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
再一次!中科大又在全國出名了
僅次於哈佛、斯坦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一
「本地虎」+「外來狼」
合肥都有哪些牛逼的大學?
1
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
再一次!中科大又在全國出名了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
相關通知指出,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相關規定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8月11日 — 8月25日)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提出書面異議。
1
中科大15人入選名單,和清華大學並列第一
據報導,「傑青」作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一向有「小院士」之稱,是科學領域評判創新潛力與學術水平的權威標尺。
據統計,今年新晉「傑青」共300人,男性270人,女性30人,來自124家單位。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入選人數最多,均為15人。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以14人緊隨其後。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會)
2
激勵青年人才勇闖科研「無人區」
據介紹,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1994年,申請者要求年齡4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有基礎研究工作經歷,基金對入選者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每年80萬~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
去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時指出,探索把「傑青」基金當作國家「風投基金」來使用,既促進創新,又寬容失敗,激勵更多科技人員特別是青年人才勇闖科研「無人區」,催生更多科技「奇果異香」,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附名單如下:
2
僅次於哈佛、斯坦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高校第一
不僅如此。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最新一期(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中科院居榜首,國內緊隨其次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學術領域蟬聯全國高校第一。
在全球大學/科研機構前100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全球第8(全球高校第4,僅次於哈佛、斯坦福與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第12名),清華大學(第13名),南京大學(第14名)。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蘇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天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湖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進入前100名。
全球前100名大學/科研機構排名如下:
全國前10名大學/科研機構排名如下:
看到這裡,很多人表示疑惑,這一次為什麼又是中科大呢?為此,小編也查找了一番資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始建於1958年,建校第二年即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此後的985、211、雙一流一個也沒有落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神一般的存在,沒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但綜合實力一直名列前茅,且發展越來越好。
知名校友:華羅庚、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等人。
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重點學科如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核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天體物理、地球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安全技術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1個: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2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多個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個A+(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科學技術史、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2個A(數學、生物學)。6個A-(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7個B+(生態學、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3個B(地質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2個B-(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1個C-(大氣科學)。
3
中科大大師薈萃,學科實力全國聞名
再說傑出人才,大學之大不在大樓,而在大師,中科大名師薈萃。
截至2019年12月中科大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6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及教學名師50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國家傑青121人,優青12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46人。
潘建偉、郭光燦、李亞棟、謝毅等可以載入中國科技史的眾多人才都在這裡深耕。
綜上,中科大大師薈萃,學科實力全國聞名,一串串數字足以證明學校有多厲害。
一個是高精尖的技術企業剛剛上市,一個是合肥和安徽的高校「槓把子」,合肥未來的科創實力毋庸置疑。
3
「本地虎」+「外來狼」
合肥都有哪些牛逼的大學?
那麼,除了中科大以外,合肥還有哪些牛逼的大學呢?
合肥工業大學
如果沒有中科大的存在,那麼合肥工業大學鐵定會成為985大學。
但是有了中科大坐鎮安徽,合工大就只進入了211工程和小985工程。但是說起合工大的機械專業、汽車專業,那在國內都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也是一所211大學,實際上想在的安徽大學前身本是合肥大學,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安徽大學之名。
加之位於省會城市中,學校的發展較之其他高校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優勢。目前安大的實力在安徽省位居前三甲。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可以說是安徽實力最強的醫學類院校,它同樣也是一本院校。
其專業構成,與一般的綜合大學不同,安醫大偏向於醫學和臨床醫學,其臨床醫學七年本碩連讀專業,曾讓好多人豔羨不已。
除了合肥的「本地虎」以外,「外來狼」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清華、復旦、武大三所國內高校的合肥項目已正式提上日程,今年將加快推進建設!
今年初,合肥市科技系統工作務虛會召開。會上提出,2020年,合肥將完善市校、市院合作機制。
圖源:巢湖科技
其中明確提到,合肥市將主動加強與「一流」高校對接,加快推進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復旦合肥先進產業研究院、武漢大學創新技術研究院建設。
這也就意味著,清華、復旦、武大這三所國內頂級高校在合肥的項目落戶,已經提上日程了!
1
武漢大學創研院與高新區已籤約
據合肥市人民政府官微報導,2019年12月7日上午,市政府與武漢大學在市政務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落戶經開
2019年7月26日上午,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清華合肥院」)二期暨經開區高校三創園(安徽大學三創學院)首批入駐院校籤約儀式在市政務中心舉行。
據介紹,清華合肥院二期項目將建設清華公共安全科教基地和研發總部,打造國家級公共安全技術創新先導區、公共安全產業發展示範區、公共安全文化培育引領區。經開區高校三創園(安徽大學三創學院)致力於構建高校院所成果轉化示範園區,此次共有安徽大學、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等3家院校12個產業化項目首批入駐。 安徽大學以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和1個院士工作站為核心,建立安徽大學三創學院,探索「創新、創業、創客」有機結合新模式。
3
復旦合肥先進產業研究院落戶經開
今年初,據微博博主@張子細爆料,復旦合肥先進產業研究院落戶經開區。
據合肥市政務公開網公示,2018年11月份,合肥經開區發布了關於成立合肥先進產業研究院的通知,明確了復旦合肥先進產業研究院的落戶,但是具體落戶位置,目前還未確定。
4
天津大學創研院落戶經開
籤約儀式
2018年2月3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天津大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正式舉行,已經確定在合肥經開區建立天津大學合肥創新發展研究院。
天津大學合肥創新發展研究院,將依託天津大學優勢學科、辦學經驗和國際合作的基礎,聚焦汽車及內燃機、醫工結合、集成電路設計、智能電網等科研領域,建成國內一流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和人才聚集的產業創新中心,為合肥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產業支撐和人才智力支持。
5
北京外國語大學入駐經開區南豔湖
籤約儀式
2017年5月7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北京外國語大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市政務中心舉行,已經確定北京外國語大學將入駐經開區南豔湖。
6
哈工大機器人項目落戶經開
2016年7月10日,哈工大機器人項目籤約儀式在合肥市政務中心舉行,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包括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華東區域中心、華東製造基地及中央研究院三大板塊。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式落戶新站
2016年7月25日,北航合肥科學城項目正式落戶新站區!
此次北航與合肥市開啟全面合作,將重點建設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微電子學院、研究生院、大學科技園、國際科教中心,不僅將量子傳感、機器人、新材料、醫工交叉、通航技術等北航優勢領域落地合肥,還將聯合培養高端人才。
近年來,合肥已落地了眾多全國知名高校:浙大(合肥)科創中心、天津大學合肥創新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復旦大學科技創業園(對接中)、同濟大學合肥研究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肥產學研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科學城、國防科技大學合肥校區等等...
對合肥來說,大規模引進名牌大學及研究院等,對城市的價值也有所提升。
當然,以上列舉的只是部分,未來也還將增加更多。
小編總結:一個城市發展,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吸引了人才,發展後勁必將十足。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人才與名校的聚集地,發展勢頭強勁,本著「科學中心」的核心定位,吸引國內外高知人才薈萃,純粹的高精尖高淨值階層聚集。未來合肥國家科學中心發展也必將發展越來越好!
本文來源:合肥房地產交易網,部分圖文整合自中國青年報、安徽日報等網絡綜合,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