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它起源於何時?什麼時間貼比較恰當?

2020-12-10 老衲侃春秋

春節一到,民間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的別稱有許多,分別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

對我們現代人來說,貼春聯主要有以下3層意義:

1、繼承傳統習俗

因為春聯它具有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學特徵,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的風俗也就代表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

2、增加節日氣氛

為春節這個重要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很多人家在貼春聯的同時,還在其上方掛上一對大紅燈籠,寓意著未來的日子紅紅火火。

3、保平安

最早貼春聯的本意,就是為了驅邪保平安。也就是向蒼天祈福,保佑自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闔家幸福。

那麼,大家知道,這個傳統的習俗是怎麼個來歷嗎?

其實,最早的時候,春聯不叫春聯,它的原型是桃符。在家門上掛桃符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俗文化。

古人曾稱桃木為仙木,有鎮災避邪的作用。每當辭舊迎新之際,人們用桃木做成木板,在木板上分別寫「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然後把它們懸掛於門首,寓意消災避邪。

直至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後蜀主孟昶很有才學,他覺得在桃木上光寫「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有些單調,便在桃木上題寫了一副對子:「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由此,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了,同時,桃符的意義也拓寬了,它不光碟機鬼闢邪,而更多的是要祈福了。

後來逐漸的,由紙質的春聯,逐漸代替了木質的桃符,這就是今天我們見到的常用對聯了。

由最早的「掛」,到如今的「貼」,這不光是一個形式的變化,還是一個寓意的拓展。

春聯的興盛據說和朱元璋有關係,有一年皇帝下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

朝廷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動了春聯的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開始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一直流傳到現代。

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時候貼春聯比較恰當嗎?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後漢書·禮儀志》)

北宋時期,人們過年也是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更換新桃符,所以才有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可見,在古時候貼春聯應該是正月初一。

老百姓不是有句俗話嗎:「人勤春來早」。

就像現在流行的,大年初一求神拜佛都要搶第一炷香、除夕夜放鞭炮都搶先一步一樣。

那時候,有人搶在除夕之前,就把對聯給貼好,主要是圖個吉利。

於是你也搶先,他也及早,後來竟提前了一兩天,就變成民謠中所說的:「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貼倒酉「。

由民謠可以看出,後來貼春聯,一般都改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這個時間了。但也有在臘月三十才貼的。所以說,只要你願意,何時貼隨你意。

貼春聯,是華人世界裡過春節時的一個傳統習俗,大家覺得這個習俗有意思嗎?

相關焦點

  •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在中國有很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春節這個節日算是最大的一個。在春節當天舉國歡慶,家家團圓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樂不思蜀。然而在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年夜飯、拜年、守歲等等,當然貼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那麼大家對貼春聯的習俗又了解多少呢?貼春聯又是起源於何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兩側,貼上大紅春聯,寓意著喜慶吉祥。說起春聯的起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的。
  • 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該習俗產生於何時,史上最早的春聯是什麼?
    (最早0:2分)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在小編的家鄉貼春聯都是在除夕那天貼的,在那天的下午將近天黑時候貼春聯,近年來,貼春聯時間有所提前,好些人家在吃過中午飯就開始貼春聯了,你吃過中午飯出去一看,哇,很多人家都已經貼上了春聯。
  • 春節的傳統習俗之貼春聯
    以上是春聯的來歷,那麼春聯貼法有什麼講究嗎,什麼時候貼春聯呢?  北京民諺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這是說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可以寫春聯了。至於什麼時候貼春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會略有差別。有諺語說,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貼倒酉——這是說陰曆二十八九貼春聯。
  • 2021年貼春聯最佳時間:什麼時候貼春聯比較好?
    註:圖文轉載自網絡,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021春節即將臨近,在春節來臨之前,每家每戶都會選一個合適的時間貼上春聯。那麼,2021年貼春聯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貼春聯比較好呢?
  • 過年為什麼要貼春聯?你們當地哪天開始貼春聯呢?
    春節,是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有很多,今天給大家要說的是貼春聯。春聯每家每戶都要貼(有親人去世的家庭除外),春聯在不同的地方,叫法有所不同,比如門對、對聯、桃符等,貼春聯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我們這邊,一般是臘月三十上午貼,而有些地方比較早,可能在臘月二十幾就把春聯貼好了。貼春聯的目的為了圖個好兆頭,據說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宋代,在明代的時候開始盛行,一直流傳到現在。
  • 過年貼春聯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貼春聯有什麼禁忌講究規矩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 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大家知道,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貼春聯就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做的一件事,特別是在農村特別的熱鬧,大家知道貼春聯,也是為了祈求來年的美好寓意也表示了人們對於生活的一份嚮往,所以貼春聯,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是一個春節裡必要的一個工序。那麼在農村貼春聯,到底有什麼境界呢?什麼時間貼春聯是最好的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中國貼春聯的傳統及來歷
    貼春聯和貼門神的由來——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我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
  • 過春節貼春聯,是傳統習俗,但「春聯」的由來卻鮮為人知?
    其實,過年貼春聯這個習俗距離我們並不是很遠,從第一幅春聯的產生、普及到今天,也就幾百年的時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歷史記載的第一幅桃符春聯,是由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所作。到了宋代,王安石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由這句詩我們可以得知:在我國的宋代是沒有紙質春聯的,那時的人們用的還是桃符。
  • 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關於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介紹
    馬上到新年了,人們會有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如祭灶、掃塵、置辦年貨以及掛燈籠、貼春聯、窗花等。貼上春聯和掛上燈籠就增添了幾絲過年的氣氛。那麼,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呢?一起來看看吧!春聯什麼時候貼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其和、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一起統稱為「年紅」。在春節期間,貼年紅也是很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一般來說,家家戶戶「貼年紅」是在農曆臘月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在門窗上貼上年紅,不僅可以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表示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望。
  • 放鞭炮、貼春聯這些過年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年的時間眨眼而過,我們揮別2018年,迎接2019年。不管是在何地的遊子,只要有時間,都會不辭辛勞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親人,團聚在一起,因為春節這個節日蘊含的是每個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在過年時,一家人在一起貼上春聯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當然春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域都有它們的特色和習俗。尤其到了過大年時,各地的習俗非常有特色。
  • 春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貼春聯」從何時興起,又是從何時開始盛行
    春節是華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與清明、端午、中秋並稱華人四大節日,過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從漢武帝時期朝廷就下令以農曆的寅月(一月)為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的開端,稱做元旦日,這個習俗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豬年大吉到了民國時期,政府採用公元紀年,以公曆的一月一日為新年的開始,而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也沿用公元紀年法,以一月一日為元旦,而傳統的農曆新年則被稱為春節,雖然元旦也是我們的法定假日
  • 中國傳統文化「貼春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福」為什麼要倒著貼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春聯、貼福字。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是我國古代人們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用於闢邪。到了後來,在後蜀的宮廷裡,後蜀國主親自在桃符上提寫了我國的第一副春聯:「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 春聯你知道什麼時間貼嗎?
    春聯你知道什麼時間貼嗎?
  • 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除夕有什麼習俗,除夕夜習俗有哪些
    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又是一年的春節快要來臨了,而貼春聯是除夕的習俗。那麼,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接下來養生之道網為你詳細介紹。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1、除夕為什麼要貼春聯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什麼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他們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
  • 你的家鄉貼春聯都有什麼習俗?
    貼春聯的習俗時間可能各地都不太一樣,我們老家這邊的規矩是臘月二十九這一天貼春聯,也有的時候因為時間或者天氣的關係,臘月二十八就把春聯貼上了。不過不管什麼原因,最早一般就是臘月二十八貼春聯。大部分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九這一天的上午,趁著太陽晴好,趕緊把春聯貼上。
  • 過年貼春聯講究多,千萬別貼反了,教你如何正確貼春聯
    對聯也稱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等等,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有獨特語言的魅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春聯起源於「桃符」,秦朝前後,百姓為祈福納吉,驅鬼鎮邪,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鬱壘」二神畫像立於門前,之後隨著南北朝駢文的出現,唐宋詩詞的發展,人們刻「桃符」逐漸變為對偶工整的「桃符詩句」。
  • 除夕幾點貼春聯?「福」字是正著貼還是倒著貼?
    除夕佳節即將到來,根據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會在除夕這天貼上喜慶的春聯,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
  • 春節貼春聯,那麼春聯的來歷,你知道嗎?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像這樣的春聯每當我們過年的時候都能看到,各家各戶都會貼春聯,那麼你知道它的來歷和他的寓意嗎?春聯的起源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 貼上春聯就過年,農民說絕日不能瞎貼,今年的春聯都貼了嗎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全世界華人過傳統春節的一個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