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莊子在《逍遙遊》中表達的一種境界。
《逍遙遊》是莊子的代表作品。逍遙遊的意思,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遊永恆的精神世界。
怎樣才能「無所待」地去作逍遙遊呢?莊子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就是必須能夠「乘天地之正」(順著天地的法則,亦即自然規律),「御六氣之辯(駕馭陰、陽、風、雨、晦、明的各種變化)以遊無窮(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才是無所待,才是逍遙遊。
什麼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呢?莊子說:只有那些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以及思想修養臻於完美的「聖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
「無己、無功、無名」就是忘記自身的存在,不貪戀功名利祿,隨遇而安,做到任乎自然,順乎物理,把自己的形體連同思想都看作是虛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無所限,無所待了,也就絕對自由地作逍遙遊了。
莊子的這一思想,源於中醫養生之術。「乘天地之正(順著天地的法則,亦即自然規律)」,「御六氣之辯(駕馭陰、陽、風、雨、晦、明的各種變化),人的養生,重在於適應自然法則,順應六氣,含飲食、冷暖、衣著、起居,以達到」無疾、未病「的健康狀態。
來源:金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