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貼春聯,是自古就有的習俗,從做初的在門兩旁懸掛桃符,到開始在木板上書寫,再到宋朝之後的紙質載體,這就完成了春聯習俗的基礎。再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張貼的春聯內容也都極具特色,細分可知,大體分為古代古風類、改革開放後、新時代三個節點。你家的春聯其實也逃不過這三個特徵,我們就一起細數那些年用過的春聯……
首先我們說一下通用聯,多是傳統文化類的春聯,如「門迎百福福星照,戶納千祥祥雲開」。這一類的特徵多少選取傳統文化字眼;或者以景色為主,如「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是自古以來人們都會在新春選用的。凡是沒有時代詞語的對聯,應該都屬於這一類型。所有人家常貼的經典聯,莫過於「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放開,人們在過年張貼的春聯,多是以「商業」為主要特色,在店鋪中最常用的經典聯就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到了一般人家,在春聯的字眼裡就多了「財」、「富」等,如「春風入喜財入戶,歲月更新福滿門」;還有「佔天時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財富」。同時在這個時代,與政策相關的內容也進入了春聯中,也加入了對國家的期盼和祝福,如「東風化雨千山翠,政策歸心萬戶春」。
到了新時代,家國觀念的層次更深了,尤其體現在鄉村的春聯內容中,更使人們感受到了國泰才能民安,也抒發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國家發展的欣欣向榮的讚美。如「壯麗山河多異彩,文明國度遍高風」、「國泰民安逢盛世,風調雨順頌華章」。
新時代裡,在春聯中有一個「單位聯」是很有不同特色的,在這一類聯中,就完全是和政策及主流價值相關了,如「錦瑟和諧奏響迎春曲,上下齊心共赴中國夢」、「三嚴三實創新奮進謀發展,一帶一路夯實基礎促改革」等。這種所謂的「企事業單位聯」,因為是謳歌主流價值觀,並且多是張貼單位大門,那麼字數都比人們用的春聯字數多,再如以下這樣的「幫扶慰問送溫暖 提升幸福指數,法制平等得公正 增強群眾基礎」、「幹群同心 內外市場共盈利 普惠職工,深化改革 上下聯動齊發展 共促經濟」。
整體來看,春聯內容的變化,實際上就是人們上一年的生活反映和對來年的期盼。即使涵蓋的內容不一而足,政策也好,主流價值也好,以及對山河景色的的描寫,歸根結底都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集中體現。一年一度的新春來臨,大紅紙鋪開,揮毫時心懷感恩和恭敬,你家的春聯是否已經請人書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