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真的太多人問這個問題了,加上中秋小長假將至,肯定很多人會來武漢吃吃喝喝了吧,那這一回我就給你們一個標準答案——洞庭街。
如果要選一條路來代表漢口,貫穿原英、俄、法三國租界的洞庭街絕對是首選。這條街上既有李凡洛夫公館、各國租界舊址,也有101時尚工廠、韓國私廚、網紅咖啡等一些這樣的新漢口潮流。
如果有人說武漢是個沒有歷史感的城市,那一定是因為他沒去過洞庭街。不止如此,洞庭街還完美的把氛圍+美食這4個字詮釋到了100分。
帶你們走一遍洞庭街吧,看完你會知道什麼是漢口。
巴公房子
曾經漢口最大的公寓樓
巴公房子處於洞庭街、鄱陽街和黎黃陂路交匯的五岔路口,就這棟房子屹立在中間,給人一種憑空冒出來的怪異。俄國皇太子的姑舅老表巴諾夫弟兄倆,當年斥巨資開發這一豪宅。不過在1910年建成兩年後便轉賣廣東銀行,轉手淨賺白銀三萬兩。那時候投資房產就這麼賺錢了。
如今的巴公房子被歸為「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裡面的住戶早已騰出。現在已經看不到裡面的內景了,不過這其實就是武漢最早的團結戶。電影《人在囧途》裡還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巴公房子的片段。老沙遜洋行倉庫
位於漢口洞庭街30號
老沙遜洋行倉庫已經找不到當初的影子了,樓下的中百倒是挺多人。自在生成咖啡也在這安了家。如果不是看到牌匾,真的以為這兒就是現代建築。
隨著社會發展,打包廠已經變身多牛世界。裡面不僅匯集了多家公司,還成為了一處小眾打卡拍照地,還能作為景點吸引外地遊客前來一日遊。
我個人覺得這是對老建築最好的一種紀念方式,原和平打包廠舊址成為了創意潮流地。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建築固然可以用來回憶,但為下一代造福才是它的真正價值。李凡洛夫,俄國茶葉商人。他是漢口的第一位外企老闆,是這最富有的人。在漢經營茶葉製品生意賺到了錢,買地蓋了一幢屬於自己的別墅。二層設計外走廊,三層設封閉式陽臺,是典型的俄式建築。這所故居是由詹天佑本人親自設計監造的,建於1912年。佔地782平方米。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在此居住直到去世。這是武漢市保存最完整的科學家故居,而且是免費對外開外。每周二至周日9點至17點,憑身份證進入參觀,周一閉館。
200米的同興裡不知道住了多少住戶,一頭一尾連著勝利街和洞庭街。通過電影最好的我們,同興裡搬上了大銀幕,女主角的家就住在這,小巷子裡打鬧的日常其實也是很多武漢伢的童年。
△電影最好的我們劇照
洞庭村
只屬於武漢的「裡份」
同樣是一條不長的小巷子,兩邊是拱形雕花的石門,中西結合,繁瑣簡約的都有。紅磚建築特別搶眼。雖然年份久遠,但這邊的住戶卻不會因為年份久而疏遠。
在洞庭村逛了一圈,大概是老武漢的生活習慣,街裡街坊都太熟了,白天在家都把大門敞開要是有熟人路過,就吼一嗓子,然後熱鬧開聊。
『老店一直都在』
兩個鍋輪流切換,眼看著一個鍋裡要賣完了,師傅就得立馬開動做下一鍋。每天也數不清楚能賣多少鍋了,總之鍋裡的豆皮就沒有裝滿過,出鍋就賣空。
小份6塊錢3塊,碼子香乾香菇都是正常操作,喜歡吃脆脆的豆皮的要注意了啊,他們屋裡的皮肯定符合你們的口味。真的很脆,一口咬下去帶聲的那種。不過還是有一說一,糯米我不喜歡,不夠糯。我喜歡嚴老么那種非常軟糯的糯米和脆脆的皮形成對比,一口下去才能體會豆皮的美妙。當然這家不只做豆皮,其實我覺得這家的粉面比豆皮更值得專程來一趟。尤其是熱乾麵!!本來我真的不準備買的。但是看見旁邊的小哥拌熱乾麵散發的香味,我就知道錯過這碗熱乾麵絕對會後悔。
4塊錢一碗,分量賊紮實。調料什麼的我表面上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別,就是最後加了一勺滷水,我還擔心面會不夠幹,後來發現是我杞人憂天。
有4大盆調料:豆角、海帶、辣椒、蘿蔔,都是免費加的。3秒拌好一碗麵,怕放久了拍照間隙我偷嘗了一口,我一個武漢人竟然有被驚豔到。
面比別家要軟得多,加了滷水不但沒搶芝麻醬的味道,滷水味還獨一無二,看似顏色不深的芝麻醬,非常香。豆皮我都不想吃了,只想快點吃麵。店旁邊還開了個小門,專門炸雞冠餃、油餅等,雞冠餃個頭很大,想吃現炸的10點前過來。@wang9、
地址:洞庭村旁
在洞庭街上屹立很多年,然而一直記不住這家叫什麼名字。我叫它買燒餅的店,因為這家的燒餅可比粉面好吃。尤其是冬天附近的婆婆爹爹都是排著隊買。雖然現在的鍋盔店都代替了這種燒餅,然而對於我來說還是代替不了。想吃的人可以直接來洞庭街,這次發現洞庭街上竟然有3家老式燒餅店。洞庭村對面有家一品豆漿,豆漿和醬香餅搭配是附近上班族很愛的早餐之一了。
地址:洞庭街72號
從上午11點30營業至第二天早上5點30分,但是白天去是沒有燒烤的,晚上才有。所以這兒主要是宵夜的店,要是白天去真的會以為這家快要倒閉了!一個人都沒有。但其實這家主打的就是燒菜,那種武漢老杆特別喜歡的燒菜館說的就是這兒了。這家原本在鄱陽街拆遷後搬進了這裡,旁邊是家咖啡也連著一起收了!現在是越做越大。所以單看環境跟燒菜館真的不搭,但那也不影響這裡的人氣和口味。最出名的是大蝸牛,雖然被攝影小哥一直安利,但我真的接受不了吃蝸牛,就跟接受不了吃兔兔一樣。不過要是好這口的朋友,只管來幾乎吃過的人都會誇。
炒花甲也是這的招牌,28一份弄個鐵板給你上上來,我吃一半就感覺飽了,這份量是有多誇張。田雞燒鱔魚太適合武漢人的口味了,要是你吃的比較清淡就不建議點這道了。還算是比較家常的做法,但一份88元,我覺得略貴。大蒜坨是不是放的有點太多了。不過下飯這道菜真是一把好手。
地址:洞庭街101號
車站街的傳說大筋子,火了之後車站街幾乎每家燒烤都有這個烤大筋子,而且每家都好像暗自較勁,在比著誰的筋子比較大。
至於到底哪家是正宗,我們不討論。但哪家才是大家口中的大筋子,這個可以幫你們分辨一下。
7點後出攤,大筋子三塊一串,差不多到八點多剛好坐滿。據說附近很多網吧的人點這家外賣,所以就算店內沒有人排隊,老闆還是得一個個烤。
『新店人氣鼎盛』
最近一段時間莫名被這家店刷屏了,朋友圈裡的網紅們都去這家打卡,但是不露店名,搞得人心痒痒迫不及待想知道是哪裡。
這次來到洞庭街才發現原來就在這。
屬於極簡風格,店名和菜單名都挺有趣,是那種年輕人一看就會呵呵一笑的感覺。白天是咖啡廳,晚上是清吧。我覺得說既然來到了一家這麼有個性的店,那我也不想按菜單點單了!我直接說隨便來杯咖啡吧,解困就行。服務員好像也聽懂,沒有多問就端出來這杯咖啡。名字我忘記了,但真的很好喝,喝完還有回甘,下次我估計得拿著圖片去點同款了。泡菜五花肉、泡菜炒飯、炸醬年糕炒麵只點這3樣就夠了!如果2個人來炒麵和五花肉2份也夠吃的。份量都很足,價格實惠,在這家小店裡才算是體驗了韓餐的真正魅力。
地址:洞庭街135號
一家很小的甜品店,店內很多臺灣點心都是臺灣師傅手工製作。大熱的蛋黃酥等賣的特別好。每次去甜品都不一樣,一段時間就會上新。洞庭街上還有很多美好值得我們去逛去挖掘,可別再說武漢沒什麼地方好玩了!這不,你可能連洞庭街都沒好好逛過吧。
前面說了既然第一次來武漢應該住在洞庭街,那順便為你們推薦一下民宿吧。📝編輯丨周仙女
📷攝影丨阿顏
武漢吃喝玩樂原創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