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日本媒體報導稱,中國出版當局下達通知,暫時中止出版日本人作家撰寫的著作和與日本有關的書籍。此通知一出,「許多出版社不得不取消了有關日本圖書的出版計劃,同時一些印刷完成的著作,也只好堆砌倉庫。北京的一些書店,還書架上撤走了與日本相關的圖書。」
而此前北京部分出版社也接到北京新聞出版局通知,要求出版社涉日的文化交流活動暫時停止,正在進行的涉日選題暫停,與涉日有關的圖書推廣活動也暫停。該通知指出,提到的「涉日」主要指3點:1.涉及日本作家;2.從日本引進版權的;3.國內作者所作的關於日本的選題。
該通知一出,在國內出版界引起不少討論,有出版社工作人員表示,除了文學、社會等類別的圖書受到影響,不少日本漫畫和幼兒讀物也暫緩出版甚至下架。在電視方面,與日本相關的動畫片悄然停播,例如一檔由日本倍樂生公司(早教產品《巧虎樂智小天地》製造公司)製作的名為《巧虎來了》的電視節目在上海SITV頻道便突然停播,原因不詳。
由於此前並不知道「巧虎」系列產品是完全引進日本版權,因而在微博上,不少家長都在詢問《巧虎來了》停播的原因。據了解,與這檔電視節目配套的《巧虎樂智小天地》早教產品引進日本的版權並在中國進行了配音包裝。它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株式會社)的主要產品。2007年,Benesse在中國獨資成立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由日本人松平隆擔任管理者,並由這家日資公司與中國福利會合作成立了「兒童挑戰項目組」,出版發行《樂智小天地》系列產品。但網絡資料顯示,中福會出版社實際上只負責發行工作,並不具備豐富的出版歷史與經驗。
目前業內人士擔心,「限令」很可能會影響「巧虎」系列產品的發行。而日本企業在中國佔據了龐大的幼兒早教市場,這也成為中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