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新職業發布,人才缺口300萬

2020-12-13 界面新聞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包括「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在內的16個新職業信息。

根據人社部數據的分析預測,2020年,智能製造領域人才需求為750萬人,人才缺口300萬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將到達900萬人,人才缺口預計450萬人。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將成為智能製造產業「頂梁柱」式的人才。

智能製造指把智能裝備通過通信技術的有機連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並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管理,最終達到智能化生產。

智能化是製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它能夠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基礎上,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新冠疫情下,智能製造的優勢進一步凸顯。相比傳統製造企業,已完成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企業,能夠在少量專業人員的操作下,達到自動化生產,既可以保障企業的生產速度,也能避免企業復工後因員工聚集而帶來的風險。

還有許多智能設備直接應用於抗擊疫情一線,例如在機場、地鐵口設置的溫度檢測、人臉識別設備,用在醫院消毒殺菌、物流配送的機器人,咽拭子採樣智慧機器人等。

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無接觸檢測機器人、應急響應智慧機器人等的應用,都讓人們看到智能製造業廣闊的前景和發展的緊迫性。

智能製造是製造強國戰略的主攻方向,近幾年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尤其是在帶動中國傳統製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都未能實現大範圍應用,智能製造業作為傳統製造與信息技術的交叉領域,在我國的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實現產業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如今,智能製造產業雖然發展迅猛,但專業人才供給明顯不足,缺口巨大。這也是制約各國智能製造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智能製造已是世界各國搶佔發展機遇的制高點和主攻方向。

近來隨著勞動年齡人口逐漸減少,國內製造業職工平均工資也不斷提升,自動化程度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以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的需求十分迫切。

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上升,企業生產效率亟待提升是發展智能製造的主要推動力。

據人社部方面介紹,智能製造技術包括自動化、信息化、網際網路和智能化四個層次,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工業軟體、工業網際網路、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

目前在智能製造的應用型崗位上,主要有智能製造裝備升級、綠色製造智能升級、優質製造智能升級、工業軟體使用與維護、工業網際網路與雲平臺這五個發展方向,涉及到20多個相關具體工作崗位。

「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新職業的發布,有利於引導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年了解並投身於智能製造產業中。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發布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發布 來源: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發布為智能製造輸送人才「頂梁柱」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新職業信息,數百萬智能製造工程技術從業人員將以職業身份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 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了解一下
    由此,新職業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應運而生,承擔著推動中國高端密集型製造業發展、創造全新製造模式的重要職能,助力中國佔領全球製造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02.職業定義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智能製造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對智能製造裝備、生產線進行設計、安裝、調試、管控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 ...統計局辦公室關於發布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的通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統計局辦公室關於發布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1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市場監管局、統計局
  • 數位化技能培訓需求倍增,新職業人才缺口巨大
    據2020年7月23日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顯示,有96%的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職業,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為提升職業發展空間、掌握新技能、為未來做準備成為職場人士學習等,言而總之即避免淘汰獲取更好的發展空間。
  • 16個新職業發布,你都了解哪些?
    定義:從事智能製造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對智能製造裝備、生產線進行設計、安裝、調試、管控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智能製造技術包括自動化、信息化、網際網路和智能化四個層次,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機器人、數控工具機、智能傳感器、其他自動化裝備等)、工業軟體(製造執行系統、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等)、工業網際網路(雲技術、大數據、工業乙太網、網絡安全等)以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智能製造需求人才缺口巨大!
  • 智能製造時代來臨,「人才危機」帶來巨大就業缺口?
    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設備的廣泛應用,工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工智慧的發展,特別是智能控制技術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導致社會各個領域急需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的技術人才。大家都知道要推動智能製造,但是智能製造不是僅僅給傳統製造業披上「智能」的外衣那麼簡單,而是要從技術、設備、人才,特別是在人才方面使力,基於自己的產品來推進智能製造方案。
  • 拉勾: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
    拉勾: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26萬 出處:北京商報
  •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製造專業群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新基建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簡稱,主要包括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國內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預計2020年底將達417萬人。
  •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華中智能製造學院
    擁有內蒙古自治區職業院校智能製造領域最先進、最強大的技術資源及設備資源;擁有國家級工業機器人培訓、鑑定中心,3D列印造型師(高級)鑑定基地,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級數控實訓基地。學院與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採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內蒙古及其他地區培養和輸送高技能、高薪酬、就業質量高、工作環境好、就業企業自動化程度高的智能製造高端人才。
  • 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417萬,5G/AI崗月薪近2W
    智聯招聘日前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預期年底將達417萬人。SIiEETC-電子工程專輯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關於新基建的概念和內涵作出權威解讀,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
  • ...職業在線學習平臺正式上線 年內培育29個新職業100萬新型技能人才
    (圖: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2.0版啟動上線)目前,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已完成首批數位化管理師、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運營師、農業經理人等13個新職業在線培訓資源上線工作(圖: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主任劉康致辭)「新職業的發布有利於促進就業創業,有利於人才培養,有利於產業發展。」
  • 新職業缺口超千萬,「大數據」等新專業受熱捧?| 新錦成數說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相關新專業、新職業逐漸成為高校專業設置、高考生報考和在職人員深造學習的熱門方向。高考生該如何理性對待新專業?本期數說欄目,我們將和您一起觀察這些熱門新職業。新職業缺口超千萬人社部最新發布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
  •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培養社會急需技術人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周思思「新基建」產業人才,複合型「新工程師」,網絡安全衛士,新商科人才,近年來,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改造升級傳統專業,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新增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智能製造)專業...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3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天津海河教育園區,佔地面積866畝,公辦院校,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國家級(優秀)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2018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單位、天津市「世界先進水平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單位、全國「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獲獎單位、全國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領域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 「科協改革研討」加強智能製造人才隊伍建設
    當前,越來越多傳統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面臨「設備易得、一將難求」的尷尬局面。據預測分析,未來五年全市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人才缺口在25萬以上。二是供需矛盾嚴重。重慶市部分高校和職業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縱深推進緩慢,部分學生專業知識過於陳舊,對企業亟需的智能製造領域知識了解甚少,操作經驗幾乎是空白。
  • 人工智慧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人才缺口如何彌補
    包括區塊鏈、5G、邊緣計算和數據中臺在內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正在我國掀起新一輪人工智慧科技浪潮。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20)》也指出,2019年我國地方政府共出臺276項涉及人工智慧發展的相關政策,超過2018年的259項,從內容看政策更加細化,推出了一系列對具體產業和應用場景開放的扶持政策。
  • 熱點:這個行業畢業生起薪30萬!人才缺口達30萬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發布報告指出,在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強勁的發展浪潮中,仍然存在人才儲備不足且培養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人才供需比嚴重不平衡,預計當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內有效人才缺口達30萬。、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網絡空間安全、軟體工程、學前教育、臨床醫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相關人才供不應求,缺口大
    製圖:李晗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孫慶玲)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發布了歷年來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工科專業名單,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便是其中
  • 人社部:這幾個新職業人才缺口近千萬
    大家還需要為後面的職業繼續拼搏!高考成績後,考生和家長們還有最後一件重要的事需要馬上完成,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填報志願基本都是在成績公布後的一周之內,所以已非常緊迫!大家有沒有想好想要填報的高校和專業呢?近日,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其中提到,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11個新職業人才缺口近千萬,2020高三考生有福了!
  • 3年內缺口300萬:機器換人之後,招不到操作機器的人了!
    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發布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預測,到2020年我國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到300萬,到2025年,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450萬。機器換人是換上更高技能水平的人,工人要會編程、懂英語日語等「有一名工人第一天上班就把一個價值40萬元的刀頭弄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