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接,宋朝一人酒後對出千古絕對

2020-12-17 帶鹽的饅頭

李賀是誰?

李賀何許人也,聽我娓娓道來。說起詩人,第一出現眼前的一定是李白杜甫,沒有人不知道。有一句話說,神仙聖人名揚四海,鬼鬼佛佛卻無人知曉。唐朝的詩歌據不完全記載,一共有五萬首左右,大唐盛世開放包容的風氣奠定了詩歌發展的基礎。

但凡詩寫得好的,都有封號,比如李白的封號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但是有一個詩人的封號卻是叫做「詩鬼」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李賀。既然能被封為李鬼那他的風格可想而知,一定是風格怪異,才會得此殊榮。都說紅顏就薄命,才絕福就淺,用在李賀身上恰到好處。李賀的一生很坎坷,命運也很離奇,和李白相比,至少李白曾經是得到過皇帝的賞識的,還讓高力士給他脫靴讓楊貴妃給他當過研磨書童呢。可是李賀卻一輩子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

李賀這個人生的面黃肌瘦,面容枯槁,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所以才會得到了李鬼的封號。別看這樣,李賀其實是有皇室血統的,不過因為一些原因家道中落了。古代文人除了考取功名其實是沒有別的改變命運的機會,李賀倒是也爭氣,本來李賀前途無量,卻被自己的爹爹坑了一把,他的父親是李晉肅,因為名字犯禁導致李賀前功盡棄。

千古絕對

大約是在公元八一三年,即元和八年,李賀因不滿當時朝廷風氣,就由京城回到自己的老家洛陽。回家途中百感交集,有感而發,就作出了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千古佳作。這句詩中瀰漫著太多的悲傷和無可奈何,卻也飽含著一種重生與釋然的力量。

下聯已出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千古名句,引得後世的讀書人苦苦思索,想寫出一樣的下句來,但是都不盡如意,直到200年後,在一次宴會上,下聯才終於橫空面世。有一個讀書人叫做石延年,他讀書特別快,但是卻不求理解裡面的意思,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功名,而且特別喜歡喝酒,所以大家都看不起他。

在一個宴會他又喝醉了,開始誇誇其談自比李杜,大家都看不下去,於是就有一個人站出來要考考他,就把李賀的這首千古名句提了出來。大家就起鬨,讓他對一個下聯,雖然這個石延年讀書不太用功,但是他天賦異稟,腦迴路極快,他半夢半醒之間,一抬頭,看到了天上玉盤似的月亮,不禁想到了月亮的陰晴圓缺,於是順口而出了一句:月如無恨月長圓。震驚了在做的賓客,大家被他的才華徹底折服,從此不敢再小看他。

而在這之後,又是幾百年的光陰,又有一個讀書人,而且是站在黃土地上的讀書人也作出了下聯。那就是我們最偉大最尊敬的毛爺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不同的是,毛爺爺的氣概更加豪邁,更勝李賀。不過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答案。重要的是我們能從這些答案中獲取不斷探索的勇氣。李賀和毛爺爺所展示的是古今,兩個中國!

相關焦點

  • 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對,宋朝才現下半句
    他寫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竟然沒有詩人可以接出對仗工整的下半句,宋朝才下半句才出來。李賀生於中唐時期,祖籍河南。原本家裡是名門望族,後來隨著歷史變遷,他家族衰落了。至於衰落到什麼程度,就像是沒有一樣。
  • 李賀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若作上聯,該怎麼對下聯?很有意思!
    因為這兩句詩實在是太有名了,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另外也可能會有一些讀者要迫不及待地糾正我「這是毛主席的詩句,不是李賀的。」如果您有這個疑問,請自行上網搜索《金銅仙人辭漢歌》。可是,請注意,我說的是對對聯,不是要你背詩詞。如果從對對聯的角度來說,這下聯該怎麼對了?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引得後人牽腸掛肚
    據說他寫詩每次都是騎著一頭小毛驢,身邊掛一個小布袋,想到了一句好詩,快速地記下來,隨後扔進小布袋裡,久而久之小布袋全是優美的詩句,然後再一組合便是成為一首千古名篇。唐朝很多的詩人可能名氣並不是大,但是要論影響力的話,他們同樣使得後人不斷地去引用,而李賀的詩也是被無數的後人引用,尤其是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麼?人間正道是滄桑不是原始答案
    不過「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話的原創是唐朝的詩人李賀。李賀被人稱之為「詩鬼」,就是因為他的詩裡面往往有非常多奇詭的想像,經常借用神話來託古寓今,後人就稱其為鬼才。李賀的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他的詩《金銅仙人辭漢歌》,原句是「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被無數人化用!
    說起李賀的詩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會比較陌生,他雖然名氣大,但是卻不如李白和杜甫,人們一提起他們兩個張口,便是能夠來上一兩首他們各自的經典的作品,可是一說到李賀,如果不是喜愛詩詞的朋友,大概很難想起他的作品,其實他的很多作品裡,也是誕生了很多非常經典的句,而且他的那些詩句,還頻繁地被後人使用,例如他最為著名的一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後世的很多詩人,都直接使用過。
  • 天若有情天亦老:原來這句詩出自李賀筆下!真不愧能與李白齊名!
    提到唐朝詩人,我們都知道「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那麼如果我問你,你知道「詩鬼」是誰嗎?你肯定不知道吧,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李賀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與李白、李商隱被稱為「唐代三李」,與杜甫、李白和王維齊名。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中第四聯的出句,借用了中唐詩人李賀名篇《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成句,對句是詩人的原創。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究竟對啥?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通篇讀來,顯然這一句是整首詩的名句,是」詩眼「。(李賀像)放在這首詩裡,天若有情天亦老,象一聲沉重的嘆息,傷感情緒由此蔓延開來。有說不盡的悲傷遞次湧上心頭。但這句詩的格局又是大的,把個人的情感跟上天的命運聯合起來述說。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科舉考試是我一生的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秉承原則,特別注重提攜人才。號稱「詩奴」的賈島和「詩囚」孟郊的科舉之路上,都有韓愈的身影。李賀精忠報國的一片赤誠,韓愈很是欣賞。但礙於李賀的父親去世,李賀必須守孝三年,才可參加科舉考試。服孝期滿後,韓愈立即給李賀寫信,讓他趕緊參加考試,以此光耀門楣。當年的初冬,李賀參加了由韓愈等人組織的河南府試,並一舉獲得成功,年底便進軍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的妙語天成之作
    在地下七夕這一夜,男子只能孤身一人靜臥在羅帷內,眼見螢火蟲依稀照亮了當年定情時的舊衣上,他苦苦思念昔日的戀人,但也只能對著彎彎的月亮發呆。這個男子就是有著波濤詭譎詩風的「詩鬼」李賀。全詩以構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細以及語言的工整穩貼見勝,與李賀歌詩常見的驚才絕豔、穠麗詭奇多少有些不同。他遣詞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語,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別是章法構思之妙實足令人折服,全詩從夜半寫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會映襯自身的孤處,天上人間,融處生哀,充分顯示出作者過人的功力。
  •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會因悲傷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強烈的傷感情緒。也指自然法則是塢的。出自: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感傷時。
  • 宋詞中最霸道的情詞,不輸「天若有情亦老」,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
    宋詞的悽美哀怨是出了名的,但頗有意思的是,在後世評選出的宋詞十大金曲裡,前5名就有3首是豪放詞,依次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嶽飛《滿江紅.寫懷》、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至少說明,宋詞若是能寫出大氣勢,是很容易出經典的,只是這確實有難度。
  •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衰蘭是送的什麼客?
    前言「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詩出唐朝詩鬼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在此句詩中,衰蘭指的是衰敗的秋蘭,而客,則指的是「金銅仙人」,其實,也指的是詩人自己。在全詩中,共出現兩次「客」,那麼接下來,我們把這句詩放到詩中,來具體聊一聊「客」!
  • 四首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詩詞,前置後置巧妙運用,成為點睛之筆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常見的詩詞金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這個詩詞金句,可以說是廣為引用。最早該句見於唐代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通向鹹陽的古道上老弱衰敗的蘭花正在為遠離的行人們送別,倘若上天有感情都會為這情景變得衰老滄桑,表達出對故人離別的不舍之意。同時也對自己遭遇感到不滿和悲傷,用該句突出反映詩人內心強烈的不舍和惆悵。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千古流傳的名句,營造了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字裡行間溢滿了離愁別恨,尤其是「衰蘭」這一意象,為金銅仙人的「愁」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天若有情」這一句設想新奇,意境高高遠,歷來為人所稱道。
  • 7歲成詩的李賀,正是「成也才華,敗也才華」
    首先,從李賀的出身和履歷來看。說到李賀的祖上的家世背景,曾經也是屬於唐朝名門望族中的一支。具體為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雖說是唐宗室較遠的一支,可若要追根溯源的話確實是與當時的皇帝能夠扯上一點兒關係。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千百年來,擅長對聯的文人墨客層出不窮,很多對子更令人拍手叫絕,流傳千古,如「煙沿豔簷煙燕眼;霧捂烏屋霧物無」「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 為雪白頭」「霧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等等,還有李白的「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更是千古傳唱
  • 王淑嫻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為卿十賦漁家傲
    欲喚無聲情自惱,盅偏小,朱門酒後頻摔倒。《漁家傲 晏殊譜》詞/王淑嫻連翹邂逅梅己老,為卿二賦漁家傲。萬物扶蘇心懊惱,離別早,危樓簫徹悽涼調。偏有悽涼心思鬧,孤身舊景卿音杳。惆悵月庭輕霧繚,向誰討,愁遣半榻相思稿。《漁家傲 晏殊譜》詞/王淑嫻歲短如梭春盡耗,為卿六賦漁家傲。
  • 一句話一個道理: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樣解釋,值得一看
    天若有情天亦老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譯文】黃葉會在無風時獨自飄零,秋日雖不下雨,卻總為雲所覆蓋而顯得陰沉。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情愁而日漸衰老,這種在心中無所附著的幽怨真是難以承受啊!回想舊日的歡樂,仿佛在夢中一般,更添人無限的愁緒,夢醒來後又要到何處找回往日的歡樂呢?【評語】天本無情,所以不老,人為情苦,如何不老?情愁便似黃葉無風自落,飄掃之不盡。去之不絕,更哪堪秋風頻催,斷人弦腸。夢裡哪知身是客,恣情貪歡,哪曉得,無限歡情,翻作無窮苦因。
  • 誰能成李白第二?也許李賀有願望未了:要是能重來,我要當李白!
    在唐代能與李白比肩的是「詩聖」杜甫,他和李白並稱為「李杜」,可見這是唐朝文壇公認的兩位大咖。韓愈曾評價說,李杜的詩詞光芒萬丈長。兩人的詩風不一樣,李白的詩豪放飄逸,具有浪漫主義情懷;杜甫的詩風人們認為多屬沉鬱頓挫,也兼備多種風格。杜甫有的詩詞也很豪邁,但主流還是前者多些。兩位詩人各有各的特點,李白受多大的挫折,也寫不出杜甫的沉鬱;而杜甫再豪邁,也寫不出李白骨子裡的那股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