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驛站」是由深圳市婦女聯合會、福田區園嶺街道辦主辦,深圳市播瑞歌應用心理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播瑞歌」)承辦的婦女兒童關愛項目。該項目旨在為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家庭關係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婦女兒童心理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建立。2020年11月19日下午,播瑞歌在園嶺街道紅嶺中學組織社區家長開展舒心驛站心理關愛活動「認識自己,認識孩子」,本次活動得到了紅嶺中學領導的重視,學生部部長夏主任出席活動並發表了講話。
全面關注孩子,保持覺察活動正式開始前,播瑞歌專業心理諮詢師王平老師帶領家長們進行破冰遊戲「照我說的做」,通過一個小小的破冰遊戲使活動現場的氣氛活躍了起來,家長們也開始進入活動狀態。
破冰遊戲過後,王平老師邀請10位家長一起體驗「懷特與留下」遊戲,也請在場其他家長一起監督活動的進行。老師向參與遊戲的家長講述「懷特一家」的故事,讓家長們在聽到「懷特」與「留下」兩個詞時做出相應的反應。遊戲結束後,老師提問在場的所有家長關於懷特一家故事的細節,在場的家長紛紛表示由於注意力集中在「懷特」與「留下」這兩個詞上,忽略了故事的細節甚至整個故事。
老師們從家長們的反饋中引出活動主旨,在壓力情境下,我們會出現注意力窄化的現象,當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個目標上,往往會使我們忽略掉其他事情。正如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家長們將注意力只集中在孩子的學習上,則往往會忽略孩子的興趣、喜好、情緒等等。家長們應保持覺察,關注孩子的多個方面。
拒絕標籤化,活出真自我「懷特與留下」遊戲過後,緊接著老師又邀請了現場的8位家長參與遊戲「貼標籤」,老師在8位家長的額頭上分別貼上「懶」、「學霸」「有目標」「不感恩」「愛玩手機」等等多種類型的標籤,被貼上標籤的家長在不知道自身標籤的情況下走到其他家長面前,其他家長根據該標籤做出相應的反應。
活動過程中,被貼上標籤的家長體驗到了標籤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家長的表示,好的標籤之下,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得到他人的稱讚,而他人的讚許會激發自己的內驅力,讓自己有動力保持優秀;而在壞的標籤之下,會被他人拒絕,長期以往自己會感到挫敗,不開心。
老師進一步引導家長,「如果活在標籤之下,人會怎麼樣呢?」家長表示,如果一直活在標籤之下,即使是好的標籤,人也是會有壓力的。家長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領悟到標籤並沒有好壞之分,家長應該接納孩子的更多面,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少給孩子貼標籤,因為當我們給孩子貼上標籤,孩子也許會按照這個標籤生活、學習,越來越活成這個標籤的樣子,不往孩子身上貼標籤,孩子才能活出真實的樣子,成長得更好。表揚是一顆糖,鼓勵是一泉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得到家長的注意,並且希望得到家長的反饋。而如何反饋,也是家長需要學習的一門學問。
老師邀請兩位家長參與新一輪的活動「表揚與鼓勵」,讓兩位家長分別感受在表揚語境下與鼓勵語境下的心理。其中,接受表揚的家長表示一開始接收到「你真棒!」這樣的表揚會覺得很開心,但如果一直得到這樣的表揚會覺得很蒼白,久而久之就會對這樣的表揚產生免疫。接受鼓勵的家長聽到「我相信你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樣的話語,表示能從這樣的鼓勵中獲取力量,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支持。
「表揚」與「鼓勵」兩種不同的語言
據在場家長反饋,在場的家長中,有很多家長是習慣採用表揚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積極反饋,參與活動之後才意識到「表揚」與「鼓勵」有如此大的不同。有些家長在此之前也沒有意識到,有時候家長表揚孩子是站在一個權威者的角度去評價孩子,這可能會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通過他人的認可才能建立起自信心,當沒有得到他人認可的時候,會更容易引起挫敗感;鼓勵則不同,當家長鼓勵孩子,更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認可他,挖掘孩子身上的潛力,這會使得孩子能夠建立起更穩定的自信心。
在所有的主題活動結束後,家長們在老師引導下圍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參與活動的感受,家長們在分享的過程中感嘆了為人父母的不易,而自己的孩子同樣也很辛苦。通過活動,家長覺察到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行為模式,覺察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家長們紛紛表示,同時通過活動的體驗,能夠體會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日後將會學習更多有效的方式回應孩子。
家長活動後反饋
播瑞歌日後將結合居民的真實需求開展更多對居民有益的活動,希望能夠通過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活動幫助更多的婦女、兒童及社區家庭。此外,福田區舒心驛站也為居民提供駐點服務,兩個服務地點分別設在:福田區八卦二路八卦嶺工業區526棟5樓西側;福田區百花二路31號南天二花園六棟一樓家庭發展中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