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名單!從公布的結果來看。表現最為強勢的是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其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有6位入選,化學研究所和生命研究所各有4位入選,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研究各有三位入選,中科院還有多個研究員入選2位及其以下的傑青。可以說,傑青中超過一半的入選人員都來自於中科院系列。可見,傑青評選方面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傳統。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從高校的表現來看,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其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是中科院系列的。可見在傑青評選方面還是偏向於中科院系列的人才,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在同等條件下,還是偏向於自己熟悉的人。然而清華大學儘管不是中科院系的,但是清華和北大是中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高校,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都站在我國高校的頂峰,所以位列第一那是名副其實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她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以一人只差並列第三。北大實力毋庸置疑,一直都是我國頂尖高校的代表,一般在我國高校中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
這裡特別說一下的是南京大學,儘管網上有很多人都在唱衰南京大學,但是從人才培養及其科研產出來看,南京大學表現一如既往的搶眼!在傑青、優青以及院士等方面的人才輸出方面基本上都保持在4-8名之間。在國家三大獎方面,南大的強勢學科——人文社科類儘管沒有參與,但是獲獎項數也位列我國高校的15名左右。在社科獎方面,也穩居於我國高校的前五名。可見,即使南京大學現在的綜合實力不如拆分時那麼強勢,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南京大學用各項數據很好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併,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入選12人,位列高校中的第6位,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同時收穫8位,並列第七。這裡上海的兩所高校表現不俗,排名也比較靠近,可見上海這兩所高校的強勢。其中上交側重點在工醫,復旦大學側重在文理,剛好能夠優勢互補。
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各收穫7位,並列第9。這也是本次出現的兩匹黑馬,相較於2019年來說,評上傑青的人數增加最多。而武漢大學一直被別人說成是網紅大學,但是人家實力擺在那裡,即使是網紅也是有實力的網紅,沒實力還真紅不起來!
武漢大學
當然,和往年一樣,有表現搶眼的高校,那麼就有表現不如意的高校。在本次傑青評選中,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85高校表現不盡如人意,以往在傑青人數方面一般都能進入前十的,本次卻表現不佳。正在印證了那句沒有永久的常勝將軍!下圖是本次入選結清的依託單位人數統計,僅供參考:
2020年傑青入選依託單位統計
上面就是本次為大家分享的2020年傑青入選依託單位的分析,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也希望大家多多點讚關注,祝各位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