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工,去華為!

2020-12-12 澎湃新聞

來華工,去華為!

2019-05-25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月21日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

針對相關熱點問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我們最重要的

還是把我們自己能做的事做好」

最近,華為備受媒體關注

同樣在幾天前

華為海思總裁發出致員工的一封信

「今天,是歷史的選擇

所有我們曾經打造的備胎

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一時間

中華兒女紛紛為這個民族企業家

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所動容

大家也紛紛表態力挺華為

在這樣的至暗時刻

華為

你只管奮力前行

14億中國人民

都在支持你

華為一路走來,從來沒有運氣加持

今天華為有18萬員工

這18萬員工和早年的那批創業者之間

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基因上的連接

他們是小人物

但他們是雄心張揚的18萬小人物

下面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你不知道我是誰嗎

我是一名新員工:

腳踏實地,寫好每一行代碼,就像能為公司添一份力一樣。

「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選擇了網際網路公司。當時同學說HW就是一屌絲,我回覆說,華為是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這樣才能和公司一起長久發展。看著現在的華為,作為一名來了不到兩年的員工,深感自己也肩負起了一份責任,腳踏實地,寫好每一行代碼,提升工作效率,就像能為公司添一份力一樣!

@zhangzhang

我是一名海外市場人員:

人在,陣地就在。

「從芬蘭回來,參會代表處成員在機場開了一個短會,全員不約而同連夜奔赴辦公室投入新一輪的戰鬥,繼續調整作戰陣型,明確新一輪的作戰目標和思路措施,開展緊張有序的工作,用勝利回報公司,不負青春。人在,陣地在!

@Qing

我是一名製造員工:

越是這個時候質量更要過硬。

「身在製造現場,所有人都忙的不可開交,不是因為禁令,而是本身產品的交付和擴產計劃都還沒完成,領導還特別強調:越是這個時候質量更要過硬,更要開放,更要讓客戶放心!

@下一刻下車

家人以前勸我離職,現在勸我不要當逃兵。

「因為在異地工作無法照顧家庭,家屬一直勸我離職,這兩天的事情出了以後,家屬反倒勸我不要做逃兵了。「人這輩子要有點骨氣,你再堅持幾個月,你這個時間離開感覺像逃兵。」

在這18萬員工中,不乏華南理工人的身影

2016年,207名華南理工應屆畢業生加入華為

2017年,323名華南理工應屆畢業生加入華為

2018年,241名華南理工應屆畢業生加入華為

目前華南理工在華為工作的校友近2500名

其中大多數已經成為華為的中堅力量

所以,還在為高考、考研奮鬥的各位學子們

來華工,去華為

你的未來,大有可為

加入華為,華南理工學子有話說

工商管理學院-2015級-本科-梁同學

供應鏈區域業務部(已籤約華為)

華為,於我而言,一開始只是一個手機品牌的名字,隨著秋招的深入了解,才發現它是一家「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奮鬥一詞徹底打動了作為應屆畢業生的我。現在,它是我引以為豪的一個標籤,我也願意與其一起奮鬥,迎接接踵而至的挑戰。對華為的各種「圍剿」,只會把我們更加團結地凝聚在一起,也相信一個企業格局有多大,胸懷就有多大,世界也就有多大。

02數學學院-2018屆-本科-梁校友

IT應用開發工程師-在華為工作1年

沿用任總的話,現在我們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我們現在的工作定位和內容進度其實並沒什麼變化,依然努力響應業務和產品的數位化轉型,提升客戶視覺體驗和一線作戰效能,為公司的5G產品打開國際市場服務。

華為的願景是致力於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大到為國家和公司創造社會價值和輝煌使命,小到改變我們每個小家庭的生活條件。我們不做逃兵,在用青春和熱血打贏這場戰役,鑄就更美好的明天。

近年來華南理工學子對華為有如此高的求職熱情

並且能夠成功入職華為

離不開華南理工與華為的密切合作

1

2018年11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帶隊來華南理工大學洽談校企合作。

2

2019年4月,華為、華南理工大學聯合成立天線基礎技術創新實驗室。

3

華南理工大學成立華為花粉俱樂部,成為連接學生與華為的溝通橋梁。

4

華為公司在華南理工舉行的2019年校園招聘宣講會,1000餘人參加招聘宣講會。

5

華為公司支持贊助華南理工大學電信文化節等多個學校活動。

華為和華南理工的合作日益緊密

加入華為的華南理工學子越來越多

如果你也想成為華為的一員

想為華為付出一己之力

想參與「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社會」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

華為海思

2020年應屆生招聘和社會招聘正式啟動

大量招收晶片及相關領域開發人才

有諸多技術崗位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

感興趣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啦~

應屆生招聘

1

招聘崗位

2

招聘範圍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畢業的國內高校應屆生;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在海外高校取得學位的中國留學生。

3

工作地點

上海、北京、深圳、東莞、西安、武漢、成都、杭州、南京、蘇州

華為!!!

4

簡歷投遞渠道

登錄華為校招網站註冊簡歷,選擇應屆生招聘,選擇第一意向部門海思半導體與器件業務部。

網址:career.huawei.com

5

部門聯繫人

mengleilei@huawei.com

社會招聘

博士生招聘

更多招聘信息請關注「海思招聘」公眾號↓↓

華工、華為都在快速發展

都在進行科技創新

你會選擇華____?

A.工 B.為

選A、選B永遠都不會錯!

推薦閱讀

華南理工大學學生記者團

信息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在線華為海思招聘

文案:小葵、朱曉鐳

編輯:小葵、向燦

微信編輯:學生記者安俊停

來華工,去華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華工,水果味的!
    華工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王牌專業多了去!百步梯上去是華工的工商管理學院,它的前身是中山大學法學院的教學樓,標誌的紅磚綠瓦教學樓+用來計時的日晷,它們安靜地看著一批批的學院學子來來去去。
  • ...信維通信擬募資建設射頻前端器件/5G天線等項目;華工科技是華為...
    【布局】投資16億元興森科技半導體封裝項目動工;信維通信擬募資建設射頻前端器件/5G天線等項目;華工科技是華為供應鏈企業
  • 華工華農要合併?真相來了
    華工華農兩大強校,要強強聯合?連日來,有一則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已開始籌備合併事宜。合校後,華工五山校區將和華農連為一體。華工其實,兩校合併,不算什麼「新傳言」了。早在2003年,華工工商管理學院一教授向省政協提交了提案,首次提出合併華工華農,並更名「華南大學」。但同時,有11名省政協委員也提交了「華工華農不宜盲目合併」的提案,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 華工!
    感覺東區整體飯菜質量和價格要比北區強好多,很長時間裡,下地鐵第一件事就是來這裡吃飯。二樓很少去,飯菜質量雖然公認我工最好,都是一小盤一小盤的,但是中午只供給教職工。所以就很少去了。從發電所出來,就是西湖苑賓館,記得爸媽第一次來送我時,沒捨得在這裡。有一些畢業的學長學姐也選擇在這裡舉行婚禮。
  • 鮮為人知的華工「一戰」故事
    一戰期間,有14萬中國勞工遠渡重洋去往歐洲前線,承擔了最艱苦、最繁重的戰勤任務,1917年中國政府宣布參戰後,華工被直接派往前線。一戰華工用鮮血和生命為中國取得戰勝國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對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現代海外華人社會的成長,其作用都不容忽視。然而,善良樸實的中國勞工在為協約國流血流汗之時,卻遭到了英法軍殘忍的虐待。】
  • 奇約錄 | 華工禁令(下):美洲大陸的百年排華戰爭
    與此同時,光緒二十年(1894年)美國國務卿與清朝駐美公使楊儒籤訂《限禁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約》,規定「居美華工離美期限超過一年者,不得不再入美境;不準華人入美國籍;居美華工都須按照美國國會通過的苛待華工條例進行登記」。此約本以十年為期。光緒三十年(1904年)期滿時美國拒絕廢約並要求續訂,這一情況與排華法案相結合,留美華工的處境也進一步惡化。
  • 「案戰」:華工華農應否合併
    早先已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華工華農應合併」的提案昨日終於正式上交。提案指出:華工與華農既有歷史淵源,地緣又十分相近,兩校的優勢學科互補,弱勢學科也易於整合,合併將有利於廣東加速發展高等教育,建立廣東第二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因此,建議省委、省政府促成兩校的「聯姻」,拆掉圍牆合為一家,實現強強聯合。
  • 華工今年招收6700人,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
    據了解,華工今年全國招生計劃總數6700人,總體規模與上年持平。因取消自主招生,各省計劃原則上均較2019年增加或持平。廣東省計劃總數將比去年新增計劃41人,總計劃約3250人。記者獲悉,華工廣州國際校區智能製造工程、機器人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分子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5個新工科專業持續招生,堅持「6I」多維培養路徑,構建「通識+專業+三創」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推動學校「新工科F計劃」建設。這五個專業2020年計劃招收410名學生,其中通過高考直接招生215人,入學後二次選拔195人。
  • 華工今年招收6700人,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
    據了解,華工今年全國招生計劃總數6700人,總體規模與上年持平。因取消自主招生,各省計劃原則上均較2019年增加或持平。廣東省計劃總數將比去年新增計劃41人,總計劃約3250人。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實施強基計劃今年,華工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新增化學類、數學類、生物技術強基計劃班,普通類招生增加智能製造工程、臨床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新工科、新醫科專業招生計劃。
  • 面對疫情,華工再一次在全國出名!
    2018年的高考填志願,華工也來了一次「硬核招生」!不僅上了微博熱搜,還被人民日報、廣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它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王牌專業更是多了去了!畢竟,華工的校友遍布全國各地,珠三角近70%的企業家都是華工的!
  • 「玩在武大,學在華工,愛在華師,土在華農,住在地大」的真含義
    在武漢學習和生活過的,一定聽說過一句話:「玩在武大,學在華工,愛在華師,土在華農,住在地大」。但你真的理解其中的含義嗎?這句話講的是武大,可並不是說你考上了武漢大學,就可以隨便去玩了!而是告訴你,上大學,讀書求學問,要有一種「玩」的心態,一種「玩在武大」的精神!超脫自拔的心境。
  • 華為概念股是什麼意思?華為概念股龍頭一覽
    綜投網(www.zt5.com)4月23日訊  華為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通信企業,它引領著全世界的5G潮流。那麼目前市場上的華為概念股是什麼意思呢?哪些個股是屬於華為概念股中的一員呢?對此,請往下看。  華為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華為概念股是指哪些和華為公司有合作或者是華為公司供應商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股票因為和華為有著一定的關係,所以它們被稱為華為概念股。在整個A股市場中,華為概念股的數量是非常多的,一方面華為的體量達到了近萬億,另一方面華為本身就是一個通信行業的巨頭,因而和它關聯的公司也就多。
  • 華工在歐洲:「非常好的勞工,最好的士兵」
    他對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是茫然無措的,他唯一篤定的是,當他再次回來,家中一歲的兒子一定長很高了。然而,當他再次見到來自家鄉的人,已經是90多年後了。此刻,他長眠在法國索姆省博朗古的小村莊裡,墓碑上刻著「編號97237,卒於1919年9月27日」。與他同眠在此地的還有14個中國人。比起他們,江蘇丹陽的朱桂生是幸運的。
  • 在巴黎尋找「五四」的細節:華工往事
    此種任務, 法兵皆不肯為,而以黑人及我華工充之。法人真狡而慘哉!」從中既可見到華工處境之危險,亦可見到法人之狡黠。吉鴻昌憤憤地說, 「休誇華工功高,實際全是豬仔」。我們注意到博迪古公園裡的華工紀念碑上刻的是「為法國捐軀 的中國勞工和戰士」,這裡不光有「勞工」,而且有「戰士」。華工多在後方或危險的前線從事非戰鬥任務,但是華工也有「實際參加 作戰,輔助戰事之進行者」。
  • 【歷史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史丹福大學與華工
    如果再刨刨斯坦福真相,就會發現,現實比雞湯段子殘酷得多得多。斯坦福是鐵路大亨,是超級富豪。而他的財富積累,是不折不扣的苛刻剝削。他苛刻剝削的對象,絕大多數是華人。但這些人根本無法適應危險且令人疲憊不堪的修路工程,經常酗酒、鬥毆,不斷的要求增加薪資,每天還有數以百計的愛爾蘭勞工逃跑,工程進展之慢只能用蝸牛爬來形容——兩年之後,才鋪設了僅僅50英裡(約合80公裡)的鐵軌。於是,直到1865年2月,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加利福尼亞州僱用了首批來自中國南方的50名華工。
  • 粵就業華工校企專場來啦!校企談職場:閉環思維和自驅力很重要
    是日上午,華工第十二屆校友企業現場招聘舉行,170餘家校企,提供數千崗位。直播課上,華工校友總會秘書長及四家優秀校友企業代表作客南都直播間,發布急需崗位需求,分享求職就業建議。校友企業代表認為,閉環思維、自驅力、學習能力等對於職場人都很重要。
  • 散落五湖四海 2.3萬華工後人難尋
    從哪來?到哪去?」當得知我們是中國記者,此行是報導太平洋鐵路華工的故事,這位警察說了一句:「Great(棒極了)!」 (南方日報特派美國記者 金強 趙楊) 把賺的錢寄回家鄉建碉樓 78歲的比爾(Bill Yee),是洛杉磯一家藥材鋪的退休職工。
  • 我從大學通信專業畢業後來到了華為
    鑑於最近人們對華為及5G的關注,而我本身也是通信專業畢業的,今年又是高考後填報志願,也就有不少人來諮詢我通信專業的事情。為此,我還真的去查閱了一下這幾年的熱門專業,沒想到的是,20年過去了,通信專業依然還是高考的熱門專業。
  • 翻譯護佑華工負責與英國官員溝通
    在華工團中擔任譯員並非易事,因為華工來自全國各地,語言不一,比如有奉天、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口音,山東方言尤以泰安、青州、濟南居多;而英國軍隊這邊
  • 華工華農要合併?假的!
    華工華農兩大強校,要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