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省教科院發布了2020年雲南省高三統測的全面情況報告。 針對於本次統測的情況,方貴榮副院長作了主題為《問題牽引 賦能師生----高三複習教與學的建議》的講話。
專題講話
方貴榮專家簡介:雲南省物理特級教師,雲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雲南省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雲南省的本次高三統測,它是有別於高考的,其目的是發現教學的問題,不在於完全看一個學生的成績和一個學校的成績,後面的工作就是針對本次統測暴露出來的問題來牽引我們進行複習。
賦能師生,就是要對老師和學生都要有用處。
全省成績表現正常。
英語學科整體難度稍大,整體成績與去年相比下移一個分數段左右。
文科成績比較
理科成績比較
成績的判斷
生物和地理分數在下降,但難度其實並沒有增加。
以地理失分最多變成最難的一道題為例。
例題
正確答案是: A
造成低難度高分失的原因,反映了我們的教學思維存在把學生教到了思維模式化和套路化的問題。
生物得分最低的是選考題。
0.27係數,得分最低,但事實上難度並不大,這反映出學生做題時間分配不合理,應該是沒時間好好認真做。和學生平時的定時訓練有關。
高考延後一個月,現在到高考的這段時間,是知識和能力增長最快的一段時間。
結論是:
整體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現在的分數是現在時,不是將來時。
生物地理這類的學科適度調整,分數就會上升的很快。
受疫情影響,今年開學時間過晚,學生還需要時間調整狀態。
根據網課的聽課分析和課堂調研,存在複習的整體難度過大。
很多老師愛用內涵豐富的題作為素材,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存在難度過大的問題。
最近三年的高考難度係數,雲南省和教育部的要求難度差不多,都在0.60左右。
高考存在大小年,根據整體判斷,今年高考試題的整體難度不會比去年難,但不同學科會有一定的起伏,這很正常。
學科之間也存在大小年。
雲南省要考上一本,0.67的得分率就能考上一本。
通過分析反思,大量的課容易把難度上升了。
當然不同學校難度也要有區別對待,師大附中的難度和一些縣上的學校,難度差別較大,不應該上成一樣的難度。
有些學校一本率超低,一本上線人數個把,甚至有些年份為零,比如說物理學科平均分只有30多分,但發現物理老師講壓軸題,一講就是一周,學生還聽不明白,失去了意義。
需要調整難度,滿足80%的學生的目標。
複習的難度,還關係到教學管理,大量學生如果聽不懂,會產生心理問題,學生和老師都會沒有成就感。
文科複習的難度
理科複習的難度
考試要求:1、考綱要求、2、考點介紹,3、考題展示
考試要求的內容講是講了,但作用不大。做高考題型也不完全等同於高考題。
知識梳理:1、知識整理,2、給知識結構圖,3、分析常見錯誤
知識整理肯定有用。但事實上,常見錯誤並非每個人的常見錯誤。
真題講解:1、真題求解,2、錯誤分析,3、方法拓展
歸結起來的問題,要注意從講到學的轉變。關注老師講到轉換到學生學的教學邏輯。
教學的邏輯
基本上還是以老師講+學生聽+學生練的模式。
課堂模式
解決辦法:
要翻轉課堂,把順序倒過來,先學生練,做了以後老師講,再進行練。發現問題,講解問題。但對部分優秀學生可能不一定適合。
雙師課堂,同樣的知識點,老師可借鑑其他老師的優秀講解,再針對自己的學生的理解情況進行自己的解析,這對於部分成績比較差的學校來說,尤其有用。
認真反思:
反思現狀:
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現狀,以問題牽引,不要完全關注成績,有些學校綜合練習少的本次成績差點,後面增加練習成績就會上去。
反思方法:
教的方法是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教無非就是多做多練,但多做多練在好的方法和差的方法下效果差異大。否定教的方法就是否定老師,也是不對的。
學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辦法和最有效的辦法。
有老師說最後階段要回歸教材,那怎麼回歸?要帶著問題回歸教材。
問題從哪裡來?要找的到學生的問題,怎麼練習有效?是一套一套的題練習有效?還是一整體本的練習有效?
有針對性的真題練習最有效。但真題不適合作為課堂練習,因為簡單題不會講,但難度過大的真題不宜作為課堂講的題,有些學生即使聽了,一換題型就不會,甚至原題再做也是錯。
良好的心態:
老師和學生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太平淡不行,太急躁也不行。
適度的焦慮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過猶不及。
今年疫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高考推遲一個月延長了複習時間是件好事。
科學規劃:
本次考試目的是發現問題,並非高考的定位。現在的分數是不是一本並不重要。對於填報志願也沒有太多的參考意義。
目標:
學校、班級、老師、學生都要有目標,目標要合理,不宜過高或過低,要切合自身情況特點,制定一個通過適度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
目標需要具體化。
路徑規劃:
課堂怎麼上?考試太多,佔用了太多課堂時間。也需要進行好課外規劃,引導學生進行晚自習等。
積極行動:
統一思想:家長會,主題班會。有助於大家統一思想。
以研促教:教研很重要,有基礎性作用和引領性作用,幫助找到最好的安排。不能只通過考試來發現和解決問題。
工作建議
知識的精準化: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大部分知識的理解是準確的,但也有一部分知識學生沒有完全準確掌握,這是學生學習的階段性障礙,不越過這一障礙,學生下一步的學生很難有質的提高。
也就是知識的深化。
知識的精準化
如何深化知識?
相似、相近的知識要進行比較。
學生的易錯點要多比較,易錯點要進行針對性練習。
現在的學習資料多,但有些針對性不夠。以一個考試的問題來反映練習的問題。
怎麼深化知識
知識的結構化
就是知識本身有著層次和結構的,但知識學習是按照一定順序進行的,有的知識學習還是逐漸深入的。複習時如果不對知識進行整理,先後學習的知識會顯得凌亂無序,不利於學生的記憶、檢索和提取。
也就是知識的內化。講究個體經驗和方法。
比如說,父母幫整理的書櫃,你同樣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想要的書。這就是個體經驗的重要性。
知識的結構化
怎麼內化知識?
基礎知識系統化。
基礎知識系統化
關聯知識網絡化。
關聯知識網絡化
知識的條件化
知識的應用是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應用包括兩個層次,一是會用知識(程序與方法);二是知識在什麼情景下有用(條件),一般的教學中重視前者,後者主要靠學生做題中感悟。因此總複習應該充分重視後者的培養。
也就是知識的活化。
知識的活化
1、基本問題拓展延伸
要從基本問題拓展延伸,把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逐漸深化。要從科學的基本特點拓展延伸,不要靠難題來延伸。
2、思維定式克服重構
思維定式很難突破,要有思維定式的克服重構能力,每年高考都有部分要突破思維定式的題型。
3、重要知識往前一步
尤其是理科,對優秀的學生,在能接受的情況下,用更前的知識解決當前的知識,就會變得簡單很多。
4、重要規律裝觸發器
對於重要的規律,要產生條件反應。
怎樣活化知識
知識的自動化:
知識是以概念、命題和內在聯繫建構起來的邏輯體系。概念、命題和內在聯繫能否聯繫具體的情景,條件反射式的進行識別是求解問題能力高低的關鍵。
也就是知識的強化。
比如說英語的語法與句型。
幾何的定律。
知識的強化
怎樣強化知識?
1、典型方法的強化。
每個學科都有典型方法的強化。尤其是數、理、化、地理,這類的方法就特別多。
2、多題歸一的強化。
學會總結,同類題強化。
3、難點問題的強化。
和第一個知識的深化是相關聯的,易錯題就是難點,需要解決自己易錯題的問題。
4、熱點問題的強化。
語文及文史類的要注意熱點問題的強化。
比如說熱點的疫情問題。
怎麼強化知識
教育心理學研究如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最重要的就是這四化。
即知識深化、內化、活化和強化。
控制好複習的難度。夯實基礎,回歸課本。
調整好複習的心態,適度的焦慮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個人要注重易錯題的練習,克服思維定式。
規劃好目標,利用好這段時間,好好複習,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落實好四化。
關注,5月7號昆明市高三第二次統測,相關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