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516字,預計學習時長7分鐘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他的理論改變了人們看待宇宙的方式,他的名字幾乎就是天才的同義詞。他在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時代》雜誌在1999年將愛因斯坦稱為世紀人物。
但愛因斯坦並不一直是天才。孩童時期,他發育遲緩,直到三歲才開始說話。畢業後,由於找不到工作,他幾乎要放棄他的物理學職業生涯,而去做了一名保險推銷員。想像一下那畫面:打開門,是愛因斯坦向你推銷保險。
愛因斯坦是怎樣成為天才的呢?他是如何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從連研究助理的工作都得不到,變成世界頂尖物理學家的?這篇文章將通過愛因斯坦的語錄和故事來探索成為天才的條件。
瑞士專利局
「如果我有一個小時來解決一個問題,我會用55分鐘思考問題本身,再用5分鐘思考解決方案。」
在歷經無數次的拒絕之後,愛因斯坦最終獲得了一份低薪工作。他的工作非常簡單,他很容易就能完成任務,留下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正是在專利局工作期間,他發現了許多開創性的理論。
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
愛因斯坦的思想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看待宇宙的方式。在被稱為「奇蹟年」的一年裡,他發表了四篇革命性的文章。
第一篇文章回答了問題:「什麼是光?」;在第二篇文章中,他描述了原子的存在並計算了其大小;第三篇文章提出了著名的方程E=mc^2,解釋了能量如何變成物質,物質又如何變成能量;他的第四篇文章解釋了相對論。
那時的愛因斯坦名不見經傳,文章發表四個月都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之後,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看到了他的作品,立刻意識到了其重要性。愛因斯坦,一個連助理教師的工作都找不到的人,竟然寫出了物理學史上最重要的四篇文章。
孩子般的好奇心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我只是好奇心重。」
愛因斯坦的重大發現可能是偶然的,但這和他孩提般的好奇心密不可分。他總是問自己為什麼事情是這樣,為此他的老師很煩惱。愛因斯坦想要完全理解事物是如何運作的,甚至深入到構成它們的原子,他後來也在一篇文章中解釋了原子的存在。
他想了解一切的野心是巨大的。他的人生目標就是要把宇宙的美妙、力量和威嚴都俘獲在一個等式中。
質疑一切
「重要的是不要停止質疑。好奇心的存在有它自己的道理。」
愛因斯坦推翻了幾百年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他不接受事物本來的面貌,而是在尋求理解並可能產生推動效果的過程中,對現有的知識提出了質疑。
如果愛因斯坦接受了事物的本來面目,他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成績,並成為一名教師。然而,他選擇質疑和挑戰老師的權威,而不是將其所言當做真理接受。讓愛因斯坦當不成教師的是他一位教授的推薦信,而不是因為他的才能不夠。在信中,愛因斯坦被描述為一個缺乏對權威的尊重,不願意接受現存知識的人。
「任何讀得太多而不自己動腦的人都會養成懶惰的思考習慣。」
挑戰當前的思想
「不能用製造問題時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是現代科學的創始人,在愛因斯坦出現之前,他的理論一直受到人們過分的推崇。但當愛因斯坦試圖理解牛頓定律時,他發現這些定律並不能完全解釋他所經歷的實際情況。
「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全新的角度看待舊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這標誌著科學真的進步了。」
在15年的時間裡,愛因斯坦完善了他的相對論,該理論試圖解釋宇宙萬物是如何運行的。他的新理論更好地預測了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也更細緻地解釋了萬有引力的效果。
要記住,我們目前對事物如何運作的最合理的理解並不等於真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可能會有人提出比愛因斯坦更確切的解釋,我們那時將再次深化對宇宙的理解。
平靜的生活
「我們怎樣才能好好思考呢?就在靜靜地坐著,凝視窗外,好長一段時間什麼都不發生的時候。」
愛因斯坦的超能力是他靜坐思考問題的非凡能力。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年。這種單調和孤獨刺激了創造性思維,使人更專注於尋找答案,而不是擔心一大堆其他事情。
「我反覆思考了好幾個月、好幾年。99次,結果都是錯的,不過第一百次對了。」
這種深刻的思考正變得越來越稀有。在一個充滿信息輸入的世界裡,我們的思維總是被分散,這意味著我們從來沒有時間去關注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你想進一步拓展對問題的思考,最好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那裡沒有什麼可以打擾你。休息的時候在大自然中散散步,刺激一下大腦再好不過了。
關於學習
「大多數老師都把時間浪費在問問題上,企圖發現學生不知道的東西,而問問題真正的藝術是發現學生知道什麼或有能力掌握什麼。」
愛因斯坦是現行教育系統的批評家,他認為其不善於培養擁有聰明且善於批判的頭腦。他覺得現在的教育只對那些能夠重複已經說過的話的人給予獎勵,而不鼓勵那些獨立思考的人。
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比知識重要得多。知識是有限的,還會隨時間而變化,但想像力是無窮無盡的。
「學生:愛因斯坦博士,這些問題和去年的期末考試不一樣嗎?愛因斯坦博士:一樣,但是今年的答案不同。」
關於天才
「天才和蠢材的區別在於天才有極限。」
愛因斯坦相信只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天才。主要是需要付出必要的努力去理解事物。最終,每個人都能成功。
「天才是1%的天賦加上99%的努力。」
認為天才必須是數學家或物理學家也是一種誤解。成為一個天才意味著你在某件事上天賦異稟,可以是生活中任何領域取得的成就。你可以成為任何方面的天才,比如西洋棋,烹飪,遊泳或園藝。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衡量一條魚,那它一輩子都會覺得自己很笨。」
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性。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