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已達,對於大部分女生而言,自然是少不了長裙和高跟鞋。但是,高跟鞋穿久了會腳疼,這樣會嚴重影響出行。這裡,我向大家分享一些穿高跟鞋腳不疼小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剛買來的鞋子總有一段「磨合期」。那麼,要怎樣才能減少新鞋子對腳的傷害呢?新鞋最容易磨腳的兩個地方,一個是腳後跟,另一個是大腳趾外側。用溼毛巾在這兩個地方先捂幾分鐘,再用一塊幹毛巾包住,用錘子用力錘幾下,把磨腳的地方砸平整就行了。
如果是因為新鞋買小了一點擠腳(我有個同學就是屬於那種36碼小了點,會擠腳;37碼又大了,穿著鞋會掉),可以先用舊報紙之類的東西塞滿鞋子,將鞋子撐大了再穿。
鞋子在穿之前,用肥皂或者沐浴露(能潤滑的都行)在腳跟與鞋子經常摩擦的地方抹上(適量)一層,鞋子的得到潤滑後就不會再磨腳了。
出行的前一天晚上用水把紙團打溼,再塞在鞋子打腳的地方,用塑膠袋將鞋子密封好(可以防止水分揮發),等第二天要穿鞋子時,之前磨腳的地方經過水一晚的「滋潤」變得軟軟的。
如果是因為鞋子的皮質過硬,可以用抹布蘸些高濃度白酒或者少許白醋,擦拭皮鞋傷腳部位。大約約5~15分鐘後,再用吹風機的熱風吹,用手輕輕的用力揉搓,使後跟軟化。等其稍軟,再穿上行走,皮鞋就不磨腳了。
儘量不要光腳穿高跟鞋。皮膚的摩擦力比較大,光腳穿鞋容易出現磨腳。所以,可以穿上絲襪,就不會那麼容易磨腳了,而且夏天還可以防止腳曬黑呢。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就在磨腳的地方貼上創可貼,貼的時候將有海綿的部位貼在磨腳的重要位置(我去年買的涼鞋就貼了兩個,現在還沒撕下來呢)。可以貼在腳上,也可以貼在鞋子上。
雖然大部分人穿高跟鞋都是因為增高,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度」。鞋子的高度過大會給前腳掌帶來過重的負擔,買鞋子的時候高度過得去就行了。但是穿鞋子腳疼,不一定都是高度「作祟」,鞋子的款型也很重要。買鞋一定要買符合自己腳型的鞋子,千萬不可抱著將就的態度去買鞋。尤其是現在有的人為了圖方便都在網上買鞋,在買前根本就沒有試穿過,結果到貨了之後穿著有點不舒服又懶得退貨,結果鞋子到了真正穿的總是磨腳。在這方面我自己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呀。去年在網上買了兩雙帆布鞋都大了一碼,當時覺得大一碼也沒什麼,反正是繫鞋帶的,結果只要連穿兩天腳就會疼。帆布鞋都是如此,更何況是高跟鞋了。
買鞋的時間也很重要。我們的腳在一天之中在下午是最大的,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腳在經過一天的運動之後多少都會有點腫脹。如果是早上買鞋的話,有可能當時覺得合腳,但是下午就覺得擠腳了。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買鞋的時候覺得挺合適的,但回到家裡又不行了的原因。此外,買鞋的時候為防止買大了,一定要脫掉襪子試穿,絲襪也不行哦!
高跟鞋比平底鞋累人主要就是腳跟部,所以一定不能買鞋底太硬的高跟鞋。在買鞋的時候可以將手伸進去按壓鞋子的跟部。如果比較有彈性,就說明這雙鞋子對跟部的保護措施比較好。
那些防水臺很高的高跟鞋千萬不能買,這類高跟鞋特別容易讓前腳掌磨泡。因為這種鞋底硬,穿著走路時它們是不會貼合腳部的,只能靠你的腳掌自己彎曲帶動鞋子行走,這時腳掌與鞋底就會經常摩擦,時間長了就會打水泡。
也不要買那種跟部「尖尖」的高跟鞋,雖然看著小巧玲瓏,但是真正穿的時候就有的罪受了。跟部過小,全身的重力就會過於集中於一點。而選擇粗跟或者包跟的鞋就會比較安全。粗跟的高跟鞋,可減低足部因不穩定搖晃而扭傷的機率,而包著整個腳跟的設計能保護腳跟。
魚嘴鞋也是磨腳的一大「利器」。雖然魚嘴鞋比較透氣,但是魚嘴鞋最容易磨大腳趾了。所以,在挑鞋頭形狀的時候可以選擇相比之下更為舒適的圓頭高跟鞋。而且圓頭高跟鞋會給人一種性感的樣子哦!不過,如果一定要買魚嘴鞋的話可以挑選那種「嘴部」較寬較高的鞋。
腳踝上有腳攀的鞋子也要」慎買「。雖然腳攀的存在會減少腳底鞋子的滑動,但是這無疑會給腳踝處的肌膚帶來損傷。所以,即使要穿這種有腳攀的鞋子也一定要調整好腳攀的鬆緊度,萬萬不可為了鞋子不滑腳就系地緊緊的。鞋襻的扣子要系在大小適中的位置,既不要過緊也不要過松。平時鬆鬆地搭在腳踝上就可以,實在太松的時候也能拉一下。
再怎樣挑鞋子,鞋子的質量永遠都是佇立在那裡的一條無非繞過的門檻。有時候由於高跟鞋的質量不太好,鞋子裡面不是腳趾的地方多出來一塊,就是腳跟的地方多出來一節,要想不磨腳都不行。所以儘可能購買質量較好名牌皮鞋。
穿高跟鞋的時間儘量控制在6小時左右,最多也不應該超過12小時。時間越長,腳的損傷也就越大。這需要我們事先就規劃好,什麼時候應該穿高跟鞋,什麼時候沒必要穿高跟鞋。像上班後回家休息,節假日休息時,晚上散步時可改穿平底鞋,讓腳得到休息。
空閒的時候,可以伸展小腿肚,做壓腿動作,減輕腿部疲勞。也可以掂一掂腳,每次保持5秒鐘就行,時間太長反而會給腳造成負擔。
要養成經常換鞋的好習慣。鞋子在穿過後會變得潮溼,尤其是夏天,汗水分泌過多。如果老是穿同一雙鞋子,不僅會因為鞋子的不衛生給腳帶來一些疾病,而且鞋子也會容易變形。夏天最好保持2天一換,換下來的鞋子放在通風處,去除溼氣。
經過一天的勞累後泡腳是一個舒緩疲勞再好不過的方式了。在晚上九點左右,在燒的水裡放一些艾葉一起煮。等熱水燒好後,調溫泡腳,一邊泡一邊用手在腳的酸痛處輔以按摩,水冷了就加入熱水兌熱。大約20分鐘後,再用冷水泡腳2分鐘。冷熱交替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緩解腳部酸疼。
腳部酸脹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在睡前用紅花油或者一些按摩油塗在酸痛的地方,抹開後輕輕按壓5分鐘。再將一些治療酸脹的膏藥貼在痛的地方,第二天醒來後撕掉就行,也不會影響美觀。腳疼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忍忍就過去了,要知道病痛向來都是越積越多的。現在年輕,可能覺得沒什麼。等將來年紀大了,身體根基動搖了,後悔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