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回顧】認識長者精神疾病(一):老年抑鬱

2021-03-05 廣州利民

2020年7月1日上午,利民線上課堂再次開課:

主題:認識長者精神疾病。

主講:林智偉博士(廣州利民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資源中心理事,香港利民會高級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博士)。

林博士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重點介紹了老年抑鬱和認知障礙症的知識。同學們紛紛表示課程對他們的幫助太大了,希望以後可以就其中一些操作技巧進行進一步深入的培訓。

應同學們強烈要求,本次課程回顧將分批儘可能詳細整理林博士的課程內容,敬請持續關注。

隨著人口老化,長者患上抑鬱症的情況亦見普遍。長者在老化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壓力和失落:如健康狀況轉差、退休後生活模式改變、配偶過世、子女離開、經濟困難等。假若處理不當,容易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是患者在情緒上出現障礙,過分消極悲觀,長時期情緒低落,而導致的心理及生理失調。

情緒:經常情緒低落、不明的哭泣、無助/無望的感覺、情緒波動,暴躁易怒。

思想/認知:思考困難、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衰退、自覺無能、無用、過分自責、罪惡感、覺得前景灰暗、絕望感、嚴重者可有幻覺、妄想、甚至有自殺念頭。

行為:對事物失去興趣、活動減少、反應遲緩或過敏、孤僻、 忽略儀容和衣著、暴躁易怒、飲酒。

身體:睡眠問題、經常感到疲倦、反應遲緩、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如氣促、暈眩、心翳、腳軟)、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或飲食過量。

藥物治療:抗抑鬱藥

三環抗抑鬱劑、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血清素及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 、血清素第二型受體拮抗與再吸收抑制劑(SARI) 、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回收抑制劑(NDRI)、四環抗抑鬱劑(Tetracyclic antidepressant)等。

非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婚姻輔導/治療、喪親輔導、小組治療。

社會支援:轉介社工以提供生活上資源和支援、長者服務中心、互助或支援小組。

行為治療:增加可以引發興趣的活動、安排參與團體活動,避免病患獨處、避免活動導致挫敗。

腦電蕩治療腦磁激

抑鬱症是長者自殺的主要原因。在香港,長者自殺的比率相比其他年齡界別為最高,約為年輕人的的十倍。每十萬人中有約三十多個個案。 

和曾提出自殺想法的長者談論自殺或死亡並不會提高他們自殺的危機。

當發現長者有抑鬱情緒時,要注意跟進,不要掉以輕心。有需要時轉介專科醫院或者綜合醫院精神科治療。

長者病痛的減輕或其自主權的增加,有時可以改善他們的情緒,可以防止他們發展自殺的意念和行為。

家人/照顧者的支持和聆聽十分重要。不要只說道理。要有同理心,不判斷、不批評,永不要被激怒。

可協助長者利用社交網絡去減少壓力,紓緩困擾,減低痛苦。

透過公眾教育令更多人明白抑鬱症和自殺的處理。

長者有興趣的活動;

音樂、文化、園藝、盆栽、社交活動;

日常生活如自理活動、家務;

小組 (懷緬、生命回顧、藝術、音樂);

運動,氣功、太極;

社區導向。

下期預告:利民線上課堂《認識長者精神疾病》課程回顧第二部分:長者認知障礙。

(廣州利民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資源中心 宣)

 ▼ 社區精神健康  你我攜手共創

相關焦點

  • 關愛老年心理,關注老年抑鬱
    隨著社會逐漸老齡化,老年心理健康愈發受到廣泛關注。其中,老年抑鬱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嚴重影響老年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據統計,老年抑鬱障礙患病率約為5%-15%。典型抑鬱發作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及言語活動減少等。老年抑鬱發作的臨床症狀常不太典型,與青壯年期患者存在一些差別,認知功能損害和軀體不適的主訴較為多見,情緒症狀常被其它主訴掩蓋。同時,老年抑鬱障礙還存在著自殺風險高、社會心理因素多、人格缺陷/人格改變問題突出、軀體合併症和合併用藥多等特點。
  • 第14期丨多維度認識老年期抑鬱障礙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專題系列課堂,頂級大咖課程等你來 pick!以下為 10 月課程介紹,各位大咖課程已經就緒,快來加入我們一起學習吧~老年期抑鬱障礙,是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相當高的精神障礙。臨床特徵以情緒低落、孤獨感、自卑感為突出, 更多的是以焦慮、激惹、認知功能障礙、遲滯、妄想觀念和繁多的軀體不適症狀為主,而且軀體疾患伴發率高、自殺率高。
  • 直播|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李冠軍:遠離抑鬱,安享老年
    抑鬱症是一種不論兒童還是老人都會發生的疾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與年輕病人相比,老年人病程較長,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軀體症狀、自殺行為、意志活動減退等。在早期,老年人的抑鬱症狀多不易被察覺或引起重視,造成未能及時診治。作為患者的親屬,應從造成抑鬱的誘因入手,對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心理輔導,幫助老人以良好狀態享受晚年幸福生活。那麼,老年人如何預防和診治抑鬱症呢?
  • 老年群體精神抑鬱、睡眠障礙呈上升趨勢,這幾類人群更易睡不好
    不僅對大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也對大眾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戰。尤其是以廣東省作為代表的經濟金融中心,緊張的生活節奏更是使睡眠、精神及心理疾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長態勢。精神心理及睡眠醫學本身及其與內科疾病的關係被廣泛關注,整個醫療系統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
  • 老年朋友,您有抑鬱的傾向嗎?
    而且兒女們都忙於工作,大多不在身邊陪伴,老人會感到孤獨、寂寞、空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老年抑鬱症。但老人大都不會承認自己有抑鬱症,更不會主動去醫院就醫。老年抑鬱症不可小覷,如果不管不顧,有可能會引發心肌梗死、高血壓等身體疾病,還有可能會導致悲觀厭世的念頭。
  • 北京老年醫院專家:警惕老年期抑鬱來襲
    老年期抑鬱是指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出現的抑鬱障礙。老年人群中,抑鬱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在伴發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發病率更高。老年抑鬱的症狀會影響生活各個方面,損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增加照料者的負擔。
  • 前沿第二十二期:認知損害——關於老年抑鬱你必須知道的
    抑鬱症是以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失為主要症狀的精神疾病,老年抑鬱症指發生於老年期的抑鬱症,是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病。老年抑鬱症患者經抗抑鬱治療後情緒症狀可能緩解,但認知損害往往持續存在,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有隨訪研究發現恢復期老年抑鬱症患者執行功能和記憶功能損害恢復不明顯,而加工速度則在抗抑鬱治療 18 周后恢復到正常水平,可能的解釋是恢復期患者思維遲緩、精神運動遲滯等症狀緩解,明顯改善了加工速度。
  • 老年抑鬱症|被忽視的老年抑鬱,如何診斷及預防?
    抑鬱症作為常見精神心理疾病,診斷非常重要。只有診斷準確,才能夠對抑鬱症的進行有效治療。因為抑鬱是一種負性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情感低落、哭泣、悲傷、失望、活動能力減退,以及思維認知功能的遲緩為主要的特徵。
  • 講師、課程搶先看!——老年教育規劃師培養
    終於等到發布這一期「老年教育規劃師」公益大講堂、精品班的課程安排,在老師們的精心打磨之下終於與大家見面啦!這才是所有精彩體驗的開始……「老年教育規劃師」課程,融合了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覆蓋了老年教學設計、老年與尊嚴、老年與機遇、老年與學習、老年與健康等六大專題模塊和22個專題。
  • 疫情也不能阻止中大金石朗和長者們學習,老年大學網課進行中!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中大金石旗下朗和國際醫養中心的長者們可真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長者們也是藉助手機和電腦充實自己、繼續學習。長者們可以把老師發布的教學視頻保存下來,反覆觀看學習,還可以轉發分享到自己的親友群,讓親朋好友也一起學習。除了教學視頻以外,老師還把講義也發到群裡,供長者學習。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學習,朗和長者們的首次網上太極課圓滿結束了,長者們留言感謝老師,並表示可以跟上,課下還需練習。
  • 直播回顧:如何走出抑鬱?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東營報導2020年10月10日下午15:30東營大眾網《健康面對面》直播欄目邀請到了東營市中醫院(勝利醫院)精神醫學臨床首席專家、主任醫師、濟寧及濰坊醫學院兼職教授翟傑做客直播間,為大家分享抑鬱症相關的知識
  • 精神疾病的進化意義:厭食、焦慮、抑鬱、躁鬱、精神分裂為何存在
    一篇短文,這是我最近看《新發現》雜誌發現的,是國外科學家從進化心理學角度,對精神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很少有心理方面的文章從進化角度進行分析,比較新穎,所以整理了一番,加了一點自己的理解,發布如下:精神病學家觀察到,精神疾病的遺傳性大約在40%至60%之間。
  • 頭腦變慢≠變老,出現這些跡象警惕抑鬱找上爸媽
    >在年長者中,抑鬱是常見問題。心肌梗死、高血壓、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並行動起來尋求幫助的老年抑鬱患者少之又少。,這兩種疾病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見。,需要及早進行幹預,老年抑鬱症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 老年抑鬱,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
    從這個標準來看,雖然老人的壽命延長了,但目前很多老人的健康指數並沒有提高,尤其是老年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比以前有增長的趨勢,尤其是抑鬱情緒表現最為嚴重。如果社會和家庭滿足了老年人社會交流,受人尊重,社會存在感的需求,我想保健品公司也就沒有市場了,老年人也不會通過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預防心理問題。
  • 【雨花視角】優勢觀點運用於促進長者福祉:理論與實務
    五、優勢取向長者心理與精神健康的實務研究      Tice與Perkins通過對長者面臨的抑鬱、焦慮、自殺、藥物濫用等心理與精神健康議題的分析,發現社會文化環境對老化的汙名化,影響了長者心理與精神健康服務的開展。
  • 老年抑鬱症高發!60歲後有7個預兆,要多做5件事防抑鬱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老年人的情感和精神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有句話說,老年人的抑鬱和老年人的感冒一樣普遍。雖然這個比喻有些誇張,但足以說明抑鬱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是指60歲以後首次發病,包括首次發病的中青年患者,以持續性抑鬱症為主要臨床階段的一種精神障礙。
  • 【社工案例】長者生命教育小組案例分享
    開展小組之前,我在知網、微信、網站上查閱了長者生命教育的相關資料,並找到院內長者,了解他們對生命教育的看法,小組的各部分主題大多是和長者在討論中確定下來的。
  •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內附抑鬱自評量表)
    一文讀懂: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 1事件回顧回顧10月14日,韓國女歌手、演員崔雪莉確認家中死亡。
  • 舞動生命 為長者生活增添絢麗色彩
    目前,各課程已經陸續開課,海珠社區長青老齡大學常務校長許愛華和長青老齡大學副校長阮宏梅蒞臨各班現場發表講話。 一、課堂地點分散 長者可就近學習長者在小區內就可以參與樂齡學苑的學習!海印長城小區、保利城小區、海珠城小區、觀海臺小區、濱海之窗小區以及美墅藍山小區黨支部結合小區場地情況,根據長者的需求積極申報課程。同時,樂齡學苑教務處即鄰裡之家在活動開展期間,圍繞這些申報課程的小區黨支部以沙龍或培訓的方式,探討樂齡學苑開展過程中關於需求把握、課程運營以及教務信息反饋等方面的問題,在實現賦能黨支部的同時提升其服務長者的能力。
  • 失眠和精神疾病有什麼關係?濟南神康給你解答
    重性抑鬱障礙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亂,最常見的是失眠,少數患者睡眠過度或睡眠總時間延長;年青抑鬱症患者睡眠潛伏期大多延長,老年患者入睡多正常,但與夢有關的覺醒次數增加,擾亂了睡眠的持續性,降低睡眠效率。3. 躁狂發作的患者由於長期處於情感高漲和易激惹狀態也可引發睡眠紊亂,致使實際睡眠時間和睡眠需要減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