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遇「套路」:相同保險項目4S店貴3000元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定金」不退、強制搭售保險、配件只換不修、過度保養、小病大修……在汽車消費的全過程中,不少消費者都遭遇到各類花樣繁多的「套路」。記者從長春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2016年長春市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汽車類投訴823件,佔全市消費投訴總量的8.11%。汽車銷售服務不規範、「霸王條款」強制消費、售後服務不規範仍是糾紛的主要形式。

  相同保險項目4S店貴3000元

  2016年11月,劉先生在長春市某4S店交付2000元定金購買汽車,商家承諾可為其辦理貸款手續。11月16日,4S店告知劉先生,因其個人徵信有不良記錄不能辦理貸款。既然不能貸款買車,劉先生便要求退定金,但4S店表示非己方責任不予退還。後經消協組織調解,4S店才同意退還劉先生的2000元定金。

  長春市消協秘書長鍾萍透露,經長春市消協統計,在受理的823件汽車類投訴案件中,汽車銷售服務投訴共361件,佔汽車類投訴的43.86%。其中,不按約定時間交付車輛、不按購車款數額開具發票、在購車條款中設置「潛規則」等現象時有發生。一些4S店為了能多賣車,不惜進行虛假宣傳和承諾,誘導消費者買車或交付購車定金,一旦發生問題,4S店卻以各種託詞拒絕退還。而一些消費者不能正確區分「定金」與「訂金」概念,最終導致利益受損。

  據鍾萍介紹,在汽車銷售過程中,除了服務不規範,「霸王條款」強制消費問題也經常出現,主要集中在強制搭售汽車保險、收取續保押金上。由於貸款購車的業務量劇增,一些4S店以貸款購車必須在店內購買保險為由,強制消費者高價購買保險。經統計,因捆綁保險引發的糾紛為92件,佔汽車投訴的12.58%。不僅如此,有的4S店還要求消費者繳納車輛貸款期間的續保押金。不少消費者並不清楚該要求是否合法,認為貸款購車車輛產權屬共有,所以默認了4S店的要求。第二年續保時才發現,同樣的保險項目店內和市場價格相差甚遠,有的竟然高出3000元之多。

  「4S店強制要求貸款購車消費者在店內購買保險,涉嫌強制性消費,是一種侵權行為。」鍾萍說。

  「蒙」著修導致屢修不好

  購車難,修車也不易。長春市民姜先生於2013年在長春世捷汽車銷售服務公司購買了一輛保時捷汽車,該車自2015年4月起出現自動熄火現象,多次維修仍沒有解決故障。2016年2月,姜先生將此事投訴到消協,要求退車或換車。經調查,該車的情況沒有達到退換標準,不能為姜先生退換車輛。但經調解,世捷公司對該車再次進行了故障排查,於2月23日將該車故障徹底排除,並進行了電腦升級。

  長春市消協提供的數據顯示,售後服務不規範引發的消費糾紛在大幅增加,2016年涉及售後服務問題的糾紛為296件,佔汽車投訴的40.49%。投訴集中在保養服務不透明、維修價格不明示、配件只換不修、過度保養、小病大修等。

  對於引發糾紛的原因,鍾萍認為,一方面是由於部分4S店的售後服務水準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水準不高,多次維修找不到故障的真正原因,有時只能「蒙」著修,導致車輛屢修不好。在受理的投訴中,因重複修理引發的糾紛有127件,佔汽車投訴的20.51%,一個故障就要修理好幾次的情況時有發生,個別消費者的修理次數多達20餘次。

  另一方面,對於汽車銷售後出現問題,有的經銷商找各種理由搪塞推諉,「三包」規定執行不到位的現象突出。尤其在退換方面,4S店一般會反覆維修解決問題,實在不能修復且無法推脫時才予以更換。

  此外,有的經銷商將責任推諉給汽車生產廠商,有的還以責任人不在等為託詞,逃避本該承擔的責任,而消費者所能找到的廠商就是廠家所設的服務熱線,有的服務熱線打不通,使消費者失去了對品牌的信任。

  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舉證難

  業內人士認為,在汽車消費糾紛中,導致消費者維權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車時只會開車卻不懂車,缺乏驗車、查找技術故障、保養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當車輛出現質量問題時,經營者佔有明顯優勢,消費者只能聽之任之。

  二是消費者舉證難。在出現汽車質量問題糾紛,特別是雙方分歧較大的質量問題時,商家往往以法律原則要求消費者舉證或要求消費者尋求鑑定機構檢驗的方式作為「擋箭牌」。例如,當消費者發現所購車是維修翻新車時,不清楚該用什麼有效辦法舉證,並且由於相關鑑定機構少,一些鑑定機構「只對單位,不對個人」、費用高、門檻高,導致消費者難以鑑定,只能任由商家「說了算」。

  鍾萍提醒消費者,選購車輛時應注意自身利益保護,看好合同條款,對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明確;注意防範購車中出現不公平的「霸王條款」;提車時最好找懂汽車專業知識的人一同前往,了解車輛返修率、售後服務點、配件與服務價格等信息,還應保存好發票、單據,維修記錄等以便事後維權之用。

  業內人士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流通領域家用汽車銷售、汽車維修日常監管制度,理順汽車銷售、維修的投訴、舉報與查處工作機制;進一步規範汽車銷售合同,依法處理「霸王條款」,制止經營者違背消費者意願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款。

相關焦點

  • 汽車「4S」店,你知道4s是啥意思嗎?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買車欲望愈發強烈,我們每次說起去買車,肯定會和朋友家人怎麼說「去4S店看看車吧」。而人們並不太懂4s店意思,也有網友戲稱為「四兒子店」,今天就讓我來細說一下4s店是怎樣的4s!,並且提供四位一體的一站式服務,體現出一整套汽車服務體系,也表示出,其經銷商通過4s店,對車子從售前、售後,因此經銷商在4s店總會想方設法賺消費者,比如說上牌、服務費、保險、保養各方面,賣車並不是4s店最重要的盈利,其後續的保養價格才是大頭,並且每一家4s店的經銷商價格各方面也是不同的,若您想購車,最好對比兩家4s店,選擇最優性價比的店入手,當然要考慮不僅是售前還有更重要的是售後的保修服務。
  • 現在全款購車,保險為什麼要從4S店買,比自己買的貴?車主快看!
    現在全款購車,保險為什麼要從4S店買,比自己買的貴?車主快看!全款購車強制要求車主在4S店買的情況不在少數,這屬於銷售方的霸王條款,在法律條文上是沒有說服力的,只不過大多數消費者沒有維權意識,或者懶得去爭取。
  • 4S店員工爆料:這些汽車保養不要做,做了也是白花錢,沒必要!
    但是對於汽車小白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汽車要怎麼保養,保養多長時間,所以通常選擇去聽4s店專業工作人員的建議。有句話這樣說,4s店的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有不少人都有被4s店忽悠過的經歷,一不小心可能就吃虧上當了。所以老司機今天要告訴大家4s店經常遇見的保養套路,這幾個千萬不能做,它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坑消費者的錢。
  • 買新車4S店為啥會白送貼膜?別以為佔了便宜,其實你已經入套了
    我們買車的時候,經常聽到一些4 s店的活動,免費車貼膜,或者,我們是討價還價的時候,4 s店的銷售真的沒有辦法,什麼話也會是這樣,我們可以免費提供一張價值3000元的貼膜,很多時候,顧客,聽到這句話,很普通的妥協,但是我想了想,貼膜的話非常貴,為什麼4s店不給打折還送貼膜呢?
  • 4S店「精心」準備的汽車精品,到底黑了你多少錢?
    4S店在這樣惡劣的行業形勢中夾縫求生,找到了三條除賣新車以外的致富套路。一、靠售後:這個套路我不說大家也都懂,現在幾乎每個4S店都是主要靠售後在支撐。雖然說4S店賣你車不賺錢,甚至賠錢,不過以後會在你的一次次保養、維修中找回來!二、賣保險:在4S店上車險比自己上險貴,這是一定的。小編當年在4S店工作時,推薦客戶買小公司保險的話,我們的保險提成能達到百分之50。
  • 4S店買新車,收取幾千元的服務費,收費合理嗎?你們遇見過嗎?
    4S店買新車,收取幾千元的服務費,收費合理嗎?你們遇見過嗎?我們知道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相比之前的我們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購買車了,因為現在的話,有車是非常方便的,不管你是出去旅遊還是出去玩都是非常方便的。
  • 去買新車時,為啥4S店都會免費送貼膜?老司機:這其中套路滿滿
    去買新車時,為啥4S店都會免費送貼膜?老司機:這其中套路滿滿!相信有很多的人在買車的時候也都會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也就是說汽車之後也都會跟4s店要各種配件,那麼4s店首先推的就是汽車膜了,這也讓有一些人覺得特別的納悶,一般汽車膜如果在外面裝的話基本上也都是一兩千左右,那麼為什麼這麼貴的東西,4s店還要送給你呢?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在買新車的時候為什麼4s店都會免費送貼膜,原來這裡面真的是道路滿滿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 汽車購置稅自己交和4s店交有什麼區別?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4S店包牌買購置稅其中會賺一點,而自己買的話相對就是會少點。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無論誰買,購置稅的費用都是一樣的,4S店包牌的話也就是賺你的上牌費用和保險的返點。也有人認為自己去買保險的話會省下不少錢,但是你沒有熟人的話,我相信你自己買的保險會比4S店的要貴,就算有返點你也和4s店的保險差不多,就好像批發東西一樣,你買一點點的話人家怎麼可能有批發價給你呢,如果你長期買或買很多的話那就會便宜很多。交購置稅需要哪些證件呢?
  • 為什麼4S店求你2年免息買車?離職銷售說出真相,套路深
    現如今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不過大部分人都是在4s店貸款分期買車,很多人覺得貸款買車就是一個套路,實際上4s店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什麼要求你兩年免息買車離職的銷售,說實話總有人敢說出真相,現在大部分人辦理貸款都是有服務費的,明知道多花很多錢,但還是有些人要去買車
  • 老司機:這5個汽車保養項目沒必要做,4S店就靠這個過年呢!
    現在,4s店不僅僅是賣車賺錢,還通過提供製造商的優惠和汽車保養修理獲得了更多利益,在這個過程中,4s店也想出了吃錢的保險方案。 這些不是修理單的服務項目。 如果4s店騙你,很多車主會把車交給他們,讓他們拿合格證。 這是最後的問題,可能真的很費解。
  • 4s店賣一臺車究竟能賺多少錢?我說他們在賠錢賣車你信嗎?
    一般來說,車企會給4s店4~8個點的折扣,也就是4~8%的優惠,具體的折扣根據車型不同而不同,一般熱門車型折扣小一些,冷門車型折扣大一些。比如一輛十萬元的家用車,4s店的購入價格一般是在9.5萬元左右,最低不會低於9.2萬元。此外,汽車銷售過程中的運輸、保管、車型推廣、銷售提成等,大約會佔車價的1%左右,這些錢也要加在車價裡面的。
  • 去4S店裡買車時,千萬不要被銷售套路了,一個玻璃貼膜要出天價
    現在很多人買車,如果4s店裡不贈點東西的話,都感覺買車買虧了,而4s店裡掙得最多的東西,可能就是汽車的玻璃貼膜了,但是,贈你汽車玻璃貼膜的話,是你需要在買車時選擇一些別的套餐,比如選擇鋁合金輪轂或者是安裝個行車記錄儀之類的,而這時,銷售才會對你說給你贈送一個價值一千多的玻璃貼膜,其實
  • 入手寶來2020款1.4T精英版,輾轉5家4S店,尋的最低落地價格
    山東濰坊小李近日就喜提2020款寶來精英,輾轉三個城市五家4s店,最終才談到了相對滿意的價格。近期打算買新款寶來精英版的朋友可以拿這個價格做參考。首先來說一下2020款寶來精英版和19款的不同。最明顯的變化是空調區域由原來的機械式變成了觸控面板,雖然不太適合盲操,但是確實更有儀式感,科技含量感覺更高。
  • 汽車購置稅2020新政策 2020年車輛購置稅標準 4s店交購置稅有貓膩
    >4s店交購置稅有貓膩嗎等相關問題。自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購置掛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健康快車」項目的流動醫療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新購置車輛免徵車輛購置稅;原公安現役部隊和原武警黃金、森林、水電部隊改制後換發地方機動車牌證的車輛(公安消防、武警森林部隊執行滅火救援任務的車輛除外),一次性免徵車輛購置稅。
  • 揭4S店與保險公司的利益鏈 投保人成「冤大頭」
    【新聞摘要】4S店靠什麼維繫高價收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這裡的工人技術好,是高價收費的一個理由,但4S店價格這麼高,不僅與保險公司利益輸送有關,恐怕還與公車消費有關,因為有相當一批公車特別是高檔車維修,是通過4S店進行的。
  • 4S店為什麼要你在店裡買保險,真比自己買的貴嗎?老司機給你解答
    不過在大家在4S店買車的時候估計也是會多多少少的遇到很多的煩心事兒了吧!畢竟4S店的人真的是非常的聰明的,真的是想法設法的想要從大家的身上去努力的獲取更多的利潤了呢!其中關於購買保險這樣的一件事情真的就是有很多的套路了呢!一般的來說大家在買車之後那些4S店的工作人員也是會跟大家推薦很多的保險的呢!
  • 如何開一家汽車4S店 建店條件分析
    如何開一家汽車4S店 建店條件分析現在汽車4s店很多,在這裡不但有最新汽車展示,還有最貼心的服務,因此想要開好汽車4s店,一定要對汽車市場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才可以把握好機會。那麼開一家汽車4S店需要什麼條件呢?汽車4S店的整個建店、開店都有什麼流程?需要哪些政策資質等等問題,對於一些想要通過4S店創業的人來說,都是急需要了解的。
  • 汽車貼膜那麼貴,為什麼4S店還會免費貼膜?網友:套路太深了
    汽車貼膜那麼貴,為什麼4S店還會免費貼膜?網友:套路太深了我們都有給自己的手機貼膜的習慣,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手機摔了而不會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我們的手機。現在市面上的車身貼膜大概是幾千塊錢,還有的會更貴,但是仍然會有好多人給車貼膜。我們在去4S店買車的時候,經常會有銷售來和你說,如果你買車,就會免費贈送車身貼膜,這個時候消費者都會有點心動,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賺了,但是真是如此嗎?汽車貼膜那麼貴,為什麼4S店還會免費貼膜?他們不賺錢嗎?網友:套路太深了。
  • 行業內幕揭秘:4S店努力推銷的汽車精品,到底賺了你多少錢
    在如今的汽車銷售市場中,合資車品牌眾多,競爭壓力大且產品質量區別不大,同時國產品牌的崛起,也對整個汽車銷售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再加上新車市場的飽和,國內汽車銷量的整體退潮,這整個市場的巨大變動,最終都導向這一個結果:新車利潤下降嚴重。新車賣不動了,不賺錢了怎麼辦?4S店在這樣惡劣的行業形勢中夾縫求生,找到了三條除賣新車以外的致富套路。
  • 買新車時,4S店為什麼都會贈送貼膜?來聽聽懂行的人怎麼說!
    買新車時,4S店為什麼都會贈送貼膜?來聽聽懂行的人怎麼說!如今汽車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在每家每戶中汽車已經得到了普及,汽車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也不再是土豪的標誌,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了屬於自己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