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貼春聯,那麼春聯的來歷,你知道嗎?

2020-12-10 史記國風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像這樣的春聯每當我們過年的時候都能看到,各家各戶都會貼春聯,那麼你知道它的來歷和他的寓意嗎?

春聯

01春聯的起源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桃符

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在宮中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直到宋代,桃符由木板改為紙張「春聯紙或者是春聯」,這一習俗也就開始了。

02春聯的發展

春聯的種類有很多,根據不同的場所,可以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唐朝以後,人們開始講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將當作門神,有這麼一個故事是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

門神桃符

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也就開始廣泛流傳。

到了宋代,人民開始用紅紙來書寫桃符,把以往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用處轉移到了門神,人民開始在桃符上寫上自己對於來年的福運的祈求以及五穀豐登的心願,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門神

「春聯」一詞的出現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喜歡排場和熱鬧,喜歡大戶人家除夕貼桃符,於是頒布了御旨,要求家家戶戶用紅紙寫成春聯貼在門框,由於是朱元璋頒布的政令也使得春聯在各家各戶推廣開來的。

到了清朝,由於滿族人愛白色,所以都是用白紙,藍色的紙邊在外面,紅色的條在裡面,但是隨著慢慢的漢化,這種的習俗也就慢慢的在民國時期就消失了。

對聯

03春聯的寓意

第一、繼承傳統文化。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也是繼承傳統習俗的一種方式,代表著我國傳統文化種延續。

第二、增加節日氣氛。過年貼春聯也是為春節這個重要節日,增添了非常喜慶的氣氛。而且很多人家也會在大紅春聯上方掛上大紅燈籠,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

對聯

第三、驅邪保平安。春聯的本意就是為了驅邪保平安,而我們在春節貼春聯也是傳承了古人寄託願望的方法,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闔家幸福。

以上就是春聯的起源、發展以及它的寓意,到現在我們今天這種好的傳統繼續延續著,在未來,我們的子子孫孫都會保護我國所有美好的傳統。

更多的歷史知識請關注史記國風,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
    春節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文化內涵(圖)貼春聯簡介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貼春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
  • 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大家知道,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貼春聯就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做的一件事,特別是在農村特別的熱鬧,大家知道貼春聯,也是為了祈求來年的美好寓意也表示了人們對於生活的一份嚮往,所以貼春聯,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是一個春節裡必要的一個工序。那麼在農村貼春聯,到底有什麼境界呢?什麼時間貼春聯是最好的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貼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換門神,是我國民間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
  •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幅春聯的來歷嗎?
    中國自古流行節日,春節更是中國最大的節日,每年年底,人們都會準備豐厚的菜餚,孩子們都在大街上興奮的玩耍,家家戶戶都的門庭上都貼滿了春聯,表達自己多新年的美好期待,可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是什麼嗎?又知不知道它的來歷呢?
  • 春節的傳統習俗之貼春聯
    以上是春聯的來歷,那麼春聯貼法有什麼講究嗎,什麼時候貼春聯呢?  北京民諺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這是說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可以寫春聯了。至於什麼時候貼春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會略有差別。有諺語說,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貼倒酉——這是說陰曆二十八九貼春聯。
  • 中國人何時開始春節貼春聯,越南韓國日本過年貼春聯嗎?
    你知道春節貼春聯的故事嗎?我們都知道過年的時候,都有貼春聯的習慣,大約在一千多年前的時候,在後蜀時期,春聯就是由人們口中所認識的"桃符"演變而來的。除了中國,東亞一些過春節的國家也會張貼春聯。如越南和韓國兩國都會在農曆春節張貼春聯。越南人在除夕前越南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張貼春聯。
  • 貼了這麼多年的春聯,關於貼春聯習俗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除夕貼對聯是春節最經典的習俗,其背後具有深厚的文化蘊涵與歷史淵源。貼對聯的起源與桃符、門神等事物密切相關,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聯也逐漸與文人才子掛鈎,成為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徑,他們把酒言歡、吟詩作對,將對聯文化發展到極致。
  • 過年家家戶戶貼春聯,但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大家可能都知道「年」的來歷,但「春聯」的來歷大家知道嗎?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節,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它給節日增添了濃鬱的喜慶氛圍。在以前,春聯可都是一筆一划用毛筆寫出來的,而今大部分春聯都是用機器列印出來的,較之以前,更加的漂亮,美觀。
  • 臘月二十八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典故嗎?
    日曆上的紙又翻過了一頁,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八,離喜慶的過年只有兩天時間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為春節做最後的準備工作了,這一天,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每家每戶都貼上各式的春聯,如一年好運隨春到,四季財源滾滾來.迎喜迎春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等經典的對聯.中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民俗風情,唯有貼春聯,是每個民族都會遵守的中華民俗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二、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對於每家每戶來說,每逢春節,別的門飾可以忽略不計,但一定要在門上貼上一副精選的春聯,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
  • 豬年貼春聯,那「貼春聯」用英語怎麼說?你們那過年貼春聯嗎?
    每年春節咔咔家都要貼春聯,看著喜氣洋洋。昨天跟老媽出去轉悠買了一副春聯,然後拍照P圖炫耀給Adam看。Adam反手就發了下面這個對聯給我,喲!老外也有春聯。Adam還跟我說:「你知道這副春聯在國外特別受歡迎嗎?」,我含糊了一下,因為這怎麼看著像打油詩呢?大家不妨看看,是不是還挺押韻。嘻嘻。
  • 中國貼春聯的傳統及來歷
    貼春聯和貼門神的由來——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我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
  •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在中國有很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春節這個節日算是最大的一個。在春節當天舉國歡慶,家家團圓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樂不思蜀。然而在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年夜飯、拜年、守歲等等,當然貼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那麼大家對貼春聯的習俗又了解多少呢?貼春聯又是起源於何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兩側,貼上大紅春聯,寓意著喜慶吉祥。說起春聯的起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的。
  • 為什麼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呢?其中有什麼迷
    為什麼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呢?其中有什麼迷春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到了春節除了可以享受假期之外,還能夠一家人團圓,是一個闔家歡樂的節日,春節的時候除了大家見面的時候要互相拜年之外,家家戶戶門口都會貼上紅紅的春聯,而且每家春聯的文字都不一樣,可以說春聯上的文字,就是這家人對於新一年的期望,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嗎?
  • 年年過年貼春聯,你知道春聯的由來嗎?有一個人起到關鍵作用
    小編的老爸在貼春聯又到了一年一度貼春聯置辦年貨過大年的時候了,小編家把養了一年的肥豬殺了,親戚朋友分了分。臘月二十三「辭灶」供養了灶神。就算開始過年。今天是臘月二十八,老爸「打了姜」開始貼春聯。正門對聯就是:接福接平安,迎春應富貴你知道嗎?中國貼春聯,最早起源於西周的桃符
  • 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關於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介紹
    馬上到新年了,人們會有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如祭灶、掃塵、置辦年貨以及掛燈籠、貼春聯、窗花等。貼上春聯和掛上燈籠就增添了幾絲過年的氣氛。那麼,春聯一般在什麼時候貼呢?一起來看看吧!春聯什麼時候貼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其和、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一起統稱為「年紅」。在春節期間,貼年紅也是很重要的過年習俗之一。一般來說,家家戶戶「貼年紅」是在農曆臘月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在門窗上貼上年紅,不僅可以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表示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望。
  • 春節貼春聯有哪些講究?必看!
    每逢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的大門上貼春聯和福字。當大紅的春聯貼在大門兩邊,氣氛頓感一片喜慶。正如古詩上說的一樣:「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春節貼春聯是有許多講究的,小編發現周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貼錯了。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您知道嗎?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 過春節貼春聯,是傳統習俗,但「春聯」的由來卻鮮為人知?
    文/二小書法 王呈祥在中國當代,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件事,那便是在自家門上粘貼喜慶的春聯,而內容多為人們寄託對未來一年的期望,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貼春聯——已經是所有中國人過年要做的事了。其實,過年貼春聯這個習俗距離我們並不是很遠,從第一幅春聯的產生、普及到今天,也就幾百年的時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歷史記載的第一幅桃符春聯,是由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所作。到了宋代,王安石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由這句詩我們可以得知:在我國的宋代是沒有紙質春聯的,那時的人們用的還是桃符。
  • 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它起源於何時?什麼時間貼比較恰當?
    春節一到,民間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的別稱有許多,分別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那麼,大家知道,這個傳統的習俗是怎麼個來歷嗎?其實,最早的時候,春聯不叫春聯,它的原型是桃符。在家門上掛桃符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俗文化。古人曾稱桃木為仙木,有鎮災避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