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數省市已經開始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今年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071萬人,是近10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屆,考入名校更難了。
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逐年走高,雖然國內高校不斷擴招,「考大學」對於多數人來說,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想考上好大學依舊不是那麼容易的: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分數「通貨膨脹」堪稱史上之最,其中,準700分達1878人(部分省份未公布700分,取公布最高分);600分以上者,理工類285546人,文史類40726人,新高考類107678人,合計達433950人。
分數的「膨脹」讓高考的競爭激烈程度再次加劇,部分省市700分的考生也很可能無緣清北。雖然今年各高校錄取工作尚未全部完成,不過通過各省市一本(特殊類招生控制線)上線率,我們也能看出究竟哪些省份高考才是真正的「Hard難度」。
從下圖表格中,高考報名人數這一列可以發現,各省市間高考人數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北京市今年只有約4.92萬人參加高考,天津和上海也分別只有5.6萬人和5萬人左右,而大家所熟知的高考大省的人數則非常巨大:
安徽52.38萬人;
河北62.48萬人;
湖南53.7萬人;
廣東77.96萬人
廣西50.7萬人;
河南115.8萬人。
巨大的考生基數差異和基礎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導致各個省份之間的一本上線人數和一本率也產生很大的差別。
2020年各省一本線(特殊類招生控制線)上線率匯總
之前,在推文《高考難度排行榜!全國各地學生考上一流大學究竟有多難!》為大家詳細解讀過2019年全國各省錄取情況,其中京、津、滬三市基於高考人數少、優質基礎教育資源豐沛、生源質量高、高等教育資源密集等原因,在一本錄取率、211錄取率、985錄取率、清北錄取率等榜單上皆佔據前3位。
所以在2020年,京、津、滬三市基於相似的原因,在一本上線率方面仍舊排在全國前3位,其中北京以45.7%的超高一本上線率雄踞榜首,天津和上海以30.5%和30.3%分列2、3位。
緊隨其後的第2梯隊中,各省一本上線率均在20%-30%之間:
江蘇一本上線率29.4%
寧夏一本上線率26.4%
青海一本率25.8%
海南一本上線率25.2%
黑龍江一本上線率25.1%
陝西一本上線率24.2%
遼寧一本上線率22.7%
福建一本上線率21.7%
山東一本上線率20.9%
第2梯隊中各省一本上線率沒有突破30%的原因比較複雜,缺少頂尖基礎教育資源、考生基數龐大、經濟發展限制等都有可能成為影響高考一本上線率的原因。
第3梯隊則由安徽、河北等省市組成,這些省市2020年一本率皆在20%-10%之間。
如果上面的表格還不夠直觀的話,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下面這張柱狀堆積+折現圖,可以更清晰、直觀的反映出各省市之間考生一本上線率的差距。
點擊查看大圖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河北、浙江、雲南、吉林等幾個省份。
根據此前的統計,這幾個省份高分段考生在全國各省市間排位相當靠前。
可以看到,河南省2020年700分以上的考生達到169人,600+分的考生高達44000人以上;河北省700+和600+的考生也有108人和31000多人;雲南700+分的考生高達135人,浙江雖然未公布700分以上考生數據,不過691分以上考生有352人,也足以在各省市之間稱雄!
但這幾個省份內一本上線率卻遠低於其它省份,主要原因在於省內有限的優勢資源高度集中,加上龐大的考生基數,無形中拉開了高分段考生和中分段考生的距離;同時,高分段考生的集中,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本線的上漲。
比如河南省因為今年考生普遍發揮更好,所以與2019年相比,本科一批分數線文科增加20分, 理科暴漲42分。
我們都知道,一本線是根據以一本院校招生計劃數為基礎,將總人數擴大到1.1至1.2倍後劃定的,這也使得每年都會有一小部分一本線上的考生實際上是無法被一本院校錄取的,這也導致各省市一本實際錄取率應略低於一本上線率。
那麼我們既然知道了2020年各省市一本線(特招線)、上線人數和高考報名總人數,也就可以簡單預測出今年各省市的一本錄取率了。
可以看到,預測的各省一本錄取率和一本上線率相比略有降低,北京達到了38%以上,天津、上海、江蘇都在25%左右,遼寧略低於19%,高考大省山東只有17.4%,經常被網友們戲稱為「地獄模式」的河南只有9.6%,也就是說在河南省,100個人裡,只有不到10個人能考上一本大學,「高考地獄」名副其實。
雖然這種算法比較「簡單粗暴」,不過也能從側面說明,河南、廣東、山東等省份的考生,想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究竟有多難。
那麼想要進入一所水平更高的大學,就只能拼盡全力,把所有「賭注」都壓在高考上嗎?
雖然自政策發布之日起,強基計劃就受到了很多的質疑和「勸退」之聲,但不能否認的是,強基計劃確實為頭部高校選拔出了一大批成績頂尖、極具學科潛力、願意投身祖國科研事業的優秀學子。
更為重要的是,對於一些省市的考生而言,如果將升學定位為清北等頂尖高校,強基計劃的重要程度已不亞於高考裸分了。
根據統計,2020年清華大學在上海共招收26名裸分考生,北京大學(含醫學院)在上海共招27名考生,而兩校強基計劃在上海投放名額分別約為45人和40人;
再比如,2020年清華大學在陝西一批次共計劃招收39人,而在強基計劃中投放名額也達到了32人。這意味著,強基計劃對於一些省市的考生而言,和高考一樣是進入清北等名校的重要通道。
除此之外,山東、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的同學還可以多關注綜合評價(三位一體)。相較強基計劃而言,綜合評價不僅招生名額更多,而且開展招生的高校層次更加豐富,適合更多不同層級的考生報考。
最後要提醒的是,頂尖名校都有針對農村學生招生的高校專項計劃。按照規定,只要符合戶籍、學籍、實際就讀等要求即可報考,而且很多高校不會另設測試環節。對於很多貧困地區考生來說,這是難得的進入名校學習的重要機會,所以有資格報考的考生,一定不要錯過機會。
聲明:資料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