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考慮禁制社交網站臉書 因其出現同性戀表情符號

2020-12-27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東方日報》8月6日報導,近年立法打壓同性戀的俄羅斯正考慮禁制社交網站臉書,原因是該網站出現同性戀表情符號(emoji)。俄議員認為臉書此舉觸犯法例,呼籲當局調查。

俄羅斯於2013年通過《反同性戀法案》,自由民主黨參議員馬琴科日前提出投訴,稱使用同性戀emoji會讓所有用戶看到,涉嫌宣傳非異性戀關係,這是法例及傳統價值都不能容許的事。

美國蘋果公司產品使用的iOS 6早於3年前推出同性戀emoji,2015年4月推出更多同性戀者及家庭組合的emoji,同時還出現於推特,但臉書目前看來是俄羅斯唯一針對目標。

另外,俄羅斯近期嚴厲打擊網上活動,2014年下令所有網絡日誌用戶必須先向政府部門登記,以防止有匿名訊息流傳。(實習編輯:楊婧  審核:程君秋)

相關焦點

  • 俄媒:17世紀斯洛伐克律師畫下世界最早表情符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俄媒稱,專家表示,世界最早的表情符號來自17世紀的斯洛伐克。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8日報導,當你在電腦或手機上輸入表情符號時,是否想過誰發明了這一「聊天神器」?(圖/翻攝自臉書)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導臺媒稱,一個表情符號可能會惹禍上身!法國一名22歲的男子阿祖加赫在傳訊息給前女友時,一時惡作劇,連續傳了好幾個「手槍」的表情符號,沒想到卻被告上法庭。最近判決確定,阿祖加赫必須服刑3個月,還罰款1000歐元,成為法國首例。
  • 表情符號定義社交新時代
    圖文字的演進1881年3月30日,4個被稱作印刷藝術的「豎直的表情符號」出現在美國諷刺雜誌《Puck》上,被認為是最早的符號表情,它們需要豎著看,而不是像閱讀文字一樣橫著看。1881年美國《Puck》雜誌上第一次出現的表情符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表情符號應運而生,且已有30餘年歷史,正逐步成為社交網絡的主流交流方式。
  • 科技大事件:蘋果鍵盤支持同性戀表情 在俄或遭罰款
    蘋果鍵盤支持同性戀表情 在俄或遭罰款  由於在iOS內置的鍵盤中集成了同性情侶的表情符號,蘋果可能將在俄羅斯面臨最多100在近期的iOS升級中,蘋果引入了關於同性戀情侶的表情。蘋果此舉是為了擴大表情符號的多樣性,例如給表情符號加入不同膚色,以及新增了更多國旗。據悉,俄羅斯警方已開始對蘋果進行調查,以判斷該公司是否違反了俄羅斯關於同性戀宣傳的禁令。在東正教活動家、律師雅羅斯拉夫·米哈伊洛夫起訴蘋果表情違反了俄羅斯2013年的相關法律之後,俄羅斯基洛夫當地的警察部門已經啟動了調查。
  • "笑哭"表情符號霸屏社交網站
    德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臉」,僅在「推特」上的使用就高達65億次。  這家機構說,「笑哭臉」霸屏社交網站,顯示出現代人內心對無拘無束放聲大笑的渴望。
  • 俄媒:臉書公司悄悄「解封」川普臉書帳號和Ins帳號
    環球網消息,「今日俄羅斯」(RT)16日最新消息,臉書公司悄悄恢復了美國總統川普的臉書帳戶和Instagram帳戶。國會騷亂之後,川普在這兩個社交平臺上的帳戶被凍結。RT:川普在臉書和Instagram上的帳戶恢復,到目前為止還未檢測到任何活動報導稱,當地時間1月15日晚些時候,川普在這兩個平臺上的帳戶被恢復。
  • 蘋果推同性戀表情,矽谷同性文化土壤為何如此肥沃?
    蘋果公司在最近一次的iOS系統升級中,引入了關於同性戀情侶的表情符號,被東正教活動家、律師雅羅斯拉夫·米哈伊洛夫以違反俄羅斯2013年相關法律的罪名起訴。俄羅斯曾在2013年頒布了有關同性戀的禁令:個人通過網際網路或者媒體宣傳同性戀者,將被處以5萬到10萬盧布(約9000元~1.9萬元人民幣)的罰款,網站管理者將被處以10萬到20萬盧布(1.9~3.8萬元人民幣)的罰款,而其法人將被處以高達百萬的罰款,同時被處以90天的行政拘留。目前,俄羅斯警方已經開始對蘋果進行調查,以判斷其是否違反該禁令。
  • 再見文字,只有表情符號的社交應用來了
    他們準備發布一款新的社交應用,名叫Emoj.li。用戶將只使用那些人們有時用來表達想法或者為談話增添趣味的卡通小符號進行交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萬人只用表情符號註冊了用戶名。兩人的預告視頻聲稱,他們的應用將「很快」登陸iOS平臺。格雷和斯科特對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的產品不是太過認真,但表情符號和數字貼圖在移動即時通訊領域正變成更加重要的話題。
  • 只有表情符號的社交應用來了
    他們準備發布一款新的社交應用,名叫Emoj.li。用戶將只使用那些人們有時用來表達想法或者為談話增添趣味的卡通小符號進行交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萬人只用表情符號註冊了用戶名。兩人的預告視頻聲稱,他們的應用將「很快」登陸iOS平臺。
  • 社交媒體上常用表情符號7大理由
    有記錄可查的文件顯示,最早的表情符號出現在1982年,當時卡內基·梅隆大學教師斯科特·法爾曼(ScottFahlman)首次打出了微笑符號":-)",並提議使用這個符號作為發言者是在開玩笑的象徵。今天,表情符號的意思無需更多解釋。隨著社交媒體發展和字符數量縮減,表情符號在日常交流中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東方智庫丨拆分「臉書」:美國政府VS社交帝國
    詹姆斯稱,臉書「利用壟斷力量打壓較小的競爭對手,扼殺競爭,一切都是以犧牲普通用戶為代價。」在完全壟斷市場地位後,臉書通過獲取海量消費者的數據,從廣告收入中賺得巨額財富。詹姆斯還透露,臉書的「欺行霸市」行為由來已久。它的一個慣用套路是,先向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商開放其網站入口和數據,一旦該應用獲得迅速發展,臉書就會突然發難,以切斷服務來威脅開發人員作出利益讓步。
  • 表情符號帶來全球看"臉"時代 不發表情圖怎麼聊天
    美國時代 先有笑臉後有臉書 如今,無論是外國人的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還是我們的微信、微博、QQ,都充滿了各種表情。表情符號成了現在網際網路的標配,不過表情符號的年紀卻比網際網路大得多。 早在19世紀,就有人用過表情符號了。1862年,《紐約時報》刊登的林肯總統演講稿中就出現了符號「;)」。
  • 西媒:表情符號影響全球流行文化
    (圖片來自網絡)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導埃菲社馬德裡7月17日刊登題為《世界Emoji表情日:一個表情符號勝過千言萬語嗎?》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一個表情符號勝過千言萬語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全世界發出的Emoji表情符號數據:每天在臉書網站上有7億個表情分享,每月在推特網站上有2.5億次表情分享。總和是一個天文數字,證明了「笑臉」和「愛心」等表情符號在流行文化中產生的全球性影響。
  • 楊穎:網絡表情符號能拯救「社恐」嗎?
    對網絡表情符號使用狀況的考察,有利於解釋社交焦慮者所採用的非言語線索(nonverbal cues)替代工具如何影響其線上社交的心理過程與行為表現。因而本研究將對網絡表情符號在社交焦慮與線上交流效果關係中的中介效應進行檢驗,進一步闡明網絡表情符號對社交焦慮者網絡社交過程的獨特作用。
  • 思享|楊學科:表情符號的法理
    的確,表情符號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語言,現今社交媒體和網站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已經變成表情符號。據芝加哥全國廣播公司報導,在2017年7月17日的「世界表情日」上,Facebook宣布每天在其信使平臺上發送大約50億個表情符號。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車輛管理部門推出了一項新規:2019年3月1日起,允許車主在車牌上增加一個emoji表情。
  • 又一個奇葩:表情符號聊天應用Emoji來襲
    騰訊科技訊 7月3日,《福布斯》網站今天刊登了署名為巴爾米·奧爾森(Parmy olson)的文章。文章指出,隨著Emoji社交應用的出現,傳統的語音或文字交流將面臨衝擊。奧爾森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無論如何,圖片即將成為人們交流過程中的一個更重要組成部分。
  • 二次元是怎麼玩壞臉書裡愛的抱抱表情:關愛沙雕角色與分頭行動
    雖然我們國內大多數人玩的社交軟體是微信、QQ、微博、D音之類的,但實際上會有不少人喜歡玩國外的軟體,不一定是為了認識國際友人,主要是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假如像推特、臉書、Ins之類軟體進入國內市場,小編覺得還是比較難以想像會發生什麼奇葩的事情,估計都是分為國內版與國際版,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社交軟體都是這樣走進國際市場,懂得人自然明白原因。
  • 美媒:中國人發的表情符號可能另有深意
    &nbsp&nbsp&nbsp&nbsp最初於20世紀90年代在日本出現的表情符號是人們通過視覺信息進行快速交流的方式,但普通的表情下可能會另有深意。由於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表情符號已經成為各界各地主流的交流方式。儘管大家都很熟悉表情符號,但在不同文化中,同樣的表情會有不同的意思。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臺灣籍反華女議員林珊如被澳大利亞政黨除名 因稱同性戀需治療
    【觀察者網綜合】從臺灣移民至澳大利亞,獲得排外政黨「一族黨」(One Nation Party)提名為議員參選人的林珊如因發表歧視同性戀言論,1月8日被「一族黨」「拋棄」。 臺灣籍移民林珊如(Shan Ju Lin)2016年底成為「一族黨」提名的昆士蘭州議會36名議員候選人之一,將角逐2018年舉行的選舉,是「一族黨」首位提名的亞裔參選人。
  • 點「贊」之外,Facebook新推出這6款超萌表情符號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一組表情符號絕對會成為在線用戶所熟悉的那種界面:Path 等社交網站和 Buzzfeed 之類的網站已經可以讓用戶用 「贊」 和 「喜愛」 之外的不同表情來對帖子做出回應了。新的 Reactions 表情符號將出現在 Facebook 的移動端和桌面端,以及信息流中的所有帖子中——前提是它們來自你的朋友、你關注的 Page 品牌頁面或帳戶,或是廣告商。莫塞利告訴我,就目前而言,Facebook 還不打算將 Reactions 表情符號整合到 Messenger 及 Facebook 旗下其他產品中。
  • 微信新表情上線,成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
    最近,微信表情包上新了 6 個 「靈魂小表情」,分別是翻白眼、666、讓我看一眼、嘆氣、苦澀和我裂開了,被網友刷屏。每一次微信更新表情包,無一不是年輕人使用頻率極高的網絡熱詞,比如之前版本的「吃瓜」、「Emm」、「社會社會」,都源自網友對某些熱點事件的集體吐槽,進而成為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