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稱化妝品宣傳「藥妝」概念違法 CeraVe首登中國遇尷尬

2020-12-19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徐斐

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指出我國在法規層面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但當天晚上,歐萊雅集團收購的美國「藥妝」品牌CeraVe(適樂膚)在上海舉行了中國上市發布會。面對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CeraVe進入中國市場後會如何應對?

首登中國市場便遇「尷尬」

2005年,由美國醫學研究員與專業皮膚科醫生合作開發的CeraVe品牌誕生,其以專效針對幹敏肌問題出名,在2017年被歐萊雅收購。歐萊雅在2017年年報中曾提及,CeraVe有20多種產品獲得美國國家溼疹協會推薦,是當前在美國增長最快的護膚品牌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CeraVe被正式引入中國市場前,就已擁有不少「忠實粉絲」。得益於直播和短視頻的興起,不少美妝博主都推薦過這一品牌,CeraVe在國內的全球購、海外購等平臺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消費者。

1月10日,在CeraVe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的當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明確指出,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

此外,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這意味著在美國以「藥妝」品牌聞名的CeraVe進入中國市場後,將面臨宣傳推廣方面的限制。

CeraVe(適樂膚)中國上市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祺欣 攝

歐萊雅對CeraVe的期望值較高

「我們也關注到了國家監管部門的相關規範,市場上確實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利用概念炒作產品的行為,導致了消費者的認知誤區。」歐萊雅中國副總裁兼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總經理陳旻表示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但CeraVe強調的是健康護膚理念,「我們更關心的是有沒有醫學的背書和專業健康的功效,以及是否有助於乾燥敏感肌人群解決皮膚問題」。

據陳旻介紹,中國女性的肌膚問題排在第一位的是乾燥,1/3的中國女性會有肌膚敏感的困擾,67%的女性會尋求皮膚科醫生的護膚建議。正是看到了中國越來越多消費者注重皮膚健康和皮膚保護,以及幹敏肌人群的巨大需求,歐萊雅才決定將適樂膚品牌引入中國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部分網友在社交平臺交流CeraVe產品使用體驗時表示:「感覺不太適用於亞洲人皮膚」。在進入中國市場後,CeraVe在產品配方上會不會做一些改變?對此,歐萊雅亞太區副總裁兼活性健康化妝品事業部總經理Sobiecka Ninell向記者表示,適樂膚的產品配方不會有任何變化,因為所有產品在中國都進行了測試和實驗,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CeraVe品牌屬於歐萊雅活性健康化妝品部,據了解,歐萊雅對這一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抱有較高期待。歐萊雅中國執行長斯鉑涵在發布會上表示,希望適樂膚能成為中國活性健康護膚品類的NO.1。

財務數據顯示,歐萊雅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上半年銷售額為133.9億歐元,同比增長6.6%,其中高檔化妝品部和活性健康化妝品部是同比增長最顯著的部門,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打「藥妝」「醫學護膚」概念屬違法
    此次解答中,明確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於「藥妝」「藥妝品」「醫學護膚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對於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的區別以及其在化妝品中的運用也做出了詳細解答。化妝品宣稱「藥妝」屬於違法行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解答中明確指出,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
  • 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北京青年報2019年1月30日訊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
  • 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
    原標題:嚴監管「藥妝」被打回原形?業內人士稱擦邊球仍可打 摘要 【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近日,國家藥監局卻對藥妝潑了一盆涼水。
  • 國藥監明確宣傳「藥妝」違法 化妝品宣傳不能蹭熱度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對「藥妝」「藥妝品」「醫學護膚品」等概念重申了監管態度。明確指出中國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且宣傳「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均屬於違法行為,此外,近來大熱的活性成分——表皮細胞生長因子人寡肽-1也被明確禁止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公告指出,中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
  • 國藥監明確宣傳「藥妝」違法,化妝品宣傳不能再蹭熱度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對「藥妝」「藥妝品」「醫學護膚品」等概念重申了監管態度。明確指出中國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且宣傳「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均屬於違法行為,此外,近來大熱的活性成分——表皮細胞生長因子人寡肽-1也被明確禁止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公告指出,中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
  •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 「藥妝」應聲下架
    鷗美藥妝的店名本身就帶有「藥妝」二字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化妝品宣稱「藥妝」概念系違法 還有哪些品牌在頂風作案?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8日電(高曉鍈)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一份公告指出,化妝品凡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這讓曾經紅透半邊天的「藥妝」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截至發稿,淘寶和京東已雙雙設置了「藥妝」敏感詞。不過,中新經緯客戶端在線下走訪時發現,仍有不少化妝品品牌打著「藥妝」旗號向消費者推銷產品。
  •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帶來市場震動:「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一紙禁令帶來藥妝市場震動——  「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鷗美藥妝的店名本身就帶有「藥妝」二字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
  • 藥監局發藥妝禁令 「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藥監局發藥妝禁令原標題:國家藥監局發布禁令:「藥妝」應聲下架「同名」企業尷尬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藥妝」一夜消失,國家藥監局重拳整治600億大市場
    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卻在近日悄然放出風聲,明確了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均屬違法。目前,在淘寶、蘇寧兩大電商平臺上搜索「藥妝」關鍵詞,已經不顯示任何商品。記者注意到,連原品牌名中帶有「藥妝」字樣的森田藥妝旗艦店,已經抹去藥妝字樣,改為「森田」了。
  • 國家藥監局重拳規範 鷗美仍打「藥妝」招牌
    吳容今年年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再次重申不得以「藥妝」作為宣傳。然而,仍有部分品牌在打「藥妝」的擦邊球。《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北京走訪時發現,多家鷗美藥妝的門店招牌及店內廣告張貼仍為「OMEY鷗美藥妝」。近日才開業的鷗美藥妝天貓旗艦店以及鷗美官網上,仍在宣稱自己是「藥妝」。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髮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公司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摘自北京青年報)
  • 「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鷗美藥妝的店名本身就帶有「藥妝」二字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新規將行 廣藥旗下佰花方稱「藥妝」時日無多
    來源:宋清輝18個月前,國家藥監局強調化妝品宣稱「藥妝」違法,各企業品牌掀起一股下架整改風。如今,禁令發出不足兩年,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仍有部分企業踩著政策紅線以獲取利益。7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廣藥集團旗下化妝品牌佰花方在官網號稱,將藥研體系應用於藥妝產品開發,且「研發、生產遠超普通護膚品的基礎性層級」。
  • 嚴監管「藥妝」被打回原形?業內人士稱擦邊球仍可打
    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提及: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藥妝也受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關注。此前,包括雲南白藥等公司都紛紛加碼這一領域。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再以藥妝形式包裝產品。
  • 國家藥監總局重拳整治「藥妝」市場
    01「藥妝」資訊1月10日,歐萊雅集團宣布旗下品牌適樂膚(CeraVe)正式登陸中國市場。在全球多個國家的市場定位為「藥妝」的適樂膚被宣稱為歐萊雅(中國)活性健康化妝品部的第四位成員。巧合的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同一天發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再次明確,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本次監管向外界傳遞的訊息是:藥就是藥,化妝品就是化妝品,廠商不可以再以「藥妝品」、「醫學護膚品」「醫學專家」等字眼混淆概念,打擦邊球營銷。
  • 國家藥監局出手了!百億「藥妝」市場被戴上緊箍咒
    【百億市場迎來新監管,國家藥監局出重拳整治】提起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不免讓人想起在中國備受追捧的「藥妝」。利用醫院、大夫等各種醫學類詞彙來為自己做宣傳,是這類產品的慣用競爭手段,有些產品為了增加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甚至直接將自己的產品宣傳印上「藥妝」二字。
  • 「藥妝」違法 歐萊雅們怎麼辦?
    「藥妝」違法,歐萊雅們怎麼辦?一夜之間,「藥妝」成了敏感詞。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公司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電商平臺掀起「藥妝」下架潮
    近一周來,一場淨化化妝品市場的戰鬥悄然打響,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指出,化妝品宣稱「藥妝」「含有EGF」均屬違法行為。  1月14~18日,中國食品藥品網、《中國醫藥報》曝光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化妝品涉及「藥妝」的違法行為。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宣傳中禁止使用「生發」等詞
    圖片來源:重慶市場監管哪些化妝品廣告用語屬於虛假宣傳?12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表了題為《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的文章進行了明確。化妝品宣傳禁止使用「生發」等詞12月25日,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發表了題為《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的文章,文章表示,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於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其作用溫和,只是起到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