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水質渾濁因為水溫低,硝化細菌死了,什麼季節還拿水溫說事?

2020-12-2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養魚老道鄭重奉勸各位魚友:

關於我們飼養觀賞魚的水質問題,特別是在初期養魚,如果出現了水質渾濁的情況,請不要再拿什麼硝化細菌理論出來說事了。

我們不能說硝化細菌理論是無稽之談,但是有可能會誤導新魚友對於魚缸水質問題的處理方向和關注點,因為很多問題可能根本就不在這裡。

今天一位魚友又來詢問養魚老道,說是我的魚缸飼養觀賞魚已經一周了,為什麼水質一直白濁無法處理?是不是因為水溫近期有所降低,硝化細菌都死了呢?

經過詢問以後,他的魚缸前幾天水溫是33度,這幾天降溫到24度左右,所以說懷疑硝化細菌可能被凍死了,或者是不是活力不旺了,因此水質渾濁了。

其實我也很懷疑,是不是硝化細菌感冒了呢?

只要不結冰,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就不會死,確實是活力不旺,同樣的其他細菌活力也不旺啊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

大自然的所有生物和它們的運行方式,必定是相輔相成而又相生相剋的,這是個鐵定的規律。

不錯,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如果水溫降到了10度以下,硝化細菌也會失去活力,包括了觀賞魚和水中其他的任何菌群,它們也都是活力不旺啊。

隨著溫度的上升,在10度以上,大致上也就是驚蟄的節氣吧,萬物才開始復甦,當然各地的氣溫會有所不同。

而當水溫上升到了18度左右,金魚就已經開始繁殖了,這個時候由於處在季節交替期,其他細菌也開始趨於活躍,而在25度上下,應該是它們最為活躍的溫度,據部分資料顯示,硝化細菌反而是在25度左右,它們的繁殖速度最快。

如果到了30度以上,它們會活躍度趨緩,這個我們也別抬槓,當然也會有水溫高,某些菌類大量滋生的現象。

按理說,水溫越高,高過32度以上,水體中的溶氧量就會越低,觀賞魚的狀態就會相對較差,體表分泌物也會增多,如果我們的飼養密度較大,水質可能就會出現問題,這個未必與硝化細菌有關。

養魚才一周,硝化細菌怎麼可能大量繁殖?

這個或許是很多新魚友都會遇到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質極度不穩定期,就是在開缸初期的20天以內

這個問題大多數的原因,根本與硝化細菌無關的,因為硝化細菌形成和繁殖的速度很慢,比起其他異養菌要慢上很多,大致上,如果魚缸的硝化菌群徹底建立,據資料顯示,可能需要一兩個月。

而在此期間,我們首要注意到的問題,根本關注點不應該在什麼硝化細菌身上,而是應該關注以下這些問題:

第一點就是,是否提前養水?

其中也包括了困水和過濾循環,只要是沒有過多的氯氣刺激觀賞魚的體表,魚缸中沒有過多的雜質和氣泡影響到觀賞魚的呼吸,水質看起來清澈明亮,養水時間達到了一周或者十天以上,基本上這個水質就應該逐步趨於穩定了。

第二點就是,我們的物理過濾是否有效?

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有機物過多、雜質過多,必定會導致水質白濁,也可以理解為異養菌爆發,但是這個時候,即使我們千呼萬喚硝化細菌,它也未必會來的。

因此來說,物理過濾是否能夠做到有效地粘附雜質,這才是我們首要應該去關心的問題。

第三點就是,飼養密度和觀賞魚患病了

要麼就是我們根本沒有在意觀賞魚的飼養密度,當然雜質就會很多,再者就是觀賞魚的疾病過多,白毛了、水黴了、體表黏液脫落過多了、投餵量大了,壓抑了、神經質了,就是這些問題。

這些問題才是導致我們魚缸水質渾濁的根本。

開缸初期,水溫越高反而水質越不好調理,水溫低反而不難調理

這是一定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水溫高過32度以上,突然降下來,這個水質反而會渾濁的,一般情況是高溫季節、盛夏季節,如果大量觀賞魚突然入缸,有可能直接就是水質渾濁難以處理。

再說了,現在這個季節,大部分地區水溫都在20度以上了,我們根本也不應該拿水溫和硝化細菌說事了,這又不是冬天。

據我分析,極有可能就是這位魚友的飼養密度不低,再加上水溫突降,觀賞魚又是初入魚缸,有些不能適應或者輕微感冒等小病,導致了水質一直混濁無法處理。

這種情況其實有很多的,關於這個問題我也說過了多次,需要諸多因素的綜合判斷,絕對不是單獨一個條件或者一個因素就會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

最後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養水,而且飼養密度很大

最後經過詢問,還是因為這位魚友根本就沒有養水,竟然是魚缸和魚一起拿到家的,然後就開始放水養魚了,加了點魚樂寶,還有硝化細菌,其實這已經不是魚樂寶的問題了,即使是能夠消除掉水質中的氯氣,這個觀賞魚也是受到了新水的刺激,沒死就是好的了。

而且因為是買缸直接買魚,店家又附贈了幾條個體不小的草金魚,本來一個一米的魚缸已經被幾條錦鯉塞得慢慢的了,再加上這些所謂的贈品,還有不知道質量如何的硝化細菌,直接就能要了這些觀賞魚的命,別提什麼水溫高低觀賞魚感冒的問題了,與那些因素已經關係不大了。

錦鯉是最容易入缸壓抑的觀賞魚,尤其是個體較大的。

再加上沒有養水,濾棉絲毫沒有粘附性,過多的體表分泌物、排洩物全部在魚缸裡來回打轉,這個水質不渾濁才怪,我還在那裡說一條魚沒死已經是萬幸了,這時候這位魚友才告訴我,已經死了兩條最大的錦鯉了。

這是我們飼養觀賞魚最難處理的一種情況,我們能想到的一切招數,包括了什麼殺菌燈、淨水劑、添加再高質量的硝化細菌都是無濟於事的,已經開始死魚了,其他魚也早就重病在身了,還不知道是不是在那裡苟延殘喘著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它們自行減密,剩下幾條是幾條了,有隔離條件的可以適當把病重的隔離,沒有隔離條件的,沒有大量困水條件的,此題也就基本無解了。

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很多細節問題我也沒有來得及問,總而言之一句話,沒有養水是第一大錯誤,致命傷就是密度過大,這個事件根本與硝化細菌,沒有任何的關係。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水溫越低,魚缸水質越容易打理,我們培養硝化細菌還有什麼用?
    近期氣溫驟降,我們飼養的各種冷水觀賞魚如果不加溫的話,那麼水溫也是會逐漸的下降。很多魚友可能會驚奇的發現,氣溫下降之後,我們的魚缸水質反而會比高溫的時候更容易控制了,魚缸的水質逐漸變得更加清澈起來了,即使是換水頻率也不用和高溫時那麼頻繁了,這倒是個好現象啊。
  • 魚缸裡下藥就會傷害硝化細菌嗎,為什麼下藥之後水質就會渾濁?
    那是因為我們的水質問題,導致了整缸魚全部患病而已,水質才是最終的媒介。如果我們魚缸的水質良好,基本上也不會遇到整缸的觀賞魚全部患病,既然不會整缸患病,我們也不可能去整缸下藥,所以說,最終在我們下藥之後,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大多數原因不在與下藥之後,而在下藥之前,魚缸的水質早就玩完了。
  • 只是一周的時間,渾濁的魚缸水質就恢復了清澈,需要如何去做?
    今天,養魚老道再看看我的小迷你鸚鵡魚的魚缸水質,比起一周之前因為意外事故和加入孔雀魚所導致的水質渾濁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可以說是魚缸水質達到了自清的地步了。大家也可以看看下圖中這個魚缸前後之間的水質對比,我們明顯看得出來這個魚缸的水質變化。
  • 魚缸水質發白變渾濁,加淨水劑是個坑,告訴你真正原因及解決方法
    當你的魚缸中漸漸浮出一層白白的霧氣,那便是硝化細菌崩潰的開端。這時,水族店的老闆或許會對你來一句:「喂!靚仔,買瓶水質澄清劑去治魚缸水體發白莫咯?」你可能就會傻傻的買來一瓶水質澄清劑,往魚缸裡面倒。果不其然,沒多久,這白色的雲霧,便被觀賞魚駕著,飛往西天去了! 什麼?
  • 導致硝化細菌滅亡,不在質而在量,別把硝化細菌想的那麼不堪一擊
    關於硝化細菌的成因和運作、培養模式,我就無需再多言了,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濾材見光硝化細菌會死嗎?水溫不夠硝化細菌不能培養嗎?正常的藥量,一定能夠殺死硝化細菌嗎?魚缸裡加鹽適量,硝化細菌就會完蛋嗎?
  • 魚缸使用淨水劑之後,不會再遭遇水質渾濁了嗎,要注意什麼事項?
    關於這個東西養魚老道其實並不提倡,但是我們以前開魚店的時候,遇到水質問題倒是也常用,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不過我們家庭飼養觀賞魚,和魚店裡的做法並不一樣,我們對於魚缸的水質本身應該是:求穩不求快。除非是我們遇到了實在是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觀賞魚已經是命在旦夕,那麼我們也只能快速搞清水質以求保住觀賞魚的魚命了。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時不時地就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斷斷續續永無止境經常會有魚友如是說:我的魚缸水質一直維護的很好,只是一換水的時候,或者哪次餵多點,它才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然後,只要我往魚缸裡加點硝化細菌啥的,這個水質一兩天就會立刻好轉了,所以我的經驗就是,只要換水之後,就要加點硝化細菌,還有的魚友是習慣性加鹽
  • 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
    現在有很多的朋友們為了自己生活的樂趣,會選擇在家裡擺放一個魚缸,在家裡擺放魚缸的話,養金魚是很不錯的事情,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其實養金魚還是要注意一下方法和技巧。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沒有放魚的魚缸裡水質渾濁了怎麼辦?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魚缸裡並沒有放任何觀賞魚,只是放上了水就開始渾濁了,我們應該怎麼辦?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做什麼嗎,我們就敢保證我們的物理過濾能把這些雜質立刻濾除掉嗎?所以碰到這種情況,我們何必那麼麻煩,首先把魚缸裡所有的設備全部關閉,不要先想著去培養什麼硝化細菌,先把雜質去除掉了再說。
  • 新開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快速建立攻略,把這三步做到位就妥了
    那就是新開的魚缸如果用老魚缸裡已經穩定的水,摻雜一半已經困過的新水,是否能更快地建立硝化細菌系統?這個理論做法,其實之前網上也有魚友提出來過,並且也是有一定的依據。因為原來老魚缸裡面的水質比較穩定,那麼裡面自然而然就會有一些益生菌落,包括硝化細菌。理論上這樣確實是可以讓新開的魚缸水質加快穩定,但是能否更加快速地建立硝化細菌系統?
  • 魚缸水質渾濁如何解決?我把處理方法告訴你
    魚缸水質渾濁如何解決?我把處理方法告訴你魚缸水質渾濁不僅影響整體的觀賞性,還叫人看著很不舒服。當你站在魚缸面前看到面前的水質渾濁,也沒什麼心情再去看魚兒了。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但是水質太渾濁也不一定會讓魚生長的更好,否則就不會有換水這麼一個說法了。那麼魚缸水質渾濁該如何解決,我把自己知道一些處理方法告訴大家。在處理水質渾濁這個問題上不能太大意,我們應當對症下藥,觀察清楚情況在處理。一般缸中的水變渾濁有三種顏色,它們分別是白的、黃的、綠的。
  • 不談硝化細菌和闖缸魚,我們如何在最適合的時機往魚缸裡放魚?
    而對於魚缸裡硝化細菌的培養,我們完全是可以順其自然的去任其去發展的,在我們下入了主魚之後,再去根據實際情況慢慢的調理水質,硝化細菌它們也會慢慢的形成。那麼,我們如何能夠把握住往魚缸裡放魚的最佳時機呢?一、看時間點這個養魚老道早就說過,我們不用去談什麼除氯之說,只要是困水三到五天的時間,當然了最好是五天,這個也會有季節的差異,然後我們再開啟過濾循環系統運行三到五天,在這個時間點去放置觀賞魚即可。
  • 魚缸裡到底是應該加硝化細菌還是淨水劑?
    在淨水劑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只要我們適當的注意一下投餵量或者是保持住魚缸內的糞便量不是太多,那麼魚缸中本來存在的硝化細菌數量就會慢慢的增多,從而在魚缸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水質也就不會再渾濁了。
  • 魚缸水質渾濁加入淨水劑,立刻成為空氣缸,可能有效維持嗎?
    今天,因為有魚友問到了這個問題,魚缸水質渾濁,已經無法處理,手中也沒有適度的困水可以大量更換,遭遇到這種情況,可不可以使用淨水劑,加入淨水劑會不會有效果?更為關鍵的問題是,之後的魚缸水質會怎樣?是不是可以永遠保持空氣魚缸的效果呢?一、為什麼你購買的淨水劑根本不好用?
  • 如果觀賞魚缸裡停止供氧,會不會和硝化細菌的生成有所矛盾?
    一、正確的觀點所以說我們寧可把硝化細菌看成是所有有益細菌的代稱,也不能把硝化細菌的作用無限度的去誇大,這樣反而使得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受到許多無謂的幹擾。二、硝化細菌需要氧氣,但並不意味著魚缸裡就需要供氧1、關於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有很多魚友再問,魚缸裡不供氧硝化細菌就會死嗎,魚缸裡大量的供氧會不會影響到魚缸的水質?
  • 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魚缸淨水不可磨滅的存在-硝化細菌硝化細菌承擔著重大的重任,他是水質清潔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將魚缸中有害的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
  • 魚缸水質渾濁,白蒙蒙一片怎麼辦?常見原因以及有效處理方法在這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魚缸水質不好,尤其是水忽然變得白蒙蒙的問題。這些問題經常讓一些養魚新手朋友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處理,不知所措。其實魚缸水質忽然變渾濁,它是有原因的,也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家不用過分擔心。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但是關於魚缸的氧氣供應,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的就是,我們的魚缸供氧量永遠不要和水質問題發生衝突,否則的話,我們寧可保住過濾系統,也不要輕易去開那個供氧裝置,因為一旦開啟,有可能適得其反,特別是對於一些新開缸的,在魚缸水質上根本無法有效掌控的新魚友更是如此。
  • 為什麼有的魚缸,都看不見魚在哪裡了,觀賞魚它也不死呢?
    經常會遇到有些魚友問起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人家的魚缸水質似乎相當渾濁,連觀賞魚在哪裡都已經看不到了,但是它們也不死,人家似乎一直也養得很好,有些都是飼養四五年以上了。而輪到我們自己這裡,又是硝化細菌,又是上濾下濾,又是滴流盒加反氣舉的,哪怕是自己的魚缸水質已經呈現了空氣缸的狀態,這個觀賞魚它還是照死不誤,這不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嗎,早知道這樣,那還不如學學人家渾水養魚呢。其實,很多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
  • 如何快速培養魚缸硝化細菌?真相很冷酷,答案很搞笑
    硝化細菌三大特性,其中一個就是好氧,它喜歡什麼,你就給什麼唄!這是很基礎的知識,接下來,譁仔教大家一些較為難懂的養魚知識。為觀賞魚快速培養硝化細菌第二步——溫度、活菌和菌糧注意!硝化細菌喜歡23度到28度之間的水溫,其中最喜歡的溫度是25度;水溫低於15度,硝化細菌的活性就劇烈下降;水溫高於35度,部分硝化細菌的活性也會下降。其實,魚友們大多遭遇的是溫度偏低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