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2020-12-2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nbsp&nbsp&nbsp&nbsp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不過和大陸有些地方不太一樣。臺灣人過春節的方式,主要是和福建閩南客家地區差不多。

&nbsp&nbsp&nbsp&nbsp先說臺灣有沒有春運吧?肯定是有的,只是沒有大陸這麼嚴重。你想想,一樣和大陸都是要回家團圓的,大家坐火車、高鐵、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怎麼可能不擠?但再怎麼擠,也不至於搶不到票,也不會有黃牛票的情況。

&nbsp&nbsp&nbsp&nbsp再講到春聯,春聯是在除夕這天就要貼上的,不過春聯現在也很多都是印刷的,而不是用手寫的。而且有很多是春聯加廣告,如春聯其實是某一個廣告商印的,內容仍然是什麼「天增歲月人增壽」,落款卻是什麼「XX飲料敬贈」。

&nbsp&nbsp&nbsp&nbsp除夕這天晚上當然也要吃團圓飯,也就是「圍爐」。在團圓飯前,要先祭祖,團圓飯之後就是守歲。也就是熬夜熬到十二點,跨年之時,就可以放鞭炮,每家每戶都會放,特別熱鬧。第二天,大年初一就是拜年,也就是小朋友領紅包的時候。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小朋友要跪在爺爺奶奶面前,磕頭祝爺爺奶奶新年好,就有紅包可以拿。

&nbsp&nbsp&nbsp&nbsp那麼,臺灣人看「春晚」嗎?臺灣人有自己的「春晚電視節目」,也就是各有線電視臺推出的「聯歡晚會」,但是規模都非常小,和大陸的地方電視臺的春晚都沒法比,通常都是和政府合辦,例如臺中市政府辦的「春晚」,某個電視臺就來轉播這樣。而且,臺灣人從來也不叫它們做「春晚」,就是「春節特別節目」,也沒有什麼簡稱,例如「春特」。更重要的是,現在臺灣的大腕明星,也很少去臺灣當地的春節特別節目了,而是跑去大陸的各地春晚撈人民幣了。

&nbsp&nbsp&nbsp&nbsp到了大年初二,臺灣人一定會回娘家。也就是說,臺灣人要從老公家再轉到娘家,所以這會造成「再次春運」,不過也還好,反正臺灣小。大年初三似乎沒什麼特別,大家就開始出去玩了。等到初五,就是開工上班的日子了。

&nbsp&nbsp&nbsp&nbsp當然,還有一些特別的和過年相關的日子,例如放天燈。新北市的平溪區就以元宵節放天燈著名,這是因為前清年間這裡鬧土匪,由於地處山區,所以村民都逃向山中,等待土匪走後,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間施放天燈作為信號告知山上避難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藉此種方式向村民報平安。由於當日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的元宵節,這裡的居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久而久之,放天燈便是每年這裡的特殊民俗,甚至是有名的觀光景點。

&nbsp&nbsp&nbsp&nbsp還有臺南鹽水區的蜂炮也是一絕,臺南鹽水區靠近海,多住著以討海為生的漁民,早期瘟疫流行,居民基於民間習俗,向關公祈求平安,並依佔卜結果,在元宵節晚上,請出廟中的周倉爺做開路,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鎮一晚,後來就演變為一個傳統民俗,上萬支蜂炮齊發,連續一整晚不斷,在場的人都一定要全副武裝,安全帽、防炮外套嚴實包裹才行。

&nbsp&nbsp&nbsp&nbsp如果要比大陸和臺灣的春節哪一個年味比較足?如果要論媒體上營造出的年節形象,我覺得還是大陸。但如果論民俗方面,自然還是臺灣勝上一籌。(到尾)

&nbsp&nbsp&nbsp&nbsp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相關焦點

  • 春節,臺灣人怎麼過?
    春節是臺灣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源自中國古代在立春之日的祭祀農具神的儀式,亦即在寒冰解凍、暖風初來之際,人們準備農耕前夕的系列祭祀活動。明代以後,春節從元月初一到十五(即元宵節)才算結束。傳統上臺灣人過春節也就如此。不過,和大陸一樣,雖然春節從字面看主要是指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但事實上,兩岸過春節最為重視也最為隆重的卻是初一的前一天——除夕。
  • 我在臺灣過春節(上)
    與大陸過年的氛圍相似,這一天台灣同胞也十分重視,往往在節前做好各種準備,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也許有人會問,具體需要準備哪些事情呢?寶島春運也瘋狂首先當然是先回家,臺灣的春運雖然不及大陸的場面浩大,但是一兩千萬人在3.6萬平方公裡上的移動也給當地交通帶來不小壓力。
  • 臺灣人到底用不用微信?(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6:15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身在大陸的人都知道,微信已經是超級app了,基本上它不只取代了電話,也取代了媒體的功能,甚至還取代了
  • [兩岸春節]臺灣春節裡的大陸元素
    愛心通道、閩南語服務、用居住證自助取票、贈送春節禮包……為了更好地服務臺胞返鄉過春節,大陸有關部門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做實做細各項服務工作,讓臺胞在返鄉路途中更安心、更開心、更省心。 「過大年」 感知大陸新農村建設特寫:臺灣進入「春運」時間  如同大陸春運,每年春節期間臺灣民眾也會迎來往返島內南北的「大遷徙」。
  •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哪些節日和大陸不一樣?(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49:1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一樣,例如春節、端午、中秋,也有很多節日和大陸不一樣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為什麼不喜歡看《讀者》?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有很多大陸朋友都喜歡看《讀者》,因為它有很多美文,有深度,文字又雋永,而且也便宜。  但是臺灣人不喜歡看這樣的雜誌。就算它是繁體字版。  2011年1月1日起,《讀者》開始在臺灣發行,成為第一本進入臺灣發行的大陸雜誌。據我所知,賣得不好。它的臉書粉絲團,也就只有712個贊。而我之前做過的雜誌,《FHM男人幫》卻有81萬個贊。  為什麼這樣?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沒有她 就沒有我的今天 ——宋印偉【臺灣人看大陸】我是誰?
  • 當春節遇上情人節,看看臺灣怎麼過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寶島臺灣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過年的民間風俗與祖國大陸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獨特之處。小年今天就帶大家看看——臺灣人民是怎麼過春節的!年夜飯吃過之後,長輩們便要給子孫贈送「壓歲錢」。 家家戶戶燃放煙花、爆竹,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大陸媳婦看臺灣/ 張蓓蕾一語驚醒夢中人 / 馬琴琴職場臺灣人君子劍溫柔咒 /陸路【臺灣人看大陸】臺企臺幹優勢正在消失 / Hippo鋼琴演奏家之怒 / 曾泰元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 曾泰元不自亂陣腳但也不能混下去 /DARK我的中國想像 / 蔡瑀婷這就是小劉教會我樂觀生活
  • 你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畢竟臺灣人在大陸的越來越多,所以你可能看過臺灣人的臺胞證,也就是「臺灣同胞來往大陸地區通行證」,但你應該沒看過臺灣人的身份證。因為在大陸,我們臺灣人根本沒有機會使用這個玩意兒。可是它在臺灣卻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度就像是大陸人的身份證一樣,做什麼事都需要它。當然也不是每個臺灣人都有,像小孩如果不滿14歲,那麼也可以戶口簿或戶籍謄本代替。但14歲之後就一定要申請身份證了。臺灣的身份證字號和大陸的不一樣,除了寫法不一樣:臺灣的「身分證」,是分手的「分」這個字。大陸的是有提手旁的「份」。
  • 看兩岸天翻地覆 一臺灣人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臺灣民眾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老百姓的口中更為親切:兩岸都是一家人。然而,一海之隔的家人卻讓大陸人愈發看不懂。就在幾天前,臺灣一座蔣介石塑像被人砍斷頭顱,十分駭人。    這個面積為大陸265分之一的島嶼,似乎成為遠離大陸的孤島。
  • 【我的春節這樣過】看看臺灣繪本阿公給小朋友推薦的另一種《春節...
    【我的春節這樣過】 橙小白口述—— 看看臺灣繪本阿公給小朋友推薦的另一種《春節》味兒 華聲在線記者 陳新科 為了讓他知道過年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很早之前就開始想要找本繪本給他講講這個「過年」。 這次去臺灣,我的最後一站,整整一個上午就奉獻給了誠品。在誠品的繪本館裡,我找到這本「春節」。哇,書是國畫的,字也是繁體字,可是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年俗中國繪本。
  • 【我在大陸看臺灣】為什麼我聽起來不像臺灣人?
    很多大陸朋友聽我講話,都以為我是大陸人,我說我是臺灣人,他們還不信。因為我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當然離京片子還不夠),不像很多臺灣人說的那種「臺灣狗以」,也就是不捲舌的臺灣國語。大陸的朋友還希望我多講一些臺灣腔,我說,我身上有一個開關,只要和大陸朋友講話,我的開關就切換到大陸腔,如果和臺灣人講話,我就自動切換到臺灣腔。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06日 16:47: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我自己之前在臺灣做影評人時,也常常在試片室看到他。  再來說到李子恆,他寫過不少小虎隊唱的很紅的歌,例如《紅蜻蜓》、《蝴蝶飛呀》,我小時候火遍兩岸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主題曲也是他的得意之作。他是金門人,16歲孤身前往臺灣奮鬥,從事音樂創作30年,上世紀80年代經常被名歌手邀請填詞,還加上譜曲。目前發表的詞曲作品400首,製作唱片70多張。
  • 大陸研究給予臺胞「國民待遇」 臺灣人怎麼看?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天(8日)指出,中共中央舉行的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政策措施涉及臺人在大陸的就業、社會保障、生活便利等,有關部門正按照會議精神研究,待成熟後將陸續公布實施。相信這些舉措,將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像前屋貼春聯臺灣比較常見的有:春滿門天賜平安福(上聯)舉室人迎富貴春(下聯);新年納餘慶(上聯)嘉節號長春(下聯);滿門天賜平安福(上聯)舉室人迎富貴春(下聯);福祿壽三星共照(上聯)天地人一氣同春(下聯)……像這類春聯,一般都是普通家庭常見的,而且春節年年過,但是這些春聯卻被兩岸中國人用了數百上千年。
  •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已經很少有人看報紙了。但在臺灣,卻還是有很多人在看報紙,當然,比起以前也是少很多了。那麼,關於臺灣的報紙,你知道多少呢?首先,臺灣人不「訂」報紙的,都是零售。但臺灣是沒有書報攤的,想零買報紙,就去便利商店。大街小巷滿滿的便利商店,要買報紙太方便了,而且你每天都可以選擇,不用一年都被一家報紙綁死,今天沒啥新聞你就不用買了。臺灣最大的報紙是什麼呢?答案是《蘋果日報》。《蘋果日報》,簡稱「蘋果」,是臺灣的第一大報,不管發行量和廣告量以及傳閱率上都是。
  •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臺灣學生看大陸:與大陸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原標題:   中新網8月23日電 臺灣《旺報》23日刊出臺灣學生文章稱,開學前的最後假期,作者即將和社團同學們一起組團參加由民間的兩岸交流相關協會所舉辦的大陸參訪團,希望這趟人生中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的旅程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有「五險一金」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但臺灣人也有好東西,那就是有「凱子健保」之稱的「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那我每個月要交多少健保費呢?最多不過400元臺幣(約80元人民幣),只是美國健保費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有工作的人,公司也可以替你扣繳的。也有人是因為真的沒錢才欠健保費。那麼,欠費可以看醫生嗎?──可以!我有一個朋友,當時他做了手術住了院,沒錢付給醫院。「健保」給了他一個非常優惠的方案,在有錢的時候持續繳費,只要撐過5年「風雨無阻」的準時繳費,前面欠繳的費用就一筆勾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