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特殊細胞蛋白或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抗衰老的新藥

2021-01-09 生物谷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2016年10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通過研究發現,細胞線粒體中的一種特殊蛋白或許是阻礙時間推移的關鍵,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Aging上,該研究或為研究者提供新型靶點來開發新藥,從而幫助減緩機體的衰老效應。

研究者指出,這項研究對於抵禦年齡相關的機體衰老,以及抑制諸如阿爾茲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疾病等神經變性疾病的進展提供了很大幫助。Lisa Chakrabarti博士說道,我們在線粒體中發現了名為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的家族蛋白,然而讓我們非常激動的是,我們推測這種蛋白或許自細胞衰老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這或許就燃起了研究者的希望,來通過研究揭示如何精準地靶向作用線粒體中該蛋白,從而在限制機體副作用產生的同時來減緩機體的衰老效應,同時也為研究者提供了一種新途徑來幫助解決神經變性疾病及機體的衰老效應。利用2D凝膠電泳技術,研究者對正常的年輕大腦和正常的中年大腦中的腦細胞和肌肉細胞進行了研究,分離出了細胞線粒體中的所有蛋白質,同時也進行了一定的對比。

研究者發現,在中年大腦樣本中碳酸酐酶的水平較高,而且活性較高,更明顯的是,研究者還在經歷早期退化的年輕大腦樣本中也發現了碳酸酐酶活性的增加,這就表明,碳酸酐酶水平的增加或許是有害的。為了確定是否這種改變是有害的,而且研究者並不能證明機體能夠試圖保護這些退化效應,於是科學家們開始研究碳酸酐酶對線蟲的影響,他們發現,給秀麗隱杆線蟲餵食碳酸酐酶就能夠減少線蟲的壽命。

研究者指出,隨著我們衰老,機體的組織和功能就開始慢慢減退,老化和機體肌肉量的降低直接相關,而肌肉量會在50歲左右開始逐漸缺失,在60歲時產生顯著的影響,從而導致機體力量降低並且變得脆弱。大腦的老化則會引發認知功能的缺損,從而影響記憶、推理及多任務的處理功能,最終引發痴呆症;其它神經變性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疾病也會引發早期的認知功能下降。

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深入研究來鑑別能夠靶向作用碳酸酐酶的新型化合物,同時研究者還在研究潛在的抑制劑對於線蟲的影響,這項研究將會是開發靶向作用細胞線粒體中碳酸酐酶新型藥物的第一步,研究者相信後期他們能夠開發出抵禦機體衰老和退化的新型藥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app.

生物谷推薦的新聞閱讀:

Cell protein offers new hope in fighting the effects of aging

A protein found within the powerhouse of a cell could be the key to holding back the march of time, research by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has shown.

The discovery could offer a new target for drugs that may help to slow the debilitating effects of aging on our bodies.

And their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academic journal Aging, could have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combatting age-related decline and halting the progression of neurodegenerative conditions such as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The work, led by Dr Lisa Chakrabarti and PhD student Amelia Pollard in the University's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Science, has centred on a family of proteins called carbonic anhydrase found within mitochondria—the cells' 'batteries' which convert the oxygen we breathe into the energy (ATP) needed to power our body.

Dr Chakrabarti said: "What's really exciting about this development is that we have been able to surmise that the function of this protein is playing a role in the aging process within the cell.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二屆)衰老與疾病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6.10.21-10.22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http://www.bioon.com/z/2016ad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1種入第3期,法國科學家詳解,HBV輸入過程
    B肝在研新藥1種入第3期,法國科學家詳解,HBV輸入過程 B肝病毒是一種具有部分包膜的雙鏈DNA病毒,也是一種廣泛存在的人類病原體,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
  • Oncotarget:科學家鑑別出特殊白血病幹細胞 有望開發出新型靶向性...
    圖片來源:Jordi Petriz誘發疾病復發和對療法產生耐受性的原因通常是由於白血病幹細胞的存在,其能再次開啟癌症,從而對療法產生耐受性,然而識別出這些白血病幹細胞對於科學家們而言是一大挑戰,因為目前並沒有特殊的標誌物來幫助檢測和分離這些幹細胞。
  • 澳科學家研製抗衰老藥有突破 長生不老或不再是神話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一位教授最近在抗衰老藥物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人類想要長生不老的願望或許終有一天會成為現實。這位教授發現,人體內有一種抗衰老酶能夠防止衰老性疾病,同時延長壽命。這位教授發現,他研究中使用的117種藥物均通過相同的原理作用於這種酶。
  • 科學家有望開發出首個有效治療偏頭痛的藥物
    相比糖尿病、癲癇和哮喘症而言,儘管偏頭痛會影響全球大約15%的人群健康,但科學家們在偏頭痛的治療進展上非常緩慢,這還要追溯到30年前科學家們所開發的治療偏頭痛的藥物—翠普登(Triptans)。從個人角度來講,筆者發現,藥物翠普登能夠通過輕微降低偏頭痛期間的症狀來幫助緩解機體症狀,但偏頭痛的發作依然會持續下去,最初翠普登的開發僅用來減輕偏頭痛患者的症狀,而並非有效抑制偏頭痛發生的。
  • aging cell: 根據視網膜診斷阿爾茲海默症
    這些發現可以幫助醫生預測大腦的變化以及認知能力的下降。 「這條線索可能會在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發展過程中很早就出現,甚至在症狀出現前幾十年就已經有所顯現,」神經外科和生物醫學科學副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Maya Koronyo-Hamaoui博士說。
  • Neurobiology of Aging:大腦中的脂質積累或是帕金森疾病的早期徵兆
    2018年5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eurobiology of Ag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醫學院麥克林醫院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大腦中特定類型脂質分子水平的升高或能指示帕金森疾病的早期症狀,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有效鑑別出哪些患者更容易患上帕金森疾病,同時也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有效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療法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抑制...
    2018年4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索引模式,其能為癌症患者的預後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或能源源不斷產生幹細胞的新方法
    來源:生物谷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對稀缺、救命的血液幹細胞擴增至關重要的特殊蛋白質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新方法來在人體內和體外繁殖大量這類幹細胞,目前這些幹細胞是科學家們在多種醫療程序中使用的最大限制之一,包括治療血液癌症的療法到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的遺傳性血液疾病等。
  • 新藥開發 唯快不破!恆瑞是如何做的?
    ,很多人將立項看做新藥開發的第一步。鄒建軍認為,從立項到開發策略的制定,到最後的科學有效運營執行,是環環相扣的。以恆瑞為例,在立項之前,該公司的管理層和科學家們就會仔細考量選擇做哪些靶點?聚焦哪些疾病領域(開發哪些適應症)?疾病領域的市場前景如何?是通過自主開發還是從外部引進?同時,立項前的綜合評估能夠指導開發策略。比如究竟是進行單藥開發還是聯合開發?是先選「大」適應症還是先選「快」適應症?
  • PLoS Biol:科學家鑑別出鼻病毒和腸道病毒關鍵弱點 有望幫助開發出...
    2019年6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盧汶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大類致病性病毒的新特性,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普通感冒、脊髓灰質炎和其它人類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藥物。
  • B肝新藥開發動態,Aligos子公司,獲得VLAIO推動研究
    B肝新藥開發動態,Aligos子公司,獲得VLAIO推動研究Aligos 公司專注於開發新治療方法,以解決病毒和肝臟疾病未滿足的醫療需求,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1月12日宣布,其與比利時子公司Aligos Belgium BV獲得了弗蘭德斯創新創業公司(VLAIO) 提供的180萬歐元贈款,用於支持Aligos(coeba
  • Aging:利用DNA甲基化工具或能有效預測機體健康壽命
    近日,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工具,或能幫助提前計劃好與死神的約會,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Aging上;研究者指出,這種名為DNA甲基化GrimAge的生物標誌物能幫助人們預測壽命和健康壽命,並能幫助測試一些幹預措施是否能減緩或逆轉機體的生物性老化。
  • B肝在研新藥靶點,英國科學家建模,CAMs/PS靶向更具前景
    此前,小番健康向讀者介紹了,英國約克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較為全面的模型。這種模型既可以用於抗B肝病毒藥物,也可以用於新的抗病毒藥物策略。模型存在的意義是,比較分析來提供不同的治療策略(下圖:英國約克大學)。
  • 科學家開發出有望徹底治癒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新藥
    2017年8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拉德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Bradford)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脫去」癌細胞「永生不滅」外衣的一種新藥或能幫助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
  • Gut:科學家識別出特殊記憶NK細胞 有望幫助改善抵禦B肝病毒感染的...
    2020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Gu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Westmead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首次發現了一類新型特殊的人類細胞亞群,其或參與了機體抵禦B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過程中,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B肝病毒感染的新型療法並改善未來的疫苗研究。
  • 中國新藥研發領袖峰會舉行 解析FIC新藥研發探索樣本
    近日,由同寫意新藥英才俱樂部、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政策法規大會」在蘇州工業園舉行。與會者共同研討了如何站在產業前沿技術的風口, 尋找下一個十年的創新機遇。
  • B肝針對聚合酶新藥指引,日本科學家獲得,高純度HBV-RT
    B肝針對聚合酶新藥指引,日本科學家獲得,高純度HBV- RT 簡單的講,日本大阪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已經成功開發並獲得了高純度的HBV RT。
  • 瑞士VENTO VIVERE研發中心科學家蒞臨世界抗衰老大會
    4月5日,以David Faivre博士為首的三位瑞士M&X瑞士研發中心的科學家——Dr. Gabriella,V、Dr.Claudia, 蒞臨2019世界抗衰老大會,全面解讀奢侈品成分及世界三項頂級專利技術在VENTO VIVERE®維美瑞產品中的應用。
  • 科學家揭示熱量控制情況下大鼠的轉錄圖譜
    科學家揭示熱量控制情況下大鼠的轉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 13:09:56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曲靜和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weiqi zhang研究組,合作揭示了熱量控制(CR)重塑衰老褐家鼠的單細胞轉錄圖譜
  • 覓食和逃跑的本能讓骨骼進化出了骨鈣素,抗衰老「鑰匙」或許藏在...
    但科學家通過多年研究發現,骨骼實際上是一種活器官。從記憶、食慾、肌肉健康,到生育力、新陳代謝,它在調節一系列身體過程中發揮作用。其中,骨骼所產生的一種激素——骨鈣素,有朝一日可能為肌肉減少症、記憶力衰退等年齡相關健康問題提供新的治療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