生產的「駱駝」戰鬥機,單座戰鬥機,機長5.71米,機翼展為8.53米,高2.59米,發動機、油箱、武器彈藥等重載荷集中安置在短機身內的全機重心點附近,它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在上層翼後緣的中間開了一個缺口,方便飛行員的觀察,在發動機上部安裝了兩艇機槍,外掛45.4千克炸彈。它的最快速度195千米每小時,最大平飛高度5800米,是典型的雙翼機,由張線連接,構成一個整體,使兩個機翼更牢固,平衡能力更好。機頭前有一副用來減阻的透明如玻璃的金屬薄殼整流罩,質量輕,在飛行過程可減少阻力,機身前部的機槍整流罩猶如駱駝的駝峰,所有也被稱之為「駱駝式」雙翼戰鬥機。

索普維斯「駱駝」戰鬥機的總產量高達5490架,英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都裝備過這種飛機。它戰果纍纍,創造一天擊落6架敵機,一戰最後的一年多時間擊毀敵機1294架的戰績,創造了一戰單機之最。德國的王牌飛行員裡奇特霍芬就是被一架「駱駝」戰鬥機擊落。

索普維斯「駱駝」戰鬥機也讓一部分飛行員敬而遠之,設計者在追求戰鬥的性能,而犧牲了一些穩定性,來增加飛機的反應靈敏,雖然它有極端靈敏的操作性,讓飛行高手情有獨鍾,但操作不慎,容易進入尾旋而無法改出。不過在一些尖子飛行員手中,「駱駝」戰鬥機卻是一種領敵人畏懼的空中殺器。它的座位艙靠前,低空飛的時候向下的視野很好,有利於對地攻擊任務和海面目標。

索普維斯駱駝戰鬥機擁有的速度和高空綜合性能優異等優點,是一戰時期的同類飛機中的佼佼者,遙遙領先領先當時許多的戰鬥機。除了英國外,比利時、加拿大、希臘、美國都使用過這種飛機,也無疑是對其性能的信任。

相關焦點

  • 福克D.Ⅶ戰鬥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戰鬥機之一
    福克D.Ⅶ戰鬥機中國航空報訊:一戰中,四款最著名的戰鬥機是德國福克D.Ⅶ、法國斯帕德S.XIII和英國索普維斯「駱駝」及英國SE5,這些戰機是在不斷角逐空中優勢的戰爭中產生的。上期介紹了斯帕德S.XIII戰機藏品的故事,本期介紹的是它的剋星福克D.Ⅶ戰鬥機,這款德國製造的福克D.Ⅶ型戰鬥機被公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戰鬥機之一,它令對手望而生畏,以至於各協約國在籤訂一戰停戰協議中要求德國立即交出所有福克D.Ⅶ戰鬥機。D.Ⅶ戰鬥機長的方頭方腦,其貌不揚。
  • 一戰德軍航空隊的末日大殺器,福克D.Ⅶ戰鬥機
    作為一戰期間聲名最為顯赫也最為成功的飛機製造廠之一,德國福克飛機工廠在一戰的最後幾個月裡爆發出最後的能量,推出了廣受各交戰國讚譽的福克D.Ⅶ單座雙翼戰鬥機,成為一戰德國航空隊的末日大殺器。和飛行員們的反應相一致,福克D.Ⅶ被諸多史學家評價為「一戰中最出色的戰鬥機之一」,更有不少觀點去掉了裡面的「之一」。而對這種戰鬥機最為傳神的描述是這樣的:它能使普通飛行員成為優秀飛行員,更能使優秀飛行員晉級王牌飛行員。那麼,最頂尖的王牌飛行員駕駛著福克D.Ⅶ又會取得怎樣出類拔萃的戰績呢?
  • 德國「信天翁」戰鬥機家族「信天翁」D.Va
    「信天翁」D.Va戰鬥機是「信天翁」系列最終成功的改進型戰機,在空戰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信天翁」D.Ⅰ的問世是代替福克單翼機來對抗英國的DH.2和法國的紐波特戰鬥機。出人意料的是,「信天翁」系列戰鬥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設計」,它是以仿製法國的紐波特11型戰鬥機為開端的。
  • 戰鬥機之間「狗咬狗」的秘訣,淺談螺旋槳時代空戰的套路
    空戰早在一戰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套路,當時的空戰主要在低空和低速環境下進行,雖然也常有大型編隊交戰,但戰術基本還是以一對一為主,所以一戰時期的空戰也被稱作「空中騎士對決」。
  • 不列顛空戰中敗北,鎩羽而歸的德國空軍其戰鬥機戰績到底如何?
    德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的戰績在整個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有大批飛行員駕駛Me-109取得了擊落5架敵機的成績,成為了「王牌飛行員」,其中甚至不乏擊落數在20架以上的超級王牌,而大量列裝Me-109的第54戰鬥機聯隊則順利成為了第一個戰績超過500架的聯隊。
  •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鬥機合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利益和世界霸主地位的不義戰爭,也是第一次波及到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國家的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各國紛紛開始研製自己的新式武器,英國的馬克型坦克,德國的毒氣彈等等,很多新式武器被運用到了實戰之中,幾乎改變了之後所有戰爭的規則,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一戰期間制霸西歐戰場天空的戰鬥機。
  • 最被忽視的異類,英國布裡斯託M.1單翼戰鬥機
    對英國布裡斯託公司來說,設計和製造出性能優異的飛機,本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布裡斯託公司是英國在一戰爆發前就屈指可數的幾家最優秀的飛機製造廠之一,其創辦者既有雄厚的財力基礎,又有成熟的市場運營經驗。不過,當這一種嶄新的單翼飛機的設計成形後,在公司內部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世界十大空戰王牌:10人擊落2555架敵機,由德國飛行員全部包場
    重壓之下1945年2月被轉入第7戰鬥機聯隊駕駛Me-262噴氣式戰鬥機。1945年4月4日埃爾勒迎來生命中的最後一戰,他在連續擊落2架B-24重型轟炸機後操縱受傷的Me-262座機與第3架B-24同歸於盡,將他最後的戰績定格在208架(其中8架駕駛Me-262噴氣式戰鬥機取得)。
  • 7.7毫米航空機槍:英國噴火式戰鬥機,最主要的空戰武器
    二戰時期,英國空軍的主力是噴火式戰鬥機,是英國第一種成功採用全金屬承力蒙皮的戰機,其綜合飛行性能在二戰時,始終位居世界先進水平。噴火式戰鬥機,以其優異的空戰性能,粉碎了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的狂轟濫炸,維持了倫敦上空的制空權,對日後扭轉歐洲戰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戰時各型噴火式戰鬥機高達2.2萬餘架的產量,被譽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
  • 人類空戰史的開山之作:福克E1戰鬥機橫空出世
    然而,早在一戰爆發前,英國人就預見到這種「互不幹擾」的局面不可能維持太久。他們在《飛行隊手冊》中寫道:「不應指望飛機將能不受阻攔地履行職責。在戰爭中,必須通過戰鬥去奪取有利條件。航空偵察是如此重要,因此,任何一方都將盡力阻止對方進行航空偵察。」事實證明,空戰的確是不可避免的。
  • 《空戰英豪》演繹空中決戰
    本報訊(吳中華)繼《壯志凌雲》《珍珠港》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空戰題材影片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如今,由詹姆斯·弗蘭克、讓·雷諾等國際明星演繹的英國寬銀幕電影《空戰英豪》,就是一部被譽為最值得期待的大製作、大場面的空戰史詩巨片。該片已被引進,將於今日現身本市銀幕。
  • 美AI空戰剛結束,成都611所立即開戰,為無人機空戰探路!
    11月6日,中國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公布了一個消息,該所為期3個月的人工智慧空戰大賽結束,在這3個月內,研究所內8個部門參賽,一共組建了13支隊伍,提交了18個人工智慧空戰程序,歷經小組賽、八進四、半決賽、決賽、挑戰賽,最終完成了42場,這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次組織如此大規模人工智慧對戰,比賽從8月份開始,正好是美國空軍人工智慧大戰王牌飛行員的時間節點
  • 5個就算王牌,戰鬥機上的神秘符號,原來代表的是這些意思!
    就拿戰鬥機來說,擊殺標誌通常意味著空戰中擊落的敵機;每擊落一架敵機,就在坐艙側面添一顆標誌,擊落和擊傷的標誌會區別開,單獨擊落和與僚機合力擊落又區別開。因此,對於戰鬥機飛行員而言,這是自己技術水平和榮譽的見證!而對於轟炸機而言,這些符號用來表示在任務中投擲的彈藥量以及摧毀的目標。
  • 全球十大王牌雙翼機,知道一個算你牛!
    在世界軍用飛機技術的推動下,許多國家研製出多款典型王牌機型,這些王牌機型為後續新機的設計提供了不容小覷的參考作用。接下來隨小編一起「考古」,盤點當時熱門的十大王牌雙翼機吧!試飛成功後,德國空軍派「其馬上投入到巴爾幹戰場作戰,第二年「哥達」GV以大編隊的形式開始無休止的大面積轟炸英國倫敦及東南部地區,其作戰效果大為提高。在陸陸續續長達一年的轟炸中,英國各方面損失慘重,當時被稱作「哥達」式災難。
  • 志願軍新手掉隊擊落美軍王牌,獲特等功臣,晚年在大學當掃地大叔
    熟悉抗美援朝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時志願軍沒有制空權,當時的聯合國軍最多時出動了2400架戰鬥機,美軍投入了最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很多飛行員都是二戰中的王牌,他們甚至囂張地在志願軍頭頂上超低空挑釁飛行。但很多讀者並不知道,剛成立一年的中國空軍不但參與了抗美援朝作戰,而且有力地打擊了美國空軍,對志願軍改善後方運輸狀況,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起了巨大作用。
  • 朝鮮戰場上的中美空戰:剛剛建立的人民空軍如何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
    方子翼1917年出生於安徽省金寨縣,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參加了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和長徵;抗日戰爭期間,被派往新疆航空隊學習飛行;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老航校主管飛行訓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與組建人民空軍,先後5次率部參加朝鮮空戰。他的娓娓口述,將我們帶回烽火連天、碧血長空的朝鮮戰場。
  • 美軍王牌戰機被蘇軍老鷹抓小雞
    ——蘇聯航空兵參加韓戰揭秘之五陳 輝1951 年 10 月 6 日,一架機身標著97號的美軍「王牌戰機」 F-86A「佩刀」式戰鬥機,被蘇聯航空兵米格—15戰鬥機老鷹抓小雞一般迫降在朝鮮東海岸的海灘上,送到蘇聯進行解剖。
  • 55年前海南陵水中美空戰,美機烏龍飛彈擊落自家戰鬥機
    空戰中,F-4戰鬥機以其優異的空戰格鬥能力,一共擊落107架米格戰鬥機,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等,佔被擊落飛機總數的78%以上,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
  • 十大空戰電影你看過多少?錯過太可惜了
    第十部《紅色機尾》是電影史上十大空戰電影之一,本片以二戰為主題,講述了一組熱血的年輕人空戰盛宴。紅尾巴紀念黑人飛行員,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黑人中隊第9部分《返回基地》。這是一部韓國電影,史上史無前例的空戰動作片,米格29面對f16在首爾上空,有一流的特效和火力。第八個《絕密飛行》是速度和激情的空中版本,影片中的戰鬥機空戰場面讓人眼花繚亂華麗,可謂驚豔。在第七部電影《空中殺陣》中,空戰場景延續了法國電影的浪漫風格,除了強烈的震撼之外,他還被賦予了搖滾樂的動感和繪畫的美感。
  • 美日的空戰戰術
    儘管事實證明日本海航的策略不太適合南太平洋的空戰,但他們仍然沒有及時改革,護航戰術也仍然沿用了中國戰場上的經驗。上世紀30年代末,標準的護航方法是戰鬥機緊貼轟炸機,實施直接護航,戰鬥機通常飛在轟炸機的上面或者後面。雖然戰鬥機比轟炸機靈活得多,但是必須緊跟轟炸機,這就限制了它的活動,高度和速度上都不佔優勢。後來的瓜島空戰也表明,當遇到美國戰鬥機攔截時,日本戰鬥機通常處於不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