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口水文數據「不透明」,美用衛星追蹤水位,盯上我國11座大壩

2020-12-22 白鯨防務

川普離自己的總統任期結束,已經只剩下一個多月了。臨下臺前,他領導的美國政府仍在抓緊對華打壓,除對4家中企和我國一些官員發布制裁令外,最近又以「操控水資源」為由,用衛星緊盯我國11座水壩,並大肆挑撥地區國家和我國的關係。

據觀察者網12月14日報導,美國國務院資助的一項「湄公河水壩監測項目」將於15日正式啟動。美政府稱,該項目將利用衛星遙感數據,「追蹤」湄公河主要河段上13座大壩的水庫水位。並專門提到了中國,特地針對中國在瀾滄江(湄公河上遊)幹流的11座,推出了一個「數據可視化分析」業務。

此前,該項目研究員就多次無端攻擊中國,稱中方「操控水資源,給下流鄰國帶來災難性後果」,指責中方提供的水文數據「不夠透明」。對美國頻繁拿湄公河「做文章」的行為,中國外交部強調,美國為挑撥中國和地區國家的關係,反覆炒作湄公河水資源問題,這完全違背事實,毫無科學依據,也十分霸道。

美國出資支持的這個項目,說白了就是在沒有徵求中國意見的情況下,擅自用衛星監控中國大壩的水位,並直接對外發布。美國稱這樣做,是為了使湄公河流域的水文信息更透明,促進保護湄公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理由倒是說得冠冕堂皇的,還特意將下遊國家給拿出來說事,稱我國建大壩「沒有考慮對下遊國家的影響」。

實際上,美國的這種做法,就是在給中國拉仇恨,挑撥我國與地區國家之間的關係,與我國爭奪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此前,我國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上遊修建水電站時,印度也是十分不爽,稱我國將「水壩武器化」,一方面控制了水資源,另一方面還可以直接影響下遊經濟。對此,中方表示,說「水壩武器化」完全是無稽之談。拿美國做文章的湄公河流域來說,透過上遊水壩的調蓄功能,可以將汛期的水量存入水庫,有效削減洪峰;同時在旱季增加下洩流量,使下遊來水多於天然來水,為下遊防洪抗旱發揮積極作用。

由於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許多起源於此的河流我國都是上遊國家, 而且上遊地區地勢複雜,落差也更大,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和水電使用大國,放著這樣的有利條件不利用,根本沒有任何道理。但即便修建大壩,我國也會首先考慮此舉對生態以及下遊國家的影響。因為我國的外交政策就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美國為什麼要挑唆,看看湄公河下遊這幾個國家就明白了,他們分別是柬埔寨、寮國、越南、泰國、緬甸。

除了越南在中美間兩邊押注,兩頭討好外,其他幾個國家都是跟中國更為友好。柬埔寨此前拆除美軍援建基地設施時,美國就十分不滿,稱這是為了給中國「騰地方」。首相洪森則直白表示「除了中國外,現在又有哪個國家願意真正幫我們」。此前,泰國挑美國務卿蓬佩奧訪問越南時,與中國籤訂幾百億高鐵大單,更是令美國不滿。而緬甸近年來與中國的基建合作越來越多,美國非常失落,此前美軍還準備在緬甸建軍事基地遏制中國。所以,美國不希望這些國家與中國交好,湄公河正好成了一個可以利用的道具。

相關焦點

  • 挑撥離間,美國指責中國截留湄公河水量,將派衛星監控中國水電站
    美國政府表示,這一項目將利用衛星遙感數據,追蹤湄公河主要河段幹流以及支流上的數十個大壩的水庫水位,並專門將中國在湄公河上遊瀾滄江建設的11座水電站列為了重點監測對象。據悉,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在我國境內被稱為瀾滄江,總計流經中緬泰老柬越6國。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各國在湄公河流域建了300座各型水電站,但偏偏中國的就被「重點照顧」,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 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及時、準確地收集水文數據,保證大壩運行安全
    水庫工程是以景觀供水為主、兼顧防洪的小型水庫工程,建立一套快速反應的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及時、準確地收集水文數據,進行水情預報以增加有效預見期、提前採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可對水庫壩體布設滲壓計,自動實時監測上報大壩滲壓情況,提高大壩安全監測水平,降低大壩安全隱患。徳希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 適用於水利部門遠程監測水位、降雨量等實時數據。同時支持遠程圖像監控,為防汛指揮調度提供了準確、及時的現場信息。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上該不該建大壩
    (1)分析修建水庫後,大壩上、下遊河流水文特徵可能發生了哪些變化?(2)指出M處可能出現什麼地貌類型?分析大壩上、下遊河流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3)水庫在可持續發展中,面臨什麼嚴峻的自然環境問題?三峽大壩蓄水後對其下遊河段的徑流量和含沙量產生了明顯影響,也影響到下遊河床的衝淤過程。宜昌站和螺山站是荊江河段的上遊和下遊的兩個水文監測站,下圖為兩站在三峽大壩籬水前後的含沙量變化過程圖。(1)描述螺山站與三峽大壩蓄水前相比,蓄水後含沙量的變化特徵。
  • 是誰最早發現三峽大壩彈性變形的?
    專家幾天對於三峽大壩的態度偏差,與瓜友們不斷追蹤爆料有關係。 最開始,有日本網友說三峽大壩變形,並放上了谷歌衛星的圖片。 現在最新消息是:百度和高德地圖把三峽大壩附近的衛星圖都給屏蔽了。(小北沒有看,因為不太懂得)
  • 洞庭何以波瀾不驚——寫在洞庭湖區全面退出警戒水位之際
    氣象水文實測數據顯示,進入主汛期以來,全省平均降雨偏多逾四成,2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達100站次,四水、洞庭多個站點超警。水情伴著汛情,如猛獸般橫衝直撞,導致溪河水位暴漲,山洪地質災害頻發,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汛情十萬火急,汛情就是命令!
  • 三峽大壩對長江顆粒有機碳輸運的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然而,流域內逐漸增強的人為活動正不斷改變其輸運的POC通量,如長江流域內近5000座人工水庫會明顯降低其POC輸運通量。相關研究得到中科院啟動經費、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成果於近期發表在國際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
  • 較真丨三峽大壩為什麼不設計成拱形?
    實際上大壩修建成哪種類型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拱形壩利用拱形結構把大壩受到的水壓傳遞到兩側,適合狹窄的峽谷,經濟實用。而類似三峽攔河大壩的重力壩是依靠大壩自身重量來阻擋水庫的水,壩體厚重,需要大量建築材料。重力壩比拱形壩更結實。 2大壩水庫水位「超過防洪限制水位x米」不必過於擔心。
  • 我心目中的三峽大壩
    置身三峽熱土,既參與三峽工程建設,也追蹤庫區百萬移民。14個寒暑,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在13億人民的祝福聲中順利實現了三大目標:水庫初期蓄水、船閘試通航、左岸首批機組發電。2003年6月1日,三峽大壩落閘蓄水,持續半個月後,大壩至重慶以下近600公裡範圍的狹長水庫雍成「高峽平湖」,水位漲至海撥135米高程。水庫漲水,心海漲潮。
  • 三峽大壩,截斷巫山雲雨,巧奪天工
    早餐後遊三峽大壩,登岸時黃陵廟還沒開,看簡介,知道黃陵廟古稱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是一座以紀念大禹開江治水的禹王殿為主體建築的古代建築群,主要保存有關長江三峽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遺蹟和實物資料。我們又穿過一片長長的旅遊商品售賣區來到停車場。每輛車前都貼著「看三峽,遊大壩」的廣告語。車輛穿過修葺一新的三鬥坪鎮,跨過西陵長江大橋,來到安檢口。
  • 「三峽大壩變形」謠言為何站不住腳?「彈性變形」又是什麼?
    【寫在前面】近日,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決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在三峽集團給出詳實監測數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以高分六號衛星圖像予以數次闢謠後,上述言論仍在發酵。與「三峽大壩變形」圖組合出現的,還有一張宜昌交旅集團文化產業有限公司7月5日發布的「三峽大瀑布景區暫停接待遊客的通知」。
  • 強降雨來襲,濟南36座塘壩溢洪!一座城市的防汛「十二時辰」
    測流是水文站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用專業儀器按照規範獲取水情數據,包括流量、水位等,為防汛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留存水文資料。還沒吃晚飯的李克一點困意都沒有,他7月31日剛值了24小時的班,8月1日加班檢測儀器,正準備把孩子媳婦從嶽母家接回來,給媳婦打完電話說了要接著加班的事兒,這個身高1.83米的退伍軍人就做好了再熬一宿的準備:「今年這個八一節,送我一個大禮。」
  • 「深度看時事」美國密西根州大壩潰決事件的分析與思考
    集中的強降雨導致水庫水位迅速上漲,水位逼近伊登維爾大壩壩頂,從而造成了對大壩安全的嚴重威脅。根據伊登維爾大壩的基本資料,大壩的壩型為土壩。從潰壩後的壩體斷面看(圖11、圖12),可以判斷大壩壩型為均質土壩,壩體上遊壩坡採用碎石護坡,下遊壩坡為草皮護坡。
  • 重力衛星揭露華北地下水虧損曲線
    而這些地區還剩下多少地下水,很長時間內並沒有準確數據,也不知道何時會耗盡。從2002年起,GRACE這雙「天眼」為全球科學家觀測地下水儲量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幫助人類看清了地下水的變化。  在中國,多個研究團隊均利用了GRACE持續性的觀測數據,對華北平原等地下水漏鬥區進行了研究。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馮偉博士團隊是其中較早的一支。
  • 汛情嚴峻,長江水文全力應對
    大汛面前,長江委水文局全力以赴開展長江防汛水文測報工作。6月21日以來,結合汛情發展,先後發布1次藍色預警、5次洪水黃色預警,1次橙色預警、2次紅色預警,提請沿岸有關單位和公眾注意防範。7月4日-10日,先後4次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局屬各有關單位進一步加強水文監測預報預警、汛期安全生產、防汛測報和防汛測報宣傳工作。
  • 三峽大壩「P歪了」,彈性形變很正常
    地圖變形是「P歪了」  起初熱傳的「大壩變形圖」來自於谷歌地圖(Google earth),其分析地面大型建築會變形,因而,用谷歌地圖分析三峽大壩,原本就是選錯了「工具」。  谷歌地圖的影像精度可以達到0.5m,可分辨地上的人影。而該影像疊合了高程,即全球地表DEM數字高程模型,使地圖能呈現出立體感。
  • 水利部發布《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範》等3項水利行業標準
    7月24日,水利部發布2020年第11號公告,批准發布《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範》等3項水利行業標準,3項標準將於2020年10月24日起實施。《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範》(SL/T278―2020)是在《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範》(SL278―2002)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共7章和3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的搜集、整理和覆核,徑流分析計算,設計洪水計算,泥沙分析計算,水位分析計算和水位流量關係擬定,氣象要素、水面蒸發、水溫和冰清分析計算及水文測報系統設計等。標準適用於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水文計算。
  • 美艦抵近大陸海岸線,被052D驅逐艦「盯上」
    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將兩艘大型航母開到中方演習區域附近,並同時派出偵察機進入中方領域,毫無疑問,這實在是赤裸裸的挑釁我國國土主權。不過,我國及時地給予美方警示。然而,僅僅過幾天,美軍竟再次派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進入中國附近海域,無賴之舉令人咂舌。
  • 昭通水文專家馬林武 半世紀穿行在江河間!
    半世紀穿行在江河間——記昭通水文專家馬林武馬林武,1946年出生在魯甸縣桃源鄉巖洞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66年畢業於雲南省水利學校水文專業,1995年獲水文高級工程師職稱,2000年受聘為雲南省水利廳大壩安全鑑定專家組專家,1997年任雲南省水文水資源昭通分局局長兼水環境監測中心昭通分中心主任。
  • 不關心環保的川普政府,又在湄公河大作文章針對中國
    據美國媒體報導,由美國主導的湄公河大壩監測站14日啟動。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此作出評論,表示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滄江—湄公河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瀾滄江—湄公河長4350公裡,其中的一個水文監測項目,何以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
  • 水文人不懼風雨險情 日夜監視江河水情
    其中就有那麼一群人,他們24小時輪流值班,不眠不休,時刻關注江河水情變化,全天候緊盯著一個個跳動的數據,水位什麼時候會超過警戒線,哪裡可能有漫堤的危險;他們第一時間發布預警,第一時間接聽各方的諮詢電話,滾動發出一份份及時的水情預報、簡報;他們時刻待命,逆行奔赴現場獲取第一手水情數據……他們用自己的初心和擔當,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他們,就是惠州水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