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吉尼亞伍爾芙(1882-1941),英國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意識流小說的傑出代表。
伍爾芙出生於英國倫敦,父親萊斯利史蒂芬爵士是維多利亞時代出身於劍橋的一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學者和傳記家。父母親在結婚前都曾有過一次婚姻,父母結合後又生下四個孩子。
伍爾芙被譽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是英國文壇的前衛開拓者之一,現代主義文學與女性主義潮流的先鋒。由於年少時曾被兩個同母異父的兄長性侵,導致伍爾芙的作品中對女權思想的體現淋漓盡致。
伍爾夫的作品到底如何呢?哲學詩畫精選了她的34個名句,一起來品讀!
1,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裡供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2,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3,一個人一旦有了自我認識,也就有了獨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
4,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5,夕陽西下,清晰的輪廓消失了,寂靜像霧靄一般嫋嫋上升、瀰漫擴散,風停樹靜,整個世界鬆弛地搖晃著躺下來安睡了……
6,出來找樂子的男人,碰到用情太深的女人,猶如釣魚釣到白鯨。
7,他人的眼睛是我們的監獄,他人的思想是我們的牢籠。
8,她面對著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大海;那灰白色的燈塔,矗立在遠處朦朧的煙光霧色之中;在右邊,視力所及之處,是那披覆著野草的綠色沙丘,它在海水的激蕩下漸漸崩塌,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皺摺;那夾帶泥沙的海水,好像不停地向杳無人煙的仙鄉夢國奔流。
9,這時她用不著顧忌任何人,她可以獨處,可以處於自然狀態。這正是現在她常常感到需要的——思考;哦,甚至連思考也不要。只要靜默;獨自一人,一切外擴的、絢麗的、語言的存在和行為都消失了;人懷著莊嚴感縮回自我,一個楔形的隱秘的內核,是別人所看不見的。儘管她直挺挺地坐著,仍繼續在織襪子,但正是這樣她感受到了自我;而這個擺脫了一切身外附屬之物的自我可以自由地從事最奇特的冒險。
10,當生活的活躍程度暫時減低時,體驗的領域顯得無邊無涯。
11,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
12,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
13,沒有理性、秩序、正義;只有痛苦、死亡、貧窮。她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卑鄙無恥的背信棄義行為,都會發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沒有持久不衰的幸福。
14,心靈可以證明,浮華建築在腐朽之上,肉體依附在骨架之上,我們這些在上面載歌載舞的人,最終也會躺到下面來,大紅絲絨化為塵土,戒指上的紅寶石已經遺失,曾經明亮的眼睛光彩不再。
15,在昏暗中,一隻黑色的巨大翅膀,把最痛苦的記憶,即可能讓人的生活一蹶不振的記憶,一筆勾銷,抹去它的苦澀,為它們塗上光亮的色彩,甚至是最醜陋的最卑賤的記憶也是如此。
16,歲月波光粼粼,賦予愛與生命,唯有生活不能被他人代替,只會有寂寞相隨。
17,生命的歷程是被生命消亡這一事實所主宰的。死亡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自始至終存在的可能性。而生命的歷程的後半部分所面臨的壓倒一切的挑戰是:要在繼續存在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18,既然我們的幻想,即我們所顯現的形體,比起我們那不可見的、廣為彌散的另一部分來說是短暫易逝的,那麼不可見的部分就可能存活下去,附著於這個人或那個人身上重現,甚至在死後出沒於某些地方,等待著在某一刻復活、崛起。
19,我要縱身向你撲去,我永不認輸,也永不屈服,哦,死亡!你能奈我何。
20,我有根,但我流動。
21,它是如此輕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皺;它又是如此紮實,一對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
22,為了懷抱一些新幻想,我們失去一些舊幻想,這就是成長。
23,我們熱衷於參加葬禮、探望病人,遠勝於參加婚禮和慶典;我們頭腦中總擺脫不掉一個老觀念,認為眼淚裡含有某種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顏色。
24,最快樂的人不必事事盡善盡美,他們只會讓大部分事情順其自然。
25,任何階級或者任何性別,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予以責備都是荒誕的。巨大的人群從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負責。他們被他們所不能控制的本能所驅使。
26,假如還有任何人可以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現在一切都離我而去,剩下的只有你的善良。
27,歲月苦熬下,衣服在穿我們,而不是我們在穿衣服。
28,錢使沒有報酬便顯得微不足道的事情獲得了尊嚴。
29,當我們厭倦了含糊,厭倦了混亂,厭倦了基督教和它的種種慰藉,甚至厭倦了我們自己的時代,我們該何去何從?
30,作者分為兩類:一類是神甫,拉著你的手徑直走向謎底;一類是普通人,把教義原則都寄遇在血肉之軀裡,造就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模型,並不剔除壞的,也不突出好的方面。
31,當我在我的腦子裡搜索的時候,我發現我對於做別人的伴侶,做與別人相等的人,以及去影響這世界為了去達到更高的目的都沒有什麼高尚的感覺。我只很簡單很平凡地意識到,成為自己比什麼都要好。
32,即將消亡的美好世界有兩個刀口,一個是悲之刀口,另一個是喜之刀口,共同把心臟一分為二。
33,爭吵,分歧,意見不合,各種偏見交織在人生的每一絲纖維之中。
34,關於讀書,一個人可以對別人提出的唯一指導就是不必聽什麼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