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傑青」分析:中科大清華並列第一,北航人大0入選

2020-08-11 科學網

作者 | 李濯清 田慧 曹利軍


8月11日,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發布。


相關閱讀:


今年「傑青」上榜人數依然為300人。科學網對入選者的學歷、性別、專業技術職務及依託單位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 300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家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南京大學表現優秀,緊隨其後,和北京大學各有14人入選


●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無人入選,而去年有6人入選,在依託單位統計中位列第8


● 入選者全部擁有博士學位,且男性佔90%


● 專業技術職務方面,今年有5位副教授和1位副研究員入選;前者全部來自清北,後者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除了北航,還有8所今年也無人入選「傑青」,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在科研界,國家「傑青」經常被視為國內除兩院院士外最有分量的獎項之一。擁有國家「傑青」數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實力。


分析2020年「傑青」入選者名單,可以發現:


1. 從學歷上看,今年上榜的300人全部擁有博士學位。


2. 從性別上看,男性依舊佔據絕對優勢,共有270名,佔總人數的90%;女性有30名,佔10%。


3. 從專業技術職務來看,98%的「傑青」入選者擁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包括189位教授、102位研究員、2位主任醫師和1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本年度申請人中,僅有5位副教授和1位副研究員。其中,4位副教授來自清華大學,1位副教授來自北京大學,僅有的1位副研究員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4. 從入選者依託單位看,今年的300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所機構。其中,共有5所大學入選人數超過10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分別入選14人,並列第三。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五,入選12人。


並列第六的是浙江大學與復旦大學,均有8人入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分別入選7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及西安交通大學各有6人入選。


還有4所大學各有5人入選,分別是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總體上看,今年的「傑青」入選者雖然依舊集中在傳統名校及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但相較去年入選人數分布更加均衡,排名靠前的依託單位之間人數差距不大。


今年「傑青」入選者在4人以上(含)的依託單位共有23所,包括20所高校。其中,19所為雙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1所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華東理工大學。


今年有幾所高校表現較為突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15人入選,與清華大學共登榜首,而去年入選11人,與復旦大學並列第三;南京大學2020年入選人數比2019年多6人;上海交通大學今年入選12人,比2019年多7人。


地方高校中表現突出的有:江蘇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西湖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各有1人當選。


同時,也有幾所高校今年排名有所下滑:


北京大學今年入選14人,比2019年少8人;復旦大學今年入選8人,比2019年少3人,且排名下降至第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入選6人,今年無人入選。


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除了北航,還有8所今年也無人入選「傑青」,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2020年各依託單位具體「傑青」入選人數如下:



2020年各依託單位具體入選人員名單如下:




基金申請,科學網助你一臂之力


科學網基金頻道全新改版


一鍵快捷查詢


同時,新增對標分析功能


支持針對依託單位


細分領域和學科分類的精準查詢


並可下載可視化圖表


點擊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公布!中科大清華並列第一,北航人大0入選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300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家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清華大學均有 15 名學者入選,並列高校第一位;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分別有 14 名學者入選,並列第二;上海交通大學以 12 位學者的數量位列第三;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
  • 2020年「傑青」分析:中科大清華並列第一
    今年「傑青」上榜人數依然為300人。科學網對入選者的學歷、性別、專業技術職務及依託單位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300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家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南京大學表現優秀,緊隨其後,和北京大學各有14人入選● 入選者全部擁有博士學位,且男性佔90%● 專業技術職務方面,今年有5位副教授和1位副研究員入選;前者全部來自清北,後者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傑青」300人名單!中科大、清華各15人,北航、人大、重大掛零
    中科大與清華均為15人,並列第一,北航、人民大學、重大等8所雙一流高校掛零,無人上榜】>一、傑青情況簡介傑青是我國最重要的人才項目之一,「傑青」作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一向有「小院士」之稱,是科學領域評判創新潛力與學術水平的權威標尺。
  • 2020年「傑青」名單:清華中科大並列第一
    今年新晉「傑青」共300人,來自124個單位。清華和中科大位列第一,21位學者在計算機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今年新晉「傑青」共300人,來自124個高校/研究所。
  • 2020年國家傑青名單發布!南大14人、武大7人,人大北航0人
    2020年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的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入圍名單,2020年的傑青名單是今年的一項重磅事項,也是國內各大高校爭奪的焦點,我們來先睹為快!2020年度,清華大學和中科大一共有15人入選國家傑青,入圍人數位居國內高校榜首
  • 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公布:上榜300人,中科大清華並列第一
    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公布今年「傑青」上榜人數依然為300人。科學網對入選者的學歷、性別、專業技術職務及依託單位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300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家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南京大學表現優秀,緊隨其後,和北京大學各有14人入選●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無人入選,而去年有6人入選,在依託單位統計中位列第8●入選者全部擁有博士學位,且男性佔90%●專業技術職務方面,今年有5位副教授和1位副研究員入選;前者全部來自清北
  • 2020傑青母校,25年的高校變遷,清華依然挺秀,中科大曾是TOP3
    昨天我寫完2020傑青的單位排名,裡面清華和中科大並列第一,清北加華東五校排前七,就有網友問我,這些傑青是哪些學校畢業的?對啊,一所學校只要有錢,自然能招到很多牛人。一所學校能培養出許多牛人,才是真的厲害,表明加工能力強。
  • 2020年傑青名單發布,南大、武大表現強悍,北航、人大黯然失色
    一、2020年國家傑青獲得者出爐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 傑青」作為國內僅次於院士的高端人才,反映各個大學(科研機構)的人才培養能力。我們把2020年各高校傑青人數做個分析,看下那些學校表現強悍,那些學校表現失色。
  • 15人入選,與清華大學並列第一
    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再一次!1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再一次!中科大又在全國出名了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 2020傑青評選結果:中科院大顯身手,清華、中科大在高校中領銜
    2020年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名單!從公布的結果來看。表現最為強勢的是中科院各大研究所。其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有6位入選,化學研究所和生命研究所各有4位入選,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研究各有三位入選,中科院還有多個研究員入選2位及其以下的傑青。
  • 近10年國家傑青高校入選人數排名,不同檔次大學差距明顯!
    近日,全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傑青項目的初選名單。雖然被稱為初選,但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初選名單和最終名單差異很小。不管對於任何一所高校來說,國家傑青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各校的學科帶頭人。
  • 近10年國家傑青高校入選人數排名,不同檔次大學差距明顯
    近日,全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傑青項目的初選名單。雖然被稱為初選,但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初選名單和最終名單差異很小。不管對於任何一所高校來說,國家傑青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各校的學科帶頭人。
  • 2020年國家「傑青」出爐!中國科大與清華「並駕齊驅」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這次建議資助申請人總共公示了300人,名單中部分高校表現亮眼。其中,清大、中國科大入選人數居各大高校研究所榜首;北大、南大緊隨其後;上交也在10人以上(12人)。
  • 2020年"傑青"名單超全分析!背後恐迎人才爭奪戰
    科學網對入選者的學歷、性別、專業技術職務及依託單位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分析2020年&34;入選者名單,可以發現:1. 從學歷上看,今年上榜的300人全部擁有博士學位。2. 從性別上看,男性依舊佔據絕對優勢,共有270名,佔總人數的90%;女性有30名,佔10%。3.
  • 2020年「傑青」名單公布 清華、中科大各增15名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清華、中科大各新增「傑青」15人據澎湃新聞報導,「傑青」作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一向有「小院士」之稱,是科學領域評判創新潛力與學術水平的權威標尺。據統計,今年新晉「傑青」共300人,男性270人,女性30人,來自124家單位。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入選人數最多,均為15人。
  • 2020國家傑青名單公布,中科大奪睛!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消息,根據《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公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
  • 南大比肩北大國家傑青入選數全國第二
    今天晚間,一份重磅科教名單橫空出世,2020年國家傑青資助項目名單出爐,這份含金量十足的人才頭銜名單讓大家久等了。中科大以15人入選與清華大學並列全國第一,不僅總數第一,人均國家傑青產出率中科大依舊是全國第一。
  • 高考志願: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如何選擇?
    前幾天,有位考生考的比較好,但也非常糾結,他在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之間,不知道如何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幫這位考生分析下。 北航是1992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當時僅有14所大學入選;南大是2000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同濟是最後一批2003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 因此,有網友說,果斷選擇南大物理,北航和同濟跟南大不在一個檔次,從學校上來看,南大肯定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也有網友提出,從選擇專業的角度來說,南大物理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 高考志願: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如何選擇?
    前幾天,有位考生考的比較好,但也非常糾結,他在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之間,不知道如何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幫這位考生分析下。北航是1992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當時僅有14所大學入選;南大是2000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同濟是最後一批2003年入選副部級大學的。因此,有網友說,果斷選擇南大物理,北航和同濟跟南大不在一個檔次,從學校上來看,南大肯定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也有網友提出,從選擇專業的角度來說,南大物理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南大物理、北航航天、同濟工科這三個專業實力如何?
  • 2020國家傑青本科院校統計:清北武科南浙吉位列前七
    2020傑青校友統計:清華北大武大位居前三!年入選國家傑青的300位青年科學家中,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最多,高達18人,位列高校榜首;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13人,並列第二;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共有12人,位居第四;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