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馬來西亞檳州恆毅國民型中學的韓籍優秀生鄭雅現說,最難學的是華語。通曉韓語、英語、馬來語及華語的鄭雅現說,學習馬來文比華文容易。馬來文和英文有點相似,但華文卻完全是另一樣東西。她最怕的是文言文及名句精華。
鄭雅現(Jeong Ah Hyun)在20日大馬教育文憑考試發榜中,取得9A、1B+及1B,其華文科目考獲「B」,至於馬來語成績則考到「A-」。
17歲的鄭雅現於1999年,約3歲時與父母及姐姐來到檳城生活,父母將她送入檳華幼兒園,過後就讀丹絨武雅漢民小學,後進入恆毅中學。她說,在幼兒園及小學時開始接觸華文,但在學校大部分時間都說英文。
一度想過要轉校
「直到中學,我才真正學習華文,當時華文老師還不斷糾正我的發音。」她甚至一度因華文太難想過要轉校,但母親勸她繼續讀。「媽媽說我已經一腳踏入中文領域,要我繼續下去。」她坦言,學習華文的過程中曾面對困難,但她獲得朋友幫助,教她學習,她也漸漸培養出對華文的興趣。
「我學華文沒有訣竅,也沒補習,都靠上課學習、朋友幫助。」她說,其姐姐也曾學習華文,但後來放棄。
鄭雅現的家人目前已在檳城定居,不過父親則在韓國工作,常常往來韓國及檳城兩地。「之前我們來檳城開韓國餐廳,但後來結束生意」。
同學常請教韓語
鄭雅現說,同學們總愛問她韓語「我愛你」怎麼說、怎麼寫。「我就告訴他們『莎朗嘿喲』,他們還會問我他們的中文名字,在韓文裡是怎麼寫。」她笑說,有些朋友一見到她,就會說「an-nyeong-ha-se-yo」(你好)。她們也會討論韓劇劇情,自己喜歡哪個演員。
華語說得好 少有人知道國籍
鄭雅現說得一口流利華語,還能寫、能讀,再加上她有一雙單眼皮眼睛,白皙的皮膚,以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韓國人。「只有幾個比較親密的同學、級任老師知道我是韓國人。」她笑說,甚至有老師在她畢業的時候,才知道她是韓國人。
鄭雅現的志願是當心理醫生,她認為學習華文對她的未來有幫助。她將在恆毅繼續讀中六,會考慮是否繼續讀華文。「我的華文水平已經蠻足夠,現在考慮是否還要繼續」。
她說,當初就讀恆中,是媽媽覺得本地學校紀律比國際學校好,而恆毅又是當中不錯的學校。「媽媽覺得讀華校,可以學華文,她認為學華文是世界趨勢,在未來很重要。」
喜歡福建面粿條湯
鄭雅現說,由於她自小已經在檳城生活,因此能接受本地食物,她喜歡福建面、粿條湯等食物。在家裡媽媽則會煮韓國菜、也會自己做泡菜。她笑說,出去逛街若朋友要吃韓國餐,她會讓她們自己去吃,因為她在家每天都吃。
她說,許多朋友都要她帶她們去韓國玩,但其實,她根本不了解韓國哪裡好玩。「我很少回韓國,我最多能幫朋友們做翻譯」。(梁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