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破「四唯」十條意見發布:論文專利一律不再獎勵!

2020-12-27 中國生物技術網

來源 | 軟科 魯網 科學網

8月21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發布消息,為落實中央、省委關於破除「四唯」有關文件精神,引導科研人員樹立「頂天立地、科技為民」的科研價值觀,山東省農科院結合工作實際,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在全國科研單位率先出臺了破除「四唯」十條意見。

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一場轟轟烈烈的「破四唯」運動正式在高校和科研機構間展開。

在山東省農科院公布的這十條意見中,明確了論文發表和授權專利一律不再給予獎勵,而相關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效果等指標將會成為專業技術崗位競聘的直接依據。

該院副院長張立明表示,這十條意見旨在破除「四唯」,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引導科研人員樹立「頂天立地、科技為民」的科研價值觀。

十條意見全文如下:

一、論文發表和授權專利一律不再獎勵。

二、單一品種成為全國前三大品種或山東省第一大品種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三、單一產品市場佔有率達到全國前三位,或應用覆蓋率達到全國10%及以上,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四、單項技術被列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十大引領性技術」,或制定國際標準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五、突破行業科技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六、單項科技成果轉化到帳經費1000萬及以上,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七、創辦科技型企業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八、成果轉化專職人員促成技術成果轉化年度累計到帳經費5000萬元及以上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九、創建鄉村振興模式樣板,或管理服務創新形成模式樣板,並由上級主管部門發文在全國或全省推廣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十、長期紮根基層生產一線,服務「三農」,貢獻突出並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據了解,人事部、教育部《關於高等學校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中規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

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高等學校正高級教師崗位名稱為教授一級崗位、教授二級崗位、教授三級崗位、教授四級崗位,分別對應一至四級專業技術崗位。也就是說,文件中提出可直接競聘的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對應的即是教授四級及以上崗位。

相關焦點

  • 首個「破四唯」實施細則,來了!
    今天(21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院在全國科研單位中率先出臺了破除「四唯」十條意見。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後,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一場轟轟烈烈的「破四唯」運動正式在高校和科研機構間展開。
  • 國內首個「破四唯」細則出臺,網友:太極端!未來沒人做基礎科研
    首個「破四唯」細則引爭議自從2018年7月,國家頒布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後,然後科技部和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也就是科研圈內簡稱的「破四唯」,想要打破一套體系,如何做到「破四唯」也是目前高校和科研機構在不斷探索的問題。
  • 破除「四唯」十條意見成全國先例 光明日報點讚山東省農科院
    近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提出的破除「四唯」(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十條意見引起熱議。這十條意見被認為是全國科研單位中首個「破四唯」的實施細則。對此,8月26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在第2版評論專版以《科研人才評價改革如何「立新」》進行點讚。以下為評論全文:
  • 山東省農科院率先出臺意見破除「四唯」 沒有論文也可直升正高
    &nbsp&nbsp&nbsp&nbsp「單項成果轉化超過千萬元,沒有一篇論文也可直升正高!院屬單位年度考核,轉化績效突出、取得重大業績的實行『一票肯定』,不搞平均主義、求全責備!」日前,山東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李長勝向全體院屬單位和科研人員作出承諾。
  • 首個科研單位的「破四唯」細則出臺,是矯枉過正,還是急功近利?
    「破四唯」必須破!近日,山東省農科院出臺了國內科研單位的首個「破四唯」細則,明確廢除曾經的論文和專利的獎勵和職稱評定,想要評定高級職稱(相當於四級教授),必選用科技轉化成果說話,創辦科技型企業年產值1億元以上,成果轉化年度累計到帳經費5000萬元以上,單項科技成果轉化到站經費1000萬元及以上。
  • 山東省農科院:發表論文和授權專利一律不再獎勵
    新華社新華社濟南8月22日消息,記者日前從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了解到,這個農業科研機構明確了人才制度改革、破除「四唯
  • 省農科院出臺十條意見...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1日訊 8月21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出臺破除「四唯」十條意見,在有「破」有「立」中體現農科院特色,引導廣大科研人員都到生產主戰場上去實現人生價值。這十條意見是為落實中央、省委關於破除「四唯」(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有關文件精神,引導科研人員樹立「頂天立地、科技為民」的科研價值觀而提出的。具體意見如下:一是論文發表和授權專利一律不再獎勵。二是單一品種成為全國前三大品種或山東省第一大品種的,可直接競聘專業技術四級及以上崗位。
  • 「零論文」亦可升正高 山東省農科院重磅新政破「四唯」
    「單項成果轉化超過千萬元,沒有一篇論文也可直升正高!院屬單位年度考核,轉化績效突出、取得重大業績的實行『一票肯定』,不搞平均主義、求全責備!」日前,山東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李長勝向全體院屬單位和科研人員作出上述承諾。
  • 破「五唯」後,年終考核變了嗎
    又到一年一度考核工作績效的時候了。
  • 「四唯」如何破:中科院研究所評價的實踐和啟示
    2018年10月,科學技術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引起廣泛反響。一方面,各部門和單位對照文件精神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以下簡稱「四唯」)問題——取消了各級考核制度或規定中一些明顯不合理的「四唯」指標要求,起到了糾偏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界也在熱議和擔憂破「四唯」背後的深層次問題。例如:破「四唯」後,「立」什麼?如何保證科技評價的公平公正?人情因素是否會盛行起來,青年人才是否更難以出頭?
  • 「四唯」如何破: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評價的實踐和啟示
    2018 年 10 月,科學技術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引起廣泛反響。一方面,各部門和單位對照文件精神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以下簡稱「四唯」)問題——取消了各級考核制度或規定中一些明顯不合理的「四唯」指標要求,起到了糾偏作用。
  • 論文與獎勵「脫鉤」是一大步
    來源:南方日報科技部、自然基金委日前在官網發布通知: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要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曾將我國科技發展問題總結為「一對矛盾」「兩個軟肋」。
  •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教師職稱到底該怎麼評?
    從去年以來,國家密集發布各種意見,包括專利、項目、論文的認定和權重等等,目標直指科技人才評價的「五唯」傾向。此後,不管是在項目、獎勵還是各類人才稱號申報工作中,都開始進行改革。可以說,破五唯,已經是大勢所趨。而7月底,兩部委又發布了高校職稱改革指導意見,正式把破五唯的關口移到了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上來了。
  • 教育部發布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意見,不得「以人評文」
    藍鯨教育12月15日訊 教育部於今日發布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刻認識「唯論文」現象的系統性危害,從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高度予以堅決糾正。
  • 教育部劃定「十不得」底線 專項整治「唯論文」問題
    為切實扭轉「唯論文」不良導向,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劃定「十不得」底線,為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意見》明確提出了十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 教育部發布「十不得」!破除高校「唯論文」亂象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15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於近日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唯論文」是高校評價體系的痼疾 「十不得」能否根治?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十不得」能否根治「唯論文」痼疾   作者:本報記者 晉浩天 唐芊爾 楊 颯   論文對高校教師有多重要?
  • 唯論文是高校評價體系的痼疾 「十不得」能否根治?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十不得」能否根治「唯論文」痼疾  作者:本報記者 晉浩天 唐芊爾 楊 颯  論文對高校教師有多重要?尤其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來說,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都離不開論文這桿秤。
  • 教育部、科技部發文整頓「唯論文」和「SCI至上」,你的學術生涯...
    文件重點內容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網站發布《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擬全面提升高校專利質量。意見內容非常豐富,部分重點內容如下:職務科技成果披露制度方面,未經單位允許,任何人不得利用職務科技成果從事創辦企業等行為。
  • 「十不得」破除高校社科研究「唯論文」評價
    教育部印發意見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中國網北京12月15日訊(記者 劉佳)「唯論文」現象是近年教育部重拳治理的高校學術界痛點之一,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