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為了適應寶寶成長,孕媽媽的身體會有很大的變化,在分娩以後這些變化就會慢慢的恢復,經過42天的產褥期恢復,身體究竟恢復得怎麼樣,這就需要產後及時的檢查,由醫生來檢查這些生理變化,是否已經回到正常狀況。所以,產後42天複查對於新媽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及時地了解新媽媽的恢復情況和一些健康問題,並給予指導。
那麼,有哪些檢查項目要做呢?
1.測量體重
監測產後體重增加的速度,如果體重增加過快,就應當調整飲食,減少主食和糖類食物的攝入量,並堅持適當鍛鍊;如果體重較產前偏低者,那就要增加營養了。產後體重是最簡單、最方便的自測健康的標準,產後新媽媽也可以在家裡備一個體重秤,隨時關注自己的體重。
溫馨提示:
坐月子期間,體重應該基本保持穩定,增加和減少以不超過4斤為宜。
2.量血壓
這是基礎檢查項目,主要是看產後媽媽血壓是否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如果血壓尚未恢復正常,就應該及時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溫馨提示:
正常血壓值在110/70-120/80毫米汞柱,高於140/90毫米汞柱為高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為低血壓。
3.血常規
主要是確認新媽媽是否有貧血,特別是妊娠合併貧血以及產後出血的新媽媽,一定要做這一項檢查。
溫馨提示:
分娩時的失血、產後惡露排出和哺乳,都可能引起貧血。血常規檢查結果,如果紅細胞計數低於參考值範圍,血紅蛋白測定計數在100克以下就是貧血了。
4.尿常規
確認新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
5.盆腔檢查
包括子宮大小、子宮是否脫垂、骨盆底肌肉組織張力恢復情況。
6.陰道分泌物檢查
觀察陰道分泌物的量、色、味,以確定子宮恢復情況是否有炎症。
溫馨提示:
患有陰道炎症的媽媽,應該忌口,不要吃辛辣、厚味道等刺激性食物,應該多吃清淡食物。
7.會陰和產道的癒合情況
這是順產媽媽必檢項目,主要確認側切或者撕裂後傷口癒合的情況。
總結:
產後42天檢查時,新媽媽也可以詢問,在寶寶餵養和護理方面遇到的難題。如果新媽媽對自己奶水的質量和營養狀況有疑惑,也可以進行乳鈣水平測試,查看是否缺鈣,一旦查出缺,新媽媽可以通過飲食調整或者遵醫囑服用鈣片。
產後42天在醫學上稱產褥期,是產後媽媽身體恢復的重要時期,也是媽媽心裡轉換的重要時期,此時進行檢查能夠更好地了解新媽媽的身體狀況。同時,新媽媽去產檢的時候也別忘記帶上寶寶,讓醫生綜合評估寶寶的身體發育、營養狀況和健康情況,並建立嬰幼兒健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