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誇「你真聰明」,和誇「你真努力」,孩子的性格差別很明顯

2020-09-09 爸媽盒子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誇獎是鼓勵、激勵孩子的一種最簡單的方式。但是,誇獎並不意味著要給孩子無原則、無底線地帶高帽,注意誇獎的方式與方法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正確的誇獎可以給孩子帶來自信,激勵孩子迎難而上,錯誤的誇獎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誤導孩子驕傲自大。所以,誇獎孩子一定要講究,不能盲目地誇!

誇孩子「你真聰明」還是「你真努力」,區別很大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曾做過一個「誇獎實驗」的研究。

在實驗中,他們首先對學生們進行第一輪智力測試。測試的題目非常簡單,就是讓學生們完成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學生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拼圖。

於是,他們將學生們隨機分成了兩組,並告知學生們自己的成績,還附上了一句誇獎的話。不同的是,一組學生得到的是關於智力的誇獎: 「你拼圖很有天分,你真聰明」;而另一組學生得到的是關於努力的誇獎:「你真努力,拼圖拼得不錯」。

接下來,他們又對學生們進行第二輪拼圖測試,這次測試有難易兩種選擇。結果發現,第一輪被誇獎努力的學生中,有90%的學生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被誇獎聰明的學生,大部分都選擇了簡單易做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反而更不願意接受更有難度的挑戰。

最後,他們對學生們進行第三輪拼圖測試,這次測試很難,超過了學生們的現有水平。

可想而知,最後學生們都沒有拼圖成功。不過,兩組學生對於失敗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被誇獎聰明的學生變得有些沮喪,甚至氣餒,而被誇獎努力的學生卻很樂觀,結束後還在互相討論自己拼圖時的想法。

兩組孩子的表現非常明顯地向我們展現了誇獎時用詞的重要性,選對了誇獎的方式,孩子越挫越勇。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卡羅爾·德韋克解釋說:通過第二輪測試可以看出,當我們誇獎孩子聰明時,實際上就是在給他們心理暗示,為了保持聰明的印象,他們不能夠冒險犯錯。所以,實驗中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選擇了易做的任務,就是為了避免犯錯出醜,擔心自己的錯誤配不上「聰明」的讚譽。

而通過第三輪測試可以看出,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他們面對困難時,會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因為他們覺得,只要他們努力,任何困難都不成問題。所以,即使失敗了,他們也不會沮喪,因為他們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由此可見,誇獎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如果父母掌握好這門學問,對孩子來說,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誇獎孩子呢?

★誇具體不誇全部

大部分父母在誇獎孩子時,只會說「你真棒」或者「做的不錯」,這樣籠統的誇獎,只會讓孩子以為自己哪都不錯,一些敏感的孩子也會覺得父母的誇獎不夠走心。

所以,父母一定要糾正自己誇獎方式,誇獎孩子就誇獎他的具體的行為,比如說「今天幫媽媽晾衣服,幹的不錯!」「今天作業寫得比昨天更快,有進步!」

誇具體方面,還有個很大的好處是會讓孩子自己反思其他能夠改進的地方。比如孩子今天作業寫得非常快,父母只誇了這一方面,就有更多空間引導孩子在字跡、正確率上繼續努力,給孩子進步的臺階,也告訴孩子還有進步的空間。

★誇事實不誇虛有

有的父母誇獎孩子時,經常會「言過其實」,比如孩子組裝了一個玩具,就誇孩子「你真棒,是下一個愛迪生」,這種誇大的表揚,只會讓孩子對自己沒有清晰的定位,甚至是變得自負。

而下一次孩子遇到更困難的問題時,如果出了什麼錯誤,很有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行為達不到上一次誇獎的高度,強烈的自尊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受挫,心理壓力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所以,父母誇獎孩子,不要誇大,只誇事實,避免給孩子造成壓力,帶來不好的影響。

★誇努力不誇聰明

經過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的實驗,也可以看出,誇獎孩子努力,可以讓孩子不畏困難,樂觀向上,而誇獎孩子聰明,卻讓孩子被貼上標籤,反而被標籤束縛住了,害怕失敗,不敢挑戰。

所以,父母一定要選對方式,與其誇孩子聰明,不如誇孩子努力。不然,誇獎給不了孩子動力,反而拖了孩子後腿。

和你說句貼心話

父母誇獎孩子,是給孩子鼓勵。不過,父母一定不能忽略誇獎的方式。不然,很可能會好心辦壞事。不僅沒能成功激勵孩子,反而還會害了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你平時是怎麼誇獎孩子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誇「你真聰明」,和誇「你真努力」,孩子的區別一目了然
    以前很多家長因為不想讓孩子驕傲自滿,對孩子進行"打擊教育",但漸漸地,人們發現這種方式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信和積極性。如今,家長們提倡多誇獎孩子,給他們自信和動力。可是,誇孩子並沒有看上去這麼簡單,如果無原則地給孩子戴高帽,也是不正確的。
  • 還用「你真棒真聰明」誇孩子?誇孩子也要選擇正確的方式
    孩子一直都是家庭中備受關注的那個人,不管是外公外婆合適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家庭長輩對孩子都是十分的看重的,但是孩子的教育這塊又是全家人一直關注的話題,怎麼教育也是讓全家人都是很疑惑的。那麼其他的教育方式先不說,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都是怎樣誇孩子呢?」「你誇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是否還在用你真棒真聰明等言語誇孩子?」
  • 誇孩子只會說「真聰明」「你真棒」?一個公式教你真正誇到點子上
    2、跳舞比賽前,孩子在家苦練了幾天,終於獲得了獎項。你該怎麼誇呢?A:寶貝真聰明,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B:真厲害,相信你以後一定還能得到更多的小紅花!C:寶貝,你的努力獲得了成果,我們為你感到驕傲!正確答案:C誇努力不誇聰明,立足當下,不給孩子過多期待才能讓孩子更有拼勁兒3、一個小寶寶非要玩大家的玩具,別的小朋友不肯給
  • 別總是誇孩子「你真棒!」聰明的家長都這樣誇孩子
    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比起「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用「新意」來誇獎孩子的新發現、新研究,更能刺激他們的發揮創意的動力。2.誇努力不誇聰明
  • 別只會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15句話讓你花式誇孩子
    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誇孩子時,大多只會說「你真聰明」、「你真棒」這兩句單調的話。不得不為家長的詞彙量捉急。並且心理學家不建議我們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建議我們多誇誇孩子的努力,多誇過程,而不是結果。
  • 千萬別再誇孩子「你真棒!真聰明」這5種方法,讓你誇出優秀娃!
    說到誇獎孩子,道理我們都懂,正確地誇獎孩子,會讓孩子更自信,更積極上進。但是說到怎麼誇,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非常之詞窮,只會說「寶寶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詞窮就不說了,誇獎的方式不對還可能起反作用,會讓孩子極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變得「玻璃心」。要不說誇獎孩子是一門學問呢,這真的是太難了。誇獎孩子的時候,哪些方式是錯誤的,正確誇孩子的方法又有哪些?在開始說怎么正確誇孩子之前,咱們先用排除法排除明顯錯誤的選項。比如以下這些錯誤示範,有孩子的家長請勿隨意模仿。
  • 別老是「你真棒」,這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誇孩子的錯誤方式三:總誇孩子的先天技能「寶寶你真聰明」、「寶寶你長得真漂亮」,這樣的誇讚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自負和攀比,孩子會把自己先天擁有的東西當做驕傲炫耀的資本,而去忽視努力的意義。家長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光有先天技能,並不是代表將來能夠擁有更好的人生,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懶惰高傲。
  • 別老是「你真棒」,一套誇孩子的「萬能公式」,教你誇出好孩子
    誇孩子的錯誤方式三:總誇孩子的先天技能「寶寶你真聰明」、「寶寶你長得真漂亮」,這樣的誇讚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自負和攀比,孩子會把自己先天擁有的東西當做驕傲炫耀的資本,而去忽視努力的意義。家長誇錯了孩子,會造就出什麼樣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品行以及各種行為習慣大多是家長造就的,有些孩子懂禮貌大方學習好,有些孩子自私高傲學習差等。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了孩子不同的性格習慣。如果家長誇錯了孩子,會造就出什麼樣的孩子呢?以下幾種孩子性格,看看你家中了沒。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很聰明」
    比如說,讓孩子做一個很簡單的積木拼圖遊戲。孩子們都順利完成了,然後實驗者對一半的孩子說:「你真聰明!」對另一半孩子說:「你真努力!」結果她發現,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在表揚上的不同措辭,造成了孩子們此後很不同的表現——被誇聰明的孩子,此後會更可能選一個更容易的遊戲題目,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此後更可能會選一個更難的遊戲題目。
  • 還在誇孩子「你真棒」?一張表告訴你,這樣誇孩子才有效
    常見的表揚:「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厲害」...都不是正確的表揚誇獎。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採用正確的方式表揚孩子和激勵孩子,應該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認真學習和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比如孩子看完書後,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如果你只是說:「你今天表現得不錯。」表揚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麼。如果你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麼整齊,我真高興!」
  • 如何正確誇孩子?你誇對了嗎?
    誇主觀而不是誇客觀這句話粗聽有點不好理解,舉個例子就知道啦。有太多家長喜歡誇孩子「真聰明」,其實這種誇獎的積極意義就很小,因為「聰明」是一種客觀條件,不是孩子主觀能控制的,你今天誇了他,他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請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誇孩子就該用這3招,娃越誇越聰明
    ,誇孩子聰明。「你真棒」會讓孩子驕傲,讓孩子自負,那作為家長的我們到底要如何誇孩子呢?誇過程而不是結果心理學家做過這麼一個實驗,找來一些孩子,一部分孩子一直誇他們「你真聰明」,而另一部分則誇「你真努力」。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原來孩子在練字的時候,經常被人誇:「你真棒,小時候寫成這樣,長大不得了啊!」「這孩子真有天賦,以後肯定是書法家。」一個孩子,總是被誇「聰明、優秀、真棒」,長此以往可能會養成一個怕輸怕困難或者容易驕傲的性格。
  • 我誇孩子聰明怎麼了?
    比如:第一步:張姐,你看起來瘦了不少啊。第二步:你真是個自律的人,減肥這麼難的事,都做到了。 再來看一個例子:第一步:孩子,你真聰明。第二步:這麼難的題都被你解出來了,可見你善於總結,而且用於探索。媽媽真為你驕傲。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其實就是不僅誇現象,還要誇本質,也就是老師教我們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拆解來看上面的兩個例子。當你僅誇「張姐,你看起來瘦了不少啊」,張姐可不一定有多高興。
  • 孩子是不是真聰明,要看幼兒園老師說沒說這3句話,你被誇過嗎?
    孩子是不是真聰明,要看幼兒園老師說沒說這3句話,你被誇過嗎?   大家好,在所有家長眼裡,都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是最棒的,而且怎麼看都可愛,可是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光憑寶媽說是沒用的,還得看看幼兒園老師是怎麼說的,如果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老師會經常用以下這3句話誇孩子,那麼就說明你家孩子可能真的很聰明。
  • 別總乾巴巴的誇孩子「你真棒」,誇孩子誇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誇
    其背後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誇孩子誇的方式不對,有的時候家長只是乾巴巴的誇孩子說「你真棒」,而這樣其實是沒有誇到點子上的,既不算是鼓勵也算不上教育,只能算是誇孩子,真正想要通過鼓勵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要掌握誇獎孩子的正確方式。
  • 別老誇孩子「你真棒」!一張表告訴你,這樣誇孩子才有效!
    來源:燕趙女性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讓我們忍不住誇讚。不過讚美孩子也有大學問,研究表明,總是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並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讚美的——孩子會笑了,孩子會翻身了,孩子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於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家長隨口的誇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 別再用「你真聰明」誇孩子了!這15個表揚孩子的方法更科學
    "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話過於籠統,並沒有真正誇在點子上,下面這15個表揚孩子的方法給大家借鑑,把每一次誇獎也變成教育的機會,值得所有家長參考噢!當孩子在學習上獲得了喜人的成績後,家長們不要以幸運、試題簡單等說辭去糊弄孩子,而要真誠肯定孩子為此做出的努力。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90%的父母都誇錯了
    ,覺得誇孩子「你真棒」沒錯?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寶寶好聰明」的話,除了會讓孩子感到敷衍,還會使孩子產生迷之自信,認為自己具有先天優勢,有超越普通人的智商和能力,獲得的成功源於天資聰穎,反而會漸漸喪失努力的動力。
  • 父母快看,孩子應該怎麼誇?誇出好孩子
    人腦學和心理學上進行的「誇獎的力量」的研究實態日漸明朗。「誇獎」對於人類來說是與食慾和性慾同等重要的存在。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從小被誇大的孩子長大後沒出息的也不在少數。孩子應該什麼時候誇呢?怎樣誇孩子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