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民法典》26:民法典中的隱私是指哪些內容?怎樣保護

2020-12-20 法官解疑

隱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什麼是隱私?《民法典》第1032條第二款:「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包括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係並非法公諸於眾。

拿什麼來拯救我的隱私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社會數據的產生經歷了一個從量到質的飛躍,從未有任何一個時期出現過如今天一般的海量數據,隱私的概念和範圍不斷溢出,並在大數據時代呈現數據化、價值化的新特徵。

相較於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大數據時代電子產品的應用讓我們的姓名、年齡、性別、家庭成員、教育程度、就業情況、收入水平等一切個人信息都已數據化,可在網絡被搜尋,被相關利益者記錄、分析,從中挖掘價值。如今我們早已離不開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上記錄了我們的大量隱私。這就給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一方面他們想要獲取儘可能多的用戶信息,建立豐富完備的資料庫;一方面,當大量數據被保存下來真可謂「隱私無處可藏」。

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儘管我們相信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都堅持向善的價值觀,但層出不窮的數據洩漏還是時刻敲打著我們的信任。而且,確實還是存在許多惡意利用個人數據的服務商,在他們的不懈破壞下,我們的隱私越發岌岌可危。

那麼,應當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就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坎了。許多人感到很是無奈。

一、SSL保障你的信息數據安全

在日常的網頁瀏覽中,我們要儘量登錄網址前綴中帶有「https:」字樣的網站,此網站在HTTP下加入SSL層,SSL是為網絡通信提供安全及數據完整性的一種安全協議,在傳輸層對網絡連接進行加密,目前被廣泛地用於Web瀏覽器與伺服器之間的身份認證和加密數據傳輸,具備這種安全協議的網址安全性較高。

二、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隱私

1、保護隱私是一種權利。《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2、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1)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2)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5)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3、處理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下列條件:

(1)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3)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

(4)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三、保護自己的隱私

1、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處理者查閱或者複製其個人信息;發現信息有錯誤的,有權提出異議並請求及時採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2、自然人發現信息處理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雙方的約定處理其個人信息的,有權請求信息處理者及時刪除。

3、信息處理者不得洩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但是經過加工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4、信息處理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存儲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篡改、丟失;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洩露、篡改、丟失的,應當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告知自然人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洩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種,行為人侵犯公民的隱私權,按照侵犯公民人格權的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數字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在全世界都是個新命題。筆者誠信提醒各位,在網際網路的這片蠻荒之地,只有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協同配合,樹立安全意識,才能有效地挖掘及應用數據的價值。

保護隱私,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聚焦民法典 | 於飛:中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和偉大意義
    二、民法典的基本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闡釋好民法典關于堅持主體平等、保護財產權利、便利交易流轉、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追究侵權責任等基本要求。」以上用六個分句,精要地概括了民法典七編的內容。民法典七編,可以分為三個板塊。
  • 學習民法典|民法典中的49個重要知識點
    (第一百九十一條)二、物權編的7個重要知識點9.新設添附制度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講課中,張軍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題,聚焦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從中學生熟知的人和事講起,從「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護身寶典,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約定,凝聚起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等三方面為師生們進行了詳細講解——「民法典第9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 【律師說民法典(三)】從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看民法典的「以人為...
    時間:2020/06/04 來源:多彩貴州網   民法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有哪些新看點值得關注?將對你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 普法| 民法典學習(4)新時代的人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 破解高空拋物墜物難題,維護小區業主合法權益,明確禁止高利放貸……民法典聚焦百姓關切,強化保護人民權利,為百姓安居樂業提供法治保障。 「在法律體系中,如果說憲法是天空中高揚的旗幟,那麼民法就是大地上堅實的腳步。」孫憲忠說,「每一步也許平淡無奇,但正是這些紮實的腳步,讓整個國家的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 偉大時代 偉大法典——談談中國民法典的內容和意義
    ------------------人民權利構成民法典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闡釋好民法典關于堅持主體平等、保護財產權利、便利交易流轉、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追究侵權責任等基本要求。以上用六個分句,精要地概括了民法典七編的內容。
  • 【學習宣傳民法典】《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湖北學子三下鄉:深入學習民法典,祝民法典走進生活
    為了能積極倡導學習民法典,提高群眾對民法典的深度認知,7月27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愛我中華」夢之隊——民法中華行實踐隊員汪俊傑去到了宜昌市點軍區進行了「學習民法典,宣傳民法典」的實踐調研活動。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六百四十一條至第六百四十三條);為適應現實需要,民法典吸收了擔保法中關於保證和定金規則的規定,增加了保證合同,完善違約責任制度(第三編第十三章、第五百八十六條至第五百八十八條)(第一千零一十九條)26.
  • 民法典來了|程嘯:《民法典》與個人信息權益保護
    《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第4條規定:「本規定所稱用戶個人信息,是指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收集的用戶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住址、電話號碼、帳號和密碼等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用戶的信息以及用戶使用服務的時間、地點等信息。」《民法典》第1034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 #學習民法典 平涼在行動#《民法典》解讀九:保險業
    因此,要學習貫徹《民法典》,保險業必須首先解決「補課」問題,即利用這一契機,加強行業普法工作,通過系統學習,深刻理解《民法典》的公平正義原則,全面提高行業的理解和遵守水平。其次,從內容上看,《民法典》的修改並不多,但這些修改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和難點問題,將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保險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該行業需要特別關注。
  • 民法典來了 丨《民法典》對婚內女性權利的保護
    幸運的是,《民法典》為我們提供了答案。一方面,《民法典》在總則以及婚姻家庭編中反覆強調了婚姻制度上的男女平等、家庭地位中的夫妻平等。另一方面,又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女性民事權利的特殊保護。但《民法典》的規定刪除了這一前提,這樣的改變無疑更符合我國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擴大了對於這一類女性的保護範圍,從而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這一類女性的婚姻權利。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
    (第二編第十四章)6.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刪除了《物權法》中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具體登記機構的內容,為今後建立統一的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此外,為適應我國保理行業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需要,民法典增加了保理合同(第三編第十六章);為進一步強化對債權人的保護,民法典細化了債權轉讓、債務轉移制度、增加了債務清償抵充規則、完善了合同解除等合同終止制度(第三編第五章);在總結現行合同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民法典通過完善檢驗期限的規定和所有權保留規則等完善了買賣合同(第六百二十二條、第六百二十三條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張軍到北京二中與師生共話未成年人保護
    9月4日,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來到北京二中,圍繞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保護問題,聚焦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從中學生熟知的人和事講起,與師生進行了熱烈交流。9月4日下午,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第三次走進北京二中開講法治課民法典怎樣保護
  • 民法典學習丨手繪《民法典 • 人格權編》來啦!
    民法典學習丨手繪《民法典 • 人格權編》來啦!所謂「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重大創新,彰顯了對人的全面保護,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人格權受尊重、受保護的法治理念。
  • 【學習民法典】《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六大變化
    基於此,人民法院有必要認真梳理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內容的重大變化,以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在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能夠做到正確適用法律。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因擔保法和物權法的全部內容納入民法典,該條內容已經在相關條文中體現,故合同法的該條內容沒有必要再作規定。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辦理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
  • 民法典來了|潘傑: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在講座過程中,潘傑法官圍繞「民法典人格權編理解與適用中的重點難點」這個主題,分別從「人格權的法定性與人格權益的開放性」「人格權的專屬性與人格標識的使用」「人格權的延伸保護」「人格權保護的請求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分與適用銜接」「侵害人格權的損害賠償」「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六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授課,授課期間,潘傑法官列舉了大量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案例,讓參會幹警對人格權編的相關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
    (第一百九十一條)02 物權編七大亮點1.新設添附制度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
  • 《民法典》解讀十一:保護個人信息
    民法典對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讓個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將有效遏制過度搜集個人信息的亂象。「房子需要裝修嗎?」「需要辦理貸款服務嗎?」相信不少的人都接到過陌生電話,內容從推銷房產、介紹貸款,到育兒養老、教育培訓,可以說是花樣百出,讓人不堪其擾。
  • 中國發布丨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張軍與北京二中師生共話未成年人保護
    中國網9月5日訊(記者彭瑤)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9月4日,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走進校園,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題,從「民法典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明確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民法典凝聚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三方面為師生們帶來一堂精彩的法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