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濯清 田慧 曹利軍
8月11日,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發布。
相關閱讀:重磅!2020年度國家傑青名單公布
今年「傑青」上榜人數依然為300人。科學網對入選者的學歷、性別、專業技術職務及依託單位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 300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家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南京大學表現優秀,緊隨其後,和北京大學各有14人入選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無人入選,而去年有6人入選,在依託單位統計中位列第8
●入選者全部擁有博士學位,且男性佔90%
●專業技術職務方面,今年有5位副教授和1位副研究員入選;前者全部來自清北,後者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除了北航,還有8所今年也無人入選「傑青」,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在科研界,國家「傑青」經常被視為國內除兩院院士外最有分量的獎項之一。擁有國家「傑青」數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實力。
分析2020年「傑青」入選者名單,可以發現:
1. 從學歷上看,今年上榜的300人全部擁有博士學位。
2. 從性別上看,男性依舊佔據絕對優勢,共有270名,佔總人數的90%;女性有30名,佔10%。
3. 從專業技術職務來看,98%的「傑青」入選者擁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包括189位教授、102位研究員、2位主任醫師和1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本年度申請人中,僅有5位副教授和1位副研究員。其中,4位副教授來自清華大學,1位副教授來自北京大學,僅有的1位副研究員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4. 從入選者依託單位看,今年的300名「傑青」入選者來自124所機構。其中,共有5所大學入選人數超過10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均有15人入選,並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分別入選14人,並列第三。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五,入選12人。
並列第六的是浙江大學與復旦大學,均有8人入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分別入選7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及西安交通大學各有6人入選。
還有4所大學各有5人入選,分別是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總體上看,今年的「傑青」入選者雖然依舊集中在傳統名校及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但相較去年入選人數分布更加均衡,排名靠前的依託單位之間人數差距不大。
今年「傑青」入選者在4人以上(含)的依託單位共有23所,包括20所高校。其中,19所為雙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1所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華東理工大學。
今年有幾所高校表現較為突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15人入選,與清華大學共登榜首,而去年入選11人,與復旦大學並列第三;南京大學2020年入選人數比2019年多6人;上海交通大學今年入選12人,比2019年多7人。
地方高校中表現突出的有:江蘇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西湖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各有1人當選。
同時,也有幾所高校今年排名有所下滑:
北京大學今年入選14人,比2019年少8人;復旦大學今年入選8人,比2019年少3人,且排名下降至第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入選6人,今年無人入選。
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除了北航,還有8所今年也無人入選「傑青」,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2020年各依託單位具體「傑青」入選人數如下:
2020年各依託單位具體入選人員名單如下: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