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

2020-12-08 騰訊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即將開啟新徵程的重大歷史時刻,提出的奪取新勝利的關鍵性、綱領性文獻。《建議》著眼未來,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向社會傳遞未來5年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優先領域、重點任務,進而勾勒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為引導全社會匯聚共識、凝聚力量,共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指明了方向。

把握歷史方位,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正是對第一個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具體謀劃,而「十四五」則是這一階段的開篇之作。這是黨中央對「十四五」時期我國所處歷史方位所作出的重大論斷,為我們黨和國家在新階段謀劃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正是基於這一重大論斷,五中全會在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中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從國際上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深刻變化,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錯綜複雜,同時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中國的穩定發展已成為世界發展的「壓艙石」。從國內來看,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將開啟新的歷史徵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還很艱巨,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因此,「十四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將更加聚焦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著力於解決人民群眾對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就業創收、民生兜底等更高社會要求,著力於解決不利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協調運行的制度體系和行政限制,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並在理論上、制度上、實踐上求得新的重要突破。通過全面構建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提升,在發展中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優化社會結構,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而如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增強中華民族不斷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推動力,「十四五」規劃將在處理好繼承和創新、政府和市場、開放和自主、發展和安全、戰略和戰術等關係的原則下,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將其貫徹到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新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係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新發展理念。「十三五」期間,新發展理念在厚植髮展優勢、破解發展難題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五中全會在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中,突出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全會提出的所有重大戰略、重大舉措,都是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

《建議》明確指出,新發展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主題是高質量發展,而真正落實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只有進一步重申新發展理念,凝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磅礴力量,當代中國才能破解發展難題,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書寫發展美好藍圖。新發展理念與新發展格局息息相關。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指導解決發展動力、內外聯動、可持續、互利共贏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是我們應對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是我們站在新發展起點上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制勝之策。而把握髮展主動權,尤其需要強調新發展理念的創新思想。在五中全會公報中,創新一詞15次被提及,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考量和要求,也充分表明創新在頂層設計中的牢固位置。創新發展就是要解決發展動力。黨的十八以來,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快速上升至去年的59.5%。《建議》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中塑造發展新優勢,有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創新不止於科技領域,創新涵蓋制度設計、專業技術和社會治理等各領域、各層面,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對創新的多維度論述和理論指導有機統一,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理論定力和實踐偉力。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刻認識黨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的核心指導地位,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用中長期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國之治的重要方面。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發展實踐表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連續編制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可以說,黨領導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是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路徑,體現著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價值追求,體現著我國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這一運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舉措,也為世界發展中國家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把穩發展之舵,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建議》強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這其中每一個思考、每一個步驟都充分體現了按規律辦事、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指導下的政黨,在把握規律、運用規律、擔負使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成長壯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牢牢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牢牢掌握和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可以說,按客觀規律辦事、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內在精神稟賦。今天我們黨引領「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編制本身就是這一內在精神稟賦的傑出表現,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規劃目標是全社會的共同目標,能夠引導不同社會成員在共同的發展框架內,共同實現規劃設定的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的建議主要是管大方向、定大戰略的。」當我們在概括《建議》出色的整體性、全面性、穿透性、預見性、深刻性、徹底性、辯證性等等之時,一定不要忘記作出方向性、戰略性決策的戰略思維的艱巨性和關鍵性。展望「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配套能力,就一定能夠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在「十四五」新篇開啟之時謀劃好發展,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凝聚起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作者為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從當代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和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層面,深入理解統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歷史意義,既是深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發展邏輯的必由之路,也是準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規律的應有之義。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邏輯理路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在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的基礎上,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方向,並把「全面」二字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議程之中。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一代代共產黨人帶領全體人民接續奮鬥,就是為了把我國全面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認識,從最初的「現代工業國家」,到「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再到實現「四個現代化」,逐步向前推進。
  •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江西篇章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張和平  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全面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江西方案,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的時代篇章,是我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行動指南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溯源與當代徵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實現之後,中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朝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進的嶄新徵程。考察和梳理這一徵程的歷史由來及其傳承脈絡,可以清晰地揭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當代境遇和未來趨向。
  •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清晰展望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在我國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如期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這次會議首次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提供了理論燈塔和思想旗幟,必將通過不斷開創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局面來有序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 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新時代開啟的新徵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不僅包括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還包括人的觀念的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無論何種現代化,它的目標指向都是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前提是實現共同富裕。在這個意義上,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基本目標。共同富裕是協調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進行了新的概括,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顏曉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黨領導的新的偉大革命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21世紀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革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僅開闢出一條不同於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新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更為重要的是在人類社會建成有著獨特本質、內涵、優勢、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其世界歷史意義將超過十月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重要貢獻。
  •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 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高度,著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要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陳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根本保證
    規劃建議的一個突出亮點是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這對於確保「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進行,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至關緊要。
  • 王軍: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 積極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未來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對2035年發展藍圖進行了科學擘畫,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全國稅務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按照規劃《建議》部署要求,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積極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原標題: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深入學習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李克強主持 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出席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11日上午在中央黨校
  • 「十四五」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
    「十四五」規劃將既是從持久戰角度著眼制定的一個中長期規劃,又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二是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由「十四五」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恰好處於這兩個宏偉目標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歷史交匯點上,時機特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建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告的:「十四五」時期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乃是「乘勢而上」開啟的。「乘勢而上」這四個字大有深意。
  • 張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如何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擘畫了二〇三五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遠景目標,為未來十五年的發展道路進行了總體設計。展望二〇三五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加緊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現代化,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邁向新奮鬥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翻開五中全會公報,一個提法引人關注——  在「十四五」戰略布局的表述中,明確提出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 深圳: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
    深圳: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深圳貢獻 2020-12-16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會舉行:深刻領會全會精神 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周維朕 實習記者 林宏松)12月17日上午,大鵬新區召開新區黨工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並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