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了解勺子的起源嗎?
木木林子君帶你了解中國的勺文化
2020.3.13.
首先讓我感到自豪的是,勺子是中國人先發明的。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考古發現的遠古中國人最早使用勺子進食的證據當時農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和粟,半流質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骨片或蚌殼,就成了最初的勺子,隨著人們發現,真正意義的勺子就製作出來了。
進入青銅時代以後,出現了銅質勺子。在陝西扶風一座窖藏中出土了兩件勺形青銅勺子,它們的年代在同類勺子中是比較早的。這兩件餐勺柄部有幾何形紋飾,在勺體上還鐫有所有者的名字,有銘文自名為「匕"。
到戰國時出現一種長柄舌形勺的勺子,還採用了漆木工藝,出現了秀美的漆木餐勺。通常還描繪有精美的幾何紋飾。
在遼宋金元各代,除了大量製作銅質勺子以外,也有不少白銀打造的勺子。唐代依然沿用細柄舌形勺的傳統,區別僅在柄尾略為加寬而已。以後隨著時代和餐飲的多樣化發展,工藝水平逐漸提高,勺子也就變得更加實用、更加精緻,形狀也越來越多樣化。時至今日,大部分的勺子主要是不鏽鋼的了。
勺子按照功能區分基本有以下幾種類型:
1、勺子:一種有柄的可以舀取東西的器具,常指用來喝湯盛飯,例如:飯勺:裝飯、盛飯用的;
2、湯勺、湯勺子:喝湯時盛湯用的(即湯匙);
3、炒勺:炒菜用的有柄鐵鍋;
4、掌勺兒:炒菜用的勺子;
5、水勺:裝水、盛水用的;
6、麵粉勺:裝麵粉、盛麵粉用的勺子;
7、谷勺:裝谷、盛谷用的勺子;
8、量勺:測量容積大小用的勺子;
9、磁勺:帶有磁性的勺子;
以上就是我通過我國幾千年悠久的歷史來介紹我們的勺文化,通過小小勺子林林種種的變化、發現和功能,體現出我大中華的飲食文化特色,那麼作為中國人,你是否和我一樣為此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