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

2020-12-19 閩南網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

貼春聯簡介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貼春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春聯貼的場所也有所講究:「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張貼在大門、中門及窗戶兩側的紅色春聯為對聯。有的人會自己動手寫對聯,不過當前大多數還是用買的。

  春聯以採用對仗的形式,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吉祥話描繪時代背景,抒發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門兩側張貼春聯,還在門的左右邊分別張貼著繪有門神的畫像。除夕當天貼的春聯將會一直保持到它們自然脫落或褪色為止。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

  春節,是中華民族「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中華民族這些傳統慶祝活動中最有文化底蘊的非貼春聯莫屬。過年時貼春聯,慶祝新春,表達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望。

  傳統春聯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

  貼春聯作為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增加喜慶氣氛,是我國城鄉人民十分喜愛的春節活動之一,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文學色彩的娛樂活動。 中國人在新年開始家家戶戶忘不了往大門上貼一幅春聯。在爆竹聲中,人們喜笑顏開地簇擁著,把用大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到門框上或門心裡。

  新年新氣象,從家家戶戶門口的春聯就可以看出,紅底黑字或紅底金字的春聯,似金龍出海,狂鳳起舞,洋溢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紅色喜慶和春意。正所謂「把新桃換舊符」,春聯已成為辭舊迎新的標誌,春聯也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寄託。

  貼春聯的來歷

  春節,在我國人民心目中是農曆一年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聯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紅色的桃木削成長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畫上兩個神像———神荼和鬱壘的畫像,釘在大門兩旁,用來驅鬼闢邪,以求吉利。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其得名和推廣和朱元璋密不可分。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春聯在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春聯成為一個廣泛的概念,出現了很多附屬的品類。根據使用的場所,可分為框對、春條、橫披、鬥方等幾種。

責任編輯:任少傑

相關焦點

  • 春節貼春聯,那麼春聯的來歷,你知道嗎?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像這樣的春聯每當我們過年的時候都能看到,各家各戶都會貼春聯,那麼你知道它的來歷和他的寓意嗎?門神「春聯」一詞的出現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喜歡排場和熱鬧,喜歡大戶人家除夕貼桃符,於是頒布了御旨,要求家家戶戶用紅紙寫成春聯貼在門框,由於是朱元璋頒布的政令也使得春聯在各家各戶推廣開來的
  • 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換門神,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
  • 中國貼春聯的傳統及來歷
    貼春聯和貼門神的由來——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我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貼門神包含了許多文化,這些都是我們的古老文明,中國悠久的歷史及豐富的文明。並且門神畫著的是我們唐代兩位著名的將軍,這樣一來,也有著對他們的崇敬與紀念之情。
  • 春節的傳統習俗之貼春聯
    以上是春聯的來歷,那麼春聯貼法有什麼講究嗎,什麼時候貼春聯呢?  北京民諺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這是說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可以寫春聯了。至於什麼時候貼春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會略有差別。有諺語說,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貼倒酉——這是說陰曆二十八九貼春聯。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在中國有很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春節這個節日算是最大的一個。在春節當天舉國歡慶,家家團圓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樂不思蜀。然而在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年夜飯、拜年、守歲等等,當然貼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那麼大家對貼春聯的習俗又了解多少呢?貼春聯又是起源於何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兩側,貼上大紅春聯,寓意著喜慶吉祥。說起春聯的起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的。
  • 貼春聯不只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文化,蘊含了豐厚的內涵!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讀書使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貼春聯不只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文化,蘊含了豐厚的內涵的事情,有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哦「可以說貼春聯的文化一直從古代傳到現在仍舊被大家所推崇和傳承,其中原因有很多。
  • 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關於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介紹
    馬上到新年了,人們會有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如祭灶、掃塵、置辦年貨以及掛燈籠、貼春聯、窗花等。貼上春聯和掛上燈籠就增添了幾絲過年的氣氛。那麼,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呢?一起來看看吧!春聯什麼時候貼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其和、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一起統稱為「年紅」。在春節期間,貼年紅也是很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一般來說,家家戶戶「貼年紅」是在農曆臘月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在門窗上貼上年紅,不僅可以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表示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望。
  • 【薦讀】貼春聯
    如今,大年三十貼春聯已成為一種風俗,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大紅的春聯,以此來辭舊迎新,增加喜慶氣氛,企盼來年有個好光景。我生長在偏僻的農村。記得小時候一進入臘月二十幾,人們都要花上幾毛錢,一張紙也就幾分錢,早早買上幾張大紅紙以備寫對聯,那時,農村的人叫寫對子,貼對子。
  • 貼了這麼多年的春聯,關於貼春聯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除夕貼對聯是春節最經典的習俗,其背後具有深厚的文化蘊涵與歷史淵源。貼對聯的起源與桃符、門神等事物密切相關,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聯也逐漸與文人才子掛鈎,成為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徑,他們把酒言歡、吟詩作對,將對聯文化發展到極致。
  • 過春節貼春聯,是傳統習俗,但「春聯」的由來卻鮮為人知?
    其實,過年貼春聯這個習俗距離我們並不是很遠,從第一幅春聯的產生、普及到今天,也就幾百年的時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歷史記載的第一幅桃符春聯,是由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所作。到了宋代,王安石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由這句詩我們可以得知:在我國的宋代是沒有紙質春聯的,那時的人們用的還是桃符。
  • 豬年貼春聯,那「貼春聯」用英語怎麼說?你們那過年貼春聯嗎?
    每年春節咔咔家都要貼春聯,看著喜氣洋洋。昨天跟老媽出去轉悠買了一副春聯,然後拍照P圖炫耀給Adam看。Adam反手就發了下面這個對聯給我,喲!老外也有春聯。Adam還跟我說:「你知道這副春聯在國外特別受歡迎嗎?」,我含糊了一下,因為這怎麼看著像打油詩呢?大家不妨看看,是不是還挺押韻。嘻嘻。
  • 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它起源於何時?什麼時間貼比較恰當?
    春節一到,民間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的別稱有許多,分別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對我們現代人來說,貼春聯主要有以下3層意義:1、繼承傳統習俗因為春聯它具有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學特徵,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的風俗也就代表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
  • 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大家知道,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貼春聯就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做的一件事,特別是在農村特別的熱鬧,大家知道貼春聯,也是為了祈求來年的美好寓意也表示了人們對於生活的一份嚮往,所以貼春聯,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是一個春節裡必要的一個工序。那麼在農村貼春聯,到底有什麼境界呢?什麼時間貼春聯是最好的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中國人何時開始春節貼春聯,越南韓國日本過年貼春聯嗎?
    你知道春節貼春聯的故事嗎?我們都知道過年的時候,都有貼春聯的習慣,大約在一千多年前的時候,在後蜀時期,春聯就是由人們口中所認識的"桃符"演變而來的。除了中國,東亞一些過春節的國家也會張貼春聯。如越南和韓國兩國都會在農曆春節張貼春聯。越南人在除夕前越南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張貼春聯。
  • 過年貼春聯是上午貼還是中午貼,貼春聯有哪些講究呢
    貼春聯的時間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地風俗不同,對貼春聯的時間講究也不同。小年之後年味濃,眼瞅著就過年了。過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那麼,春聯到底是應該上午貼還行中午貼呢。在我的老家,人們都是除夕當天上午貼春聯,而且要在中午12點以前貼好,最好不超過12點。因為在一天裡,上午屬於新半天,下午屬於舊半天。而貼春聯本身就是為了辭舊迎新,所以,必須在上午將舊的對聯換下來,迎貼新的對聯。另外,上午是一個白晝的開始,而春節是一年的開始,貼春聯是為了迎接新的一年,所以,上午貼春聯才可以體現迎新春之意。
  • 英漢圖文例句/貼春聯
    1.春節貼春聯,聖誕有卡片和聖誕歌。Paste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carols and a card.2.因為在春節期間我們貼春聯。Because everyone can Spring Festival couplet, watching the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gala, visiting relative…21.春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它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到了這一天,人們要在一起吃飯、貼春聯、貼倒福、放鞭炮,等活動。
  • 春節到還有誰自己寫春聯?單元樓住戶僅20%貼春聯
    研墨,鋪紙,揮毫,晾乾,紅紙上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和祝福,成為家門口的一道風景——寫春聯、貼春聯,本是春節的傳統文化符號之一。除夕將至,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春聯似乎不再是現代都市人春節裡不可或缺的內容。在「鍵盤時代」,能夠自創、自書春聯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 為什麼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呢?其中有什麼迷
    為什麼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呢?其中有什麼迷春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到了春節除了可以享受假期之外,還能夠一家人團圓,是一個闔家歡樂的節日,春節的時候除了大家見面的時候要互相拜年之外,家家戶戶門口都會貼上紅紅的春聯,而且每家春聯的文字都不一樣,可以說春聯上的文字,就是這家人對於新一年的期望,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