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究竟對啥?

2021-02-09 書法字典網

現在「天若有情天亦老」算是一句成語,它的出處是一首詩,並不是一副對聯,當然了,如果以律詩來衡量,一首律詩,就是四個對聯組成的,因此,我們說對聯,說到這一句,也還合適。

(一生只活了27年的李賀小像)

此句語出唐代號稱「詩鬼」的大詩人李賀的詩《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一生都帶有強烈的憂鬱氣質,他短短的一生只活了二十七稈,這句詩,他是用來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的,當然也指自然法則是無情的。原詩是這樣的: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裡,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通篇讀來,顯然這一句是整首詩的名句,是」詩眼「。

(李賀像)

放在這首詩裡,天若有情天亦老,象一聲沉重的嘆息,傷感情緒由此蔓延開來。有說不盡的悲傷遞次湧上心頭。但這句詩的格局又是大的,把個人的情感跟上天的命運聯合起來述說。所以後來毛主席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原封不動的引用了這一句,正是由於它的大格局,但是毛主席在後面跟它湊成一聯的下聯是「人間正道是滄桑」,雖詞性格律稍不工整,但格局更大,氣象更豪邁,更主動,也更樂觀,這當然是偉人才能做到的事。

(毛主席詩詞書法《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宋人高文虎的《蓼花州閒錄》裡記載了這樣一個典故,宋代初年,有個大才子叫石延年(曼卿)的,他在他的贈友聯裡,以「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上聯,對出下句「月如無恨月常圓」,實在高妙,這個石延年早年屢試不中,到宋真宗年間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遷大理寺丞,官至秘閣校理、太子中允。 北宋文學家石介曾經評價「石延年之詩,歐陽修之文,杜默之歌」稱為「三豪」。可見石延年的詩寫的有多好。我們今天來看這個對句,以月對天,以無對有,以圓對老,詞性聲律等對仗工穩,更妙在意境深遠,與上句兩相聯配,自然融為一體。

宋代還有文人,以這一句為上聯,對出其他的句子,但似乎格調差遠了,比如自號「大梁詞隱」的語人万俟詠,就在他的《憶秦娥》裡對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似乎,格律詞性都差得遠,而且在大白話之間,下聯中用了上聯裡的同字,幾乎算不上一句聯語了。不過万俟詠這個人生性疏狂,學詞都學柳永,當然,只在合自家心情,他自己就認為是好詩,我們只算詩人裡有這樣一個對句罷了。

(包拯像)

跟包拯同朝為官的還有一位詩人,叫孫洙,孫洙的策論寫的好,當時取士的方法主要是看策論,包拯其實也是個策論高手,包拯為官的底氣是他的政治見解,並不是小說、戲曲裡傳說的那些斷案故事以及鐵面無私的黑臉判官典故。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包公》開頭有一首歌,其實作詞者本人就是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真是好詩,值得一讀。扯遠了,接著說孫洙,孫洙寫過一闕《河滿子》的詞,詞中有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只不過是情緒的遞延,不能算對聯,就僅指詞的格局意境,李賀講完的他只不過又補了一刀罷了。至於對聯,更算不上,因為,字數都不對。

(元好問像)

到了金末元初,一位詩詞高手出現了,就是元好問,這位是大才,他算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梁,當世元好問就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我私下裡認為,他跟蘇軾他們還是差得不少),他在當今文學圈子裡廣為人知的原因是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一句因為被金庸老先生在《神鵰俠侶》裡引用而廣為人知,其實,關於「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個上聯,元好問也有對句,是出現在他的《蝶戀花》詞裡,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春到桃源人不到,白髮劉郎,誤入紅雲島。著意酬春還草草,東風一夜花如掃。過眼風花人自惱,已挫尋芳,更約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格局還算不錯,至少不遜於李賀,但情緒卻消極到了極點,被情所傷的元好問思想發展到了極端,以「無情」結束,這樣才能避免感情的困惑,顯然,消極得厲害,不算好對句,

當然,歷史上的對句還有很多,但似乎在對句詞句格律合格的前提下,仍以石延年的對句最為精妙,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老天如果有情,老天也會蒼老;明月如果沒有恨意,該當是不分初一十五,夜夜都是圓的。擅長對對聯的大家,是不是能對出更好的下聯呢?

@文章來源網絡,觀點僅供參考,歸屬者不詳,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多款黃銅印、宣紙、毛筆!

相關焦點

  • 李賀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若作上聯,該怎麼對下聯?很有意思!
    在簡述了「對聯「的基本要求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句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字數為7個;在斷句節奏上,可以按照223式讀,也可以按照43式讀;」天若有情「和」天亦老「為兩個主謂短語;仄起式,全句平仄為:平仄仄仄平仄仄 ;」天「是名詞,」有情「是動賓短語;「老」是動詞,為變老的意思。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中第四聯的出句,借用了中唐詩人李賀名篇《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成句,對句是詩人的原創。
  • 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宋朝一人酒後對出千古絕對
    有一句話說,神仙聖人名揚四海,鬼鬼佛佛卻無人知曉。唐朝的詩歌據不完全記載,一共有五萬首左右,大唐盛世開放包容的風氣奠定了詩歌發展的基礎。但凡詩寫得好的,都有封號,比如李白的封號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但是有一個詩人的封號卻是叫做「詩鬼」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李賀。既然能被封為李鬼那他的風格可想而知,一定是風格怪異,才會得此殊榮。
  • 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對,宋朝才現下半句
    他寫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竟然沒有詩人可以接出對仗工整的下半句,宋朝才下半句才出來。李賀生於中唐時期,祖籍河南。原本家裡是名門望族,後來隨著歷史變遷,他家族衰落了。至於衰落到什麼程度,就像是沒有一樣。
  •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出自: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感傷時。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麼?人間正道是滄桑不是原始答案
    李賀的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他的詩《金銅仙人辭漢歌》,原句是「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而緊接著「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一句是,「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此後又有很多詩人化用過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比如說石曼卿曾經用了這樣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宋代的孫洙也化用過這句話,他的用法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 四首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詩詞,前置後置巧妙運用,成為點睛之筆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常見的詩詞金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這個詩詞金句,可以說是廣為引用。最早該句見於唐代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通向鹹陽的古道上老弱衰敗的蘭花正在為遠離的行人們送別,倘若上天有感情都會為這情景變得衰老滄桑,表達出對故人離別的不舍之意。同時也對自己遭遇感到不滿和悲傷,用該句突出反映詩人內心強烈的不舍和惆悵。
  • 一句話一個道理: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樣解釋,值得一看
    天若有情天亦老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譯文】黃葉會在無風時獨自飄零,秋日雖不下雨,卻總為雲所覆蓋而顯得陰沉。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情愁而日漸衰老,這種在心中無所附著的幽怨真是難以承受啊!回想舊日的歡樂,仿佛在夢中一般,更添人無限的愁緒,夢醒來後又要到何處找回往日的歡樂呢?【評語】天本無情,所以不老,人為情苦,如何不老?情愁便似黃葉無風自落,飄掃之不盡。去之不絕,更哪堪秋風頻催,斷人弦腸。夢裡哪知身是客,恣情貪歡,哪曉得,無限歡情,翻作無窮苦因。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無數人化用!
    說起李賀的詩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比較陌生,他雖然名氣大,但是卻不如李白和杜甫,人們一提起他們兩個張口,便是能夠來上一兩首他們各自的經典的作品,可是一說到李賀,如果不是喜愛詩詞的朋友,大概很難想起他的作品,其實他的很多作品裡,也是誕生了很多非常經典的句,而且他的那些詩句,還頻繁地被後人使用,例如他最為著名的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後世的很多詩人,都直接使用過。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引得後人牽腸掛肚
    唐朝很多的詩人可能名氣並不是大,但是要論影響力的話,他們同樣使得後人不斷地去引用,而李賀的詩也是被無數的後人引用,尤其是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被無數人化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也使得這一句成為了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一句唐詩。儘管李賀只活了二十六歲,可是他的一生同樣轟轟烈烈,也是同樣的令人感動。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科舉考試是我一生的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秉承原則,特別注重提攜人才。號稱「詩奴」的賈島和「詩囚」孟郊的科舉之路上,都有韓愈的身影。在李賀正要參加考試的時候,有流言傳出:李賀的父親名字叫李晉肅,而李賀即將要參加的是進士考試。晉與進同音,李賀考試便是對死去的父親大不敬。儘管名聲在外的大佬韓愈一再為李賀辯解,可人們還是把李賀想成了壞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莫須有的罪名被安上之後,李賀與「進士」的緣分就此結束了。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衰蘭是送的什麼客?
    前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詩出唐朝詩鬼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在此句詩中,衰蘭指的是衰敗的秋蘭,而客,則指的是「金銅仙人」,其實,也指的是詩人自己。在全詩中,共出現兩次「客」,那麼接下來,我們把這句詩放到詩中,來具體聊一聊「客」!
  • 王淑嫻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為卿十賦漁家傲
    偏有悽涼心思鬧,孤身舊景卿音杳。惆悵月庭輕霧繚,向誰討,愁遣半榻相思稿。《漁家傲 晏殊譜》詞/王淑嫻歲短如梭春盡耗,為卿六賦漁家傲。斜倚玉臺裙緞嬈,時光耗,柔腸寸斷天知曉。半月偏將孤枕照,寒更漏長鼠偷糙。逝去韶華憑誰討,好悔懊,終年苦背相思套。
  • 球探盤王-天若有情天亦老,再為熱刺續一秒
    球探盤王-天若有情天亦老,再為熱刺續一秒
  • 「比酒還醉人」的心碎文案: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11.How about losing you and winning the world? 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
  • 保持通話人非 天若有情亦老
    熟悉港片的人,對陳木勝的《天若有情》《掃毒》《保持通話》《雙雄》《新少林寺》《新警察故事》《三岔口》《寶貝計劃》等影片絕不陌生,而與其電影的「燃炸」不同,生活中的陳木勝非常儒雅,一頭銀髮,戴著眼鏡,看人說話時都是眼中含笑,工作之外低調顧家、從無緋聞,人緣極好,與其合作過的文雋稱陳木勝「不多事,不多話,不張揚,默默幹活,不群不黨,謙遜和善」。
  • 入獄27年後沉冤得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能有這樣的結果,無疑是讓大眾看到了更多公正。有朋友問,怎麼看這一事件?引用毛爺爺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的一句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曾經有一位前輩告訴我,人生最難走的是正道,最容易走出來的也是正道。
  • 天若有情天亦老:原來這句詩出自李賀筆下!真不愧能與李白齊名!
    經李賀手筆,寫下了很多傳唱千古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雞一聲天下白」、「黑雲壓城城欲摧」等等。但遺憾的是,他在27歲時便英年早逝了,死後被葬於甘肅省隴西縣,被稱為「學士墳」。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夢天唐代:李賀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 宋詞中最霸道的情詞,不輸「天若有情亦老」,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
    宋詞的悽美哀怨是出了名的,但頗有意思的是,在後世評選出的宋詞十大金曲裡,前5名就有3首是豪放詞,依次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嶽飛《滿江紅.寫懷》、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至少說明,宋詞若是能寫出大氣勢,是很容易出經典的,只是這確實有難度。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的妙語天成之作
    黎簡《李長吉集評》說:"昌谷於章法每不大理會,然亦有井然者,須細心尋繹始見。"此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韓愈聽聞此事,大抱不平,作《諱辯》,稱:「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可惜他的呼聲並未改變李賀的命運,李賀終究還是被禮部除名。幾經周折,李賀最終以恩蔭得官,任奉禮郎,自此居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