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嚴監管「藥妝」被打回原形?業內人士稱擦邊球仍可打

摘要

【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近日,國家藥監局卻對藥妝潑了一盆涼水。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提及: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證券日報)

  近年來,藥妝在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的受歡迎度日益提升。藥妝,因為有了「藥」字,讓這個化妝品的分量和身價倍增。

  近日,國家藥監局卻對藥妝潑了一盆涼水。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提及: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藥妝也受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關注。此前,包括雲南白藥等公司都紛紛加碼這一領域。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再以藥妝形式包裝產品。一家曾發力藥妝市場的上市公司董秘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產品早改稱功能性護膚品了。「藥妝一直都是不合規稱呼,行業規定也從來沒有藥妝這個說法。這一次只不過是監管部門又強調了一遍」。

  對於此次國家藥監局的回應,一家化妝品企業人士認為,會對行業產生影響,但不會有實質影響。「企業有的是擦邊球可打」。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包括屈臣氏在內,店員仍在以藥妝形式向消費者介紹化妝品。但記者在多款產品的外包裝上,並未找到藥妝或者醫用護膚品的字樣。

  平臺已將藥妝、醫學護膚品屏蔽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再次明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國家藥監局表示,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

  就在國家藥監局對藥妝一文發出解釋時,據媒體報導,歐萊雅集團收購的美國「藥妝」品牌CeraVe(適樂膚)在上海舉行了中國上市發布會。對於歐萊雅的中國藥妝計劃,會不會有影響,值得關注。

  不過,據記者了解,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搜索「藥妝」、醫學護膚品這兩個字,已經是顯示無搜索結果。

  此外,藥妝也常常是海外代購的爆品。

  《證券日報》記者向一位日本代購詢問藥妝一事,其向記者介紹,日本也沒有藥妝這個說法。所謂的藥妝,是去藥妝店裡買東西。日本的藥妝店,既賣藥品,也賣化妝品。日本化妝品管理較為嚴格,分為普通化妝品和醫藥部外品。「醫藥部外品的管理較為嚴格,比如對一些成分的控制等等。其在商品外包裝上也會進行標註」。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藥妝很火,但很少有人能說清楚藥妝的具體內涵。在屈臣氏店內,店員向記者介紹,藥妝「刺激性小,溫和,敏感皮膚適宜」。

  上述化妝品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很少有人認為藥妝是藥,但藥妝給人的感覺是質量和安全保障。

  化妝品市場能否迎來嚴監管

  據媒體報導,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7年中國藥妝市場規模達到625億元,年增速在20%左右。到2023年,預計中國藥妝市場銷售額將達到811億元。未來,在藥妝市場,尤其是化妝品市場能否迎來嚴監管,引起了市場關注。

  在採訪過程中,有業內人士透露,相較於藥品,化妝品市場監管尚較寬鬆。未來,監管或將趨於嚴格。

  據記者在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2019年1月2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全國化妝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開啟為「美麗事業」保駕護航新徵程》一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李利、局長焦紅聽取了會議情況匯報。

  會議分析認為,當前我國化妝品消費需求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化妝品安全已經成為民生關注新熱點。非法添加、假冒品牌化妝品、利用網絡制假售假等突出問題多發頻發,公眾的化妝品消費安全面臨新挑戰。我國法規配套制度仍不能完全適應產業發展,監管技術和手段不能完全跟上產業發展步伐,化妝品監管體制機制面臨新課題。

  會議強調,2019年全國化妝品監管系統要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為契機,進一步健全監管制度機制;以打擊違法添加和制假售假為重點,嚴懲重處違法行為,進一步淨化市場環境;等等。

  不過,上述化妝品企業人士認為,目前,國產藥妝規模很小,估計嚴格監管的可能性較小。「藥妝只是企業宣傳的噱頭,企業也可以換別的說法」。

  相關報導>>>

  淡馬錫考慮出售屈臣氏25%股份

  弱化國貨主攻進口品 屈臣氏能否走出「品牌老化」困境?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DF353)

相關焦點

  • 「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例如天貓國際一家店鋪銷售的「日本松本清Curel珂潤藥妝敏感肌卸妝啫喱」商品,在其產品介紹中出現了「無添加藥妝」的內容。此外,還有店鋪銷售「星期四農莊茶樹精油祛痘凝膠消除痘印粉刺膏啫喱25g×2支澳洲藥妝」「美國藥妝CeraVe PM夜間保溼修護乳」等名稱中包含「藥妝」字樣的產品。
  •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 「藥妝」應聲下架
    ——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不過店員在介紹上述促銷單頁中的產品時,仍不斷強調「這些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藥妝產品,非常安全,適合敏感肌膚」。   在位於朝陽區頤堤港的另一家屈臣氏門店,當顧客詢問是否有藥妝品牌時,導購員也進行了相關品牌介紹和功效推薦。北青報記者在該門店一處貨架上發現,一款德國護膚品品牌的檯曆上標註了「來自德國藥妝品牌」的宣傳字樣。
  • 國家藥監局一紙禁令帶來市場震動:「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例如天貓國際一家店鋪銷售的「日本松本清Curel珂潤藥妝敏感肌卸妝啫喱」商品,在其產品介紹中出現了「無添加藥妝」的內容。此外,還有店鋪銷售「星期四農莊茶樹精油祛痘凝膠消除痘印粉刺膏啫喱25g×2支澳洲藥妝」「美國藥妝CeraVe PM夜間保溼修護乳」等名稱中包含「藥妝」字樣的產品。
  • 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北京青年報2019年1月30日訊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
  • 藥監局發藥妝禁令 「藥妝」稱謂大面積消失
    》,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例如天貓國際一家店鋪銷售的「日本松本清Curel珂潤藥妝敏感肌卸妝啫喱」商品,在其產品介紹中出現了「無添加藥妝」的內容。此外,還有店鋪銷售「星期四農莊茶樹精油祛痘凝膠消除痘印粉刺膏啫喱25g×2支澳洲藥妝」「美國藥妝CeraVe PM夜間保溼修護乳」等名稱中包含「藥妝」字樣的產品。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國家藥監局髮禁令:「藥妝」下架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公司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摘自北京青年報)
  • 嚴監管「藥妝」被打回原形?業內人士稱擦邊球仍可打
    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其中提及: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藥妝也受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關注。此前,包括雲南白藥等公司都紛紛加碼這一領域。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卻發現這些企業不再以藥妝形式包裝產品。
  • 電商屏蔽「藥妝」 線下實體店推銷忙
    電商屏蔽「藥妝」 線下實體店推銷忙 2019-01-18 09:16: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繼京東、蘇寧關閉了「藥妝」搜索後,淘寶也將「藥妝」這一搜索詞屏蔽。
  • 「藥妝」違法 歐萊雅們怎麼辦?
    「藥妝」違法,歐萊雅們怎麼辦?一夜之間,「藥妝」成了敏感詞。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公司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香港屈臣氏、萬寧與莎莎給予中國藥妝的服務啟示
    香港屈臣氏、萬寧與莎莎給予中國藥妝的服務啟示 CBO首頁 | 作者: | 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  2010-10-21  訪問量:1389
  • 藥妝遭強監管背後:歐萊雅、屈臣氏讓皮膚醫生專家背書
    到2023年,預計中國藥妝市場銷售額將達到811億元。20多年前,舶來的「藥妝」概念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如今藥妝的說法已經被消費市場普遍接受。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卻在近日悄然放出風聲,明確了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均屬違法。目前,在淘寶、蘇寧兩大電商平臺上搜索「藥妝」關鍵詞,已經不顯示任何商品。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打「藥妝」「醫學護膚」概念屬違法
    此次解答中,明確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於「藥妝」「藥妝品」「醫學護膚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對於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的區別以及其在化妝品中的運用也做出了詳細解答。化妝品宣稱「藥妝」屬於違法行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解答中明確指出,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
  • 我們暗訪了屈臣氏 發現面膜區藏著這10大秘密
    除此之外,難道屈臣氏只在面膜區域統一販賣面膜?當然不會。實際上,擺放面膜的那60%-70%的中島和若干堆頭只是屈臣氏面膜銷售的一部分,在買護膚品的地方,同樣會放上同品牌的面膜,以便於店員做連帶銷售。美即最新系列產品是什麼——美即水光盈系列。時下最流行的面膜款式是什麼——動物或面具圖案的面膜。而這些熱門面膜,你都可以在屈臣氏面膜陳列區的最上面兩排找到。不僅如此,這裡也包含了當下最熱門概念——水光、天然、植物……眾所周知,中島的上面幾排是陳列的黃金區域,最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 國家藥監局稱化妝品宣傳「藥妝」概念違法 CeraVe首登中國遇尷尬
    每經編輯:徐斐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指出我國在法規層面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 藥妝市場急變臉 商品從熱搜到下架
    近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此態度一出,引發藥妝市場不小的震動。
  • 再度暗訪屈臣氏 發現面膜區竟藏著這10大秘密
    除此之外,難道屈臣氏只在面膜區域統一販賣面膜?當然不會。實際上,擺放面膜的那60%-70%的中島和若干堆頭只是屈臣氏面膜銷售的一部分,在買護膚品的地方,同樣會放上同品牌的面膜,以便於店員做連帶銷售。美即最新系列產品是什麼——美即水光盈系列。時下最流行的面膜款式是什麼——動物或面具圖案的面膜。而這些熱門面膜,你都可以在屈臣氏面膜陳列區的最上面兩排找到。不僅如此,這裡也包含了當下最熱門概念——水光、天然、植物……眾所周知,中島的上面幾排是陳列的黃金區域,最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 被忽悠了這麼多年,國內最火的藥妝「薇諾娜」竟然違法?
    最近幾年「藥妝」的概念特別火, 特別是日本藥妝,說到藥妝,似乎很容易讓人誤會是添加了藥品成分的化妝品,所以要比普通化妝品更專業,價格也比普通化妝品貴得多。自從藥妝這個概念火起來之後,藥妝品牌也是越來越多。
  • 藥妝反攻市場:屈臣氏擬開50新店、康是美欲增10門店
    景氣回溫,臺灣兩大藥妝品牌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康是美全面反攻市場。屈臣氏宣布啟動品牌煥新計劃,門市、商品結構及LOGO整體改造,同時增設小型店,吸引更多族群,預計今年將再展30至50個新店;康是美則計劃再增開10店,且年度率先啟動「醫美大賞」,預估該檔期可帶動業績成長2成。
  • 「敏感肌護理」是藥妝的新解藥嗎?
    從歐萊雅正強化其「活性健康部門」,上海家化重啟以藥妝定位的玉澤,屈臣氏、嬌蘭佳人、T3C等紛紛加推自有藥妝品牌來看,儘管「藥妝」一詞仍處在灰色地帶,但這些商業先驅們無不卯足勁,先幹了再說。值得注意的是,藥妝或者說敏感肌護理的產品,排面正在屈臣氏店鋪內擴大。除專業皮膚護理區域中薇姿、理膚泉、芙麗芳絲等進入中國多年的藥妝品牌,DR.MAGIC、李士(原名李醫生)、Dr.Ci:Labo(城野醫生),以及花印推出標識為「醫藥部外品」的日本進口系列等藥妝產品無處不在。
  • 化妝品宣稱「藥妝」概念系違法 還有哪些品牌在頂風作案?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8日電(高曉鍈)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一份公告指出,化妝品凡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這讓曾經紅透半邊天的「藥妝」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截至發稿,淘寶和京東已雙雙設置了「藥妝」敏感詞。不過,中新經緯客戶端在線下走訪時發現,仍有不少化妝品品牌打著「藥妝」旗號向消費者推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