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關係,第一是需要,第二是情感

2020-12-20 老方說

「情感,依戀,人類最早出現的心理現象。人和人的關係,始於人的需要的出現,需要的滿足一定和他人有關,在滿足的過程當中建立情感。所以,人和人的關係,第一是需要,第二是情感。」

上面這句話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的。

我覺得很有道理。

按照思想家、有「最後的儒家」之稱的梁漱溟先生的觀點,人這一輩子有三大關係需要安排好:人和物的關係;人和人的關係;人和自己的關係。

人和物的關係很好理解,我們的工作、奮鬥,就大多是為了實現金錢、財富、物質上的滿足;而人和自己的關係是精神上的自我圓滿的滿足。

至於人和人的關係,則是人和物、人和自己兩大的關係的兼而有之。

人在小時候都是必須依賴父母養育才可以存活的,所以所人和父母就是最初建立的關係。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沒有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無疑會對孩子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就是在長大後,人的生存、生活也脫離不了人和人的關係。

一次,李玫瑾教授在大學講座的時候有個學生提問:「生命是我自己的,我為什麼不能決定我的生命?」

對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舉了一個很棒的例子,她說,「好比走到街上,你餓了,你可以走進任何一家飯店,然後你就坐下點一堆菜,吃完了以後一抹嘴往外走,這就是說生命是自己的,可以說嘴是胃的,不是我的。」

人的生存必然是要依賴他人的存在,李玫瑾教授反問道,一個人只要活下來,就意味著你進了飯店吃了人家的飯,你就欠了人家的債,你能不還錢就走嗎?

所以,把生命說成自己的是不了解生命的發展進程。

其實每個人活下來,只要我們活到今天,我們都欠自己的父母,欠這個社會的。這個欠是沒有辦法的,因為生命的早期是相當的無助無能的,而正是因為這個背景,造成了人的情感發展,而情感發展又決定了一個現象,情感是諸多心理發展的一個基礎,有了這個發展我們才有其他的發展。

當然李玫瑾的這個意見可以再加以探討,但也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啟發。

實際上,人生的好多煩惱都是因為人和人的關係產生的。

我們的快樂、憂愁、猜疑、虛榮、愛慕、仇恨、思念......等等情感,無一不是來源於人和人的關係。

比如一個人很難說自己沒有什麼虛榮心,很多人就千方百計地希望站在舞臺中央、萬人矚目,獲得他人的羨慕嫉妒恨。

這對其而言,是一種非常大的快樂滿足。

西方有個作家曾經說過,自己努力了一輩子,在異國他鄉漂泊,其目的就是為了向瞧不起他的叔叔證明自己,可等他終於有成績、回到家鄉後才發現,當初那個看輕自己、讓自己的精神飽受折磨的叔叔早已是去世多年了。

於是作家開始反思自己:向一個死人證明自己這件事,或者說,向別人證明自己這件事,究竟有多荒謬。

人的生命存活可以說離不開別人,但是,人的生活追求、快樂的感受、自我的滿足、選擇怎麼樣的生活狀態和如何度過一生等,都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不是說完全自控,但也是有很大的主導權。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無論你處在哪個生活環境當中,比如換了工作、換了城市,你覺得自己已經刪除清空了過去的經歷、關係、煩惱等。

可實際上呢,你在新的生活環境中,依然會建立起你過去的生活邏輯——對喜歡的人還是喜歡,對不喜歡的人還是不喜歡,也就是說,你的心裏面還是必須有幾種關係的佔據,要麼是想著誰,要麼是看不慣誰,或是因為誰而產生喜怒哀樂愁......

全美最大鞋業零售商之一Zappos網站創始人兼執行長謝家華(Tony Hsieh)就認為,「幻想、創造以及相信自己的宇宙,宇宙將會在你周圍形成。」

所以說,只有人自己變了,身邊的世界、生活狀態才會變。

人的精神是一個磁場,你遇到什麼人、處於什麼人之間,實際上是你自己的緣故。

而且還有個重點是,人和人之間,一定是你對別人有需要,當然別人也會需要你,這種關係才會建立並維持下去。

不要覺得這是功利主義,是不純粹的關係,不客氣的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多時候都是一種虛偽和矯情的說辭。

再粗暴點說,如果你有被利用、被需要的價值,那你才會交到朋友,如果你是個植物人,誰會有功夫理睬你呢?

要麼是情感上的需要,要麼是利益上的需要,總之有需要才有關係,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也就是情感上的一種愉悅嗎?

需要是人和人關係的基石,身體弱小的人類在大自然的競爭當中之所以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與人懂得集體協作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而關係之後,才是情感。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和人的關係由需要而情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彼此給以正面的信息反饋,這回讓人和人之間更融洽,相處的更舒服。

這其實也是一種共贏的智慧。

如果只是需要和利益的交換,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舒服,又不得不經常在一起碰面交流,那有什麼勁呢。

情感的建立過程也很簡單,打個比方說,你在路上不小心丟了錢包,恰好有個人看到撿了還給你,那你是不是對他有好感、感激之情?

就是在坐電梯的時候,當你急急忙忙趕時間打卡,而電梯正在緩緩關閉、你追之不及,這時候有人在電梯裡按下了開門鍵,願意等一等你,你是不是會心裡一暖?

另外還有你和某個人認識了很久,你們一起有很多的共同經歷,彼此都分享過自己的情感和故事,那你們是不是朋友?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情感關係是需要關係的升華。

獨處的人不是神就是獸。

人畢竟是社會動物,「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離不開人和人的關係。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和人的關係這麼重要,那麼如何讓人和人關係更好、更有意義呢?

很簡單,先讓你自己變得更好,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需求以及情感
    那麼大致我講一下這個過程,那這個兩個時期呢,他的心理發展內容呢,我在這羅列了一下啊,我簡單說一下,第一呢是情感發展,然後是言語發展,然後社會性發展,認知、觀念、性格,自我意識,獨立、獨立性,那麼這些問題呢,其實裡頭還有一些發展,我只是在這裡羅列了一些重要的一些問題啊
  • 情感問題:婆媳關係緊張需要離婚嗎?
    婆媳問題,歷來是家庭關係的重點,也是人們議論、關注的焦點。搞好婆媳關係,是情感專家專注的課題,對這一問題,不少專家給出了不少答案,提出了不少解決方案。今天我們就來「婆媳關係緊張,需要不需要離婚」這一問題進行討論解答。
  • 《哥譚》第二季:企鵝人和謎語人的戰爭繼續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哥譚》第二季:企鵝人和謎語人的戰爭繼續 2017-02-04 09:35 來源:人人美劇 作者:
  • 招教考試幼兒情緒與情感的發展第一節:幼兒情緒、情感概述
    【知識點】一、情緒和情感的概念情緒和情感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一般來說,人們將情緒和情感的區別主要劃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情緒是和有機體的生物需要相聯繫的體驗方式。當生物體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時,則會產生積極的、肯定的情緒體驗;反之,則產生消極的、否定的情緒體驗。情感則是同人的高級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如友誼感、道德感、美感及理智感等都是在人與人交往中,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產生的情緒體驗。第二,情緒發生較早,是人和動物共有的,而情感體驗則是人類特有的,是個體發展到一定年齡才產生的。第三,情感比情緒更穩定、更持久。情緒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情感則較穩固。
  • 人和人最好的關係,是再熟也不逾矩
    曾經,我們總以為所有關係最好的狀態是親密無間。直到一路上許多人漸漸走散了,才明白無論什麼關係,最合適的距離其實是適可而止。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學問,關係再親密,都有著不可逾越的最後界限。只有恰到好處的相處,最舒服;懂得分寸的人,最迷人。
  • 男人在情感關係中所需要的安全感
    多數男人在生活裡,無論對父母,還是伴侶,都習慣報喜不報憂的態度,如果有讓他們感覺滿意的事情發生,他們會不自覺表現出沾沾自喜,向親近的人炫耀。一旦遇到糟糕的事情發生,他們就會情緒低落,故意跟親近的人保持距離,極力掩蓋糟糕的事情被親近的人知道。因為男人有很強的面子觀,而在男人的觀念裡,面子即所謂的尊嚴。
  • 莫莫塔羅,水瓶座1月運勢:捲入其他情感戰爭,需要及時脫離抽身
    ,如果還是不明白或者有其他疑問或和意見的話,也歡迎找老師聊一聊,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佔卜啦第一組:寶劍騎士、寶劍侍從我覺得在這個月,你們極有可能經歷一些情感危機,或者說會在不小心不知情的情況下,捲入到一些別人的情感戰爭當中。
  • 人和小學、人和街小學……重慶好多學校的名字相似,卻一點關係都沒有
    含「人和」的學校 人和街小學 人和街小學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巨頭」小學其中的一所,該校創建於1943年,屬於公辦學校。
  • 案例分析,小劉如何處理情感關係?
    到大城市發展,所以她碰到第一個問題,需要去找朋友和他們交往,她對朋友的幫助有求必應。從而帶來一個問題是什麼,經常很有朋友跟他借錢,甚至有些年齡大的開始借錢,她有求必應,結果賠了不少錢。在這一點上,我給她提出建議,就是不要學會用物質付出的方式交朋友,因為凡是想在你這兒不斷地借錢佔便宜的人,這種人不會是你的朋友,而且老借錢不還,可能朋友也做不成了。現在老大不小了,也想結婚,碰到的問題是一些看起來關係處的不錯了,但是遲遲關係不能往前走。
  • 愛情與情感關係,兩性生活
    因此沒人教我們將愛和情感關係當成需要建立的一種制度。當然,佛教教法裡是有教導「愛和情感關係「的這種「愛「,但是,是以作為一個問題被教授的,而不是作為一個你需要建立的東西。佛教徒談到愛和情感關係時,總是帶有一點懷疑的態度。明白嗎?但是當然佛教徒知道,無論如何,人們仍然會不斷墜入愛河,人們仍然會結婚,仍然會為情感關係而努力。
  • 「商業互吹」目的性明顯 人和人關係變了味!
    買件衣服,被人說「有錢人就可以為所欲為」;考前複習,被人說「大佬就是抓得緊」;考前放鬆,被人說「大佬胸有成竹」;找到對象就成了「人生贏家」……瑞秋說:「雖然有的時候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好像已經不見了。」「商業互吹」並非都是假意恭維,當身邊同學真的取得好成績,或者分享開心的事時,適時的讚美可謂「錦上添花」。
  • ——情感關係沒那麼宿命論
    這是很多很多人在建立一段情感關係之前or處在關係之中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但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根本沒有明白什麼才是」正緣「。首先「姻緣」在舊時指「婚姻的緣分」。所以,所謂的有緣人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命中注定的那個人」而是可能與你【合適】的一類人。2.天時地利人和大部分人腦內的那種「正緣」,只存在於小說裡,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帶有浪漫色彩的東西。
  • 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教育
    yaha的畫親子關係中的情感教育無數的父母困惑於究竟該怎麼教育孩子,曾經使用過的所有方法都用上了,可是為何親子關係依然那麼困難。父母竭盡一切努力了,孩子卻變本加厲的「不想過好」,與父母對抗戰鬥。親子關係,人類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之一,為何卻常常充滿著那麼多的恐懼、內疚、罪惡與相互的傷害。有人說親子關係是人間最難修的行。這真正的難點在哪裡?為何當今許多的青少年動不動就抑鬱,來不來就自殺,即使那些高智商的孩子,在無數人的羨慕眼光下,最後卻那麼的冷漠與麻木。
  • 社會上人和人的關係都是靜悄悄的,你們有見識過嗎?
    可如今社會上許多人和人的關係都是存在靜悄悄的,我相信應該有人能感覺得到。這是什麼原因會這樣呢?這又是什麼情況造成的呢?人的心海底針,人心難懂,人心難測。現在成年人的關係都只會越走越遠,為什麼會走著走著就走遠了呢!成年人過後就是中年人,而一旦你的朋友你的兄弟成家後,你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你們再也沒有曾經的激情,你們再也沒有曾經的那份自由快樂心。
  •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量子糾纏」有關嗎?
    而人類的情感呢?人類的情感很難準確定義,但可以看做是人類對外界人和事的一種反應,與意識的概念有些類似,可以認為就是人腦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不管是情感還是意識,都是依附於物質,也就是人類而存在的!量子糾纏呢?它是微觀粒子的一種特性,就像萬物之間有引力那樣的特性。有些人認為量子糾纏是一種假設猜想,並不是這樣的,量子糾纏是真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 認知、情感與意志的關係
    在山西特崗考試中,心理過程的相關知識往往是考試中出題頻率比較高的知識點,但是同學們對心理過程的把握常常局限於認為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是三個分割開的過程,而忽視了三個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今天我們就從整體上來把握認知、情感和意志三個過程的相互關係。認知、情感與意志是個體心理過程的三個方面,它們雖有區別,但又是相互聯繫的。
  • 人的本質,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什麼,此文說的明白
    正文:「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人作為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產生。我們知道,科學早已經證明,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是什麼東西使人和猿區別開來的呢?
  • 現代希臘人和古希臘人有關係嗎?
    現代希臘人和古希臘人有關係嗎?這個問題的問題在於,這意味著「希臘語」是存在的。當然,作為一個國家的術語,作為一個國家公民的術語,或者與一個國家有某種生物學聯繫的術語,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絕對有必要存在。他們需要標題來表達意思。
  • 幸福家庭都相似: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
    在家庭關係中,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才不會出現混亂的關係,才不會製造一個缺失的父親、一個焦慮的母親和一個失控的孩子。爸爸媽媽之間的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核心關係。一旦和男友吵架,她就會瑟瑟發抖,心裡非常委屈和害怕,第一反應是逃跑,之後就切斷與對方的關係。這就是父母爭吵給她帶來的影響。和男友爭吵後,她會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因為從小沒有人向她澄清父母吵架與她無關,所以她的第一反應是把吵架的責任歸結到自己身上。
  • 你需要維持情感的表面關係,即使只是見面打招呼
    導語:每個人都有自己交際的圈子,有的人大,有的人則很小,但隨著新興交往關係和網際網路的發展,許多人的圈子都大了起來。青青知道了,有些朋友已將現在的他移出了他們的社交範圍,收到的消息只有蓋樓連結、生活費助力、集五福邀請……世界上最難揣測的就是人心,你想活得簡單一些,但周圍的人偏不讓你如意,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是上帝視角看清了人心,看透了情感,但別忘了你也是個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