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生病不在乎三個原因,天氣,情緒,飲食,現在孩子們已經陸陸續續開學了,一些小寶寶也要上幼兒園了。孩子開學本來是件開心的事情,但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
9月開學季,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季節。
尤其是一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先被各種疾病擊倒了,似乎「開學季」怎麼都繞不開「生病季」。
01
孩子一返校就生病?
據調查:近九成孩子在入園初期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症狀,超過一半的孩子入園後生病機率明顯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學期生病超過3次。
很多家長說,孩子在家自己帶的好好的,一回幼兒園一回學校就生病。
當然了,一堆孩子生活學習在一起,肯定沒有在家裡時被照顧的周到,這時互相傳染病毒,抵抗力差的孩子很容易就生病了。
外部環境很難改變,我們只能從孩子抵抗力入手,同時做好一些防護措施。俗話說「病從口入」,造成孩子抵抗力差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因素外,每天的飲食是很重要的因素。
孩子3歲以後,一周有5天的時間在幼兒園或學校,一天至少2-3餐都在校園完成,如果不注意孩子的飲食,經常進食一些和體質相牴觸的食物,久而久之就會讓體質越來越差,也容易生病。
02
返校第一步:控制消化狀態
家長要想增強孩子的抵抗力,首先要意識到顧護脾胃的重要性。孩子的脾臟強健,體質自然就會好,自然不容易生病。
01
不積食就會少生病
百病「積」為先,孩子90%的問題都是積食引起的。很多孩子一進學校就生病,其實是本身的消化狀態就不好,一積食就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入,於是就感冒發燒了。
家長堅持「10秒判消化」——看舌苔、聞口氣、看睡眠、看大便。
如果孩子舌苔比平時厚膩、有口臭、睡覺不安穩、大便幹、便秘、拉稀等,就大概率是有積食的情況,可以用小兒七星茶顆粒。也可以用雞內金打粉服用一段時間。
10秒判消化最佳的時間就是早餐後,但固定一個時間每天堅持記錄孩子的消化狀態,同樣能很好地判斷出孩子是否有積食。
這時候可以用「3招助消化」——吃少、吃爛、吃素。
家長可以提前和幼兒園的老師進行溝通,在三餐分餐的時候儘量給孩子少分一點,多給孩子一些素菜,也不要強餵孩子。
02
不要盲目加餐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吃不好,想著晚上或周末給孩子加餐補充營養,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
其實,不少學校,營養是足夠的,對孩子來說甚至是太好太豐盛了。所以家長,沒必要盲目加餐,更不要硬塞給孩子。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吃的太好,晚餐反而要清淡,以免積食。
03
根據學校餐單調整飲食
幼兒園的飲食的確很難做到根據每個孩子的體質進行個性化的調整,這時家長可根據學校提供的餐單、季節的特點合理調整孩子的飲食。
①學校的飲食整體是偏寒的,孩子晚上回家或周末,可以選擇一些偏溫性的食物。比如做菜的時候多加點蔥姜蒜等。
②立秋以後,天氣乾燥,孩子在這時容易感受溫燥之邪。在家裡的那一餐可安排一些百合、花生、芝麻等滋潤的食物。
孩子天生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較弱,很容易就會積食。家長可以在平時給孩子喝點荷葉、山楂、薏苡仁、黃精、萊菔子、麥芽、雞內金,調理脾胃,在配合素食。
03
返校第二步:【黃帝內經】說情緒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顧護好孩子的情志
除了關注孩子的飲食,顧護好孩子的情志同樣重要。
「生病期」其實就是孩子不適應的一種表現。很多孩子入學會焦慮、哭鬧、甚至抗拒,情緒的突然變化,會導致抵抗力的下降,進而生病。
家長可以每天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校園裡發生的事情,多鼓勵和讚美孩子,或許是很好的一種方法。
當然,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必太緊張,你的情緒很容易會傳遞給孩子。
開學季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容易生病的時期,總的來說,家長現在起做好2件事——控制好消化狀態、合理調整飲食;顧護好孩子的情志,調整作息、讓孩子早睡。這樣就能大大降低孩子生病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