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在經歷了多次嘗試之後,礦機巨頭嘉楠於10月29日再次宣告衝刺IPO。
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礦機巨頭、領先的ASIC設計專家和AI晶片的先行者,嘉楠Canaan在2018年的營收高達27.053億元人民幣(3.941億美元),較2017年的13.081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06.8%。依據招股書披露,計劃募資不超過4億美元。而從公司的技術積累和產品布局來看,這家產業新貴似乎已經做好了登陸資本市場的所有準備。
乘比特幣東風而起
據了解,嘉楠成立於2013年。公司最初專注於用於比特幣挖掘的ASIC開發,這主要得益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楠賡先生及其團隊發明並交付了首批採用ASIC技術的加密貨幣礦機。這部分業務也毫無疑問是嘉楠賴以崛起的根本。
所謂比特幣,根據維基百科,這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絡與共識主動性,開放原始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是由中本聰(網名)(Satoshi Nakamoto)於2008年10月31日發表論文首次披露,並於2009年1月3日創世區塊誕生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的特性使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整個行業也包含五個主要要素,即硬體供應,礦場和礦池的運營,交易和付款。根據其特徵,大家就通過一種叫做「挖礦」的技術去參與比特幣發行。
資料顯示,這個「挖礦」是將交易記錄添加到區塊鏈的過程,該過程用於確認與網絡其餘部分的交易。挖礦被設計為資源密集型且困難的過程,以便礦工每天獲得的區塊數量保持穩定。各個模塊必須包含工作量證明才能被視為有效。
根據原理,總網絡哈希率和挖掘難度(表示礦工創建區塊所需完成的任務的複雜性)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因為網絡上的挖掘難度越大,需要的哈希率就越高,導致對網絡內挖礦硬體的需求越高。而嘉楠最初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公司也在過去多年的發展中成長為一個涵蓋整個IC設計鏈條,能通過高性能計算專用晶片提供超級計算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自2015年6月以來,嘉楠共完成了7款針對28nm,16nm和7nm ASIC的流片,僅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公司就生產了1.3億多個ASIC。自2017年以來,嘉楠已經發布了四代比特幣礦機產品,公司也在這個領域中構築了夯實的基礎。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出售的算力,嘉楠是全球比特幣礦機的第二大廠商。在同一時期,嘉楠出售的比特幣礦機佔全球出售的所有比特幣礦機的總算力的21.9%。依賴於過往的積累,嘉楠希望成為區塊鏈技術的卓越計算能力提供商,並促進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嘉楠將通過整合最先進的技術,繼續升級比特幣礦機,以提高性能和競爭力。
除了為礦機提供強勁的算力,嘉楠在上述七款晶片上高達100%的流片成功率。出色的最終測試合格率不但證明了其擁有強大的設計能力,同時也讓嘉楠積累了大量的智慧財產權。多年的ASIC設計經驗,更讓公司積累了寶貴的專業知識和多代工藝參數。嘉楠方面表示,他們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在ASIC設計過程中擁有先進技術積累的公司之一,包括算法開發和優化,標準單元設計和優化,低電壓和高能效操作,高性能設計系統和散熱等技術。公司也與臺積電, STATS ChipPac,ASE和SPIL等行業領先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10月24日下午,國家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國家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這意味著區塊鏈技術正式成為國家級產業,也是中央對於整個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的高度重視。
自從新華社發布消息後,美股、港股、A股等資本市場的區塊鏈概念股被資本熱捧。
作為全球第二大礦機廠商,一旦上市成功,嘉楠Canaan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區塊鏈第一股」,將引領中國區塊鏈行業佔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
看好邊緣AI晶片的新機會
在ASIC上積累了豐富的嘉楠除了會持續耕耘包括比特幣在內的區塊鏈技術市場外,他們認為邊緣AI晶片也是其新的成長機會所在。因為這些晶片和挖礦ASIC一樣,都需要低功耗、高能效和流片成功率,而這恰好是嘉楠所具備的。公司也於2016年率先投入人工智慧ASIC的研發。
到了2018年9月,嘉楠推出了第一代AI晶片勘智K210,該晶片是嘉楠的第一代內置了卷積神經網絡加速器的系統級(SoC)AI 晶片。依賴這顆晶片,公司也成為業界第一家提供基於RISC-V架構的商用邊緣計算AI晶片的公司。
資料顯示,這顆SoC的CPU採用RISC-V精簡指令集架構,內嵌的神經網絡加速器IP則基於完全自研。作為一款瞄準IoT市場、定位於人工智慧與邊緣計算領域的晶片,勘智K210同時具備機器視覺和語音識別能力。這不但讓他們可以在超低功耗下進行高速卷積神經網絡計算,實現如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目標檢測和圖像分類任務;還可以讓晶片無需DSP的前提下,利用自帶的APU語音處理單元,最高可支持8個音頻數據通道,16個方向。這樣的設計無需佔用主CPU資源,僅用一顆晶片就可實現聲源定向、聲場成像、波束形成、語音喚醒、語音識別等機器聽覺功能。
知名分析機構Frost&Sullivan表示,勘智K210具有出色的性能,被廣泛認為是人工智慧邊緣計算領域硬體發展的裡程碑。嘉楠的AI晶片是SoC架構下的一站式集成解決方案,具有機器視覺和機器聽覺兩大功能,可以無縫集成不同算法以處理各種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家居,智慧零售和智能駕駛。
「與其他相同算力的系統相比,勘智K210能夠實現更高的能效。此外,嘉楠的邊緣計算AI晶片可保護和增強專有數據的保密性。與競爭對手提供的AI晶片相比,嘉楠的單個AI晶片可以處理更廣泛的AI應用場景」,嘉楠方面指出。
至於這顆晶片的具體應用,嘉楠透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他們已向AI產品開發人員交付了超過26,000臺K210晶片和開發模組,其中大多數來自海外;公司同時還與20多家人工智慧算法公司展開合作,共同開發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整體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公司同時在積極探索與商業夥伴的合作,將其AI晶片集成到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築和智慧零售等不同的IoT垂直市場中。
「嘉楠將不懈地磨礪IC設計能力和產品性能,並遵循嘉楠的長期研發路線圖,與合作夥伴聯合創新,從而推出AI的最佳方案,為最終客戶提供高性能,全場景的行業AI解決方案」,嘉楠方面強調。
分析機構數據顯示,在IoT和5G技術的支持下,預計邊緣 AI晶片和雲端 AI晶片將共同實現約45.1%的年複合增長率,而從2018年到2023年,雲端AI晶片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22.3%,而全球邊緣AI晶片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約62.1%。
基於公司由127名成員(截至2019年6月30日)組成、平均擁有7年的行業經驗的研發團隊,嘉楠正在開發28nm AI晶片的第二代產品,與前一代產品相比,有望大大提高算力和能效。他們計劃在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量產第二代晶片。此外,嘉楠還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AI晶片。據介紹,第三代晶片將使用12nm製程技術,並且預計將適用於邊緣和雲計算。
公司在AI方面的目標是計劃利用AI晶片作為核心硬體,創建一個AI SaaS平臺,為終端客戶提供整合硬體、算法和軟體的整體人工智慧服務,創建一個完整、開放的生態系統。這個AI SaaS平臺能夠根據不同的物聯網場景需求,為AI終端客戶提供AI晶片模型、算法、定製軟體和用戶界面的優化組合。
在筆者看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讓其可以應用到交易和記帳等多個應用當中,嘉楠過往在比特幣挖礦ASIC上的深耕,讓他們擁有了深度參與區塊鏈產業的實力。而擁抱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AI晶片市場,必能幫助這家AI新貴走上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