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VS 佳能:一場被顛覆的技術變革史

2020-12-25 36氪

編者按:Windows 8之父Steven Sinofsky對技術顛覆有很深的研究,他曾經提出顛覆要經過四個階段:顛覆既有者;快速線性演進;吸引融合;徹底重新想像。現在作為尼康的忠實用戶他又找到了研究顛覆的一個絕佳案例——作為專業攝影市場的領導者,尼康是如何將市場領導地位拱手讓給佳能的。這個跨度30多年的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如果過度痴迷於過去的成功,一定會被成功所累。

1971年的佳能F-1機械相機零件超過了10000個。佳能推出這個的目的是想跟早12年發布的尼康F(零件更少)一爭高下,儘管複雜性其實並不是競爭風險。

註解:佳能F-1原理圖

註解:這是尼康F藝術化的原理圖。這個太令人驚豔了,你還可以在Esty上的襯衫和印刷品上找到它。

有人在跟帖中問我這10000個零件都是從哪兒來的。這是來自1971年日本佳能的手冊。(不知道它說的是系統還是相機?)

註解:1971年的佳能F-1有10000個零件

註解:又一版誇張/糟糕的翻譯

佳能「系統」(1)旨在與尼康F系統競爭,後者已經有了10年的生態體系發展史。

佳能推出產品不到1年之後,尼康推出了F2,這是其耗時5年項目的巔峰,其表現超越了佳能,但其實結構跟1962年尼康系統(3)差不多。

(1)註解:這是1971年推出的佳能F-1系統

(2)註解:幾個月後尼康推出了F2系統。這款產品完全是壓倒性的。鏡頭之多從6mm(左邊那個巨大的魚眼頭,有著220°的超視角)一直做到2000mm(左上角看起來像天文望遠鏡一樣的東西,這是迄今為止最長焦距的鏡頭)。還有佳能想到沒想過的各種附件。

(3)註解:這是1962年的尼康F系統。對照1971年的佳能F-1可以看出其實兩個都差不多。這說明這時候的佳能只是對尼康亦步亦趨。

尼康對增加功能採取了非常保守的辦法來保護(以及防禦)專業市場。8年後他們推出了尼康F3,這是第一款需要電池的產品,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大力推銷自己有備份的機械快門線。儘管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是專業人士,尤其是像承擔《國家地理》這種類型拍攝任務的人士,對於電池沒電都會感到非常恐懼,所以尼康就弄了這個東西來迎合他們。我自己的第一臺相機是F3,(我記得的)當時所有的評測都提到了這條機械快門線。

註解:這是1980年F3發布時的評測,你可以看到其中在電池上面費了多少筆墨!但還有很多東西上面沒說,比如驅動相機的電動機需要8節AA電池,但是在寒冷天氣無法工作……

註解:尼康的宣傳不遺餘力,但幾乎主要聚焦在專業人士上面。其面向消費者宣傳的基本賣點似乎是因為專業人士使用了產品。左下方那小小的按鈕就是應急手動快門線。

註解:相比之下,佳能用經受過市場考驗的名人(非攝影師,主要是體育名人)來代言,推廣聚焦在易用性和廣泛的吸引力上。

尼康自始至終在他們覺得可以「試驗」的消費者級的相機上都非常具有創新性。1986年,尼康推出了10多款具備自動曝光、一體式電機,以及最終甚至具備自動對焦功能的相機。消費者型號的數量比專業型號多了很多!

註解:尼康推出了種類繁多的各種消費者型號,但是他們的關注和業務其實還是專業市場,但是對於擴大後者的型號門類他們並沒有在速度和範圍上發力。尼康F是1959年推出的;F2在1971年;F3在1980年;F4(自動對焦)在1988年;緊隨數位化革命的F5到1996年才推出。

註解:這來自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裡面只有尼康相機而且請留意這些相機的一致性。順便說一句,帶有鍍鉻環的鏡頭是85-250mm鏡頭,相當於今天的80-200專業變焦。這是在1959年引入的,是日本製造商的第一款商用變焦鏡頭。

註解:尼康跟攝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會被頻頻提起,比如在Simon & Garfunkel的「柯達膠捲」……「我有一臺尼康相機/我喜歡拍攝/所以媽媽你不要拿走我的科達膠捲」。這是1960年代到1970年代名人用尼康拍攝的照片。

註解:進入1980年代,尼康是專業人士的唯一選擇。這是一群體育攝影記者的照片。

尼康還非常緊密地跟柯達合作推進數位相機。1990年代期間,靠著尼康機身和光學器件再加上柯達的數字傳感器,數位相機取得了不可思議的進展。

註解:這是一個數位相機的早期原型,以尼康相機機身搭載柯達傳感器所有的圖像捕捉和轉換都是通過電纜連接到一個外界盒子在那裡完成的。我認為這個可能支持1MB的單色圖像,捕捉需要30秒鐘的時間。在1995年左右這是革命性的。

尼康甚至是第一個推出專業數位相機的廠商,1999年的尼康D-1備受期待。

註解:尼康的D-1引領了全集成精良設計SLR機身的先驅,這是由F3一路演變過來的。尼康拒絕對產品進行大規模的數位化是因為專業人士質疑其質量。當時數位相機傳感器捕捉的像素要比膠捲少很多,壓縮這塊一直都引起大家的爭執。這是很諷刺的,因為那麼多攝影都把膠片「顆粒」(基本上就是壓縮失真)當成藝術元素看待。專業人士的確非常牴觸,但是這種相機對於普通的攝影新人來說是革命性的(產品市場匹配!)。我可以告訴你很多新聞攝影朋友以及我個人的的故事,那種在酒店客房和衣櫃裡面衝印相片的體會絕對是刻骨銘心。想法很瘋狂,但大家都樂於接受!作為妥協,這種傳感器引入了更小的幀尺寸,這意味著鏡頭會有不同的視野,這又進一步令專業人士感到困惑,因為幀尺寸=膠片質量,這進一步加劇了相機的「業餘化」。

佳能在專業相機領域無法取勝。尼康創新性很強但是仍然把精力集中在專業市場,「控制」和「保守」佔據了主導,比方說1959年的每一款鏡頭至今仍適用於當前的相機上。#專業

註解:這是倒數回去第五張照片記者席中左邊戴白帽記者手裡的相機鏡頭。這是第一款商用的變焦鏡頭,於1959年11月推出,也就是F發布僅3個月後。這張圖是這個鏡頭套在了2017年秋(59年後!)最新推出的尼康D850上。

佳能邁出來大膽的一步,圍繞著「自動變焦」設計了全新的鏡頭體系。這在當時受到了專業人士和媒體的猛烈抨擊,因為它破壞了跟佳能現有的FD鏡頭卡口的兼容性(本身兼容了追溯到1960年代的3代佳能鏡頭)。這種卡口鏡頭使得變焦更加高效快速,也很容易支持「快門優先」與「程序化」之類的自動曝光技術,而尼康的專業相機只支持光圈優先,直到1988年推出F4(在佳能推出EF後,但仍然兼容F卡口)時情況才有所改變,儘管1983年的尼康FA專業-消費級相機支持這些自動模式。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專業人士對改變的反應吸取到一些很好的經驗教訓,因為這些模式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出現。

註解:這是佳能EF(電子對焦)卡口鏡頭,於1987年引入。它打破了維持鏡頭兼容性的傳統。

這是在1987年!所以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佳能專注於消費者、易用性,以及電子器件的可靠性,開始用種類齊全的自動對焦鏡頭贏得市場,並且通過消費者相機獲得了專業知識。

他們從一個服務不周的市場出發開始追趕尼康。

註解:到2000年代佳能已經發展出一個龐大的相機家族,不管是膠片相機還是數位相機都非常豐富。

儘管尼康發明了(產品化或者商用化)從電子測光、自動對焦到數位化的一些技術,但佳能卻打算用這些技術來贏得專業人士,而尼康除了服務專業人士以外還要關心同型裝配問題。看到他們的發展方向了嗎?

2000年,也就是尼康推出了Digital Pro SLR之後,佳能也發布了自己的產品但是他們的自動對焦鏡頭和體驗都要比前者好很多,而且願意為了速度而犧牲「品質」。於是進入到佳能EOS數字產品線。

註解:佳能EOS D30很小巧緊湊,跟專業標準尚有不小的距離。它配置了自動對焦系統並支持各種EF AF鏡頭。

專業攝影師,尤其是體育攝影,這些人更關心速度,因此看到了自動對焦的優勢。佳能推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各種專門為自動對焦和體育服務的鏡頭,同時還推出了各種新的數字機身。他們還把鏡頭做成了白色。

註解:毫無疑問大家都很熟悉,這是每一個媒體事件場邊的情景——充斥著各種標誌性的白色佳能鏡頭。

來自1981年,當時佳能正在開發自動對焦技術,這裡有一篇雜誌文章解釋了自動對焦的機制。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從佳能的角度來解釋自動對焦是如何工作的,儘管將現代自動對焦產品化的其實是尼康

註解:1980年對自動對焦的解釋。注意看右下方用佳能消費級相機來舉例。

佳能似乎在一夜之間就拿下了專業市場。今天已經是佳能系統的天下。儘管在數字上他們佔據了約60%的市場份額,但是佳能佔據的注意力份額要高得多。顛覆的發生有兩種方式——先是慢慢地,然後迅速地

註解:今天的佳能家族龐大得令人不可思議。同樣值得指出的是,在數位化的道路上佳能還成為了全動態捕捉的領導者,而且這種技術還跟靜止攝影共享一樣的傳感器和鏡頭。今天尼康和佳能在鏡頭種類和品質以及機身和傳感器的規格上面都不分上下。但現在尼康必須跟一個兼具了UX與專業性的對手競爭了。

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公司案例,尼康幾乎發明了整個產品類別,然後重塑產品的也是它,引領了幾乎每一項技術的先驅,但卻淪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聚焦於現有需求、現有的局限以及兼容性。不過尼康現在還能上天呢!

在國際空間站的尼康相機

註解:儘管哈色博萊德(Hasselblad)登上了月球,但尼康卻在1960年代進入了太空,這是它跟NASA緊密的設計合作的結果,這種合作在1980年代大規模的廣告宣傳達到了巔峰。注意,專注於極其專業使用的廣告活動也可以用於吸引業餘人士和消費者!

自從我爸1971年把他的F給了我之後我就一直用住尼康並且收集它的產品。但我也在思考這段演進史,思考既有者是如何向成功屈服的。

原文連結: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佳能vs尼康:發燒級數碼單眼相機哪些值得入手?
    佳能vs尼康:發燒級數碼單眼相機一旦您的第一臺數碼單眼相機不再用光,或者需要能夠應付更多挑戰性情況的東西,那麼您就會著眼於佳能和尼康的發燒友選項,包括佳能EOS 90D和尼康D7500。佳能EOS 90D和尼康D7500都屬於同一類,但作為兩者中較新的一種,佳能價格更高。就是說,鑑於90D繼承了其上方模型的某些高端功能,您可以說它提供了更好的性價比。 佳能EOS 90D包含32.5MP解析度的APS-C機身中最高解析度的傳感器。
  • 當前最好的佳能和尼康數碼無反光鏡相機
    佳能vs尼康:頂級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佳能和尼康可能以其數碼單眼相機而聞名,但近年來兩家公司都採用了無反光鏡相機,對於那些想要與數碼單眼相機具有相似性能,但採用更小巧,更現代的包裝的人來說,這些是不錯的選擇。無反光鏡相機還可以讓您實時查看通過電子取景器拍攝的照片,並提供更快的幀頻。
  • 佳能、尼康、索尼 全幅微單的三國演義
    今年隨著尼康、佳能相繼推出全畫幅微單產品,在這個領域不再是索尼一家獨大,競爭會帶來技術上的提升以及價格上的下降,這對於廣大的攝影愛好者來說絕對是好事。近期尼康Z7和佳能EOS R都已經上市了,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佳能、尼康、索尼旗下的全畫幅微單相機。3030萬像素、全像素雙核CMOS AF佳能EOS R  佳能EOS R搭載了一枚3030萬有效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與之搭檔的是DIGIC8圖像處理器。
  • 佳能vs尼康: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哪款好?
    佳能和尼康都提供了多種全畫幅選項,它們通常分為兩種價格水平,以迎合不同的受眾。從佳能,我們有負擔得起的6D Mark II,而尼康只是在最近才更新了其入門級全畫幅機型D780。在佳能EOS 6D Mark II的是後續的非常流行的6D。它具有26.2MP傳感器,45點自動對焦系統,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和可變角度觸控螢幕。
  • 佳能尼康索尼單眼相機哪個好 佳能尼康索尼相機性能介紹
    我們再從做工看,尼康相機的機身大多是採用塑料材質,因此造價相對低廉,而且其防曬性能也值得堪憂,但是佳能相機是採用金屬機身,雖然價格頗高,但是足以見得廠家的誠意。   實際對比  索尼相機則各自兼具兩家的優點,但是對於一些專業人士來講,佳能和尼康,在攝影領域更具有發言權。
  • 佳能1500D和尼康D5300哪個好
    提起單眼相機我們都會想到最大的兩個單眼相機品牌,那就是佳能和尼康,在單眼相機中佳能和尼康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單眼相機的種類多,並且每一個層次選擇的單眼相機也是比較多的,比如佳能和尼康都有專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級單眼相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佳能和尼康中的入門級單眼相機佳能1500D和尼康D5300哪個好或是佳能
  • 佳能、尼康相機型號分類
    佳能EOS 1D及後續版本是準全幅機型,等效焦距係數為1.3X。佳能EOS 1Ds及後續版本是全畫幅機型。其中最新頂級機型為EOS 1Dx markII。3、佳能EOS 5D是準專業全畫幅機型,著名的有5DmarkII(俗稱無敵兔)和5D3、5D4等。另有高像素款5DS和5DSR(去低通濾鏡版)。儘管其像素高達5000萬,仍屬準專業機型。
  • 尼康和佳能哪款相機好
    ,本來想著買佳能的但是去買的時候發現佳能的推銷員都很不專業,後來到了一個尼康的店,跟一個老師傅聊了很久,開始慢慢感受到尼康的特別之處。如果你是一名初學者,而且之前沒有使用或擁有過任何佳能和尼康的相機,這個你就需要自己去實體店裡面拿在手上進行操作一下了,你可以可以看看各自的性價比,其實他們也都不差太多,全憑個人喜好。佳能和尼康沒有誰比誰好。佳能較柔和,尼康較鋒利,只是尼康的如果直接出片的話皮膚比較粗糙。但經過後期,就沒事。而且鋒利的照片更有感覺。全畫幅好還是半畫幅好。很明顯,全畫幅好。
  • 「單眼相機」佳能尼康單反數位相機評測
    佳能,對於單眼相機來說,佳能幾乎可以被認為處在的霸主的地位。佳能以其產品多而全、更新快的特點可以滿足各個層次的需求。每年的佳能新產品發布會,總有一些讓愛好者神經觸動的一些創新。購買單眼相機,佳能是最值得考慮的品牌之一。
  • 從相機外形分析佳能與尼康的性格特徵
    上圖中的尼康F3外形酷酷的那是加裝了卷片器的效果。美,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她包含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相機造型設計自然也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世界第一臺具有現代135單眼相機造型的相機的佳能的T90相機。這臺相機的外形是由德國人Luigi Colani設計的,也有人說他是義大利人,但不管是德國人還是義大利人,他設計的這臺相機的外形奠定了佳能現代單眼相機的基本型制,細心的人不難從今天的佳能單眼相機上找出它的影子。
  • 索尼、佳能、尼康將於2020年發布的新機匯總
    藉助CSPA(彩色正方形像素陣列),解析度雖只有1536萬像素,但可以輸出1536萬像素的超高清圖像,這概念跟富士 Super CCD EXR技術的SR和DR模式非常相似。可能基於這個原因,索尼僅稱它有1500萬像素(以輸出像素計),而非6100萬像素(以拍攝像素計)。
  • 佳能、尼康、索尼JPEG直出照片色彩盲評
    :佳能、尼康、索尼JPEG照片色彩盲評(第五組)樣片第六組A樣片第六組B樣片第六組C投票區域:佳能、尼康、索尼JPEG照片色彩盲評(第六組)樣片第七組A樣片第七組B樣片第七組C投票區域:佳能、尼康、索尼JPEG照片色彩盲評(第七組)·更多樣張盲選投票(三)樣片第八組
  • 拒絕抖動 佳能、尼康、索尼長焦鏡頭防測試
    為了比較不同廠商在鏡頭防抖方面的實力,今天我們找來了佳能、尼康、以及索尼的三支同焦段、同規格的防抖鏡頭,看看它們在使用不同快門速度手持拍攝時的防抖效果。·對比結果:佳能第一、索尼第二、尼康第三    統計測試結果的過程非常折磨人,在這裡筆者直接給出最終結果:佳能鏡頭的防抖效果最好,索尼次之、尼康墊底。
  • 索尼大法A7系稱霸,佳能R5,尼康Z7抗住壓力
    索尼更擅長的是傳感器技術,索尼相機甚至可以看成是其傳感器的最佳實踐。索尼的傳感器業務橫跨手機行業、相機行業與攝像行業。索尼甚至為佳能、尼康等競爭廠商提供傳感器。索尼相比佳能尼康,更象是玩票的選手,索尼的基因應該更多偏向於IT企業,電子科技起家,有科技的基因,更多崇尚迭代更新。雖然索尼很早就生產卡片機(不可更換),但直到收購了美能達,才進入專業相機領域,顯然對於相機的理解,還沒有尼康佳能等老牌廠商的沉澱。
  • 實測佳能尼康索尼的眼控對焦:真相竟是這樣?
    而到了2019年末,以當下數位相機廠商最強的三個代表來說,佳能、尼康和索尼對相機的眼控對焦完善到怎樣的程度呢?相信這也是最困擾消費者的一個熱點話題。下面我們通過實測,來給大家展示展示。選用的機型分別是佳能全畫幅專微EOS R、尼康全畫幅微單Z 6、索尼全畫幅微單ILCE-7M3(以下簡稱A7M3)。
  • 全幅大降價,索尼A7M3 VS尼康Z6、松下S1、佳能EOS R
    如果預算充足的話,根據你個人需求,可以考慮以下幾款機型:1、A7M3機身123992、尼康Z6機身+轉接環120993、松下S1機身15898左右(經銷商價,送卡、包、額外電池、密鑰)4、佳能EOS R機身13699(送卡+轉接環)
  • 全球相機五強排名:佳能 索尼 尼康 富士 松下
    今日,日本數據部門對外發布了2019年全球相機五強排名:佳能、索尼、尼康、富士、松下,這些全部都是日本品牌,相較於2018年,品牌沒有變化,但由於近年來數位相機的市場銷量逐漸下降,眾多品牌紛紛調整策略,所以品牌的排名變化較大。
  • 佳能與尼康單反的區別說了一大堆,但大多遺漏一個重點
    關於佳能與尼康單反的區別最為普遍的說法是貼上「佳能人像,尼康風景」的標籤。佳能和尼康的單反作者都用過,對人像和風景片都比較過,現在總結一下供選用時參考。總的來說,這兩個品牌都是不錯的機器,都能拍攝出很好的人像和風景等照片。
  • 數碼攝影技巧,認識佳能、尼康鏡頭的基礎知識,鏡頭標識的含義
    下面以佳能EF 17-40mm F4 L USM變焦鏡頭和尼康DX 105mm F2.8 G微距定焦鏡頭為例,介紹一些鏡頭基礎知識。尼康DX 105mm F2.8 G了解常見佳能、尼康鏡頭標識的含義有很多種鏡頭和相機,但這兩個相機的種類範圍很廣
  • 評選2019年七款最佳全幅相機 尼康D850,佳能EOS上榜
    尼康 D850是一款4570萬像素的全畫幅相機,性能極佳。配上先進的跟蹤技術定位,支持實時追蹤和視頻實時眼部對焦功能,現在這項技術也有所改進提升。至於視頻,A7 IV可以拍攝高比特率4K視頻(包括Super 35mm格式)。最重要的是,這款相機的全金屬機身仍然很小很輕,對於專業和業餘愛好者來說都易於使用。 5、尼康 Z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